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有幽愁暗恨生(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出胤禩所料,康熙在處死張明德後仍不解恨,很快在乾清宮召見眾臣、親貴、皇子,下令將胤禩的貝勒頭銜革去,降為閒散宗室。大殿內,康熙怒斥胤禩妄蓄大志、企圖謀害太子,下令將他鎖拿交議政處查辦。

康熙怒視胤禩,“那相士張明德招供,曾到你府中和你商議謀刺胤礽的事,收了你的銀子。此事人證物證俱在,你狡辯不得。”胤禩見康熙盛怒,腦筋一動,辯解道:“皇阿瑪明鑑,那張道士只是一面之辭,兒臣實無謀害二哥之心。因近日府裡死了一個丫頭,毓雯請那張道士到家裡作法事驅邪,我見他胡言亂語粗俗不堪,便將他趕出府去,他懷恨在心故意捏造罪行陷害兒臣。”

康熙知道他是詭辯,見他側著臉,臉上仍有些微抓痕,恨鐵不成鋼的指著他鼻子道:“朕所有的兒子裡屬你最令朕失望,連自家的事都管不好,別說你福晉是安親王的外甥女,就算是哪一國的公主,也沒有你這樣由著她嫉妒行惡,受她挾制的道理。”

八福晉幼時在宜妃宮裡頗曾住過,康熙一直知道她任性霸道,想著不是自家孩子,也不便多管。沒想到她嫁給胤禩後變本加厲,京城中傳遍了她潑辣善妒的惡名,知情人都說八貝勒府真正掌家的是八福晉,再加上她未替胤禩添丁,卻不許他納妾,平時胤禩多看丫頭幾眼,她都要吵上半天。經常有人在康熙面前說八福晉的種種不是,此時新仇舊恨加一塊兒,康熙也顧不得面子,當庭把兒子兒媳罵個狗血淋頭。胤禩不敢再辯駁,只得恭順的聽他老子訓話。

康熙見他不答話,心頭怒火卻難平,繼續道:“你也別狡辯,張明德的認罪狀寫的清清楚楚。你對胤礽有異心不是一朝一夕了。想著置他於死地,你便可取而代之。可惡之極!”

康熙激動的說出這些話,有些氣喘,歇了口氣,仍是斥責胤禩:“眾人總在朕面前說你賢德,朕看你卻是最會徇私情。你乳母的丈夫雅齊布的叔叔吳達理與御史雍泰因關稅的事起了爭執,雅齊布到你那裡惡告一狀,你為了包庇雅齊布一夥,將雍泰痛責一頓。胤礽跟朕回報此事,朕下令將雅齊布充軍邊塞,你因此對朕和胤礽懷恨在心,一心想報復,別以為朕不知道。”

九阿哥胤禟一看情勢不妙,悄悄對胤禵說:“咱們這時不為八哥說話,更待何時?老十三都被圈禁了,難道要讓八哥重蹈覆轍?”胤禵思索半晌,挺身而出,跪奏道:“皇阿瑪明鑑,八哥絕無此心,兒臣等願保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康熙聞言火冒三丈,沒想到這時還有人敢替胤禩說話,指著胤禵怒道:“你自身尚難保,憑什麼保他?指望他當了皇太子,你們就可以得勢封侯拜相。如意算盤打得倒好,你們這不是講義氣,是匹夫之勇!”

胤禩聽了心中大驚,一邊磕頭一邊懇求:“皇阿瑪請息怒,十四弟年幼,一心念著兄弟之情才為兒臣說話,所有的錯都在兒臣,皇阿瑪如何責罰,兒臣都甘心領受,請皇阿瑪息怒。”

胤禵見胤禩不顧一切攬錯上身,心頭一熱,上前一步跪在康熙跟前:“皇阿瑪,八哥他沒錯,請皇阿瑪……”“十四弟!” 胤禩急得低喊了一聲,不讓他再說下去。

胤禛見康熙身子微微顫抖,顯然是心中盛怒,顧不得康熙會責罰,忙向胤禵使了個眼色,示意他不要再多言。胤禵見胤禛的表情,反而生出一股邪勁兒,仗著康熙平日裡對他不錯,不服氣的向康熙爭辯道:“兒臣雖人微言輕,但敢以性命擔保,八哥對皇阿瑪一片忠心,絕無貳心。”

