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呵斥尚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世民等太監下去,侍衛離開後,對關志義說道:“關三郎,今日之事……”

關志義雖然鄙視李世民這種當表子還要立牌坊的做法,不過考慮到對方身份地位,還是善解人意的說道:“陛下,你為了查清李將軍謀反之事不能寐夜不能眠。今日才查出端倪,就找臣詢問具體情況。”

好嘛!

都是明白人,什麼是都不用說那麼清楚。只是君臣二人臉皮也太厚了,撒起慌來根本就不帶臉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世民終於露出滿意的表情說道:“是啊!朕被高甑生所騙,不敢疏忽大意,所以才把你和定方暫時收監。對了,明天就把定方給放出來。”

夜已深,就算李世民要放蘇定方也有些麻煩,乾脆就第二天放人。

“啟奏陛下,房相、魏侍中等人已經到了。”門外太監很快就打斷了他們兩人厚顏無恥的吹捧。這讓關志義送了一口氣,他也算久經考驗的戰士了,厚黑學卻依然沒有學好。

李世民說道:“宣!”

房玄齡、李道宗、杜如晦等人相繼進入大殿內。

老道的眾人先是偷窺了一下李世民的臉色,又看了一眼肅穆而立的關志義,心中已經暗自定下了基調。

侯君集率先開口,問道:“不知道陛下找臣等有何要事相商?”

李世民義正言辭的說:“藥師凱旋之,有人用密信揭發起有謀反之意。不知君集有何看法?”

他認為侯君集跟隨李靖遠端吐谷渾,多多少少受到老將軍的照顧,會幫李靖說話。加之侯君集曾跟隨李老爺子學過兵法,也算半個師傅。這種情況下,侯君集說說好話,那是理所當然滴。

可是他怎麼也沒有料到,侯君集不僅不感激李靖,還有落井下石的心思。

侯君集說道:“啟稟陛下,軍中確有傳言:‘大帥要邊疆稱皇。’某也不知道真假。說起來,李將軍在軍中表現也有些異常,經常和蘇定方、關志義等人密談。”

“什麼?”聽到這個訊息,李世民和房玄齡等人都驚呼出聲。

李世民怎麼也沒有想到,侯君集會陷害李靖。別看侯君集只說了軍中有傳言,李靖他們時常密談。結合起有人揭發李靖謀反,那不是往死裡整李靖麼?

房玄齡等人確實信以為真,以為這老猴子說的是實話。李靖謀反就成了真事,那麼大唐就危險了。

只有關志義早就知道這貨不會消停。

侯君集在大軍中的表現,已經讓老關對他的品行有初步瞭解。加之歷史上他謀反的原因就牽涉到李靖,因此他說李靖的壞話在預料之中。

關志義不等李世民、房玄齡等人詢問,就大聲數落道:“好一個兵部尚書,睜著眼說瞎話的本領不錯嘛!”

“哼!某說的都是實話,不信你問那些征戰的將軍?”侯君集有恃無恐的說道。

他的話一出,關志義就知道遠征的將士已經在他的威逼利誘之下投誠了。不過,這些都是旁枝末節,根本就不會影響到大局。

房玄齡、杜如晦兩個老家夥滿含深意的看了侯君集一眼。從關志義的話中,他們發現了一些不該有的東西。遠征大軍都團結到一起,那麼某些人是不是有什麼想法?要是軍中將士都走上了歪路,大唐可就麻煩了。

李世民也陷入了思考。

他到不懷疑李靖謀反之事,關志義已經把事情說清楚了。而且李靖若有想法,也不可能直接回長安,並且把虎符交出來。

侯君集是跟隨他多年的老臣,他很是喜愛,才讓李靖收之為徒。如今出現這種狀況,他不得不考慮兵部尚書的位置換個人選了。杜如晦這個老兄弟身體已經沒有問題,做大理寺寺監還是大材小用了。

此時,關志義大聲的反駁道:“侯尚書,不知道該說你真傻還是假傻?”

