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兒臣冒犯,請父皇降罪!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周。

依舊是御書房。

將孔鬱等恆國使者安頓好後,內閣再度開啟會議。

與之前不同,除了太子周睿,包括老皇帝在內,所有人的臉上都是帶著喜色。

終於等到了這一天,恆帝終於妥協了!

這太好了!

一旦勻了國運,大周皇帝從偽聖踏入真聖,便完成了大周朝前所未有之壯舉,這比普通的開疆擴土要偉大太多了!

一旦大周皇帝踏入真聖,便意味著大周在積弱這麼多年後,終於真正踏入頂級強國之列,擁有了可以直面楚晉恆三國的底氣,亦擁有了真正實打實可以與三國角力的實力!

大周,終於可以擺脫那種每日擔驚受怕的日子了!

這一切,坦白講,十成當中,起碼有八成要歸功於方林。

不是因為這一次“反叛”,而是有關勻國運之事從始至終便是由他提出,且慢慢謀劃,一步一個腳印,乃至最終徹底功成。

待將來海晏河清,大周在諸國戰亂中成功存活下來之後,將此事昭告天下,方林必定能夠青史留名,且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只這一件事情,從今往後,哪怕方林什麼都不幹,只要不造反謀逆,足以躺在功勞簿上,在大周橫行無忌,肆意撒歡,若是要上天,老皇帝說不定還會樂呵呵給他架個雲梯。

只是可惜,這個恆帝實在氣人,答應勻國運的附加條件居然是嚴懲方林。

既然這附加條件這般刁鑽且準確,說明他也不蠢,可是不蠢,明知方林叛逆的內情,為何又偏偏要將矛頭指向方林。

賣個好都不會賣,非要給人添堵!

“這個恆帝,當真小家子氣,都已經到了這個份上,非要讓朕不痛快!”

想到這裡,老皇帝就是一陣煩躁。

恆帝答應勻國運,這自然是天大的好事,只是這附加的條件卻是讓他非常為難。

當然,相比起之前設想的,別鬧到最後當真要誅了方林的結果,這無疑要好上太多了,也不是不能接受了。

另外,無論如何,方林這次的‘反叛’鬧得天下皆知,也確實要作出相應懲戒,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只是這裡的“嚴懲”,究竟該如何處理,才能既不真正傷害到方林,同時又讓恆帝滿意,還需要好好思量一番。

老皇帝思量再三,想不出個好的辦法,開口詢問道:“諸位說說吧,這個‘嚴懲’,分寸如何,尺度又如何把握?”

“太子,你以為如何?”

周睿面色有些不好看,搖頭道:“父皇,兒臣想先聽聽諸位大人的高見。”

“那好,蔡卿,你先說說你之想法。”

“是,陛下。”蔡相行了一禮,開口道,“首先,臣以為,這恆帝提出的條件並非是處死方林,而是只要求嚴懲,想來其定然看出了其中道道,還是有些分寸的。”

老皇帝揮手打斷,“這一點,他若是都看不出,朕這些年豈會被他欺壓得這般悽慘?便是他看不出,他恆國文武百官難道是吃幹飯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蔡相笑道:“陛下說笑了,我大周之所以被恆國欺壓這麼些年,非您之過,而是千年積累的國力不如對方罷了,若兩國國力等同,恆國想來早已是陛下的囊中之物。”

這一馬屁讓老皇帝很是受用,不過還是擺手道:“行了行了,莫要閒扯,繼續說正事。”

“是。”蔡相點頭,沉吟道,“方林確乃大才,此事一成,他是首功,不過想來他也不是為了功勞,而是為了我大周基業,同樣,他恐怕心知肚明,這次反叛,不管成功還是失敗,短期內自己恐怕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明知如此,執意為之,臣讚歎弗如,敬佩不已。”

一旁,宗元聽出了不對,皺眉道:“蔡相的意思,難道是要成全他的忠義?”

“宗某一介粗人,不懂什麼大道理,但宗某知曉,他做得一切都是為了大周,為了陛下,什麼叫他心知肚明,自己不會有好下場?”

“他心知肚明了,你便可以為了利益,放棄他了?”

“簡直混賬!你還有沒有良心?!”

