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 國舅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王剛和所有人趕到了壽安堂,此時老太太已經清醒過來,太醫也說她度過最危險的時期,以後好好修養會痊癒的。

老太太看到床前所有人,心裡不由一暖。

廖師傅已經把她昏迷時發生的事,簡要的說了一遍,老太太也知道了王若弗被康王氏騙,給她下毒的事情。

“祖母,你終於醒過來,可嚇死明兒了。”明蘭握住老太太的手哭泣道。

“傻孩子,你哭什麼,我這不是沒事了嗎?”老太太輕輕為明蘭擦去眼淚。

王老夫人站在眾人身後,都不敢上前。

“老姐姐也來了。”盛老太太主動招來王老夫人。

“我教子無方,無顏見妹妹呀!”王老太太哭泣道。

盛老太太說道:“我知道若弗是被人矇騙的,你放心,我不怪她。”

王老夫人心裡一突,盛老太太這話說的,就是不想放過康王氏呀!

說起來也對,誰會願意原諒一個要殺自己的人。

盛家現在可不是原著裡的盛家,盛老太太也不是原著裡的老太太,她現在是太子妃的祖母。

泥人也有三分火氣,盛老太太平常看似與人和善,可不代表她真是吃素的。

“妹妹深明大義,我帶我那不孝的女兒,謝謝您不罰之恩。”

盛老太太點點頭,王剛卻在一旁說道:“祖母雖然沒事,可王大娘子確實給祖母下藥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王老夫人心顫的問道:“三郎還準備如何。”

王剛冷聲道:“王大娘子理應去宥陽老家,給祖母祈福三年,懺悔自己罪過。”

王老夫人一聽,總算是放心下來。

在場恐怕也只有盛明蘭和盛老太太明白王剛的心意。

王若弗雖然被康王氏利用,但是她確實起過給老太太下毒的心思,老太太看在盛王兩家的關係上,願意息事寧人,可不代表她以後見到王若弗還能若無其事。

讓王若弗離開盛府三年,為老太太祈福,既是懲罰,也是讓老太太氣順。

況且三年的懲罰並不算重,所以王老夫人一句求情的話都沒說。

這事似乎就這樣過去了,唯有康王氏沒一個人提起,好像所有人故意遺忘她一樣。

一天後,掖庭院來了一個臉腫的婦人。

這個婦人嘴裡一直說自己是康家大娘子,她爹是太師,死後配享太廟,可是根本沒人搭理她。

掖庭院掌管皇宮宮女及供御用的雜務,兼管宮中的詔獄,由宦官出任掖庭丞管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掖庭院裡的人見慣了被處罰的宮女妃子,康王氏這等身份,本來是沒資格進掖庭院的。

王剛和盛明蘭恨透了康王氏,就把人弄到掖庭院,讓她幹最苦最累最髒的活,每天光是馬桶就要刷三百個。

康王氏一直養尊處優,哪裡會幹這種髒話,當場就撂挑子不幹,然後掖庭院的管事就給她好好上了一課。

管事直接把人打了一頓,然後把康王氏往糞坑裡一丟,一泡就是一天,吃喝拉撒全在糞坑裡,還不準她上來。

康王氏被惡臭燻的差點沒暈過去,好不容易被撈上來,管事再來一通殺威棒,然後康王氏就老實刷馬桶了。

王剛和盛明蘭特意去掖庭院看過幾次康王氏。

那時的康王氏全身惡臭刷著馬桶,每天只能吃一頓豬食,被掖庭院的人整的很慘。

“吩咐下去,讓人好好看著她,不準她與任何人接觸,沒有本宮命令誰也不準幫她,不準放她。”盛明蘭看到康王氏的慘樣,心裡只有痛快。

王剛問道:“你準備關她到什麼時候。”

盛明蘭冷哼道:“關到祖母壽終正寢,然後她就可以去死了。”

