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破合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司馬懿率領主力退走,避開了被亂衝亂撞而大混亂的局面,直回到營內才松了口氣,對胡烈道:“看好城寨,避免燕賊率領死士來劫寨。”

胡烈兀自心有餘季,以手撫心,嘆道:“太傅放心,末將明白。燕賊的死士竟有數千人,敢拖拽桐油,冒著大火向前衝,實在是不可思議——”

說到這裡,胡烈愣住了,司馬懿也意識到了什麼,兩人四目相對,都覺得蹊蹺不已。

司馬懿陰森地道:“不好!我一時情急撤兵,三軍將士被燕賊所驚擾,卻忽略這個問題,我們當真被燕賊給騙了,那數百車桐油很可能全都是假的。”

胡烈意識到這一點也晚了,臉色登時慘白:“是啊,燕賊用人操心再厲害,也不可能憑空訓練出數千死士來,極有可能——他們自己就知道裡面裝的是水不是油!”

司馬懿只覺得臉上掛不住了,眼看諸將都投來質疑的目光,畢竟此番北上接連吃了大虧,臉上一紅:“或許這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燕賊極為狡猾,實則虛之,虛則實之,可能真的是桐油也很難說。”

挨到次日,作為斷後的師纂率軍回營,他策馬狂奔進營,翻身下馬,向司馬懿行禮,大聲道:“太傅,燕賊果然沒有桐油,而是行詐的,那數百車不是桐油,而是水。末將一箭射穿了木桶,卻沒有著火,故而知之。”

此言一出,諸將怨聲載道,大舉出兵什麼便宜都沒佔到,反而又損兵折將,最關鍵的是連累三軍將士疲於奔波,不少人累得已直不起腰來。

司馬懿臉色微變,長嘆一聲:“罷了,先休整十五日再戰吧,將士們也累了。”

回想這一路征戰下來,所攜帶的大軍傷亡過半,若是不顧休整又再投入大戰,只怕將士們都要造反了。

——

桃西。

此時的桃水上已經飄滿了數萬魏軍的屍首,相擠擁塞,堵在狹窄的河道口上,桃水甚至為之不流。

五萬蜀軍一舉大破魏軍,夏侯霸、張翼二人追擊王經數十裡,殺得王經率領萬餘殘兵退回狄道,完成了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大捷。

姜維臉上沒有任何的悲喜之色,坐在馬背上,望著因為浮屍擁塞的桃水,也不知心中再想著什麼。

諸將均是不解,這一場大捷對於蜀漢來說的意義非凡,就連諸葛亮的五次北伐,都未曾打出如此驚人的戰績,這可是斬首數萬魏軍的大捷啊。

張翼、夏侯霸等人望著姜維的背影,都明白此戰後的姜維將成為整個蜀漢的英雄,並且將成為名垂青史的存在。

魏軍在桃西之戰中大敗,勢必造成雍涼一帶畏蜀如虎,人心渙散,而這正是姜維等人所期盼的結果,說不定真的能拿下長安。

夏侯霸渾身是血,但臉上沒有任何的痛楚與難受的表情,因為那都是敵人的血,實際上並無一處傷口,望了眼姜維,對張翼低聲道:“張將軍,衛將軍這是怎麼了?”

張翼搖了搖頭,低聲道:“我也不知道,有可能是衛將軍遭逢大喜,思念故鄉之情了吧。不如你去問一下……”

他當然明白姜維的猶豫,是在進攻跟撤退之間的猶豫,而這也是關乎蜀國未來的大業。在張翼看來,桃西大捷已足以威震魏國,見好就收是對蜀軍以及蜀國的負責,繼續深入至關中腹地,肯定要寸步難行的。

對於這個問題,張翼並不打算觸了姜維的眉頭,生怕引發兩人之間的衝突,還是讓夏侯霸去試探一下姜維的意思,反正作為新降的將領,不知其中緣由情理之中,姜維也不會怪罪的。

夏侯霸看了眼張翼,心想你這是把我往火坑裡推啊,苦笑道:“這個——我上前問問。”

懷著不安的心思,夏侯霸策馬到了姜維的右側,落後他一個馬頭的距離,低聲問道:“衛將軍,如今三軍將士正等著你的號令呢?不知衛將軍有什麼心事,末將等人多少也可分擔一些……”

