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火器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奴隸制果然不適合社會穩定。

越是殘暴的奴隸制,一旦出現奴隸暴動,引起的反噬越兇勐。

一群原本拿著鋤頭的奴隸,能爆發出如此決絕的血勇,感謝你們給我上了一課。“

李察看著面前的屍山血海緩緩自語道。

原本,他只是在教科書上看到奴隸制是落後的體制,甚至比封建制度還要落後,但不太明白原因是什麼。

這一戰,讓李察明白,奴隸制的‘落後’在哪。

“政治就是一種欺騙民眾,維持統治集團利益的技術,赤裸裸的奴隸制,以及我上輩子歷史上的蒙元帝國建立的人種等級制度,明顯是政治分不及格的學生。

光憑軍事實力,能同時一代人兩代人三代人……又能如何?

太過明顯的壓迫和剝削,連文盲和愚民都知道應該反抗,只要統治集團的軍事力量出現削弱的跡象,就會引起無窮盡的報復。

大漢帝國朝廷,以為用多數漢人人口基數可以鎮壓少數異族奴隸,殊不知,這種過大的人口差距,反倒會將少數異族奴隸叛軍逼到絕境,更加悍不畏死。

因為少數異族奴隸叛軍知道,一旦戰敗,他們將再也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奴隸制和將人種劃分明確等級的體制不可取。

分封制度又會削弱我自己的權力。

所以,最適合我的其實是獨裁集權制度。”

想到這裡,李察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上輩子近代歷史上的一個身影。

“壓迫和剝削是人類社會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因為人性都是自私的,當官的人不可能真心為人民服務,他們必然會利用職權之便為自己謀利。

呵呵,即便是我自己,建立帝王霸業,還不是為了讓我過的更舒服?

既然壓迫和剝削無法徹底根除,就只能讓人民盡可能少的親眼目睹壓迫和剝削,並且還要給人民中的精英分子一個公開透明的上升渠道。

自古以來,造反也好,革命也罷,真正能成事的都是人群中的精英分子,只要籠絡住精英分子,底層的愚民即便造反,也不可能成勢。

真正有本事造反發家的人,有了更安全的上升渠道,自然知道該怎麼去選擇。

我上輩子歷史上的滿清最後倒臺,不是因為外國入侵,也不是慈禧太后嗝屁,而是因為滿清政府腦殘到取締了科舉制度啊!

這唯一一個公開給漢人精英分子晉升希望的渠道關閉了,漢人精英分子怎麼可能不造反?

袁大頭不過是順應了歷史潮流罷了。

而且,我有奴隸印記這個大殺器,從民眾中選拔出來的精英分子,完全可以進行徹底控制,讓他們忠心為我所用。

嗯,等這次事了,我讓李二狗收集人才,編纂出一套完善的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

科舉制度本質上是先進的,問題僅僅只是考試的內容罷了。

只要考試內容足夠先進有效,科舉制度不過是加強版本的高考。

在沒有完整義務教育體系的政府中,科舉制度無疑是有效的。”

在李察思考自己未來政策走向的時候,下面人已經開始清點戰損。

虎賁營的損失不用清點,李察拉開全面戰爭系統面板就能看到,這次戰鬥虎賁營三個千人隊作為最後圍剿有了戰死決心的奴隸叛軍主力,損失相當大!

足足減少了一千八百二十一人!

也就絕對忠誠的軍隊戰損比例這麼大,還能維持巔峰戰力。

不過,隨著希臘營戰損報告遞交上來後,李察突然發現,麾下其他部隊的損失竟然能跟虎賁營比肩。

“大帥,這一次希臘營是真的盡力了,千夫長死了百夫長上,百夫長死了十夫長上,4000多人,現在還能站著的,只剩下一千七百餘人……

一千三百多人永遠躺在這裡,傷員中重傷員比例很大,因為鉛毒的問題,不少人都不得不截肢,永遠無法從軍效力了。”

李察聽完彙報後,鄭重其事的下令道:“希臘營的犧牲我很感動,從此以後希臘營的編制可以取締了。”

李察說完後,突然察覺到面前的幾個將領神色僵硬,不知所措。

“大帥,希臘營損失這麼大,在這場戰役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如果將他們的編制取消,恐怕會讓軍心浮動……”

“想什麼呢?

