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對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董卓深知,劉範的涼州軍,不僅普通軍士都是萬里挑一的西涼勇士,而且涼州軍的軍紀嚴明,訓練嚴苛,他的董家軍,可不是換上一個響亮的名字:幷州軍,就能一下子就超過涼州軍。亂世之中沒有一支強大忠誠的軍隊,就等於吃飯不用筷子,這個淺顯易懂的道理,機智如董卓怎會不知?他將幷州軍交給呂布一幹武將和他的三個弟弟整改,他就在背後統籌安排,宏觀調控。

幷州軍的士兵,都是地地道道的幷州人。在中國的大地上,總有這麼一個規矩:越是窮鄉僻壤、環境越是惡劣的地方,那裡的人民就越發的彪悍、剛強、潑辣、堅毅!由於幷州主要處在後世的黃土高原和太行山上,環境惡劣,土壤貧瘠,水源稀少,農業落後,又有黃河的摧殘,導致幷州人也很彪悍。但涼州人的彪悍程度是幷州人無法企及的,更何況,涼州軍中還有很多羌人和氐人,他們即使是被漢化了,但身上還留存有蠻族的習性,身體也更健壯。性格彪悍,打起仗來更加賣力氣,甚至愛上殺人之感。董卓知道,他在兵源的素質上就先輸給劉範一大截了。

在軍紀上,幷州軍也無法和涼州軍相比。董卓軍建軍時,朝廷一分錢不給他,沒有糧餉,董卓怕軍隊譁變,於是就放縱他的士兵去搶劫普通百姓和一些世家大族,這就給幷州軍開了一個不好的先例。後來董卓急劇擴軍,又缺錢花了,他沒得辦法,又放縱幷州軍去搶劫,殺人越貨、殺人放火的,什麼罪都敢犯。所以幷州軍的軍紀十分敗壞,動不動就全軍出動去搶劫,所有的幷州軍士兵,活脫脫地都是搶劫犯!

士兵的素質和軍紀,董卓的幷州軍無法和劉範的涼州軍相比,那董卓只好嚴加訓練了。董卓效仿劉範制定的訓練大綱,給幷州軍嚴格規定訓練,力求樣樣訓練都能趕超劉範的涼州軍。例如,劉範規定,涼州軍每訓練五天便休息一天,那董卓就規定,幷州軍每天都要訓練,沒有休息日;劉範規定,一天之內,涼州軍訓練六個時辰,那董卓就規定幷州一天要訓練七個時辰!這樣,幷州軍的素質很快就提升上來了。但不同的是,劉範不僅注重訓練,還注重訓練士兵們的知識功底。董卓在這一點上沒有學習劉範,他認為,士兵只要打好仗就行了,學那麼多知識,反而會讓士兵有了自己的思想,對幷州軍的管理不利。

劉範的涼州軍更得意的地方、幷州軍所不能企及半分的地方,還有其士兵的優待政策和伙食的豐盛。涼州軍普通士兵一個月的糧餉,就是普通農人兩個月的收成,也是幷州軍士兵的四倍有餘;涼州軍全軍每天都能吃上肉,連戰馬都能在飼料中摻上雞蛋,這樣有利於補充士兵的營養,增強士兵的身體素質,應對繁重的訓練。後來劉範提前發明了磨面技術,涼州軍又能吃上香噴噴的燒餅和麵條。幷州軍就沒這個福分了,別說燒餅了,就連湯裡能多放點鹽,那幷州軍士兵就感到幸福了。

不僅涼州軍的普通士卒的素質不是幷州軍士兵可以比的,而且涼州軍的將領也不是幷州軍的將領可以比的。戚繼光訓練戚家軍時,就注重培養將領的素質;孫子也將“將孰有能”放在打仗的關鍵中第二重要的地位。簡單來說,就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在董卓發跡之前,他就領略過劉範的風采;隨著後來劉範的逐步壯大,他麾下的大將湧現得越來越多,比如埋伏射鵰谷的趙雲、箭術百步穿楊的黃忠、一人獨四將的張郃、生擒韓遂的文聘,這些著名將領,董卓都聽說過。涼州軍不僅只有這些大將,聽說還有能和黃忠相持一百回合而不下的典韋、與張郃平分秋色的張遼等等。董卓對此感到惶恐不已。