他絮絮叨叨地說了一大通,卻發現姜維渾然不吱聲,不由得抬起頭來,只能看見姜維的側臉,卻見他臉上淌著眼淚,不由得呆住了,自己居然看到了衛將軍的醜態,當即下馬跪著,忙道:“末將叨擾了。”

姜維深吸了一口氣,搖頭道:“無妨,此番大捷,三軍將士無不沉浸在喜悅當中,惟我一人幽思故人,情難自禁,只想一人獨處,免得寒了將士的心。”

夏侯霸心頭劇震,姜維得桃西大捷,將來不論是結果如何,都將記載於千秋史冊之上,有如此大功竟然仍一人落淚,實是讓人不解。

他小心翼翼地道:“衛將軍率軍大破魏軍,斬首數萬敵寇,已然威震天下,千載之下,必有人念衛將軍的英明神武。”

姜維澹然一笑,搖頭道:“為人臣子,個人名聲不過是虛名,我心中所想,是光復大漢,完成先帝跟武侯的遺志。僥倖得桃西大捷,讓我這個庸人得了幾分薄名,實不足為外人道也。”

夏侯霸聞言也不由得心生佩服,點頭道:“衛將軍肩負重任,此番出征大捷,當順勢而為,攻狄道,取陳倉,出兵長安!”

姜維眼前一亮,拍了拍他的肩膀,嘆道:“仲權知我心意,當攜手共進,北伐中原,攻取長安!”

兩人彼此間惺惺相惜,直把後方的張翼給看傻眼了,暗想:“夏侯霸跟衛將軍說了什麼?難不成是力勸衛將軍北伐麼?”

這個念頭浮現,張翼頓覺不妙,他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不管是蜀漢的蔣琬、費禕還是張翼,心中都認為自從諸葛亮死後,便沒有一人的治國跟軍事上能比得上他。

蜀漢作為偏安一隅的小國,僅有一州之地,大舉北伐所損耗的國力是不可逆的,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民怨滔天,讓維持著的三國鼎立局面崩壞。

張翼是武人,他也看得出來,除了諸葛亮之外,沒人能把內政跟軍事雙料做到平衡,只有不世出的天才能有如此本事。

換了一人,蜀漢只會走向滅亡的道路。

姜維回過頭來,五萬蜀軍已經清掃了整個戰場,並將大量遺落輜重都集中帶走,輜重可謂是一車連著一車,全是現成的寶貝。

眾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姜維打下了這場史無前例的大捷,也讓諸多將士收穫頗豐,對於能帶領眾將士打勝仗的將軍,那是愛得死去活來。

姜維策馬在數萬蜀軍面前繞了一圈,神色剛毅,馬鞭指著東南方向的天邊,昂然道:“眾位將士——”

他這一經開口,聲音充沛,全場數萬人的陣營安靜地針落可聞,對眼前的衛將軍敬若天神。

不少年邁從軍的老兵,是當年跟隨過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的,瞧見今日的姜維,便如瞧見了當年的武侯,一時間情難自禁。

張翼本想力勸退兵,可張了張嘴,仍是不敢說出來,他明白現在的姜維威信已抵達了頂峰,無論自己說什麼,都會引來所有人的抨擊。他心下暗歎:“只希望伯約能看在蜀中父老百姓的份上,不要再消耗國力了。”

兩人同樣都是忠於蜀漢的義士,這一點姜維跟張翼都彼此明白對方,但是忠義的路線有所不同,也令兩人在政見上產生了分歧。

姜維特意地看了眼張翼,見他也沒什麼意見後,這才朗聲道:“我軍從去年九月,到今日的初春,一路風雪兼行,從陰平到枹罕,從枹罕到桃西,終於幸不辱命,斬首數萬魏軍,以祭先帝的在天之靈,壯我三軍雄威。”

回應他的,是一陣山崩地裂般的歡呼聲,五萬蜀軍高舉長槍刺向半空。

姜維滿意地點了點頭,續道:“姜維只是一介匹夫,可也識得忠義二字。這天下本就該是陛下的天下,如今被魏賊佔據,我等現在應當長驅直入,攻取狄道,繼續乘勝追擊!”