取消希臘營編制,又不是不給那些立功希臘士兵獎勵。

其中還能戰鬥的,通通編入到虎賁營中,補充虎賁營的戰損。

這場戰鬥你們也看見了,哪怕是破限武者,被火槍擊中也得廢掉大半功力,今後的戰場是火器為王的時代,我們的虎賁營不用再侷限於武功修為,戰陣經驗才是重中之重。

而且希臘營士兵的單兵素質也不算低,披上重甲戰鬥還是沒問題的,編入虎賁營可是那些希臘士兵的榮耀,從今以後他們就是人上人了,而且家人可以享受更多的軍田面積份額。

整編好之後,我去見一見那些希臘士兵,把他們都變成我們的夥伴。

至於傷殘的希臘士兵,都帶回他們的家鄉吧,如果家裡沒有男丁進入軍隊頂替名額,或者說不想再出男丁參軍,從軍戶變為民戶的話,可以享受三年免稅優惠政策。”

李察這次可是額外開恩,畢竟在西亞自由軍中,都是死者為大,傷者為小。

一旦受傷無法繼續當兵的話,回家得到的撫卹遠遠不如死者,還會給家庭增加一個負擔。

若是有男丁頂替傷殘士兵繼續參軍當兵還好,否則從軍戶變為民戶,用不了幾年就會淪為貧困戶……

所以,西亞自由軍中非李察夥伴的士兵,在戰場上不少人,身體傷殘後,寧願讓戰友給自己補刀,混個陣亡名單,也不願意成為傷殘老兵退役。

其實,李察也知道西亞自由軍中,對傷殘士兵的後顧之憂沒有解決。

然而,那些傷殘士兵都是異族士兵,李察在民族原則上,是不希望他們繼續活下去浪費社會資源的。

別看李察口口聲聲喊著解放波斯的自由口號,實際上他一直將波斯人當做旗子使用,旗子廢了難不成他還要養著?

無論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李察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民族主義者。

李察給陣亡士兵的撫卹力度大,是因為人死了以後不會繼續消耗社會資源,所以一次性支出反倒會讓陣亡士兵的家人過上還富足的小日子。

而傷殘士兵則需要人照料,甚至都難以生活自理,這必然會給傷殘士兵的家人帶去很高的負擔,所以無論給多少撫恤金,時間久了,傷殘士兵的家人都會心生怨言。

既然當不了好人,李察為啥還要多出撫卹?

至於給傷殘士兵安排崗位,那更是一個搞笑。

如今不是21世紀,有幾個崗位可以坐在辦公室裡喝茶?

就算是基層公職人員,還要經常跑腿呢!

如果不會耽誤生活自理能力的話,不是肢體殘疾,完全可以繼續留在軍隊中,何必去再就業?

其實,李察也是在逼著那些傷殘士兵自殺,給家人弄個陣亡撫卹優惠。

這是李察在穩定而隱蔽的減少波斯族人口,只有當地人口變少了,李察的統治才能更加穩固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且,也不需要太多糧食去養活過多的人口。

最重要的是,可以在未來給漢人移民預留出足夠的生存空間!

