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流言再起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其他三個路人聽後,都不禁擊節讚歎:“大人此計真是妙啊!只需付出一些不值當的武器,就能讓鮮卑人為我們賣命,用他們去殺匈奴賊子,好個借刀殺人之計啊!”於夫羅聽了,內心深處更為惶恐。蒲頭部和厥機部如果聯合起來一起進攻弱小的匈奴,那匈奴可就不好受了。萬一劉範和鮮卑人聯合起來,雙方從南北兩方將匈奴包圍起來,朝廷大抵也不會干涉,匈奴即將不復存在。

風聞到這裡,惶恐不安的於夫羅已經沒有心情去分辨那些路人說的是真是假。事情演變到今天這個地步,也是於夫羅所沒想到的。他這才意識到,不過一次簡單普通的貿易之事,竟然會變成影響匈奴的國運的重大危機。

“噓!鮮卑人上來了!別讓訊息洩露給他們,不然大人的大業可就毀在我等手裡了!”路人丙說道。二樓飲茶的眾人包括於夫羅在內,都聽了陣陣沉悶的踩踏木板的聲音,不禁扭頭一看,正是之前還在茶樓下的鮮卑使者一行人。

就算進了茶館,兩個鮮卑使者也沒有把手中代表部落的節放下。那使者環顧四周之後,選擇在於夫羅背後的座位坐下。距離之近,於夫羅甚至能聞到鮮卑使者身上濃濃的體臭。因為遊牧民族不愛洗澡,身上有體臭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於夫羅仰慕漢人的文化,所以出了驛館前都是學漢人沐浴更衣,穿上漢服,頭上用簪子固定頭髮。

又聞到了久違的體臭,於夫羅無比地確信,背後的這個人是鮮卑人無疑。不然的話,又不是匈奴人,又不是漢人,穿著和體味絕不會如此迥異。自從鮮卑使者上樓以後,那些本來還熱衷於討論國事的漢人,都自覺地停止了討論,要不就是換了個平常的話題。於夫羅猜想,這些漢人是不想讓這兩個鮮卑使者知道他們漢人的重要機密,即使這個機密滿大街的人都在談論。

身為匈奴的上層貴族,於夫羅從小受到的教育十分嚴格。其中最為重要的,反而不是騎馬射箭,而是學習外語,尤其是漢語。因為貴族很多以後都是要和別的民族或國家打交道,離不開溝通交流。於夫羅不僅學習了漢語,也學習了鮮卑語。

也不是因為鮮卑人和匈奴人之間交流很密切,其實是因為鮮卑人本來就是匈奴人的一份子。只是因為匈奴被漢朝收拾得太嚴重,導致匈奴內部分崩離析。一部分的匈奴人居住在大鮮卑山(後世的大興安嶺),所以為了躲避漢軍的追殺,也是想獨立自主,所以他們自稱鮮卑人。所以,鮮卑語基本上和匈奴語沒啥兩樣,詞彙和語法都和相似,不是很難學。

有了這一外語知識,於夫羅就決定偷聽這兩個鮮卑使者的話。反正現在鮮卑人是在漢人的茶館裡,而漢人又都不懂鮮卑語,想必鮮卑使者肯定會用鮮卑語交流機密。而於夫羅又是一副漢人模樣,鮮卑使者就算是想破腦袋也不會知道,他們的背後就有人能聽懂鮮卑語。

果然,鮮卑使者看了看四周,茶館裡所有人都是漢人面孔,就連他們背後的也都是漢人衣冠。於是,他們放心地用鮮卑話交流起機密來。於夫羅也趁機偷聽了一把,但偷聽到的內容卻讓他膽戰心驚。

兩個鮮卑使者,都操著一口標準的鮮卑語。使者甲對使者乙說道:“這次來姑臧的,可不止我們兩個鮮卑部落。還有遠在西域二州以西的部族,都決心要在這次和劉涼州的貿易中賺上一筆。這意味著,我們的同行可太多了。你我雖然彼此都是不同的部落,首領也不一樣。但我們好歹都是鮮卑人,這次那麼多跟我們競爭的,我們可要精誠團結,同舟共濟啊!”

使者乙屏住呼吸,說道:“你所說的我們的競爭者,都有哪些人?除開我們鮮卑兩部,還有誰能給劉涼州提供百萬以上的牛馬?”

使者甲說道:“你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在劉涼州那個人精眼裡,就沒有什麼人是不可代替的。幾天前匈奴的右賢王也是這麼想的,所以我們才有機會應邀至此。要不是匈奴人太蠢,這次牛馬貿易還哪有我們的份啊?”

聽到這裡,於夫羅暗暗地嘆了一口氣。他也覺得,這鮮卑人說的沒錯,要是他沒有那麼倔強,也許他早就可以帶著成果回去邀功了,哪還有今日的狼狽不堪?

使者乙說道:“說的是,說的是。匈奴人自己傻,怪不得別人。我們得虧匈奴人不聰明,把這個天賜良機送給我們。你快說,都有哪些人打算把牛馬賣給劉涼州?”

使者甲說道:“有烏孫人、大宛人、康居人、伊列人、呼揭人、堅昆人。要不是居住在北方大湖之畔的丁零人距離西涼太遠,他們也絕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涼州可是天下最為富庶的地方,只要從劉涼州那裡賺到了錢,就可以在涼州盡情地揮霍,什麼絲綢,什麼陶瓷,什麼新紙,什麼桌椅,什麼食鹽,還不是說買就買?想想就令人激動啊!”說著,鮮卑人們都露出了憧憬的神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於夫羅聽到這裡,這才有所疑惑。之前烏孫、康居和大宛曾經和西涼之間有過一場大戰,彼此之間都是仇敵。這三個國家怎會心甘情願地把牛馬賣給劉範?莫不是,之前聽到的訊息都是假的?

但很快,鮮卑使者的話就完全打消了於夫羅的顧慮。使者乙說道:“不對啊,之前的西域之戰,真堪稱絕世無雙的大決戰!烏孫人、康居人和大宛人在西域之戰中損失慘重,特別是烏孫人的精銳騎兵都死在了玉門關下。其慘狀,更甚於以前我們和劉涼州之間的幽州之戰。他們不應該恨死了劉涼州嗎,怎會和劉涼州進行貿易,尤其是甘願把牛馬這等看家的寶貝拱手讓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