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以戰代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就當樺山紀一對於自己的海軍生涯有些絕望的時候,一個好消息終於出現了,英法美等國開始對r本採取支援的態度了,隨著大筆資金和物資的注入,帝國海軍終於也開始慢慢恢復了,雖然還是沒有開始建造大型主力艦,但是已經有幾艘驅逐艦和潛艇的龍骨已經在船臺上開始鋪設了。

樺山紀一考慮了很久,終於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他要調到潛艇部隊去,雖然他並不太瞭解潛艇,但是其他人也並不瞭解,既然大家都是從頭開始學,樺山紀一不覺得自己會比別人差多少。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不能再等待下去了,當時他已經38歲了,如果再等幾年,他就只能轉到後勤部門或者退役了,年齡不饒人啊,但是如果能第一批轉到潛艇部隊去服役,那麼仗著首批潛艇指揮官的名頭,他至少還可以幹10年,他太想當一名艦長了,哪怕是小小的潛艇的艇長也成。

對於他對潛艇部隊的熱情,海軍部還是非常歡迎的,這樣一名留過洋的高階帝國海軍軍官,長期在一艘後勤船上當航海長,也太浪費了,而且作為樺山資紀的孫子,如果就這樣退役的話,對於他的家族和他本人也是一個恥辱。於是,樺山紀一作為第一批r本帝國海軍潛艇指揮官,被送往美國潛艇學校,繼續學習了1年半,回國後,就直接擔任了帝國海軍第一潛艇隊群的指揮官,軍銜也升到了少將。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此次出航的一共有5艘呂-23型潛艇。它們都加裝了潛艇探測器,按照海軍部的計劃,這次航行的目的地就是臺灣島周圍海域和呂宋島北部海域,由於這是帝國潛艇第一次抵近聯邦海域,而且對於聯邦潛艇的情況並不瞭解,所以海軍部嚴令樺山紀一一定要控制住此次航行的範圍,不要貿然突進,只要能完成計劃航行並安全返回,就是勝利。

在5艘潛艇駛出軍港之後,立刻就潛入了水下。這是為了躲避有可能存在的南海聯邦的間諜。既然r本在南海聯邦有間諜網,那麼南海聯邦在r本也肯定有類似的組織。

呂-23型潛艇是r本按照德國u型潛艇仿製的,排水量很大,航程也夠遠。攻擊力也不錯。原型採用了前6後2共8個魚雷發射管。現在的改裝型為了加裝潛艇探測器,取消了前部的4個發射管,變成了前2後2佈置。這種潛艇有3個最大的缺點。一是由於材料和工藝問題,下潛深度不夠,設計深度只有50米。二是這種潛艇的驅動裝置不太好,r本國產的柴油機馬力雖然還不錯,但是震動和噪聲有些大。三是這種潛艇並沒有採用水滴形的造型,二是延續了德國u型艇的船式造型,這就使得這種型號的潛艇在水面行駛的速度比較高,適航性也比較好,但是在水下的航速卻不太快,阻力偏大。

樺山紀一率領著自己的這支小艦隊出港之後,潛航到航線之外,才上浮到水面,全速向那霸南部海域駛去,他們將在哪裡接受一艘掛著美國國旗的商船的補給,然後繼續向臺灣南部海域開進,為了最大化掩蓋潛艇部隊的行蹤,樺山紀一決定除了必要的通氣和發電時間,潛艇部隊在白天都進行潛航,只有在夜間才可以行使在水面上。

就這樣,經過了5天艱苦的航行,樺山紀一終於成功的率領著自己的小艦隊悄悄的接近了臺灣東南部的港口花蓮。這應該算是帝國海軍二十多年以來,頭一次利用軍用船隻接近臺灣島了,當晚,在得到了第二次補給之後,樺山紀一特地讓潛艇上的所有官兵都喝了一小杯清酒,以獎勵他們在這次長途航行中的優異表現。

雖然在來之前,樺山紀一心中充滿了對南海聯邦的仇恨和對自己這只潛艇部隊的自信,但是真的到了花蓮港外,他還是本能的冷靜了下來,並沒有貿然讓自己的手下去過分接近花蓮港,而是帶著其他的4艘潛艇,用了2個晚上,整夜的觀察著花蓮港內外的情況,尤其是聯邦海軍的巡邏艇出沒的規律。