王剛發現盛明蘭變了,自從生子那天九死還生後,盛明蘭就徹底變了一個人,原本的善良全被拋去,除了有限幾個親人外,盛明蘭誰也不在乎。

這種轉變王剛倒是覺得很好,因為只有這種性格,盛明蘭才能在後宮生活下去。

治平四年一月,春節剛過沒多久,官家趙曙一連幾日都沒上朝,暫由太子趙頊代理朝政。

王剛接到盛明蘭傳過來的訊息,趙曙病重,太醫院束手無策,顧廷燁已經帶領五萬禁軍進入汴京城,駐紮皇宮,以防萬一。

做了四年皇帝的趙曙,可能快不行了,王剛倒是沒有一點意外。

縱觀古今,做皇帝的就沒幾個能長壽,尤其是宋朝的皇帝,內憂外困,煩心事太多,能活的久才怪。

官家趙曙今年才三十五歲,之所以身體會垮,也有他自己平常縱情聲色有關。

自從鬥倒曹太后,趙曙沒了大敵,更沒有管束後,徹底放縱自己,後宮規模一再擴充,誰勸都沒用。

結果就是趙曙身子被後宮女人掏空,今年冬天受了點風寒,然後就一病不起。

王剛接到訊息的第三天,趙曙終於沒撐住,病死於福寧殿,太子趙頊在他官柩前黃袍加身,繼任為帝。

趙頊繼位後,尊嫡母高氏為太后,太子妃盛明蘭為皇后,一歲多的嫡長子趙俏被封太子。

盛家也因為盛明蘭被封后,地位水漲船高,盛紘成了國丈,王剛和盛長柏晉升國舅爺,父子三人全都官升一級。

王剛也由兵部右侍郎升為左侍郎,原來的左侍郎平級被調往工部。

趙曙駕崩後不到一個月,西夏再次集結三十萬兵力,威脅大宋邊關。

官家趙頊本想讓顧廷燁調禁軍去支援英國公。

可沒想到的是,西夏起兵後三天,大遼也集結三十萬兵力進犯雁門關。

大宋兩面受敵,趙頊當即頭大,召集群臣商議對策,王剛作為兵部二把手,自然也在其中。

兵部職權早就被樞密院和三衙分光,朝會時連兵部尚書都沒發言權,更何況是王剛。

王剛只能站在一邊,看著朝臣唇槍舌戰。

朝臣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大遼西夏同時犯邊,大宋腹背受敵,不可能獲勝,不如派出使臣求和,多付一些歲幣,使兩國退兵。

另一派則想舉全國之兵,北拒大遼,西克西夏,誓要揚大宋國威。

兩派的大臣在趙頊面前陳情利弊,鬥的不可開交,最後交給官家趙頊決斷。

趙頊剛繼任皇位,就面臨如此困難抉擇,頓時有些不知所措,然後他看到了一直氣定神閒的王剛。

“兵部侍郎,你曾力克西夏大軍,不知對這次大宋困境,有何高見?”趙頊突然開口道。

皇帝開口詢問,王剛自然不能裝聽不見。

只見王剛走出列,對趙頊說道:“臣才疏學淺,高見自然沒有,餿主意倒是有一個。”

趙頊被提起興趣,問道:“朕倒想知道,你的餿主意是什麼?”

朝臣們也停止喧鬧,一起看向王剛。

王剛清了清嗓子,說道:“臣以為,不管主戰還是主和,對我大宋都非最好的選擇,我們應該且打且和。”

樞密院中書令朱泉問道:“敢問盛大人,何為且打且和。”

王剛對趙頊說道:“臣以為,弱國無外交,若是我們一仗不打,就主動找大遼和西夏求和,必然會讓對方獅子大開口。”

朱泉說道:“盛大人的意思是,效彷當年澶淵之戰,先與大遼和西夏打上兩場,再與之求和?”

王剛點頭又搖頭,搞的所有人看不明白了。

“臣以為,如今大宋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應當集中兵力,全力以一國周旋,先取幾場小勝,證明自己實力,再去和談,以和談為藉口拖住對方,再集中兵力拿下另一國。”

朱泉道:“盛大人想穩住哪國,又打哪國?”

王剛說道:“先穩住實力最強的大遼,打實力稍弱的西夏。”

朱泉冷笑道:“盛大人以為打仗有穩勝的嗎?萬一打西夏打輸了怎麼辦?萬一大遼沒拖住怎麼辦?”

趙頊也露出擔憂神色,顯然被朱泉說動。

王剛自信道:“若是以前,我自然不敢說穩勝,可今時不同往日,我兵部研究出一款新武器,定能滅了西夏。”

朱泉一愣,他倒是知道王剛上任兵部侍郎後,一直在鼓搗什麼新武器,可一直光花錢沒成果,不少人還笑話他瞎折騰。

“陛下,請允許臣給您和諸位大人,演示兵部發明的新式武器。”王剛抱拳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