但董卓的武將雖然比不上劉範的,但好歹還是很不錯的,他有呂布、徐榮、李傕、郭汜、樊稠、牛輔、胡軫、段煨、張濟、張繡、董旻、董越、董璜等十三名上將,呂布的武藝自不必說;其他的將領武藝也能處於中中、中下的水平,他的三個弟弟水平比較低下,都在下上的水平。另外,他的謀士李肅也能客串為武將。對於幷州軍那樣的軍隊,有這些武將的帶領也算合適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軍旅上董卓比不上劉範,在民政治理上他更比不上。劉範的涼州,人口在十一月時已經積累到了兩百五十萬;而幷州由於之前的不太平和後來的董卓抓壯丁充軍的政策,致使水深火熱的幷州人民紛紛逃離幷州,趕往地下天堂——涼州,所以幷州的人口漸漸地降低到八十多萬。之所以幷州人口沒有降低得更多,那還是因為董卓抄世家大族的家,把世家大族的佃戶都釋放出來的緣故。

幷州人湧向涼州,這就是董卓的實力下降,換來劉範的實力上升了,這董卓能忍?身為一個屠夫,董卓馬上就頒佈法令,阻止幷州百姓逃離幷州,他採取的措施就是殺,無休止的殺,他企圖用殺戮嚇阻住那些想去涼州的人。另外,董卓還巧妙地利用擴大幷州軍的方式,留下幷州的人口,因為幷州的二十萬男子都在幷州軍中,所以軍屬只好留在幷州。但這兩個方法不管用。董卓的殺戮,沒有遏制住逃亡大軍的勢頭,只能讓人民恨透了他;有些士兵還和軍屬串通一氣,士兵逃離幷州軍,和軍屬一起逃離幷州。

董卓再怎麼兇惡,也懂得人口的重要。無奈之下,董卓只好頒佈法令,像劉範那樣吸引流民進入幷州。原本幷州臨近冀州、司隸、兗州等流民聚集的州郡,很容易就能招來流民,但因為董卓的倒行逆施,流民們都不敢進幷州,怕被董卓所殺。故而幷州只吸引來了區區十幾萬流民,遠不及逃離去涼州的人多。

劉範又對董卓採取了一個卑鄙的對策,就是暗中和無極甄家、東海糜家等商賈合作,讓他們去糧食不能自給自足的幷州大肆購買糧食。這不僅導致幷州的存糧越來越少,還導致幷州百姓因此逃往涼州。董卓聽說了這個情況,大驚失色!天下人都知道無極甄家和東海糜家是劉範的親家,董卓用腳趾頭算算就能知道這是劉範在搞鬼。董卓於是便頒佈法令,效仿劉範,嚴禁私人買賣糧食,糧食只能賣給官府。雖然措施採取的正確,但因為發現得太晚,幷州的存糧只有區區幾萬石了,只能供養他的幷州大軍,卻不能吸引流民了。董卓從此知道,在這麼下去,他遲早要被劉範整死於無形之中,甚至不用打仗,他就已經輸給劉範了。

被劉範整慘了的董卓,也覺悟了,他竟然也開始學好了,不僅學劉範的措施,大大降低賦稅,還減免徭役,還慷慨地把從世家大族那裡訛來的土地交給流民耕種。中國百姓就是這麼純樸,只好有人對他好,但凡是只好一點,也會感恩戴德。隨著董卓態度的轉變,流民也不那麼害怕董卓的屠刀了,為了生存,許多流民便進入幷州。進駐幷州的人數越來越多,逐漸趕上逃往涼州的人數了。但被董卓禍害了幾個月,幷州的元氣大傷,即使是董卓勵精圖治,也不可能趕上還在如火如荼地進步的涼州了。同理,董卓永遠也趕不上劉範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