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立錐之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自己母后這哪裡是給奴婢們下的令,分明就是給朱標下的,平白無故他怎麼可能因為這點小事兒讓雲錦去挨杖責。

“那本宮不進去了,你去給太子妃傳幾句話吧。”

“諾”

讓雲錦轉遞了幾句關切的話,朱標就甩了甩袖子,揹負著手回了文華殿安寢,宮中能以殿為名的建築,都是極大的,文華殿作為儲君的專屬書房更是如此。

進了內殿就見暖玉正趴在被窩兒裡,估計是等的太久太舒服了,都已經憨憨的睡著了,天冷夜寒她暖床的任務又開始了……

第二天一早,朱標就在暖玉的服侍下起來了,洗漱更衣用了早膳之後就在宮女太監們的簇擁下上早朝去了,這個時辰天還沒亮,抬頭尚能看見明月群星,晝短夜長。

呼吸了一口新鮮又有些寒冷的空氣,前方的道路在提燈的照耀下有些灰濛,穿過左順門到了班房,裡面已經燃起了火爐,不少官員在旁取暖閒聊,太監們供應著熱水。

朱標踏步走進後又迎來了一大群官員們的恭賀,熱熱鬧鬧的客套了一會兒後才消停下來,眾人該補覺的繼續補覺,該閒談扯淡的繼續去扯淡。

這個時辰就連販夫走卒都還沒起來討生計,一群大明最高貴的官員老爺們卻是早已披星戴月的趕來上早朝了。

隨著時間一到,一個平淡的早朝就開始了,但就在結束之時,外面傳來地方衛所的緊急奏報,高麗使臣還沒到但訊息先一步送到了京城,高麗王王顓遇刺身亡……

文武官員聽到此事後交頭接耳的議論了幾聲,隨後就興致缺缺了,對他們而言一個藩屬國的王被刺身亡無關輕重,左右誰上位不是上位,不耽誤朝貢就好。

禮部尚書站出來說道:“高麗王乃我大明所冊封之王,聖上派遣使者授予冊寶衣冠,如今卻被奸人所刺,我大明理該派遣使臣前去主持大局,並擇其宗室優良子弟為新王。”

其餘官員也紛紛附議,此事這麼解決就可以了,雖然詳細的狀況沒有講清,但也大概聽出是高麗內部的問題,內部問題由高麗內部解決就是了,又不是外敵入侵,大明總不能隔山跨海幫他們平叛吧。

朱元璋也是順水推舟道:“那就由禮部安排使者去走一趟吧,儘快出發。”

朱標並沒有開口說什麼,也沒刻意安排自己人去走這一趟,遠在開京的蔣思德手中有朱標的手令,足以讓使臣聽命行事。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明面上的事情其實就是流程了,關鍵的都在暗地妥協談判之中,朱標相信姚廣孝會做好的,畢竟高麗世族雖然是地頭蛇,但大明卻是真正的猛龍,縱然暫且不過江,但也擁有絕對的談判優勢。

此事解決完後早朝就散了,朱標領著戶部尚書侍郎們就朝著宮中內帑庫房走去,戶部的錢糧已經安排的差不多了,只剩下太子承諾的內帤錢糧了。

一通蒸騰之後,內帑看管太監們都苦著臉看兵卒差役們一箱一箱的往外搬著銀錢,他們都替天家心痛,這個搬法,強盜看了都會流淚。

朱標看了一半就走了,雖然不是太在意,但這麼看著屬於自己的銀子被這麼搬走,還是有些難受,眼不見為淨吧。

反正也不用擔心別的,任誰也不敢貪汙內帑的錢?

何況很快就有新的進賬了,徐允恭常茂等人可不是白去北方的,隨著北方日漸寒冷風雪連綿,蒙古各部對糧食布匹茶葉燃料鐵鍋的需求增大,開出的價格也是高的離譜。

商者趨利而行,縱然朝廷抓的嚴,但總不會缺利慾薰心之輩,畢竟只要成功交易一次,縱然會被邊軍層層剋扣一些,但剩下的也足夠他們一舉成為豪商巨賈了。

何況還有不少北方駐守的勳貴將軍們親自出馬的,如此一來雖然北方天寒地凍但商路卻熱鬧的很,有偷偷摸摸的也有光明正大的,就看背後的關係硬不硬了。

朝廷派遣的御史臺官員們收穫甚小,但徐允恭等人卻是收穫滿滿,由利慾薰心之輩自然也有清正廉潔的,當然更多的是羨慕嫉妒恨的,自己吃不到肉別人家卻頓頓大魚大肉,實在是恨啊。

