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大衛的禮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3月底的一天早上,劉芾正在漁船上釣魚,忽然發現遠處海面上出現大片的煙霧。透過這幾個月在碼頭上的經驗,劉芾知道只是有大型的輪船只或者輪船隊要進港了。淡水港只是一個補給港,大批的糖和樟腦都是從臺中的港口裝船的,所以這裡除了水師的船來補給,很少有大型的燃煤船出入。

為了保險,劉芾趕緊溜回駕駛艙,連主機都發動起來,準備一有危險,就撒腿跑路。半個多小時以後,船隊已經能用肉眼看到了,是2條很大的輪船,掛的是法國旗,正在港口水師的小艇指引下,慢慢的靠向西邊最大的碼頭。

看著輪船的摸樣不像戰艦,劉芾也就放下心來,琢磨是不是大衛說的頭一批裝置和技術人員到了呢?結果劉芾猜的還真準,2艘船靠岸不久,就有水師的營兵跑來送了一封信。

信是大衛寫的,大概意思就是第一批裝置到達了,由於時間緊迫,大部分裝置都是二手的,不過質量應該沒問題。清單上包括:一個年產20萬噸水泥廠的裝置:2座立窯、2臺生料磨、3臺水泥磨;一個年產鋼4萬噸鋼軌2萬噸的鋼鐵廠裝置:2座鍊鐵爐、4座鍊鋼爐;一套配套焦化廠裝置;一套發電廠裝置;還有200餘名安裝技術人員,信裡還說,在蒙迪艾船長哪裡,還有大衛個人作為禮物送給劉芾的一點點驚喜。

看完信,劉芾樂的都看見後槽牙了,折騰了整一年了,終於鬧出點小浪花來了。有了這個基礎,不用多,再努力5年,劉芾覺得就有基本的自保能力了,再也不用向現在一樣,聽見啥風吹草動的就準備開船跑路了。

高興歸高興,眼下這一大堆事情可是夠忙一陣的了,裝卸裝置用不到自己,把基隆那邊幾百號人叫過來就夠了。不過那200多名技術安裝人員的食宿和安全問題真是個*煩。

上次收到大衛電報的時候雖然知道要有技術人員過來,可是沒想到有這麼多,基隆港那邊提前準備好的3個院子明顯不夠住的,還要趕緊蓋房子。另外,這麼多洋鬼子來了,雖然有老爹做後盾,可是當初也沒和老爹說有這麼多啊,萬一這些洋鬼子鬧出啥事情鬧到朝廷裡去,老爹也不一定抗的住,所以安全問題也要解決好。

先找劉福,讓他找人蓋房子,照著前3個院子的樣子再蓋7個院子,湊個整數。另外再分配一些人手,到臺北府城附近的村子裡收購各種蔬菜禽肉。再給廣州去電報,法語的,英語的,德語的,西班牙語的翻譯先給來幾十位,再給僱幾個會做西餐的廚師來,中餐雖然好吃,但是頓頓回鍋肉、魚香肉絲啥的估計他們也吃不慣,要摻乎著來。

安排完這些事情,劉芾趕緊來到西邊的碼頭,找到了大衛信裡說的那個蒙迪艾船長。蒙迪艾是個大鬍子法國船長,個頭不高,肥肉不少,站在那裡不仔細瞧和坐著一樣。不過這個法國老頭很是和善,用帶著口音的英語狠狠的誇了大衛一頓,就好像大衛當選了歐盟主席一樣。當劉芾把幾桶中南海當做見面禮送給他,並且略微的提了一下大衛給自己的驚喜禮物時,大鬍子老頭才神秘的告訴劉芾,這個驚喜現在不方便拿出來,等晚上才好卸貨。劉芾沒工夫和蒙迪艾磨牙,晚上就晚上吧,反正自己也不缺驚喜。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天下午,劉福就帶著幾百名青壯趕到了碼頭,開始卸貨。由於船上裝的都是大型裝置,雖然都是沒組裝的,但是個頭也都不小,而且還都有編號,都要按照編號統一堆放,不能搞亂了順序。所以劉芾還不能走,這裡懂英語的就他自己,他得當翻譯,要不工人都不知道那些洋鬼子工程師說什麼。

溜溜幹了半宿,劉芾才想起來,學校裡還3個美國人和2個翻譯呢,自己這裡累死累活的嗓子都幹了,也不能讓那幾塊料舒服了,明天一早就抓來碼頭幹活。

長話短說,在銀子的巨大威力下,劉芾又召集了附近幾十裡能幹活的勞力,甚至連碼頭的綠營水師都抽出幾十人來掙外塊。裝卸工作還算順利,用了一個半月,才把所有裝置都運送到位。

至於大衛給劉芾的驚喜,居然是50條瑞士步槍和5挺馬克沁重機槍,還有兩種槍都能用的7.92MM尖頭子彈10萬發。按照大鬍子船長蒙迪艾模仿大衛的原話就是,這些小禮物是用來保護大衛的兒子的,誰敢碰他兒子,就突突誰,劉芾心裡琢磨,這尼瑪就是*裸的恐嚇啊,而且恐嚇物件就是自己,要不要回去就給他兒子一腳呢?

現在已經2歲多的大衛的兒子原名叫山德魯.沃伯格,剛剛能滿地溜達,由於吃的好,養的又白又胖,兩隻眼睛賊綠,一到晚上直髮綠光,曾經嚇的劉福家串門的親戚尿了褲子。

這些槍肯定屬於違禁品,不過基隆那麼大的工廠確實需要有人看護著,把這個想法告訴給老爹以後,劉銘傳就把原駐基隆小港口的100名淮軍水師劃給了劉芾指揮,不過糧餉自籌,巡撫衙門不管了。

這個原駐基隆港的淮軍水師都是安微兵,是跟著劉銘傳一起來臺灣駐守的,看架勢比臺灣駐守的福建兵要強上不少。劉芾接手以後立刻把兵餉給提高了3倍,而且是現銀,一個月一發餉,再把2挺馬克沁也抬了出來,立刻就把剛被銀子砸暈的大頭兵給震懾住了。當下,這裡的最高軍銜百總於德貴拍著胸脯指天發誓,只要兄弟有一口氣,不管誰來,沒有老爺和三少爺發話,都別想從基隆站著進來站著出去。劉芾聽完,再賞了於百總10兩銀子,心裡嘀咕著,看來還是沒砸暈啊,還知道老爺排在三少爺前面。(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