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賈龍鷹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董卓興奮地說道:“高,實在是高!就按文優說的辦!”於是,董卓下令讓乾兒子呂布率領僅有的五萬騎兵全部出動,派往上黨郡各個官道上和山間小道上,攔截打上黨郡經過的黑山軍部眾。另外,呂布也派兵下太行山,進入河東郡境內攔截。因為董卓打的旗號是來鎮壓黑山軍的,朝廷有的大臣看得出董卓的意圖,就是要以黑山軍部眾來充實幷州人口,不是為了鎮壓之。雖然清楚這一點,但董卓的理由光明正大,朝廷也不好阻攔。

董卓用李儒之計,在上黨郡和河東郡攔截到了四十二萬人。其中不僅有之前黑山軍的部眾,也有一部分是董卓授意呂布等將領從河東郡強行掠走的流民。雖然這四十二萬人對於劉範要獲得的五六百萬人不算什麼,但這對於治下人口稀少的董卓而言,正是久旱逢甘霖。從此,幷州人口重新超過百萬。董卓的困境稍微得到了一些緩解。

董卓在得意的同時,另一個劉範潛在的敵人——益州刺史賈龍也在得意之時。賈龍也有篡漢自立之心,只是因為朝廷仍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又有實力強盛的劉範處在他的西北方,賈龍才不敢輕舉妄動。尤其是劉範對賈龍的威脅太大了。劉範平定涼州之後,第一個舉措就是派趙雲領兵進入羌中,羌中也就是相當於後世的青海省大部和四川省的西北部。

後來,劉範乾脆就在羌中設立了三個郡,派了娶羌人女子為妻的馬騰在羌中三郡駐守。之所以劉範只設立三個郡,是因為是時羌中人口稀少,可不是因為地域狹小。羌中三郡,其地方圓八百裡,面積和關中都不相上下。而且羌中統轄的郡縣,已經深入到了河曲。河曲往東一百裡,可就是益州地界了。現如今,涼州和益州以積石山為分界線。

更令賈龍不安的是,劉範還佔有武都郡。益州是天府之國,其北面有秦嶺,其東面有巴山蜀水。關中通往西川,必經秦嶺。劉範現在佔有武都,只要遵循正確的進軍路線,就能突破秦嶺對益州的保護。只要劉範率軍自街亭下上邽,自上邽過祁山,入下辨,然後再從下辨沿著西漢水北岸向東南行進,就能來到東漢水的西岸。渡過東漢水後,第一座城池就是漢城,再向東就是黃沙城,黃沙城的東南,就是漢中郡的郡治南鄭城。等攻破了南鄭,再折返西向,向南攻打陽平關。

陽平關就是西川面向北方的門戶。萬一陽平關陷落,下一個就是劍閣,其次是綿竹,最後就是成都。因為劉範佔有武都郡,所以假使劉範進犯益州的話,就省去了不少的麻煩。如果從關中攻打益州,就必須走褒斜道、駱谷道、斜谷道、子午谷道等道其中一道。但這四個道都是極其狹窄險峻,行軍十分困難,不花費幾個月的時間不可能走出來;大部隊不能在道中展開,被狹窄的通道延長成一條長龍;更別提在子午谷等運送軍糧和輜重了。無論是哪一條道,從中進攻東西兩川之地,可謂是舉步維艱。這也正是為什麼諸葛亮稱之為險塞的原因。

但劉範有武都郡在,就省去了走褒斜道的麻煩。劉範的步軍,不過二十日就能抵達漢水西岸,威脅南鄭。這使得賈龍每天都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為了自保,賈龍拼命地加強自身的實力。益州自古以來都是天府之國,沃野千里,軍糧不成問題。益州官府治下的人口也有五百五十萬之多,而且受黃巾之亂波及較少;益州歷來是人文薈萃之地,出過司馬相如和卓文君,文人士子數不勝數,有這樣的說法:蜀地出相,巴地出將;加之益州有秦嶺在北,巴山蜀水在東,險要堅固。可以說,益州簡直是一個完美的州郡。

憑藉如此大州,賈龍不僅擴充軍隊至二十萬之眾,編練為益州軍;還在益州禮賢下士,招募到了一大批才能卓越的人才。賈龍屬下的才能、素質,就是讓劉範知道,也要羨慕嫉妒恨。

賈龍招攬到的有:張任、黃權、王累、孟達、李嚴、嚴顏、費觀、吳懿、張嶷、張翼、劉巴、楊懷、高沛、張肅、張松、劉饋、泠苞、鄧賢、彭漾、許靖、吳蘭、雷銅、龐義、董和、卓膺、李恢、秦宓、呂義、鄧芝、楊洪、周群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益州人士。賈龍也有過人的識人之能,他從益州軍中提拔了張任、嚴顏、張翼、孟達、吳懿、楊懷、高沛、泠苞、吳蘭、鄧賢、雷銅等人為中郎將和校尉(只有張任和嚴顏是中郎將,其餘人等皆是校尉),將益州軍交給這些將領訓練,尤其是張任和嚴顏治軍有方,智謀出眾,是益州軍的頂樑柱。益州軍因此具備了一定的戰鬥力,實力不下於朝廷的南北兩軍。

但益州軍的實力還是不如西涼軍。不說別的,就說益州軍二十萬帶兵之兵盡是步兵,騎兵只有區區一千多騎,因為益州本不產馬,秦嶺的高聳險惡,也限制了戰馬的傳入。這還是讓賈龍覺得十分憤憤不平。劉範都有百萬良馬,而他卻只有一千匹?其實,他不知道的是,他手下的將領出了張任和嚴顏有將才以外,其餘的將領都是些校尉之才。而不同的是,劉範依靠後世的知識刻意招攬來的將軍們,都是不可多得的帥才和將才。如趙雲和張遼是帥才,其餘都是將才。但即便遠不如西涼軍,益州軍也稱得上是一支強軍。

除了益州軍外,賈龍還提拔了不少出身益州世家的人才為官,如黃權為主薄,李嚴為成都令,王累為治中,張松為別駕,李恢為益州郡督郵等。這些人,治政才幹不世出,但無一不是益州的世家子弟。如李恢正是益州郡土著豪強,張松家還曾因為起初不附賈龍,慘遭賈龍的報復。賈龍為了籠絡張家,這才提拔張松為別駕,以示對張家的信任。

有了這麼多文臣武將的投效,再加上益州本身的堅固富庶,賈龍的勢力迅速強大起來,成為了僅次於西涼、朝廷和幷州之外的第四個強大勢力。一時間,賈龍都不禁飄飄然起來。甚至有時心裡就會冒出篡漢自立之心。多虧了身為漢室宗親的劉範,才讓賈龍迴歸理智。劉範的兵鋒,就在山的那邊。假使西涼鐵騎的鐵蹄踏在了漢中郡的土地上,那就是賈龍震顫之時。

因為劉範過於強大,賈龍還不敢公開篡漢自立,現在仍然和朝廷貌合神離。賈龍還在漢中郡境內佈置了十萬大軍,另外劍閣、綿竹、涪城、江州等重鎮佈置重兵。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