不過在如何也是有默契的,知情者不可能將此事彙報給御史臺的文官,因為文武分立天然就有矛盾,那些人可以背叛某個人但卻不能背叛自己的陣營,否則往後就身無立錐之地了。

而徐允恭常茂等人就不同了,他們本就是勳貴集團內部的嫡系子弟,甚至是未來的領軍人,內部矛盾內部解決,自然可以不用顧忌什麼。

如此一來徐允恭常茂等人捕獲的商隊是御史臺那幫人的數十倍,私運商隊透過的一道道關口,只要重刑嚴查沒有差不出來的,這些鎮守的將領們都有罪。

目前徐允恭上交給朱標的名單上,勳貴侯爵就有四位,五品以上的將軍指揮使二十七位,五品以下的八十二位………

這還遠遠沒查完呢,常遇春提前將此案蓋棺定論了,如果不是因為北方戰事將起,太動搖軍心也合適,這個數字在翻個翻也不足為奇。

不過這些人也不都是主謀,軍中講情義,有些將領就是粗人,喝好了什麼都敢拍胸脯應下,全然不顧朝廷明令禁止的條例。

被截獲的偷運商隊有些裝著貨物還沒進草原,有些是賺的缽滿盆滿剛從草原出來,無論哪種都是贓款,自然要被收歸國有,涉案商號還得被抄家。

敢做這種事的胃口就沒有小的,如今卻是正好能貼補一下內帑,雖然國庫裡的錢糧也都能被朱標任意支配,國庫內帑的分界其實並不大。

但朱標覺得這方面還是儘早劃分清楚的為好,他跟老朱都是用內帑補貼國庫,可誰知道後世子孫會不會不要臉的用國庫補貼內帑。

而且也是打好規矩,若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實在難以服眾,如果徹底分離內帑與國庫了,那連皇家都不能從國庫隨意掏錢,你們這些臣子何有膽量臉面去貪汙國庫?

一路走到武英殿,裡面站著不少人,見朱標大步流星的走來都急忙跪了下去,額頭緊貼地面,雙手平身在前方,以一種怪異的口音說道:“蠻夷外臣參見大明皇太子殿下,大太子殿下……”

這群人皮膚略黑穿著打扮都是大明的衣冠,看材質都還是很好的顏色也很鮮豔,一旁的禮部官員臉都黑了,教了這麼久還喊什麼大太子,真真蠻夷難以教化。

朱標坐上主位後朗聲道:“諸位遠道而來不必多禮了,都請起身吧,賜座。”

一旁的太監們搬來椅子,那群人其實也沒聽得多明白,但也看出來是讓他們坐下,都欣然接受了,心中暗想大太子比大明大皇帝好接觸多了,見大皇帝的時候別說坐了,連站起來的機會都沒有,一頓訓話後迷迷糊糊就被拖出去了。

朱標挨個問詢了其國國情還有其國主的身體,言辭誠懇情真意切,雖然這些使臣們的官話很差,但也大概能聽懂,何況還有專門的官員幫著翻譯。

這些使臣來到京城後本就有些自卑,見到大明太子竟然對他們如此尊重熱情,都是知無不言,甚至還都會搶答了。

現今南洋諸國也是戰亂頻繁,王朝興立速度極快,去年就有使臣來大明上表,結果回去的時候自己國家都已經沒了……

這種情況也就導致大明看不上他們,老朱也只當他們是來打秋風的窮親戚,收了他們那點玩意兒後還點貴重的瓷器布匹,讓他們能回去交差。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尊重是所有人都渴求的東西,尤其尊重你的人身份越高貴,那這份尊重帶來的欣喜就越大,以朱標的身份,別說幾個使臣,他們國王來了都該感激涕零。

話到最後朱標就把話題引到了倭寇身上,那些使者立刻就有憤恨之情了,倭寇現如今可謂是人憎狗厭,偏偏還武力強悍,對南洋諸國來說,倭寇帶給他們的痛苦傾四海之水都無法洗清。

朱標自然也跟著同仇敵愾了幾句,南洋使臣們也清楚大明高麗才是倭寇的主攻目標,所以還主動安慰了朱標幾句,只不過這群傢伙嘮嘮就下道兒,幾句話的功夫就開始吹噓其自己國家剿滅了多少倭寇。

俗話說同行是冤家,臨近國家同樣如此,遠交近攻適合所有人類勢力,南洋諸國矛盾重重,就如佔城和安南現在還打仗呢。

如今自然是不能讓對方囂張,朱標剛開始還認真的聽了幾句,然後就發現如果他們說的如果都是真的,那整個東瀛應該是被他們殺的沒幾個活人了,湯鼎應該也是叛變了,一直傳遞假消息矇蔽他……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