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未來世界局勢8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就目前兩岸的政治、經濟發展,人員往來情況看,和平統一的曙光已經到來。在未來15-5年在思想輿論中全面形成統一認同,在未來0-0年間兩岸會實現和平統一。兩岸實現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夙願與責任,統一不可逆轉,和平統一符合兩岸人民、中華民族和世界人民利益。隨著中國大陸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現在,臺獨分子雖然鬧騰,看似對其沒有約束辦法,實則其“命運”早已不是他們能做主的了,決定臺灣前途命運的主動權早已轉向實力更為強大的大陸手中,而最終決定臺灣命運的是兩岸愛好和平的人民和中華民族。世界上有些國家把臺灣問題當成實現自身利益的殺手鐧,根據需要給中國製造壓力影響,但是這種影響改變不了中國向前發展的車輪,而且隨著中國的發展這種影響會越來越小。海峽兩岸綜合實力對比,隨著時間推移,差距越來越大,大陸凝聚力向心力不斷提高,對臺灣來說影響力會不斷縮小。在大陸與臺獨分裂分子的反覆較量下,島內愛國統一人士會越來越多,在國際、島內環境以及輿論發展下,支援統一的政黨會再次在臺灣執政。統一的條件契機不斷增多,統一的時機就到來。

從古至今,中國對大事的抉擇講求“天時、地利、人和”,以求目標隨其自然實現。天時、地利、人和,一向都是中國歷史上實現統一,維護長治久安的三個條件。,決定海峽兩岸能否快速實現和平統一也要滿足這三個條件,即:“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一旦實現,統一基礎就達成了,統一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對於今天世界局勢和海峽兩岸統一來說,天時即是經濟發展進步。經濟是基礎,經濟水平提高了,發展好了,我們就有實力和底氣去做很多事情,有利於國家硬實力提高。在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後,中國經濟發展快速,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工業基礎完善,科技水平顯著提高。一些企業和個人已經完成資本原始積累,國家只要引導資金進入到製造業、高新技術、信息產業中,加大創新投入,中國製造業和科技水平將實現整體提升,進一步增強國家競爭能力。引導過剩資本投資發展落後國家,如對一路一帶國家投資發展,使其成為中國向更高階市場發展轉型的基礎。中國經濟經過轉型期,又會迎來一個較為快速的發展期,經濟發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不斷提高,民生改革才能實現,強軍才有資金,製造業、科技、資訊等高精尖技術才有突破,國家才有實力去解決我們所關心的一切問題,中國夢才能實現,人民生活水平才會提高。所以經濟是天時。

地利,即軍事實力。軍事的發展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經濟發展水平決定軍事發展高度與軍事持續進步時間,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了,軍事發展才能持續。經濟發展關乎民生與人民生活,是第一位的,經濟發展好了,人民生活富裕了,才能不間斷的高額資金投入到軍隊信息化變革中。使經濟與軍事發展建立在良性的比例中,經濟發展就不會有壓力,反之就是窮兵黷武,到頭來經濟軍事發展勁頭都不能長久。所以軍事是第二位的,軍事實力是地利。中國軍事力量現代化建設,在近幾年發展快速,新裝備、新技術更新換代,陸、海、空、火箭軍各軍兵種都有了長足發展進步。大陸軍事力量已經全面領先臺灣,在近海已初步具備打敗外部干預力量的實力,面對美國干預別國的利器“航母艦隊”戰鬥群,中國特意發展強化“反艦專業武器”已經有能力對航母戰鬥群進行致命打擊,使得其他國家也不敢輕易的武裝干預。目前中國的軍事力量給臺灣島內分裂分子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不戰而屈人之兵即可實現。

