第六十九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意思差不多,前面所說的那個可持式鏈式反應就是核反應堆的大概工作模式,不過如果想要核反應堆受到人的控制的話,就不能讓這種反應過於激烈。那麼如何控制這種反應呢?其答案就在那個中子上。

核裂變就是用中子去轟擊鈾235原子,在原子破裂並產生巨大能量的同時,還會產生另外2個中子,而這2個中子又會攻擊到別的原子,就這樣一環套一環的發展下去,就成了鏈式反應。

要想控制這種鏈式反應,那就得控制住中子的數量,也就是說,當被打碎的鈾原子產生巨大能量並釋放出2個中子時,能不能讓其中一個中子擊中其它鈾原子,而另一個中子不起作用呢?45研究所的核專家們在1932年底,給了劉芾一個準確答案:完全可以。

這些科學家們試驗了無數中材料,終於找到了一種可以吸收中子的物質:金屬鎘。他們把大量的石墨磚一層一層的摞起來,其中有規律的分佈著包含著鈾235的磚塊,然後在這一大堆石墨磚塊上,插進幾根金屬鎘鐵棒,這就是控制中子數量的關鍵。而那些石墨則是用來減速中子速度的,以免它們速度太快而白白跑掉。

按照計算好的數量,當鎘棒在一根根抽調後,裂變反應就會越來越強,直到接近臨界值,但是不能達到,一旦達到,理論上來說,這個大原子彈就爆炸了。當然了,現實中是不會的,因為還有其他保險措施,但是核洩露是免不的。

有了這個核反應堆,雖然只是個小型的試驗型,但這就意味著45研究所有了控制核裂變的初步能力,既然已經可以控制裂變了,那麼想要不控制裂變就非常容易了。當然這只是一個理論上的推論,在實際上,想要不控制裂變反而讓裂變越激烈越好。也不是一個容易事。還有很多細節上的問題需要去處理,比如說如何讓鈾原料在裂變過程中充分發揮而不會被裂變的能量吹跑。

但是細節、工藝上面再怎麼難,也是在理論支援下的完善而已,理論已經有了。試驗也透過了。細節和工藝上的問題就只是時間和試驗次數的問題了。原則上說,聯邦的原子彈工程已經完成了大半。

其實剩下的難題並不是細節和工藝上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準確的說,是45研究所裡那些核技術專家們有多少人願意去把核科學發展成為一種武器。在這個問題上,劉芾只能親自出馬,去和這些科學家們聊一聊了,由於45研究所自始至終全都是在他的關注下才建立起來的,而且他還為這些科學家們的很多研究指明了方向,所以他在45研究所裡還是很有發言權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為了最終確認願意參加核武器研究的科學家人數,劉芾在穆納島上的45研究所裡足足待了1個月。在這段時間裡,他幾乎是挨個找這些科學家們私下談話,而且有的重要人員甚至要談好幾次,有的時候劉芾會專門在鏡子前面照一照自己的舌頭,因為他老覺得自己的舌頭是不是分叉了,就像是毒蛇一樣。

透過劉芾的親力親為,研究所的14名專案負責人裡,有11人願意參加核武器的研製,70多人的主要研究人員中40多人願意參加,而剩下的幾百名助理研究員劉芾沒有去問,這些人連一個專案的一個分支問題都接觸不全面,只是做一些重復性比較強的輔助研究工作,不是不可或缺的人。

一部分人願意研究,而一部分人拒絕研究,那這個研究所就無法再成為一個統一的研究單位了。在劉芾的授意下,聯邦政府開始在蘇拉威西島東北部的瓦萊阿巴希島上開始建造專門的核武器研究和製造基地,當然了,對外只是一座空軍機場和試飛中心,取名為聯邦空軍水上飛機試驗基地,而原來的45研究所則專門研究核能的民用方面,雖然保密級別不變,但是45研究所已經得不到劉芾的全力支持了,只能是比其他聯邦研究所高一些。

從1929年經濟危機從美國爆發並席捲了全球以來,一直到1933年中期,世界經濟都處於一個下滑動盪的時期,如果仔細算一算的話,所有發達國家既工業化比較普及的國家工業產能下降了近一半,對外出口下降了近三分之二,差不多有3000多萬人失去了工作。

這其中美國最為嚴重,工業產能下降了46%,對外貿易縮減70%以上,失業人口近1700萬,在這3年多的時間裡發生罷工近5000次。德國受到的打擊也不少,工業產能下降了40%,對外貿易縮減了76%,失業人口600多萬,罷工1000餘次。英國和法國略好一些,工業產能下降了20%多,對外貿易損失了一半,失業人口大概有200-300萬。

南海聯邦在這次經濟危機中由於準備得最充分,提前採取了預防措施,所以損失最小。到1933年,聯邦的工業產能下降了15%,對外貿易縮減了30%,失業人口50萬左右。這主要得益於聯邦政府與中華民國政府之間的貿易往來,成功的開闢了一個購買力巨大的市場,從而減少了聯邦國內的損失。

到了1933年,各國逐漸走出了經濟危機的陰霾,但是這時的世界各國的經濟都已經被打回了原型,總體損失2500億美元,比一戰還多了800億美元,等於又打了一場世界大戰,有些國家甚至比一戰結束時的情況還遭。於是各國政府針對本國的情況,紛紛採取了不同的政策來恢復自身的元氣。

美國政府受到的傷害最大,所以動手也最快,在1933年3月,美國人民迎來了他們的第31任總統,富蘭克林.德諾拉.羅斯福。

羅斯福家族算是一個卓越的美國政治家族,他們來自荷蘭,是荷蘭人的後裔,這個家族的祖先在1649年就來到了美洲大陸,整個家族在美國這片土地上已經有超過300年的歷史了。

在這個家族中一共出現了2位美國總統,除了富蘭克林.德諾拉.羅斯福之外,還有他的家族叔叔西奧多.羅斯福,兩個總統還當的一個比一個強。這個家族還出了一位第一夫人和一位美國國會的法務長。而且在美國多個城市都有以羅斯福命名的建築物和街道,美國海軍中也有羅斯福號航空母艦。

另外,這叔侄兩總統還與美國歷史上的其它11位總統有著血緣或者姻親關係,他們是華盛頓、約翰亞當斯、麥迪遜、約翰昆西亞當斯、範布倫、威廉哈里遜、扎卡裡泰勒、可蘭特、本傑明哈裡森、塔夫脫,他們甚至和丘吉爾也是遠親。

政治往往和經濟是孿生子,羅斯福家族也不例外,他們除了在美國政治界宣告斐然,在經濟方面也是戰果累累。在紐約,從曼哈頓22大街一直到46大街、從第五大道到哈德遜河的地產,絕大部分都是屬於羅斯福家族的產業,此外他們還在世界各國進行投資,其中在中國就有羅斯福中國投資基金。

這兩位羅斯福總統在美國歷史上都是比較成功的總統,在後世美國國內的總統評選上,富蘭克林和西奧多多次榮獲第一和第二名,把林肯、華盛頓、傑佛遜都甩在了身後。富蘭克林與他的家族叔叔西奧多比起來,更是政績斐然,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連任了4任的總統,至今為止也是唯一的一位。他帶領著美國人民走出了經濟危機,並且打贏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並成功的使美國取代了英國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國家。(。。)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