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西澳礦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雖然海倫娜不太明白劉芾這些警告和建議的更深層次含義,但還是表示一定會認真執行劉芾的這些建議。其實劉芾的這些擔心也是全無依據的,他只是憑藉著在後世中所聽到或者看到的一些對猶太資本喜歡控制國家經濟命脈的風言風語的印象,採取的一種防範於未然的手段,至於事實上這些猶太銀行家們會不會真的去這樣做,劉芾也不清楚。

允許猶太移民返回巴勒斯坦南部地區居住這件事現在已經成了定局,就算英國政府不甘心南海聯邦在自己所控制的中東地區扎了一根小小的刺,目前也無能為力了,它頂多是在當地居住的疑似藍人與移民返回巴勒斯坦南部猶太人指定居住地區的猶太人之間挑起一些民族衝突,給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和南海聯邦政府找一些小麻煩,藉此在國際社會中刷一下存在感而已。

在巴勒斯坦這個問題上,劉芾也已經與猶太復國主義組織談好,從此刻開始,聯邦政府將不會再主動出面去為他們組織爭取什麼了,巴勒斯坦猶太人居住區的移民規模、建設速度、防禦程度都要由他們組織內部去做工作了,聯邦政府除了幫助他們訓練民兵、提供足夠的武器裝備、出售各種各樣的物資以外,只能在國際社會上努力幫助他們保守住現在的合法地位,其他的東西都要靠他們自己去爭取了,至於今後的建國事宜,現在談還過於早了。劉芾建議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先在巴勒斯坦發展一段時間,並在這段時間內展開積極的外交,爭取獲得更多國家的認可,然後在5年後雙方再來談建國的問題。

其實劉芾並不是不願意讓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國,也不是什麼猶太人的準備還不夠等等問題,他是在等著另一場席捲全世界的大浩劫的到來,在這場浩劫到來之前,南海聯邦只能在各國能夠忍受的範圍內慢慢的擴大自己的勢力和實力,不宜再採取什麼大的動作,否則那場浩劫說不定就會降臨在南海聯邦的頭上。到時候如果是全世界的大部分國家聚到一起來攻打南海聯邦。劉芾還真不敢確定自己能有小鬍子的那種堅韌的神經能夠指揮著聯邦的軍隊與全世界作對,並且打的有聲有色。

就在猶太人忙著往巴勒斯坦移民,並且把全世界的大部分目光都吸引到了中東那片貧瘠的土地之上的時候,劉芾也在偷偷的往一個自己早就看中了的地方移民。那就是澳大利亞。

當初。劉芾讓施耐德拋開美國的石油公司不顧。跑到澳大利亞去騙澳洲人的鐵礦,其中一半是為了那些高品質的礦產,另一半的目的就是由此來開啟向澳大利亞移民的通道。對於澳洲。劉芾一直都是念念不忘的,這片富饒的土地離南海聯邦只有幾百公裡的海路,富饒且荒涼,正是被移民的好地方,雖然澳洲政府一直秉承著“白澳”的政策,極力阻撓亞裔居民在澳洲定居,尤其是華人,但是有施耐德的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在西澳進行大規模的採礦,這個大幌子下面還是掩蓋住很多人的。

西澳,南鐵港,一艘掛著美國旗的海倫娜航運公司的混裝船慢慢的靠上了水泥和岩石砌成的碼頭上,在船停穩之後,從舷梯上排著隊下來了一批又一批的穿著土黃色工作服和同樣顏色質地帽子的人,在這些人的工作服後背上,都印著明顯的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的標記,但是在帽簷下面,卻都是一張張亞洲人的面孔。

這些人都是由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在“世界各地”僱傭的採礦工人,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亞裔,其實如果仔細核查他們的身份之後,你會發現,這些亞裔100%都是南海聯邦的居民,從1921年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在西澳礦區的西北部建造港口與鐵路開始,每年都有大批的這種僱傭工人透過海運從南鐵港被送上西澳的土地,至今為止,總人數已經超過了10萬人,他們在澳洲的西北角沿海地區建造了3座小型的城市,一邊每天乘坐火車去礦山勞動,一邊同西澳這裡的惡劣自然環境做鬥爭。

這些人都是聯邦政府在聯邦境內招募的礦業工人,他們的平均工資比聯邦國內要高出2到3倍,雖然聯邦國內的土地並不缺乏,但是由於大規模農業合作社的普遍鋪開,過去那種單門獨戶式的農業耕作已經無法繼續生存下去了,機械化、規模化的合作社式耕種,把農業生產的效率提高到了這個時代的極限,而在這種效率之下,低成本、高產出是必然的趨勢,各種農產品在聯邦國內的價格也就非常之低,那些沒有參加合作社的農業人口無法與這種大規模機械化生產相抗衡,紛紛破產。

這些破產的農民目前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加入合作社,繼續在土地中刨食吃,而是走向城市,加入到工人大軍中,脫離對土地的依賴,成為一名產業工人。不過在這兩種身份相互轉化的時候,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協調,有的農民既無法繼續種地,又一時半會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那麼這些人就會被當地政府組織起來,成為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的僱員,遠赴西澳去挖礦。

為了進一步免除這些從未離開過自己家鄉的農民的顧慮,這些礦工的工資都定得高於聯邦國內的平均工資水平,並且在工作滿5年之後,就可以申請返回聯邦國內,按照他們的工資待遇算,5年之後,他們積攢下來的錢將可以在聯邦國內的城市中購買住房,而他們在這5年當中學到的操作礦山機械的手藝,在聯邦境內也能為他們找到合適的工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除了這些真正的礦工之外,在西澳西北部地區工作和居住的還有一支4000餘人的聯邦工程兵隊伍,他們的主要任務是修建連結各個礦山和港口、城市之間的鐵路網,並且對西澳西北部的地形進行測繪,這種測繪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開採礦產,而是用於繪製軍用地圖。

一開始,西澳政府對於如此大規模的亞裔礦工湧入自己的土地持反對態度,但是在西澳當地確實無法僱傭到如此數量的礦工,而歐美國家的礦工的價格又不是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願意支付的,再加上南海聯邦政府數次用民族問題作為藉口對周邊國家進行打擊,澳洲政府也不想因為這種純商業行為而引起什麼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對立,更主要的是澳洲政府目前的海軍實力根本無法和南海聯邦的海軍相抗衡,雖然英國政府已經用非常低的價格出售給澳洲政府2艘戰列艦,但是以澳洲政府目前的經濟實力,也無法養活更多的海軍了,現在的澳洲還是一個農業國家,唯一值錢的鐵礦,還被這個該死的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給騙走了。

隨著西澳西北部鐵礦開採規模的擴大,從西澳、澳洲全境和世界各地前來工作的各國礦工也越來越多,到1923年底,這裡已經容納了1萬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礦工,他們也是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的僱員,同亞裔礦工一樣,住在礦區西北沿海幾座新建立起來的城鎮裡,每天和這些亞裔礦工一起乘坐著火車上班下班,但是在人數人和亞裔礦工比起來,就少多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