康熙見胤禵頑固不化,一再頂撞他,心裡更加惱怒,衝動的拔出佩刀砍向胤禵。胤禵沒想到康熙會拔刀砍他,來不及躲閃,倉促間面無血色。

洛靈在暖閣裡,透過門縫看著這一切,胤禵、胤禛和胤禩滿眼的驚懼,康熙痛心的神情,尤如萬箭穿心,忍不住緊緊按住了心口。眾人見狀也皆大驚失色,五貝勒胤祺見胤禵肩上不斷湧出血來,忙跪抱康熙右腿勸止,“皇阿瑪請息怒!十四弟無心冒犯,懇請您饒他這一回。”

胤禛也忙擋在胤禵身前,下跪求康熙開恩。其他皇子們見狀也紛紛下跪懇求。一時間,求情的求情,看熱鬧的看熱鬧,朝堂上人聲混雜,亂作一鍋粥。康熙恨恨的瞪了胤禵一眼,才緩緩把刀從他脖子上放下來。

玉穗兒本在殿外等候,聽到動靜,忍不住抻著脖子往裡望,看到這一幕,嚇得捂住嘴不敢說話,生怕發出聲音惹康熙不快,她的哥哥們更要遭殃。康熙看到九阿哥向胤禵使眼色,怒從心中起,走過去狠狠扇了他幾耳光,“都是你在裡面挑唆,這個逆子才如此放肆。來人,把胤禵拖出去廷杖二十。”胤禵被帶到殿外受罰。

玉穗兒剛想跟過去,胤禛轉頭看見她,悄悄上前一把拉住:“你何苦過去看他捱打,十四弟一定也不願給你看到,他是傲性人。”玉穗兒知道他的意思,只遠遠的望著,並沒有上前,胤禵被打了二十大板後,九阿哥和十阿哥扶著他一瘸一拐的出宮去了。

康熙散朝回到暖閣,聽人通報了玉穗兒闖宗人府的事,大為震怒,洛靈在旁聽了,也不顧不得許多,上前福了福道:“皇上。公主她……”康熙冷哼了一聲:“去叫德妃來。”洛靈噗通一聲跪在他跟前:“公主情急之下未加深慮,才去闖了宗人府,求萬歲爺念在公主對十三爺的兄妹之情,饒過她這一回,萬歲爺開恩,萬歲爺開恩……” 康熙低頭瞅她不停地磕著頭,別過頭去看向窗外:“快去!”洛靈知道他在氣頭上,多說無益,領旨退了下去。

康熙把德妃訓斥了一頓,責怪她沒有攔著玉穗兒,差點讓她闖出大禍來。德妃深知此事的嚴重,不敢申辨。玉穗兒自散朝後一直求見聖顏,洛靈一連通報了三次,康熙最後連她都轟了出去。洛靈將心一橫,索性陪著玉穗兒在養心殿外跪了一夜,康熙聽了還是沒有見她們。

天亮時,梁九功出來向玉穗兒道:“公主,皇上讓您進去說話。”二人喜出望外,洛靈忙扶玉穗兒起來,玉穗兒還沒站穩,她自己反而先倒了。梁九功嘆了口氣,叫了兩個宮女,一個扶洛靈下去歇著,一個扶著玉穗兒進暖閣去。

玉穗兒走到暖閣裡看到康熙,不由一愣,才一夜功夫,康熙雙目深陷、眉頭緊鎖,面色晦暗,十分憔悴。她再也忍不住,嗚的一聲哭了出來,跪在康熙身邊,求道:“皇阿瑪,您饒了我十三哥吧。他是天上的鷹,您把他圈禁起來,等於折了他的翅。”

她抓著康熙的衣角,康熙煩惱的把她甩到一邊。玉穗兒坐在地上,抽泣不止。康熙見她哭的可憐,又有些心疼,“別哭了,過來說話。”

玉穗兒挪到康熙膝下,仍是跪著,“我知道,十三哥是受了太子牽連。太子傷了您的心,您覺得自己錯愛了他,枉費了平日裡栽培他的一番苦心。廢太子之後,不斷有人蠢蠢欲動,想謀太子之位,您心裡窩火,又拿他們沒辦法。圈禁十三哥、削了八哥的貝勒就是為了要震懾他們。”康熙聽了這話,不禁微微震驚。

