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二見徐靜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古玩這玩意兒要的是一個古香古色的感覺,傳統的賣家恨不得能把店鋪裝修成純古代風格。

而且房間裡的光線越暗淡,買家看走眼的機率也越高,要不是不允許,賣家恨不得讓買家在純黑暗環境中完成交易。

另外,古玩怕水火怕蟲蟻甚至怕強光照射,比如一些字畫類古玩。

所以,幾乎所有古玩店都不會在店裡安裝太多的燈具。

但楊磊要的就是這種現代化的感覺。

就是要在一眾傳統古玩店中脫穎而出,成為最亮眼的那個仔。

用專業術語講,就是要在同類產品中凸顯出自己的差異性。

就是要成為不隨大流的存在。

就是要把每一件的古玩都呈現在明亮的燈光之下,讓每一個來這裡的顧客把每一件商品的每個細節都看得清清楚楚。

這樣才有奢侈品店的感覺。

沒辦法,想賺高利潤,就得給顧客更高階的購物體驗。

如果和傳統古玩店沒多大區別,人家何必跑這兒來?是潘家園不夠大還是大柵欄不夠雜?

當然,楊磊關注的重點不在裝修上。

反正裝修風格已經定下來且快要完工,根本不需要他操心。

店鋪的運營也是如此,以後會全權交給譚佳穎。

他的任務就是進貨,然後坐等收錢。

今天來這裡的唯一目的就是徐靜。

徐靜也在店裡,穿著印有“徐靜家裝”字樣的統一工裝,扎著馬尾正在幹活兒,看到楊磊和譚佳穎進來,把手裡的活兒交代清楚才迎出來,“嘉穎,楊,楊總,你們來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譚佳穎挽著楊磊的手臂,點頭微笑,笑容很熱情,但多少帶有點示威或者宣示主權的感覺,“正好週末過來看看,弄得怎麼樣了?”

徐靜想都不想地回答:“再有兩天就能完工。”

“這麼快?”

“後續工程沒有噪音,關上捲簾門就能連夜施工,所以進度會更快一些。”

“那挺好啊,就是你們辛苦了。”

“賺錢,都辛苦。”

“那倒也是,行,你繼續忙,我們就看看。”

楊磊一直沒說話,和上一次初見徐靜時的表現完全不同。

倒不是他慫了或者怎麼滴,而是照顧譚佳穎的情緒。

早晨倆人才剛剛完成合體,結果上午就跑來當著她的面撩其他女人,再怎麼好脾氣的女人也受不了這個。

這個階段的女人是最最最敏感的,需要照顧和包容。

這點耐心,楊磊還是有的。

他來這一趟的目的就是看看徐靜,順帶著在徐靜面前刷刷存在感。

只見過一面的人和見過兩面的人,在接下來的接觸中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當然,不撩不等於完全不說話。

在譚佳穎宣示過主權之後,楊磊開始和徐靜搭話。

不過只聊正事兒,尤其是家裝這塊。

“首都的家裝生意好做吧?”

“還行。”

“競爭激烈不?”

“非常激烈。”

“你現在的隊伍裡有多少人?”

“二十三四個吧。”

“年總收入有多少?”

“一百萬左右。”

“這麼少?”

“已經相當多了。”

“人工成本有多少?”

“七到八成。”

“有和某些品牌做對接呢?”

“有。”

“那方面的提成不少吧?”

“不多,我們這小施工隊拿不到太好的條件,聊勝於無。”

“你現在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嗎?”

“什麼意思?”

“就是往更專業的方向發展的意思,比如說只做中低檔家庭裝修、做門店裝修、做高檔裝修等等,定位更準確,專業程度也會更強,有利於在同行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徐靜聽到這裡,沉默了一會兒,“很有道理,之前沒想過,但是,現在的我們沒有那麼多選擇權,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楊磊懂了。

現在的徐靜看上去賺得不少,一年也有至少二三十萬的收入,遠超這個時候的都市白領。

但在首都真不算啥。

也就比隊伍裡收入最高的技術工種賺得稍微多一些而已。

這些錢,是那種溫飽有餘進取不足的水平。

混日子沒問題,混得還挺不錯。

但如果想有更好的發展,卻又力不能及,租個大點的門頭都吃力,更別說打廣告做宣傳以及擴充隊伍。

家裝這生意就是這樣,帶一支小隊伍可以活下去。

可如果想擴大規模,那就必須燒錢。

和其他需要燒錢的行業沒多大區別。

不,還是有區別的。

其他行業燒錢就能看到效果。

這個行業不同,燒錢也不見得有效,風險很高。

原因很簡單,對買家而言,基本上都是一錘子買賣,一輩子也就裝修這麼一兩次,這意味著投放的廣告對買家而言是一次性的。

想要發展新使用者,就必須持續不斷地投放廣告,才能持續不斷地吸引到新的買家。

廣告一斷,有裝修需求的新使用者就會迅速被其他同行的廣告吸引過去。

沒辦法,有家裝需求的使用者關注家裝類廣告就裝修前那麼一兩個月。

普通人在沒有家裝需求的時候根本不會在意這一類廣告。

這就意味著想要保持足夠的競爭力,就必須持續不斷地燒錢做廣告推廣,一天都不能停。

另外,家裝市場很複雜。

有大規模的大型家裝公司,可更多的是徐靜目前這種小規模的團隊,一個隊伍十幾二十號人,一次最多接兩到三個活兒,一年下來也就接五六單買賣,效率不高,實力也不是非常強,但勝在靈活,價格也比較實惠,在家裝市場中很有競爭力,你再怎麼做打廣告都不如人家街邊小店一間。

因為在普通人的觀念中,啊,這個公司在街邊有店鋪,出了問題能找到負責人,距離近也方便交流溝通,比看上去高大上的大型家裝公司更親切。

如此一來,徐靜就很難了。

同等規模的小型裝修隊伍太多,畢竟這玩意兒沒啥門檻,糾結一幫工友就能自立門戶,有點膽子就能幹,徐靜就是這麼起家的。

所以,競爭很激烈,稍有不慎就會掉隊。

但是吧,又沒有能力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不管是專業技能還是隊伍規模,都很難有質的提升,因為需要海量的投資。

這麼一想就能明白徐靜目前承受的壓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