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錦衣衛本是洪武帝設立的十二個親軍衛之中的一個衛,衛就是明朝的一個軍隊的編制。明朝的軍事制度是衛所制,所以錦衣衛不論後來怎麼發展,身上仍然留存有軍隊的影子。這也影響到了錦衣衛各級官職的命名。錦衣衛的官職從上到下分別是:指揮使(一人)、指揮使同知(兩人)、僉事(兩人)、鎮撫(兩人)、千戶(十四人)、百戶、總旗、小旗、力士,最低的力士就是普通的特務,在執行任務時也叫作緹騎。

劉範在後世生活時,特別喜歡看有關於錦衣衛的影視劇,尤其是喜歡錦衣衛身上那華美威武的飛魚服和他們腰間的繡春刀。愛屋及烏,所以劉範決定錦衣衛的各級官職還是秉承著明朝的名稱。

但劉範已經把錦衣衛講給劉誕管理和帶領了,於是劉範便讓劉誕上陣,他在背後教導他一二。

首先,劉範就要教劉誕學一些武藝,但武藝這種東西要經年累月才能練成,從沒有一蹴而就的,所以劉範只在每天早晨帶著劉誕練習一些簡單易學的武藝。第二,劉誕要學習管理之道,這不僅包括管理學,更包括上位者的氣勢的培養,在注重人治的中國,決定一個上位者的成敗與否的一個關鍵就是個人魅力。對此,劉範特意帶著劉誕先在州牧府裡的各個衙門參觀,讓他看看包括賈詡和田豐在內的大官小吏是怎麼管理的。

劉範又覺得儒學讓劉誕變得太過於謙恭,身上的氣質像個儒雅的士大夫,而非錦衣衛指揮使那種殺氣騰騰的官,所以劉範又給他一本《韓非子》和一本《法經》。這兩本書不僅宣揚“勢”、“術”的思想,還強調主上的培養。這麼強悍的書,劉範就是想用它們來抵抗劉誕腦中堅固的儒學思想,太善良的人不適合錦衣衛指揮使。

劉誕就像一株盆栽的牡丹,本來花開的好好的,但劉範卻又要裁剪他的花葉,讓他長成梅花。在劉範的裁剪下,劉誕一天一天地變化了,身體不像以前那麼虛弱消瘦了,變得粗壯起來,白皙如雪的皮膚也變為小麥色;嘴裡不再整日碎碎念詩云子曰、之乎者也,而是《韓非子》中堅硬剛強的字句。劉範覺得這樣行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於是劉範丟給劉誕三千萬錢,讓他自行建立起錦衣衛,可以運用所有手段,然後甩手走了。面對這僅有的三千萬錢,劉誕最初的心情都是崩潰的。雖然三千萬錢不少了,但只有錢也不能建立起錦衣衛那麼複雜的機構,必須還要劉範提供的其他的支援,但劉範不管,只給劉誕這三千萬。劉誕看著擺在他眼前的一大堆錢幣,平日裡養尊處優沒見過大風大浪的他,是真的慌了。劉誕甚至還想過要放棄,但最終還是沒有那麼做。

劉誕便整日沉迷於酒肆之中,用酒精來迷醉他混亂迷惘、一片空白的頭腦。劉範就在劉誕身後看著他,他的一舉一動劉範都會感到心驚肉跳。最終,劉誕想開了,他想,終究他是逃不掉的,那還不如拼上一拼,說不定還會成功;如果失敗了,面對兄長也能有個交代,心裡也解脫一些。

於是劉誕開始幹了,第一步就是要招募錦衣衛的人員,招兵買馬。但這個就麻煩了,錦衣衛的要求就是隱秘,除了劉範、劉誕、賈詡、田豐之外不能讓別的人知道,至少在草創之時不能。如果像劉範招兵買馬、選賢舉能那樣大張旗鼓,就完全違背了劉範的要求。劉誕想了很久,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想既然用軟的不行,那就只能硬著來了!