玉穗兒知道說中了康熙的心事,又道:“您心裡一直還記掛著太子,廢他也是一時之氣,氣消了,您心裡還是疼他。”康熙看了玉穗兒一眼,道:“老十五啊,幸虧你不是個男孩兒,否則朕又多一塊心病。你說錯了,朕廢胤礽,不是一時之氣,是胤礽太不爭氣了,朕不得不廢他。”“那十三哥呢,十三哥又沒有錯。”玉穗兒嗚嗚咽咽的說。康熙道:“錯就錯在他是朕的兒子。”

玉穗兒忽然有點明白,她站起身來,替康熙捶著肩膀,道:“皇阿瑪,我明白了,您的苦衷說不出。在現在這種環境裡,閉門不出也是避禍。”康熙拍了拍她的手,心裡充滿悽楚。

梁九功來報,胤祺和胤禛和在殿外求見。“又來了,不見!”康熙煩惱的呵斥。“這不是兒子,這是一群狼!梁九功,讓他們有多遠滾多遠。”雖然深知康熙最近心煩,梁九功還是嚇了一跳,徵詢的看了玉穗兒一眼,玉穗兒示意他退下去。

“皇阿瑪,我陪你到園子裡走走。菊花開得正好呢。”玉穗兒轉移話題。父女倆散步到園子裡,玉穗兒扶著父親。康熙心情稍解,道:“玉兒,到明年你就十八了,該嫁人了。科爾沁那邊催了好幾次,朕和你皇祖母都捨不得,一直耽擱著。”

玉穗兒臉上一紅,“我,我還不想嫁人。”“傻話,女孩子大了,哪有不嫁人的。將來朕百年之後,你也好有個依靠。況且這門親事是當年太后親定的。滿蒙聯姻,是大清歷來的傳統。”康熙邊說邊深思。

“皇阿瑪,我捨不得你們。我不想去蒙古。”玉穗兒抓著康熙的袖子求道。康熙沉吟半晌,“嫁是一定要嫁的,但總得想個兩全之策。你八哥管內務府,這事交給他去辦最妥當。” “八哥不是已經……”玉穗兒怯怯的說了一句。康熙長嘆一聲,“朕倒忘了……”父女倆彼此對視一眼,心中均無限愁苦。

此時康熙已經氣消了,心裡淒涼無比,想起這些兒子,既心痛又無奈。想嚴厲處置,又不忍心,不嚴處,又怕他們日後再生事端。他思前想後,煩惱不已。

德妃回宮才聽說小兒子被康熙當眾斥責,受了傷又挨了杖責,心急如焚,想出宮探望,但之前她因玉穗兒擅闖宗人府的事被康熙斥責了幾句,此時說胤禵的事又怕惹康熙不高興。在養心殿外徘徊了半天,也沒敢進去。

恰好康熙和玉穗兒從御花園回來,看到她,玉穗兒上前道了萬福。康熙看了德妃一眼,知道她是為了胤禵,也沒搭理她。德妃向玉穗兒遞了個眼色,玉穗兒點點頭。

康熙坐到炕上,玉穗兒為他端來一壺茶。“德妃走了嗎?”“走了。”玉穗兒垂著眼簾,似乎不敢看康熙。康熙瞥了她一眼,“你明知道她為什麼事來,還和她擠眉弄眼的。朕最討厭別人在朕眼皮子底下搬弄是非、耍心眼兒。”玉穗兒哧的一笑,“我以為您沒瞧見呢。”康熙哼了一聲。

玉穗兒低頭瞄了康熙一眼,見他喝了口茶,知道他並未十分生氣,撒嬌道:“您當然知道娘娘擔心著誰,您自己難道不擔心。怎麼說,十四哥是您親兒子,是我哥哥,我還擔心他呢。”“老十四越發放肆,什麼話都敢說。朕是要給他一個教訓,免得他日後無法無天。”康熙恨恨的說。

玉穗兒“哦”了一聲,幽幽道:“您打也打了,罵也罵了,這會兒他受了傷,兒子是爹孃的心頭肉,只怕德妃娘娘急得寢食難安。”康熙嘆了口氣,“你想去看他就去吧。”玉穗兒聽他鬆口,心中一喜,剛要轉身走,康熙道:“到太醫院帶兩副傷藥去。”玉穗兒忙謝恩,向康熙笑了一笑。(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