這話一出,房玄齡、杜如晦、李世民的眼光都被他給吸引過來了。難道侯君集剛才的話有漏洞,他們怎麼沒有發現呀!?

侯君集也是一愣。

他可是經過深思熟慮,才有那番說辭滴。

難道有漏洞?

不可能啊!那麼多人都沒有看出來,這小子怎麼曉得自己是騙人的?

老關不給他機會,大聲的說道:“軍中傳言,你搞笑吧!?若是軍中有傳言,李大帥能不滅口?你當大帥和你一樣白痴呀!”

老家夥們暗自點頭,魏徵說道:“關家小子所言甚是。藥師向來穩重,若是軍中有流言,不可能不處理。”

關志義說道:“侯尚書說,軍中有傳言。那麼某想問一句:某手下的那些小將知道嗎?他們回家後告訴了陛下沒有,難道說某手下的那些小將都參與了謀反?

那可麻煩了。

讓某仔細想一想:房相的次子、杜相的次子,程將軍的……這大唐滿朝文武都要造陛下的反?

侯尚書,你不能這樣嚇某和陛下呀!”

“唰!”在場的眾人背後全是冷汗。

房玄齡、杜如晦等人心說:還好沒給李靖定謀反之罪,否則自己不成了同夥兒了。

侯君集則發現自己說話的最大漏洞了。

關志義手下的那些隊長全是朝中權貴之子。說關志義謀反,那麼那些人都牽扯其中。那些人沒有謀反,他姓關的連一個兵都調不動,怎麼造反?

“某只是聽說……”侯君集還想狡辯。

老關不給他機會,說道:“侯尚書,你真的傻了!你聽到李大帥謀反,你竟然不把他抓起來。你這不是幫兇嗎?你既然沒有抓人,那麼你是不是也參與其中?無論你怎麼辯駁,你都難以說清楚。

某想問一問:大軍凱旋之,主帥被人狀告謀反。你說大軍的士氣何在?

你作為兵部尚書,不思調查真相,你讓其他武將如何想?”

“不要說了!”李世民滿臉鐵青的吼道。

怒了!

太宗皇帝火大了。

他怎麼也沒有想到,事情這麼棘手!

太上皇駕崩,他忙於皇陵問題,又要處理皇族的事情,精神不太好。大軍凱旋,不能慶賀已經讓士兵們有些寒心了。他竟然沒有經過全面考慮,就想利用高甑生的誣告除掉李靖。

哎!

若是真的那麼做了,這隊伍還怎麼帶?

正如關志義所說:李靖謀反被殺,那麼關志義該不該死?遠征的副帥侯君集該不該死?那些子侄跟隨關志義的怎麼處理?

偏偏這關三郎還不知收斂,難道要朕給侯君集定個誣告罪名才安心?

關志義本來就歲數不大,前世嬌生慣養,在大唐也是受盡眾人的呵護。他的玻璃心可是相當的脆弱的,而且氣姓還特別大。

如今他遠征吐谷渾,被人誣陷無人幫他。好不容易找到證據,還不讓他說話。

他心寒了,委屈的說道:“陛下,臣累了,想乞骸骨!”

杜如晦勸道:“三郎,別意氣用事啊!”

房玄齡附和道:“關三郎,陛下知道你受了委屈,可是這也是按規矩來的呀!你年紀輕輕的乞什麼骸骨呀!”

魏徵略帶不滿的說道:“關三郎,當初在岳陽你勸某,某都聽你的改了。如今,你也聽聽某的意見,大唐還需要你!”

長孫無忌、蕭等人也趕緊和稀泥,免得讓李世民難堪。

侯君集知道自己慘了,這次不知道陛下怎麼處理。但是他還是希望關志義和李世民對著幹,這樣他討不了好,關志義也得不了乖。

就在大夥兒七言八語的勸解時,李世民冷冷地說道:“乞骸骨,好呀!哪朕明天就給長樂找個婆家!”

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這三個老搭檔也被李世民的話搞迷糊了。

這關志義乞骸骨跟長樂公主出家有何關係?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