人和,即是國家民生進步和執政黨民主改革。人和,可以理解為和諧、團結、生活富足,民心所向,歷史上在群雄逐鹿時,達到人和的一方總是完成統一大業,在治世,達成人和的總能成為盛世。達成人和局面,關鍵在統治階級。中國共產黨在取得政權時,經濟軍事實力都落後於國民黨,正是因其代表了廣大貧苦人民的利益,在農耕社會實行土地改革,團結了當時最多的階層,中國人民努力奮鬥,達到人和狀態,最終戰勝國民黨,成為執政黨,統領中國。共產黨經過長時間的執政,在經濟發展中,使一部分人富了起來,金錢意識濃厚,在官場中官本位思想深化,特權意識,滋生了一批特有的利益即得者和形成特有的官場生態圈。我們一些幹部,私心膨脹,言行不一,幹事情與自身利益掛鉤,為人民服務變成有償服務,心態不正,開始脫離人民群眾。從十七大以來開展的反腐敗鬥爭來看,情況非常嚴峻,腐敗很普遍,根深蒂固。門難進,臉難看,吃拿卡要,官商經濟,代理人經濟,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特別是代表政府形象的服務、執法辦事人員,欺上瞞下,以錢衡量對錯,推脫,辦事效率低下,官怒症,人治,已經嚴重影響了政府形象,在老百姓心中形成非常不好的印象。官商與民不一致,官商的生活水平已經高於普通民眾太多,廣大的人民群眾成了弱勢群體,統治階級開始脫離群眾。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水平,文化水平,法制意識,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這些問題的出現與人民生活格格不入,人民特別反感、失望,以至於對基層政府不信任,這種不信任一定程度到了臨界點。***大力開展反腐敗鬥爭整肅吏治,情況開始好轉。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法制與改革跟不上經濟發展速度,所以,更深入的改革只能加快,而且要涉及到更廣的領域,民生與民主改革都要建立更廣泛的人民群體。提高檔次統一標準,讓最底層的人民也感受到公平與安心舒心。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了四十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要充分的享受國家經濟發展成果帶給的福利---民生改革。經濟轉型升級發展,國企改革,法制建設與依法治國依法行政,醫改、教育、養老,總的來說改革關乎公平、平等與人滿足最基本生活的穩定保障。這種最基本最大惠及全體人民的保障,建立在國家民生改革進步之中,任何個人和單位都不能替代國家完成,這就需要民生改革的突破。簡單來說就從人民關心的大事入手,教育,醫療,房價和養老,在解決這四個國人最關心的問題的同時,不斷的提高人民收入,打造高福利社會。我們國家有自己的基本國情,如人口多,人均GDP少,但是面對涉及群眾利益的事-----民生改革,這些都不是理由。中國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四十年,稅收、國企,國家經濟已有一定基礎,國家有能力逐步提高普通民眾福利,打造福利型社會。民生改革進步了,人和局面就初步形成,因為這些改革主要針對國內人民,受益人也是國內各族人民,人和也是體現在國內,這種“人和”具有區域性。中國是**執政的國家,憲法確定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的領導。任何統治階級其內部首先要解決的兩個問題一是民主,二是權利監督。民主首先體現在統治階級內部的自省,達到民主的官場生態,影響和治理國家,權利監督首先是內部嚴格管理,依法行政,其次體現在外部的監督,外部對統治階級權利的制衡,民主和權利監督是相輔相成的,民主不僅體現在統治階級內部自生的政治民主,更要做到國家民主,人民民主,民主的進步需要統治階級和外部對其權利監督,權利監督是為了促進民主,更好的實現民主。隨著人民民主意識的不斷覺醒進步,統治階級要適應民主進步,不斷改革,提高思想覺悟。政治民主的提高最大的阻力在統治階級自身,敢於突破自身利益,打破官場潛在利益鏈,整肅官場生態,打造服務型政府,內部對權力制約,嚴格管理監督,外部能有效對權利制衡,為人民服務謀福利。未來中國政治民主變革會有多大的突破,考驗執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智慧與魄力,作為**執政的國家,政治民主改革如果不能自身適應社會民主進步,從目前各種情況來說,外部很難推動中國共產黨進一步民主變革。所以實現統一的“人和”局面,關鍵更在於執政黨自身民主改革。民生改革的進步,社會福利保障體系的初步建成,民主改革基礎就形成了,這時就會推動民主變革,政黨民主性進步,“人和”才具有世界性認同,兩岸和平統一局面才能形成,民族統一就水到渠成。當然,這些都建立在理論值上,前提就是中國經濟發展進步。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經過發展和平統一契機提前出現也是有可能的。反之,如果要加快實現統一,只能用武力實現目標。經濟發展速度降低或出現經濟危機負增長,這個理論值就不存在,越是經濟發展不好,反而武統的因素會提高。武統、和平統一是人民爭相討論的兩種統一方式,其實可能還有一種選擇是,一半武統,一半和平統一,即使用武力,解放臺灣本島以外的所有區域,兵臨島下,進行圍困促變,實現臺灣本島的和平解放,但是這種方案更考驗各方智慧與耐心,可變性更大,比武統對大陸實力要求更高,大陸要有超強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政治實力才有可能實現。經濟的發展,軍事能力提高,民生民主進步,就是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平統一就是先進生產力取代落後生產力的過程。這個過程有摩擦卻是可控和平的。但是政治因素和人的因素任何時候都難以控制,摩擦也會越來越大,戰爭風險時刻存在。政治因素有出於統治階級自身需要,也有外部因素的干擾,不管統治階級內部還是外部因素,政治總是處於目的性,一旦目的達到,摩擦也就控制住了,只要這種目的性不突破底線。人的因素是最難控制的,對於兩岸統一大局來說,兩岸最高領導人或最高領導集體實際控制了是否以戰爭方式解決海峽兩岸問題。這種最高領導者的決策因素是相互的,臺灣地區領導人實施分裂和大陸領導人強力推進統一都將是戰爭,另一方只能做出相應應對。就目前人類社會所處的思想階段,臺灣問題,只能是兩岸統一,否則不管從哪一方面看都是死局,最終導致戰爭。