劉誕便暗中在劉家僕人中挑選了二十多個可靠的,在白天時觀察人群中誰比較適合加入錦衣衛,然後在夜裡,由劉誕親自帶頭,帶著二十多個僕人前去綁架那個他相中的獵物。將目標綁架到劉家之後,劉誕軟硬兼施,先用酷刑消磨掉目標的銳氣,然後再好言相勸,許以重金,最終拿下此人。依靠這樣的手段,劉誕在三個夜裡就得到了七十多個錦衣衛。

但總是這樣也不好,劉誕又把目標瞄準向逃亡進涼州的流民。流民中有一些人,全家喪盡,了無牽掛,正適合加入到錦衣衛。還是綁架的老辦法,劉誕就在進入街亭的要道上埋伏,支援綁架過往的獨身男子。不到半個月,劉誕便“招募”到了三千多名錦衣衛,並在劉範的許可下任命了錦衣衛的各級官員。這樣,錦衣衛就基本建立完成了。

見劉誕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劉範十分高興,鼓勵劉誕繼續努力。劉誕便依照劉範的吩咐,用錢去涼州官營工廠中訂購了幾千套飛魚服和幾千把繡春刀。飛魚服上的飛魚,其實並不是魚,飛魚很像蟒,只是在蟒的身上加上了魚鰭等魚的特徵而已。在明朝,飛魚服只在蟒袍和鬥牛服之下,它也不僅是錦衣衛的服裝,一些受皇帝喜歡的大臣也可以穿。

飛魚的基礎是蟒,蟒就是四爪龍,但漢朝時龍的地位相當於一般的瑞獸,所以飛魚也不受重視。所以飛魚服很容易縫製,但繡春刀就不好弄了。繡春刀的工藝很複雜,為了快些裝備錦衣衛,劉誕只好降低要求,就普通的涼州軍裝備的馬刀稍稍改變一些工藝。

三千多個錦衣衛力士,穿上了華美的飛魚服,拔出鋒利的繡春刀,自有一股威嚴。劉範視察了幾次都很滿意。接著,劉範又給劉誕提出新的要求,必須把錦衣衛的行動擴充套件到全國各地尤其是司隸雒陽、幷州太原、冀州成都等重點地方,要多安排錦衣衛的

滲透;更要讓錦衣衛滲透進各行各業中去,特別是商業。商人是流動的,錦衣衛藉著行商的名頭,來往各地之間比較隱蔽。

劉誕領命,回去就訓練錦衣衛,並把三千多錦衣衛派出到全國各個城池去,特別是政治意義重大和軍事意義重大的城,比如在雒陽城這樣的政治意義重大的城池,錦衣衛主要的活動就是收集朝堂上的情報,以便劉範應對朝廷;在漢中郡南鄭城這樣軍事意義重大的城池,錦衣衛就要將漢中郡的軍事要道和各處關隘的佈防情況收集好,以便劉範日後攻略益州。為了開展情報活動,有的錦衣衛的探子還進入到朝廷的部門中任職,還有的甚至參了軍,就在重點關隘上當兵。

在開展業務的同時,錦衣衛也不忘繼續擴大,不斷地依靠劉誕傳下來的秘訣“招募”力士,力士就是錦衣衛最底層的探子。錦衣衛在十月時建立,在劉誕的手中不斷完善和擴張,最終在十一月中旬時完善得差不多了。完善了的錦衣衛共有三萬兩千七百八十四人,其中指揮使一名(便是劉誕)、指揮使同知(就是副手的意思)十名、僉事一百名、鎮撫一千名,其餘的千戶、百戶、總旗、小旗等有三萬一千多人。

說白了,劉誕的錦衣衛比明朝的錦衣衛更加龐大。劉誕的錦衣衛,職能也比明朝的多,其按照部署探子的地方,暫時劃分為十個部,分別是涼州部、幷州部、司隸部、冀州部、益州部、兗州部、青州部、荊州部、幽州部、豫州部。在部之下,又以任務的分類設定有司,分別是:刺殺司、反貪司、刺探司、傳情司、臥底司、軍情司、聯絡司、後勤司、刑訊司、擴充套件司。

刺殺司就負責刺殺;反貪司只有涼州部才有,劉範用來打擊涼州的貪汙**;刺探司專職刺探情報;傳情司負責傳遞情報;臥底司就安插在重點地方的重點人物身邊,也負責刺探情報;軍情司只負責刺探軍事方面的情報;聯絡司負責溝通其餘九個司,統籌安排九個司;後勤司就是負責後勤,也負責給錦衣衛探子們分發薪水;刑訊司,就負責嚴刑逼供,主要針對貪官;擴充套件司就是繼續用劉誕的手段擴充套件錦衣衛。

每一個指揮使同知負責管理一個部,每一個僉事負責管理一個司,兩級官員都直接向劉誕負責,劉誕再對劉範負責。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