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和家人們告別之後,劉範趕緊披掛戎裝,準備行李。等他出城時,領了調兵虎符去徵調兵馬的典韋、趙雲、張遼、馬超、馬岱、魏延、文聘等將軍已經為他調來了整整十萬鐵騎,。原本經歷了西域之戰後,劉範最精銳的十萬鐵騎損失了五千多人,又將張頜和五千鐵騎駐防在西域。等他回到涼州後,才從十五萬新兵裡挑選出一萬多訓練成績最好的新兵新增進去。現在,還有十四萬新兵還沒有訓練成熟,上戰場時能夠打敗農民起義軍和一般的山賊亂匪,但一旦和正規的官軍以及塞外的遊牧民族的騎兵作戰,就只能打個平手。所以,劉範決定留下他們,讓高順和其部眾陷陣營繼續帶著他們訓練,沒有把他們帶上。

帶著十萬鐵騎,劉範相信,對付雒陽城的守軍還是綽綽有餘的。因為雒陽城裡的守軍,有南北兩軍和西園軍。其中,南北兩軍各有五萬多,其中大多數為步兵,兩軍的騎兵加起來不過兩萬五千人而已。

而西園軍剛剛創立,由於朝廷這些年貪汙**太厲害,導致行政機構運轉得十分緩慢;再加上根據朝廷的慣例,擴軍時只選拔司隸四郡和關中三郡,也就是河南郡、河內郡、河東郡、弘農郡、扶風郡、馮翊郡和京兆郡的良家子作為兵員,其餘地區不做考慮。因為這七個郡牢牢地處在朝廷的掌控之中,良家子的家人也一樣。如果良家子造反,朝廷就可以很快懲處他的家人。所以,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證王朝的穩固。

西園軍的兵源也是如此。但近年來各地旱災、洪災和饑荒以及戰亂不斷,再加上世家大族在朝廷鎮壓黃巾起義的時候,趁朝廷無暇顧及,大肆兼併土地,所以導致不論是關中還是中州,兩地的百姓紛紛逃離家鄉避難。後來劉範自己又做了涼州牧,大肆地收攬流民,關中和中州又距離西涼很近,所以關中和中州的百姓紛紛湧入涼州。

這樣一來,朝廷最信得過的軍隊的兵源就進了劉範的口袋裡,相反,朝廷可用的兵源就越來越少。所以即使西園軍早在今年的年初就開始招兵,開出的軍餉也十分豐厚,但是還是沒有招收夠十萬大軍。沒有招收夠,所以西園軍現在都還只是空架子,日常也沒有多少訓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故而,洛陽城裡可用的兵力只有南北兩軍共十萬人。但南北兩軍也不足為慮。因為現在堂堂的漢靈帝劉宏只不過掌控著北軍的四分之三和南軍的四分之一,而大將軍何進手上的軍隊和漢靈帝勢均力敵,有北軍的四分之一和南軍的四分之三。漢靈帝害怕因為自己多年不立太子,因此惹怒何進和他背後的終極靠山——何皇后,何進會率軍逼宮。而何進和何皇后也確實有這個打算。所以,自從何皇后入主東宮、何進上位大將軍之時,雙方之間的明爭暗鬥一直沒有停歇。劉宏和何進爭鬥的核心,就是各自的武裝力量。

比如在鎮壓黃巾起義時,何進故意不讓南軍出戰,逼的劉宏沒有辦法,只能讓他的北軍去平定黃巾軍。經過黃巾起義之後,北軍的精銳除了當時劉範率領的越騎之外損失殆盡,後來招收的新兵已經只能和南軍平等視之罷了。

但是,劉宏能夠當皇帝,而且在這個位置上呆了這麼久,連黨錮之禍和黃巾起義都沒有把他的皇位給弄翻,說明他還是有一些手段和能力的。在經歷了黃巾起義之後,劉宏的軍事力量已經和何進的南軍大抵相同了,這就對他的皇位構成了巨大的威脅。所以,劉宏必須削弱何進的力量。但是沒有正當理由,劉宏也不好輕易動何進。但是劉宏走了狗屎運了,不多久之後,上天就賜給他一個絕佳的機會。後來,南匈奴的休屠人侵略幷州北方邊界,甚至還殺死了幷州刺史,差點幷州就要淪喪。

