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錦上添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多弄點錢?

楊磊挑眉:“你還有渠道?”

薛雨瑩驕傲地點頭,“多了不敢說,再弄一個億沒問題。”

“貸款?”

“對,不過利息不高,畢竟咱們合盛投資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都非常非常好,這麼大一個公司掌管著那麼多產業卻連一塊錢的貸款都沒有,還有你這個天才少年以及股市裡那麼多錢做保證,別說一個億,兩個億三個億也有銀行敢給。”

這麼一說,還真是。

這年頭雖然沒有了那種銀行哭著喊著求生意人們貸款的怪事兒,但也絕對不會放過他這樣的優質大客戶。

尤其是和楊磊合作一直挺深的某行。

楊磊開口,弄一個億的低息貸款真不難。

銀行方面怕是巴不得他開這個口。

可惜,他是真不太願意借錢,尤其是財務狀況並不是很好的時候,這個時候和銀行借錢那就等同於把自己的命脈交給了銀行,就要被銀行拿捏,非常危險。

倒是經濟寬裕的時候可以適當地借一部分,就算銀行想拿捏他也不怕。

真不能怪他多心,而是這種情況太常見。

銀行真要用貸款拿捏你,藉口多的是,隨便找你財務方面一點小問題就能在瞅準關鍵時刻抽你的貸,讓你痛不欲生。

例如年底。

年底是公司花錢最多的一個節點,如果銀行在關鍵時刻忽然抽你貸款,看你死不死?

好多中小企業都曾被如此拿捏,以至於有一些企業老闆被逼到去借高利貸渡這一道難關。

啥?

得罪人?

銀行啥時候怕過?

人家可是“弱勢群體”來著。

所以吧,楊磊一般情況下是真的不願意和銀行借錢。

薛雨瑩也知道楊磊的脾氣,笑道:“我也就是這麼一說,貸不貸款你這個當老闆的說了算。”

楊磊嘆了口氣,“別把我說得跟什麼暴君一樣,你要是覺得貸款合適,也可以談,反正咱們現在股市裡有錢,隨時都能拿出來,不怕他們拿捏,”說到這裡拍了拍額頭,“算了,我自己弄吧,我這張臉多少還值點錢。”

薛雨瑩好笑道:“你啊,從來沒見過你這樣的生意人,別人都巴不得自己一分錢不出呢,你倒好,生怕跟人借錢,送錢送到門口你都不要。”

“別管這些,能把生意做好才是最主要的。”

“那肯定,生意不好,人家銀行也不會借錢給咱們。”

“所以真別給銀行這種單位好臉色,也是一群看人下菜的主,你越不缺錢的時候他們越想借錢給你,你真正需要錢的時候他們才不管你死活呢,他們只會做兩件事情,錦上添花,落井下石,從來不會也永遠不會雪中送炭。”

薛雨瑩連連點頭,“行行行,知道了,你這一套說了多少遍了,能借到錢就不錯啦。”

這倒也是,能借錢給你就不錯了。

可惜,銀行始終是看人下菜。

還不如若干年後的網貸呢,網貸利息雖然不低,但基本上是個正常人都能借到幾千幾萬塊,急用的時候可以救急。

銀行?

想屁吃呢。

利息也不低不說,信用卡額度還低得一批,借個錢那麼多限制,用起來要多麻煩就有多麻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好吧,這只是楊磊個人的看法。

至於其他人怎麼看,那是別人的事情。

當然,看法是看法,做法是做法。

可以不被卡脖子的情況下從銀行借錢,何樂而不為呢,反正利息也不高。

嗯,銀行就這樣,對這種經營狀況越好的企業,收的利息就越低。

相反,利息基本上都是定格收取。

確定貸款之後,楊磊和薛雨瑩開始計算總本錢,計算槓桿,計算可能大致的收益。

然後,就被嚇到了。

因為如果做一百倍的槓桿,這一通操作下來,楊磊有機會競爭國內首富的寶座。

六個億進場,一百倍槓桿,百分之四十的漲幅,那就是二百四十億的收益,除非各種費用,再把借來的本錢都還掉,還能留下至少一百四十億。

算上股票市場裡的小錢錢,總身價有機會直逼二百億。

07年底08年初的二百億什麼概念?

能殺進胡潤前二十。

一百八十億是前三十。

三百三十億就能排在第十位。

四百二十億更能直接躋身前五位。

而且排行榜上這些人的財富只是財富,是總資產,連企業帶動產不動產以及市場估值都算進去了。

楊磊這小二百個億卻是實打實的現金。

別說07年底,就是十年後也沒多少企業能有這麼多現金儲備。

例如號稱硬體企業南波灣的某想集團在21年的總資產也才二百多億而已,嗯,刨除商業信譽資產後的實際資產確實是二百多億,人家年報上自己公佈的資料。

所以,連楊磊都被嚇到了。

雖然之前就想到過種種誇張的可能,但經過薛雨瑩這個大管家的計算,這結果依然讓他無法淡定。

二百億吶。

能幹多少事兒了。

能買下兩個IBM的PC業務。

如果拿去收購瀕臨破產但有潛力的企業,那麼他的產業將會遍佈全球。

一點也不誇張。

經濟危機來臨之時,再有潛力的企業,在瀕臨破產的時候都異常廉價,幾十萬甚至十幾萬就能拿下一家,因為企業主實在活不下去了,大多處於“給錢就賣”的狀態。

要是不願意和企業主打交道,那就直接去銀行。

銀行手裡掌握著海量的類似資產,都是因為還不上銀行貸款而被強行收回,價格同樣不貴,因為在經濟危機的大環境下,銀行也需要現金,否則就會被這些資產拖垮,哪怕明知道這些資產在經濟復甦之後會很值錢。

沒辦法,都經濟危機了,當然是活下去最重要。

手握優質資產有啥用?

活不過經濟危機,一切都是白搭。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投資者在經濟危機到來之後快速死亡,但有的投資者卻能在經濟危機到來之後迅速崛起。

楊磊這個重生者,當然只能是也必須是後者。

這是他最大的優勢。

要是有這麼大優勢依然沒能經濟危機中撈到好處,那他可以向全國人民謝罪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