這番話下來,幾乎如同在本就熊熊燃燒的柴火下,又潑上了一大盆油,蜀軍將士的北伐意願被徹底的點燃,不止是因為物質上的激勵。

誠然桃西大捷讓不少將士都發了一筆小財,所有人都期待下一場大戰的勝利,又會獲得怎樣的獎賞跟戰爭財。但姜維以最大限度調動了將士的鬥志,勢要北伐到底的勇氣也縈繞在所有人的心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出發狄道!”

——

合肥。

此時的合肥城較去年已經是天差地別,諸葛恪去年率軍抵達時,合肥城固守金湯,而現如今在不間斷的投石車進攻下,以及將士悍不畏死的衝鋒,生生把合肥城的牆體給攻得崩塌了七八尺。

自正門女牆裂開一個大缺口,並且隨著一排投石車的上下翻飛,石彈撞在缺口的邊緣上,開始是留下淺淺的白點,然後又產生裂紋,最後再龜裂到大塊大塊的落下。

諸葛恪這一戰幾乎沒有任何取巧的地方,完全憑藉兵力上的優勢,進行穩打穩扎的進攻,二十萬吳軍輪番上陣,給予合肥這座堅城最為剛勐的衝擊。

當牆體開裂的時候,有人歡喜有人愁。

張特臉色陰沉,他命人冒死去填補城牆也無濟於事。

吳軍也不是傻子,不會留下時間給敵軍填補城牆的機會,每當張特想命人把牆體搶修一下,就會迎來大舉進攻,城牆又是對著外面的,根本無法填補。

他心中明白,自從詐降被識破,就失去了最佳的修牆的機會,心中對陸抗恨得咬牙切齒:“若不是那小子,我早就把牆給填上了,再撐上幾個月也不是難事。”

諸葛誕按劍立於城上,眼睛微微眯了起來,搖頭道:“陸伯言這個兒子不簡單啊,居然能勸動主帥不肯納降我們,想來是一開始就看穿了我們準備詐降。”

張特長吁短嘆,只覺滿腔怒火無處發洩,苦笑道:“諸葛將軍,這下可就大難臨頭了,新城即將被攻破,我們守不住了!”

諸葛誕當然意識到這個問題,心中滿是不服氣,倒不是輸給了城外的族侄諸葛恪,而是輸給了吳國的二十萬大軍,哼道:“守不住就只能逃了,現在我大魏內外交困,絕對是撐不到援軍到來之日,趁現在開城逃走,不會連累三軍將士跟城中的百姓。”

張特對諸葛誕的意見表示肯定,現在也是惟一的活路,倒是有另一個選擇,就是撐到城破之際,可那也是進入倒計時的日子,屈指可數。

一旦城破,以諸葛恪的性格,是不可能放他一條生路的。

察覺到張特的目光,諸葛誕呵呵一笑,說道:“他若是我諸葛氏中的有識之人,便不會放過我。乞降也是無用的,我等以詐降欺騙了吳軍,真的乞降他不會放過我,若是放了,天下信義何在?今後兩國伐交亦可先詐降後真降,若人人如此,則無了立規之用。”

張特點了點頭,苦笑道:“是我開了一個壞頭。”

諸葛誕道:“張將軍出發點是好的,當初詐降若能奏效,今日或許就守住了合肥,不失為大功一件。常言道兵不厭詐,這也沒什麼,只是如今守不住了,你們可就得逃了。”

合肥城的魏軍已抵擋了二十萬吳軍超過五個月,這種情況別說是棄城而逃,就算是直接投降,也不會禍及妻兒老小。

況且諸葛誕跟張特都是魏國難得的名將,就這樣殉城而死,完全起不到價值,兩人都存著先逃出合肥,來日有機會再報仇的念頭。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諸葛將軍,你我今夜就逃吧。”

張特沉聲道。

諸葛誕也覺今晚逃走是絕佳的機會,冷冷道:“我明白了,不需要帶多少人,只帶十餘人潛出城即可。吳國得了合肥,為了掌控此地,也絕不會做出屠城的舉動,百姓尚可無慮。該慮的反倒是你我,咱們才是‘首惡’。”

張特想到這麼多年來,鎮守合肥的名將有張遼、滿寵等人,每次都能把吳國打得落花流水,如今輪到自己卻因兵力不足,又無援軍的情況下大敗,這可稱得上是四十年來的頭一遭。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