自從1920年南海聯邦把首都遷到了向陽市之後,臺灣這個地名就逐漸從南海聯邦國內消失了,這裡的居民在2年中遷走了70%,在餘下的5年中又遷出了20%,他們大多是遷往了加裡曼丹島上居住,只剩下極少部分的臺灣少數民族還留在這裡,繼續他們祖祖輩輩延續下來的生活。而臺灣島就從當年那個亞洲最繁忙的港口、最大的工業城市一落到底,徹底成了一座荒島。除了在基隆、花蓮、刺桐還留有部分聯邦海軍之外,島上已經看不到什麼人了,沒有了居民、沒有了工廠、沒有了加工廠,那就自然就沒有了什麼貿易,現在進出臺灣這幾個港口的,大多是給當地駐軍運送補給的聯邦海軍船隻,很少能看到民用船隻的蹤影。

在觀察了整整2天之後,樺山紀一萌發了一個念頭,他打算率領自己的小艦隊,在臺灣西南部海域中做一次實戰訓練,進攻的一方就是自己這5艘潛艇,進攻目標就是南海聯邦的海軍後勤艦,因為在這兩天之中,樺山紀一隻發現了6艘艦船的蹤影,其中有1艘巡邏艇和2艘魚雷艇,這都是花蓮港的守軍巡邏用的,這3艘船樺山紀一沒有把握能夠對付的了,因為它們太小太快了。而剩下的3艘船都是掛著聯邦海軍旗的貨船,其中有2艘在這裡停靠了一下之後,很快就離開,繼續向東北方向駛去,樺山紀一估計它們是去基隆港的,而剩下的一艘在花蓮港停留了1天1夜,然後才按照原路向西南方向駛去,在觀察了它的吃水深度之後,樺山紀一確定,這艘船是在花蓮港卸下了不少貨物,然後空船駛回的。

樺山紀一併沒有把這個打算上報給海軍部,一方面是怕無線電報會暴露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r本軍人不管是海軍還是陸軍,都有以下克上的傳統,有些在他們看來很正確的事情,他們很可能就會先斬後奏了。

樺山紀一的這個計劃,獲得了其他4艘潛艇艇長的權利支援,死這個字在r本軍人眼中並不可怕,尤其是戰死,那將是r本軍人的無上榮光,當初他們在參軍的時候,街坊鄰居們都會為他們送行,而送行的最高禮儀,就是打起一面上書:“求死”兩個字的旗子。

獲得了其他4位艇長的支援,樺山紀一就開始佈置他的第一次狩獵。首先,需要定一個伏擊地點,這個地點不能離花蓮港太近,以避免被花蓮的守軍發現;然後,需要定一個大概的時間段,比如是打算在上午伏擊還是在下午伏擊,對於樺山紀一來說,最好的時間段當然是在晚上了;最後,還需要制定一個善後的方案,也就是說,在擊中目標船隻之後,如何上浮,擊殺那些還浮在海面上的活人,以免他們在獲救後暴露潛艇的訊息。

“波濤號”是一艘2000噸級的散裝貨船,它隸屬於聯邦海軍太平洋艦隊,現在的任務是當做花蓮港和基隆港的補給船,定期運送補給和人員往返於花蓮、基隆與巴萊爾港之間,今天正式它為花蓮和基隆兩港運送夏裝和新兵的時間,現在它正航行在花蓮以南50海里的海面上,由於是夜間航行,波濤號的航速降到了6節。

作為波濤號的船長,劉濤中校正站在駕駛樓裡,叼著一根煙,看著年輕的操舵手一板一眼的擺弄著舵輪。作為一名年近40的老海軍,劉濤中校的海軍之路非常坎坷,按照參加海軍年頭算,他的資歷甚至已經超過了想在的太平洋艦隊司令了,但是當年的一次事故,讓他失去了一條小腿,本來可以選擇退役的他,堅決留在了海軍裡,即使是在後勤部裡當運輸隊,他也不願意離開船隻去到岸上討生活,因為他除了在海軍裡學會的東西之外,啥也不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