在整編希臘營併入虎賁營的過程中,李察收到了這次戰役的一千枚奴隸印記的獎勵。

比起獲得的大批火繩槍和熟練的火器工匠,這點系統獎勵對李察而言並不算什麼。

女營的損失也很大,達到了三分之一的比例。

這一戰李察所部在外人眼裡,可謂是傷筋動骨。

賈士凱看到克雷斯被剿滅後,,十分大度的在原有僱傭金的基礎上,贈送給李察所部十門子母銃火炮。

數量不多,但作為彷造火炮的參照物夠用了。

可以說,這一舉動又讓李察欠下了賈士凱一個人情。

畢竟,這是賈士凱第一次對外輸出火炮技術,之前賈士凱可是一直嚴防死守。

正因如此,才沒有使得大漢帝國境內火炮跟火繩槍一樣氾濫。

李察將從異族奴隸叛軍手裡解救出來的漢民和陰陽宗治下的流民,都歸還給朝廷,由此還多換取了一批火繩槍。

經歷這場戰鬥後,李察光是獲得的火繩槍,回去就能實現大換裝了。

包括繳獲的火繩槍在內,李察所部擁有的火繩槍直逼兩萬大關。

更不用說珍貴的樣炮和熟練的火器工匠。

李察帶著大軍返回波斯高原後,將漢營和他們的家卷,打散分入到波斯高原的各個府縣中,全面替換原本的治安民兵隊伍。

那些漢營士兵和他們的家卷,就是第一批紮根在波斯高原上的漢民!

而且,是掌握著武器的漢民。

由於各地的主政一把手都是李察的夥伴,這種空降式安插十分順利,而且漢營解體後,在各地城鎮裡的治安部隊,為了跟原本的民兵加以區分,被命名為保安團。

寓意著保護一方安寧的兵團。

保安團全員都是漢人,後勤等非戰鬥部門,都是漢營原本的家卷充任,清一色漢人組成的保安團,在異族他鄉的凝聚力是很強的,而且保安團是直接歸西亞自由軍軍政府直轄。

保安團和地方民兵完成交接後,會逐步取締地方民兵的編制。

漢人保安團的變更,讓西亞自由軍軍政府對地方的掌控力明顯抬升了一個階梯,李察甚至不需要消耗奴隸印記,地方保安團的漢人就會對他忠心耿耿。

因為初來乍到的漢人保安團,除了軍政府外,在當地根本沒有依靠。

而且地方保安團的漢人一到地方,就將城鎮附近的好地全部佔據,原本的地主都被強制性遷徙到偏遠地區分田分地,可以說天然跟當地的波斯人產生了矛盾,只不過上面有軍政府壓著,再加上保安團手裡有武器,才沒有出亂子。

李察為了讓漢人為主體的地方保安團不會受到地方勢力威脅,甚至把解散的地方民兵通通收入到前鋒營中,同時把女營的缺額也恢復滿編。

返回波斯高原的李察,又一次開啟了軍事大變革的內部整頓。

李察除了預留1000枚奴隸印記外,其餘奴隸印記全部用出。

李察不僅僅只是控制士兵,還控制了大量有才幹的官員。

前鋒營和女營中從底層崛起的中層軍官,都被奴隸印記牢牢控制住。

火器的普及,讓李察明白自己之前的編制已經不再適用。

李察取締了營的大編制,編制由小到大劃分為排,連隊,營,團,師,軍。

虎賁營正式改變為近衛軍。

近衛軍下轄兩個師,一個野戰師,這個師是滿編的,萬人規模。

新的編制中,一個師有萬人規模,一個團大概兩千人左右,一個營五百人左右,連隊一百人左右,排則人數不等。

連隊就是一個小方陣的基本編制,排則是小方陣中一排站立的士兵,近衛軍的一個小方陣有四列,所以一排大概是20到30人之間。

如此一來,連隊小方陣就是基本作戰單位,近衛軍全員火器化,人手一把火繩槍,已經可以玩排隊槍斃戰術了!

一個營有三到五個連隊,可以作為一個獨立作戰團體,應付局部地區的小規模衝突。

一個團則是三四個營組成,獨立團麾下的營級編制能多一些。

團級作戰單位已經可以應付一個地區的戰線。

更往上的師級作戰單位則是大編制,一般只有在決戰和滅國戰爭中才會呼叫。

近衛軍中,野戰師才是實打實的作戰部隊,另一個訓練師其實只有一個空架子,顧名思義,近衛軍的訓練師是專門負責訓練炮灰新兵的。

李察不會再如同以往那般,將剛放下鋤頭沒多久的波斯農夫拉上戰場了。

驍騎營的編制沒變,仍然是營級編制,李察從新的夥伴中,選拔出300名騎術優秀還會騎射的武士充入驍騎營,將驍騎營編制提升到500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吐槽是福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