天時、地利、人和---經濟、軍事、民生和民主,是逐漸推進實現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環環相扣,逐步轉化。經濟的發展是基礎,軍事實力是後盾,經濟發展進步,促進軍事發展,軍事發展保障經濟發展成果。民生改革需要經濟、財政支撐,高福利社會提高全民幸福感,保障人的基本尊嚴,廣泛的對國民進行生活保障,特別是保障最底層人民的基本生活,經濟成果才能最好實現人民公平共享。思想意識的進步,人民對法制要求、對公平、正義、平等、自由的追求,要求統治階級不斷提高民主環境。從一定意義來說,民主進步是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反饋,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的本能,所以民主改革進步是人民發自內心的需求,任何人阻礙不了,統治階級只能順應歷史和社會進步,積極加強民主改革,適應時代進步。民生、民主是一個統一體,在改革中分不開,只能同步進行,同時進步,同一速度,而且改革只能加快不能滯後,民生、民主改革速度只能快於社會進步速度,如果統治階級不能及時改革,一方面在國家治理中,人民就有意見,影響口碑;另一方面最為重要的是對於統治階級自身,長期民生、民主改革速度跟不上社會進步,導致其內部腐朽,使自身特殊化,最終影響官場生態,脫離人民群眾,危害統治權。

歷史上,中國的危機都是由於階級分化,統治階級脫離人民群眾引起的。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社會、法制、統治階級變革進步的速度落後於生產力的發展進步速度。如果統治階級長時間不加以變革,在經濟發展上升期,人民群眾能夠在發展進步中得到實惠,這時矛盾被發展掩蓋,一旦,經濟發展遇到問題、危機,各種問題就特別突出,當矛盾到達臨界點,在中國歷史上,往往一個小人物,就可能促使一個王朝的終結。目前,中國GDP位居世界第二,深化改革的經濟基礎已經形成。***以來,中國共產黨在其內部大力開展反腐倡廉整肅吏治運動,打掉國家級大老虎,嚴管基層隊伍,規範行為,決心力度非常大,內部的自省,預示著政治民主改革的基礎已經形成。從目前中國的社會矛盾來說,民生、民主改革進步的意義不亞於當年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對經濟發展的意義,順應時代發展的。從經濟增長看,民生民主的進步,必將釋放經濟活力,促進經濟發展。經濟不斷增長,促進民生、民主改革進步。所以在未來15-5年在思想輿論中全面形成統一認同。主要是,中國經濟向前再發展10年後,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中國市場對周邊國家的領導地位形成,經濟向心力加大,基礎更加夯實。在軍事力量建設上,將更上一個臺階,信息化變革成果顯現,裝備不斷更新換代,信息化實戰能力初步形成,對臺軍事優勢更加明顯,對外部勢力更具威懾力。中國政府有強大的財政支援民生進步,民主改革也將取得突破。中國經濟的繼續發展,在未來0-0年間,中國成為經濟、軍事、政治強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保障體系成熟,政治民主初步實現,在發展中不斷夯實統一大局,實現和平統一大業。(未完待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