宗元咆孝之餘,一旁的太子周睿,面色也陰鬱了幾分,眼裡閃爍著危險的氣息,似有似無地盯在了蔡相身上。

對面,蔡相被他噼頭蓋臉一頓罵,氣得直跳腳,反擊道:“……你這老匹夫,老夫說完了嗎你就急著大放厥詞!”

“方林這小子老夫亦欣賞得緊,豈會如你所說的那般放棄!”

“那你這話裡話外說了一大通,究竟是何意?”宗元冷哼道。

“當真是莽夫!罷了,臣也不多說了,臣的提議是,朝廷不妨先做個樣子,對方林的懲戒稍重些,將恆帝先湖弄過去。”

“待恆帝勻出國運之後,朝廷再在暗中,或者以後慢慢補償方林便是。”

“反正這小子還年輕,二十來歲的年齡甚至稱得上是年幼,壓一壓,未嘗不是好事。”

“原來是這個意思,你早說啊。”宗元再度哼了一聲,沒好氣道。

“……你這無禮的莽夫,也要給機會老夫說完啊!”

“誰讓你先是一大通廢話,不說正題。”

“……”蔡相氣得不行,不想跟他吵,乾脆道,“罷了罷了,你且說說你的看法便是。”

“與你一樣。”宗元翻了個白眼,“你若早說結論,不就沒事了。”

“李愛卿呢?你以為如何?”老皇帝又望向李相。

李相點頭道:“陛下,臣亦覺得,若恆帝想要處死方林,那定然萬萬不可,可若僅是懲戒,眼下為了國運,不妨先委屈方林一段時日……他也確實還年輕,待日後有機會了,完全可以下詔平反,重新啟用。”

“說得在理,可是難道便沒有一個人想過,要問問方林的想法麼?”聽了眾人差不多一致的意見,周睿終於忍不住了,望向老皇帝,開口道,“父皇,您也認同蔡相的提議?”

“早便讓你說,你非不說。”老皇帝瞪了他一眼,道,“那你說說,此事該如何處置?”

“兒臣想先請教父皇,是否也認同蔡相的提議?”周睿堅持道。

“朕……其實是認同的。”老皇帝想了想,最終點頭道:“處置方林,朕其實倒不是為了國運,至少不完全是為了國運,而是這塊爛攤子確實要收拾。”

“不管方林動機如何,從他拿出兵符抗旨開始,開弓便沒有回頭箭了。”

“恆國抗議,朝廷下詔,削其官職,擒其親卷,這臺戲已經唱起來了,便不是輕易可收場的了,想要讓方林無傷退臺,幾乎不可能。”

“除非朝廷,除非朕親自站出來替方林背書,將相關謀劃和盤托出,方能保全於他,甚至於可讓他萬古流芳!”

“這一點,放心,朕會去做,也一定會去做,但,並非現在。”

“如今北域動盪,值此風雨飄搖之際,大周還要繼續謹慎前行,並非哄騙了恆國勻出國運便再無顧忌的,一旦替方林平反,周恆早就聯盟的秘密自然便瞞不住了。”

周睿忍不住道:“其實已經瞞不住了,自方林的事情昭告天下後,至少在大周,周恆聯盟早就不是秘密了。”

蔡相也點頭道:“確實。”

老皇帝搖頭:“這並非重點,重點是,一旦我大周逼迫恆國勻國運之事曝光,那一直予以配合,且配合時機極為恰到好處的冥國,便亦可能要瞞不住了!”

“雖說現在大周封閉,那些他國暗探被冥國截斷,但,萬一呢?朕不敢賭。”

“一旦被楚晉兩國知曉這一切,恐將促進兩國迅速聯合,逐鹿北域!”

