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我來罩你吧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秋華波,今年六十有三,是華省土生土長的出來的省委書記,從鄉委,縣委,鎮委,到市委,這麼一幹就是幾十年,建國後,華省就也這麼一位一幹就是十年的書記。

華省能在九十年代經濟騰飛,這位老書記功不可沒,外界對他的評價都是樸實,正直,領導力強,踏實肯幹。

在華省你只要開啟報紙,任何時候都能看到這位老書記的身影,工作第一線,救災第一線,外交第一線,98年圍堰鄉洪峰來的時候,時任南城市委書記的秋華波來這裡幹了一個星期,硬是把搖搖欲墜的堤壩守了下來,第二年他就把這裡的堤壩重新加固了一遍直至今日,所以這裡的鄉民都認識他。

“小同志,我知道你受委屈了,但是你也太冒失了,你一個記者怎麼敢去那裡調查呢?出了事情怎麼辦?你們領導怎麼安排的?”坐在別克車上秋華波嘆了口氣:“圍堰鄉這情況就是這樣,很複雜。”給楊燦遞了根菸。

“秋伯伯,你看那造紙廠的案子該怎麼解決,我跟你說的都是實情,這事情都是我親眼看到的。”馬依依有些不滿意秋華波埋怨楊燦,提醒道。

“是啊,秋書記,這英姿造紙廠太惡劣了~一定要把他們繩之於法~”前面的周浩然也是回頭恨聲說,頭上的是皮外傷,綁了個繃帶就沒什麼大礙了,但是包的像個粽子樣的模樣卻很好笑,整個一印度阿三。

秋華波嘆了口氣,摸了摸旁邊馬依依地頭:“你這孩子真是跟你媽一個脾氣,剛正不阿,可有些事情啊,不是你們想象的那麼簡單,有時候妥協是一種平衡吧,這也是難免的嘛。”今天如果不是突然碰到馬依依,這種事情本來是不該他出面的。

楊燦在部隊呆著久了,知道這種領導的立場,也清楚他們限制,秋華波是省委書記絕不可能只是外界談論那種剛正不阿形象,必定是有狡猾的一面的,但是楊燦不是領導,他只需要盡他作為一個記者的責任,掏出了紙和筆寫下了便條遞給了秋華波:

“這是我這次的收穫,造紙廠給王三的錢放在這裡,而那個地點是他們埋王來福屍體的,其他的證據我都會交給安監局。”

秋華波消瘦臉頰露出頗為意外的神態,常人第一次見到他這個省委書記都緊張地說不出來,這馬依依的記者小朋友還真一點都不怵他,接過了楊燦的便條,而後翻看了下週浩然遞來的收集到證據,臉色也是變了變:

“小朋友啊,你這是告御狀為難到我這個巡撫這裡來了啊,很有衝勁嘛,立業你看看,你們省局裡的人怎麼辦事情,還不如一位記者同志呢?”說著把這些東西遞給了前面的那位坐在副駕駛座的公安局領導,搞得他有些尷尬。

秋華波有些對楊燦另眼相看,這小同志才這麼年輕,一個人能在圍堰鄉這個密不透風的地方收集到這麼多證據,真是讓人不可思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且楊燦把證據給他的同時還點明了安監局,這分明還隱隱在給他壓力,這不是一般人敢對他說的話,不由重新打量了下楊燦。

“小同志,你是哪家報社的?”

“南週刊。”

楊燦抽著煙毫不退讓盯著秋華波的眼睛,他雖然平時嬉皮笑臉,但是自問這個記者自己做的頂天立地伸得是老百姓的冤,腰桿直,他自己都沒感覺到,他此時自然有股正氣油然而生,給人一種很正派感覺。

“恩,小同志,我可以向你保證,王來福他們家我一定會好好安置,這案子也總有水落石出的那天。”對前面的那位問了聲:

“誒,立業,你們局裡後勤集團不是在招人嗎?把那個阿菊安排進去吧,對了還給她提供宿舍,三口人住的。”

