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將軍與元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楊磊心懷大暢。

這是他被譚貴青陰了一把之後最開心的時刻。

一口惡氣,總算吐出來一點點。

剩下的,慢慢吐,時間還長,交手的機會還很多。

開心過後,楊磊不再談正事兒,而是和張海洋天南地北地瞎聊,一邊吃喝一邊聊。

張海洋畢竟是海龜,還在微軟工作過,眼光見識都沒得說,是真正的精英型人物,偏偏心態還很端正,三觀也沒問題,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楊磊這個自幹五還紅還專,因為在美的那邊見識得太多了,尤其是混亂落後醜惡的一面。

要是張海洋不說,連楊磊都不知道,原來美帝依然沒有簽署《兒童權利公約》,明面上對兒童的權益保護做得很好,但私底下……

嘿嘿嘿。

男人嘛,湊一塊聊啥?

除了聊女人,也就聊聊這些東西了。

沒啥特別意思,就是找點共同話題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最多尋找點認同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酒足飯飽,約定好正式入職時間,各自回家。

4月1日。

張海洋找好房子買了代步車收拾好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後正式入職羚羊科技,擔任技術與產品開發部總經理。

嗯,職務名稱就這麼個名字,但職能和技術總監沒啥區別,就是負責公司內的全部技術層面的工作。

入職當天,楊磊親自陪同,並且用錄像機記錄下了張海洋簽字的全過程。

這是儲存歷史。

等到羚羊科技上市那天,這些影像資料都要翻出來給大夥兒看看,看看公司從無到有的每個節點,雖然沒啥經濟價值,但在提升公司形象、文化凝聚力方面的作用卻不小。

好吧,不管有用沒用,錄下來總是沒錯的,反正儲存點資料也花不了幾塊錢,何樂而不為呢?

張海洋剛一入職,就開始了新一輪招聘。

跟著又找到楊磊,“楊總,咱們得開誠公佈的好好談談了。”

楊磊點頭,“很有必要。”

“主要是產品定位這塊,我瞭解過譚貴青搞的那短部落格,其實和現在的部落格也沒啥區別,換湯不換藥,本質沒啥區別,只不過UI更精簡,節約寬帶資源的同時提高響應速度,是名副其實的短部落格,但我總覺得這玩意兒遠遠達不到譚貴青自己吹噓的引領網際網路社交新潮流的地步,所以,我想和你好好聊聊。”

“譚貴青肯定不會實話實說,他跟我也沒說太多東西,”楊磊聳聳肩,“不過萬變不離其宗,做這類社交軟體,內容才是王道,所以不管譚貴青藏著什麼殺招都沒用。”

張海洋點頭,“道理是這個道理,但不弄清楚譚貴青到底在做什麼,我始終不太放心。”

楊磊笑了,“老張啊,這不是你這個技術部門總經理要考慮的事情,你要考慮的是趕緊招募到足夠多的程式設計師,早點把咱們自己的產品做出來,”說到這裡又補充道:“我能理解你的忐忑,畢竟第一次獨立領軍,有一種四面八方都藏著敵人的感覺,心裡不踏實,但要記住,你現在還只是個衝鋒陷陣的將軍,怎麼打你說了算,但打誰,我這個元帥說了算,我這個元帥覺得譚貴青沒啥威脅,你這個當將軍的就別瞎操心了。”

“……”張海洋瞬間自閉。

但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

一家正規的企業,必然也有自己的戰略規劃。

戰略規劃已定的情況下,各部門老大都必須為整體戰略服務。

換句話說,老闆說了要實現什麼目標,這些打工的別去管這個目標對不對,努力去幫老闆實現這個目標就對了,要是覺得目標很離譜,那很簡單,離職走人,畢竟都是大活人,還是各部門老大級別的打工人,根本不愁找不到下家。

張海洋也一樣道理。

你張海洋再怎麼是個海龜、學歷再怎麼高、技術再怎麼好,在大方向這塊能比得過楊磊這個重生人士?

楊磊定下的目標,那必然是可以實現的。

花這麼多錢找你張海洋過來,就是讓你朝著那個目標奮鬥的。

至於譚貴青這些潛在的對手,更不用擔心。

當老闆的自己都不擔心,打工的擔心啥?

張海洋自己也明白這個道理,想了想,吐了口氣,“行吧,楊總,我的任務是啥?”

楊磊從抽屜裡取出一個資料夾,沿著桌面一推,嗖地滑到張海洋跟前,“自己看。”

張海洋開啟資料夾,眼珠子瞬間等得老大,資料夾裡面赫然是一張手繪圖,繪製著一副軟體介面,很詳細,包括每個子環節的操作界面。

換句話說,這是一份手繪版的完整UI介面,包括人機交互、操作邏輯、外觀介面等主要內容,相當於一份裝修之前做的效果圖,是一份整體綱要,有這玩意兒在手,張海洋要做的就是照貓畫虎,用程式碼把這份設計圖變成現實。

雖然這圖畫得不怎麼美觀,但足夠詳細,尤其是人機互動和操作邏輯這塊,已經佔據了軟件設計工藝流程中最主要的兩大塊,接下來的工作將會非常省事兒。

而且,張海洋越看越驚訝。

這設計圖好高明啊。

看著簡單,但每個細節都無可挑剔,赫然就是一款成熟的作品。

看完之後抬頭看楊磊,“楊總,這圖……”

楊磊直接打斷張海洋的話:“別管這圖怎麼來的,你的任務就是把它製作出來,而且核心一定要簡潔,響應速度一定要快。”

張海洋又低頭檢視,看了好大會兒之後才道:“這任務,挺簡單的,不用我,從北郵找幾個大四學生都能做出來。”

楊磊搖搖手指:“不,你還是沒有搞清楚重點,重點是功能一定要足夠強大,不是操作功能,而是承載能力,要做好接受幾十萬人幾百萬人甚至幾千萬人同時訪問的準備,不能卡頓,不能抽樓,要給使用者最最最流暢的體驗,明白?”

張海洋大驚,“幾百萬人?”

“這還是往少裡說,老張,我的目標是十年後活躍使用者超過五個億,你明白這個概念不?”

“五,五個億?”張海洋更驚:“咱們全國網民加起來都沒那麼多。”

“我說的是十年後。”

“十年後也夠嗆有五億網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