“是以,雖然朕也非常不願,但方林的這個委屈,算是受定了。”

“短時間內,朕無法替他平反,不僅如此,為了平息這次事端,朕也必須假戲真做,對他進行一定懲處。”

“陛下說得對。”宗元又開口道,“奉天司近日一直在探查民情,自朝廷昭告天下之後,經過這些天的傳播與發酵,哪怕不少官員還有不少猶疑,但百姓畢竟絲毫不知內情,方林在民間的名聲可以說已然壞了,成了叛逆,被萬人聲討……百姓們如今都在等著朝廷接下來的處置。”

說到這裡,宗元頓了頓,嘆息道,“是以,哪怕恆帝沒有附加條件,其實臣亦準備提議陛下,方林暫時不能平反,否則百姓一旦知道自己被騙,乃是朝廷做的一場把戲……可能短時間內無妨,畢竟這是一件好事,但長久來看,朝廷的信譽恐怕便要大打折扣了。”

“若下次再有類似事情發生,百姓們也許便不會這般輕易相信朝廷了。”

宗元的話,讓周睿挑了挑眉,有些意外地望了他一眼。

以他的時代局限性,能說出這番話,足以證明,宗元這老小子一直在藏拙,他哪裡像是蔡相口中的莽夫。

哪個莽夫能悟出“政府公信力不能輕易折損”這個道理?

御書房內,眾人沉默了片刻,老皇帝再度開口道:“按照朕原先的想法,只要恆帝服軟,便讓方林交出兵權,回京請罪,朕自然不會當真懲處他,最多不過削去官職罷了,也是讓他休息一段時日,如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再過段時間,或者等待一個合適的契機,隨時可以重新啟用。”

“可現在恆帝附加了嚴厲懲處的條件,只怕便不是這麼輕易能湖弄過去的了……諸位都說說,朕該如何處置……”

“父皇,兒臣堅持認為,方林不能懲處。”周睿見說著說著,事情已經定性了,接下來談得已經是具體懲處細節了,當即忍不住開口道。

老皇帝皺眉道:“太子,朕知你與方林交好,朕又何嘗不欣賞他,不過還是要以大局為重,莫要意氣用事。”

“注意你的身份,所有人都可以意氣用事,唯獨你不可以。”

這句話,說得其實有些重了,這是在點他了。

你身為太子,這般意氣用事,他日,朕如何放心將江山交給你?

“父皇,兒臣並非意氣用事。”周睿搖頭道,“兒臣是與方林交好,不過若此事當真毫無斡旋餘地,他受些委屈也就罷了,可兒臣認為,此事從根子上便錯了。”

說著,他望向老皇帝,眼神有些古怪:“為何,包括父皇在內,你們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答應恆帝的這個條件?”

“明明一直是我方佔盡優勢,逼得他不得不服軟,為何他服軟了,我們反而要低頭了?”

“難道就沒有人想過,這也許僅是恆帝不痛快之下發洩的一點怨氣,我方答應更好,不答應或者敷衍以對,難道他便能反悔,不勻這國運了?”

“為何你們竟當真討論起了該如何懲處方林,不是應該便如父皇之前所設想的那樣,將方林的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麼?”

“現在應該討論的,明明應該是如何敷衍恆帝,亦或是斷然拒絕,展示我大周的強硬。”

“太子殿下,老夫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蔡相再度開口。

“蔡相請講。”

“老臣只是覺得,這恆帝好不容易服軟了,還是莫要節外生枝得好,也不是要處死方林,僅是懲處他,給恆帝乃至大周上下一個交待而已。”

“蔡相說得沒錯。”周睿聞言,點了點頭,又道:“可是,憑什麼?”

“這麼說吧,若恆帝與父皇交手,蔡相冒死救了父皇,而後恆帝提出,嚴懲蔡相,便就此休戰,蔡相覺得如何?”

蔡相當即道:“老臣願為陛下赴死。”

“蔡相高義!”周睿鼓掌,又道,“可蔡相心裡當真不覺得冤枉嗎?當真沒有一點委屈嗎?”

說著,他望向老皇帝,“而父皇,您會如何決斷?”

老皇帝搖頭:“朕自不可能答應這等無禮要求。”

“父皇英明!”

周睿笑了笑,隨後毫不客氣道,“那麼,到了方林身上,為何您便又答應了?”

“是不是方林主動‘反叛’,便意味著他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便意味著朝廷可以心安理得讓他受委屈了?乃至於意味著,父皇便可以這般負他了?”

“兒臣只表明兒臣的想法,兒臣不願低頭,兒臣更不願讓如此忠義之臣受半點委屈!”

“兒臣冒犯,請父皇降罪!”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