“老書記的吩咐,我自然只有照辦了。”那位苦笑地回頭點了點頭,與秋華波兩人對看一眼的時候,均是看出了對方心情的複雜情緒。

這個英姿造紙廠的事情一直拖了這麼久,無人敢碰,甚至沒人敢想去碰,竟然憑空冒出個小記者把引火線點燃了。

這小記者恐怕不知道,他今天的舉動,會讓整個華省起多麼翻天覆地的變化,南週刊,聽著有些耳熟,好像是上次國健案的那個雜誌,兩人心裡都暗暗憶起了什麼,同時聯想了到徐陽的名字,均是腦袋疼的感覺,對了,這那個老頑固的媒體,難怪了,這就難怪了,心裡一陣苦笑。

馬依依興奮地上去摟著秋華波的脖子親了他的臉一下:“還是華伯伯最好了,比周杰倫帥多了~~”搞得秋華波哈哈大笑,老臉放著紅光很受用的樣子,看得出來很疼愛馬依依。

這馬依依還真會討長輩喜歡嘛,楊燦在旁邊抽著煙暗笑,心裡卻明白秋華波的意思,現在洪峰將至,一切的大問題都要在這件事情頂過去後才能抽手解決。

而圍堰鄉恰好又是重之重,英姿造紙廠後面是有人的這點毋庸置疑,如果現在動他們會讓軍心不穩,而且會打擊臨湖鎮抗洪群眾的熱情,畢竟抗洪還是需要下面這些人出力的。

“廠長吳素蘭是…”楊燦很好奇英姿造紙廠背後的關係人物,故意自言自語的嘀咕,而後看著秋華波的意識,秋華波眉頭深鎖著時候,頭上竟然冒出南城副市長王海波,還有副省長薛之凱的名字…

楊燦心裡也微微有些驚訝,這家造紙廠看來來頭不小嘛,難怪都不敢動它,連秋華波都有所顧忌。

秋華波肯定來過臨湖鎮視察,不可能不知道造紙廠的汙染問題,他不碰也是因為他怕得罪人,畢竟組織工作是複雜的,要保持經濟建設也要平衡各方面利益,也不是幹講原則而喊口號就可以的。

楊燦倒是無所謂了,反正阿菊一家三口有好的安排了,他心裡也是寬慰了不少,他已經預埋好了種子在土壤裡,破土而出只是個時間問題,他現在只要等待然後記錄這一切就可以了。

當記者就是有這樣的成就感,逍遙快活的同時,又可以在一線懲惡揚善,又可以拿筆桿子逼著各界的人士按照正確的路走。

當然,如果楊燦只是個普通記者就恐怕沒這樣的事情了,在國這個號稱無冕之王的職業,並沒有像西方社會得到應有的權利,絕對是屬於弱勢群體的,特別是社會新聞記者的處境更是艱難的,在業內當一線記者的,誰沒有捱過打?誰沒有被威脅過?

羅成有句話說的很好,作為新聞記者,捱打就是你的工作需要,你選擇了這個職業就必須有這個覺悟。

想到這裡,楊燦不由就想到夏檬,她這小姑娘在這個業內也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了,不由有些同情起自己那些同行來了,以後老k的那些退伍都應該來當記者,這世道肯定就公平了。

看著窗外密密麻麻的雨點,景色都是灰濛濛的,楊燦有些思緒萬千。

馬依依伸手摸了摸楊燦背後的傷口,秀氣的臉龐上說不出是什麼表情:“你下次別這樣了,以後有什麼事情我來罩你,相信我。”用一個很嘻哈的動作拍了拍自己的胸,然後伸出一隻手與楊燦撞了撞拳。

“切就你這小姑娘還逞能?”楊燦心裡有些感動,拿手摸了摸她的頭,想著吳蘭差點就逼著自己與她相親就覺得好笑。

“哎呀~你不相信我,我後臺可硬了。”馬依依有些不悅地擋開了楊燦的手,嘴角又露出了平時那種不屑的樣子,嗤了聲

楊燦看了看隔著一個人正對他是笑非笑的秋華波,心裡不由犯嘀咕,那是,你後臺確實不小,可咱也不差啊,只是都不在明面上…

(推薦票不怎麼給力-_-看來我還需要努力啊,還是感謝大家)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