這麼緊急的時刻,朝廷必須派京師精銳前去才能穩定局勢。當時,何進的謀士鄭泰生病,於是就請了假,沒有上朝。何進一方面聽聞幷州緊急,心裡面慌亂不堪,而他的謀主鄭泰又不在他的身旁,所以何進拿不定主意;另一方面,劉宏又提議讓何進最忠誠的部下五官中郎將董卓率南軍出戰,何進就犯了迷糊。結果,董卓一直都想脫離雒陽,所以也毛遂自薦;何進又覺得,如果董卓能夠打退匈奴,立了軍功,以後他的地位也會更高。所以,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何進毫不猶豫地中了劉宏的計,同意董卓出戰。再後來,董卓竟然敢在幷州擁兵自重。所以,何進白白折損了南軍的有生力量,又白白幫助劉宏贏得了幷州之戰,獲得了一些聲威。

北軍越來越少,南軍也是越來越少,但這還是讓劉宏越來越忌憚何進。所以,為了打壓何進,同時又不能過分刺激何進,劉宏只好採取了劉範的建議,建立西園軍。

從劉宏重用十常侍、何進拉攏士大夫;從劉宏不立太子,尤其是不立何進的外甥劉辯為太子,以及劉宏設立西園軍刻意削減和剋扣南軍的軍餉看來,皇權和相權、皇帝外戚之間的矛盾已經是激化到了極點。南軍和北軍本來都是羽林軍,但現在因為劉宏和何進之間的明爭暗鬥,已經是四分五裂,一盤散沙了。這樣分裂的軍隊,是絕不會有多大的戰鬥力的。

所以,劉範敢於判斷,當他佔領潼關之後,雒陽城最後的希望——羽林軍的南北兩軍也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所以,在劉範看來,帶領十萬鐵騎,還詐稱三十萬鐵騎,簡直都是對朝廷最後一絲的尊重了。朝廷這邊只有垂垂老矣、爭鬥不斷的南北兩軍,以及孱弱無力、濫竽充數的西園軍;而劉範這邊卻有著訓練有素、久經沙場、裝備精良、精誠團結的西涼鐵騎。用腳趾頭掰著算算,都能知道朝廷遠遠不是劉範的對手。朝廷也不是很蠢,應該比劉範更清楚自身的實力。

此次出征,劉範刻意地把賈詡留下,而讓田豐隨軍出征。這主要還是劉範知道田豐的脾氣倔,和底下的這些太守合不來。萬一把田豐留在涼州,太守們和田豐之間又鬧矛盾,把涼州弄的一團糟就好了。關鍵還是要保持西涼軍閥集團內部的團結,不然就很容易給董卓、賈龍和朝廷這些勢力可趁之機。而賈詡為人低調,與人和善,自保意識強,所以不會和太守們起衝突,所以劉範要把他留下,暫時平緩一下田豐和太守們的矛盾。等時間久了,太守們適應了田豐的驢脾氣,再把田豐調回州牧府裡不遲。

而管寧和邴原兩人,在劉範心中的人物設定就是治政能臣,大約和蕭何的作用類似。而田豐和賈詡,他們的設定就是軍師,大約和張良差不多。田豐雖然治政也是一把好手,但爭霸天下的過程中,軍師的作用比誰都強,別說比後方的管寧等人要強,就連戰場上如黃忠、趙雲等將軍的作用還不及軍師的作用。劉範這是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劉範留下黃忠、高順、龐德和閻行,主要是因為黃忠是西涼軍中武力第一的大將。等劉範離開涼州,只有他能震得住西涼軍和那些太守和官商;而十四萬新兵還需要高順和陷陣營帶著訓練,所以高順也走不開;至於龐德和閻行,他們都是涼州本地人,鎮守西涼,協助黃忠,彈壓亂匪,他們就是最佳人選。

等各人都各司其職,所有的軍餉、軍糧和輜重裝備都已經齊全,十萬大軍準備好開拔,已經是這一天的黃昏時分。這時,太陽已經掛在姑臧城的西邊了,只露出半邊紅日。天空中只懸浮著幾絲飄渺的薄雲,空氣中薄霧也暗暗升起。在東城門的劉範,扭頭往後一看,背後是靜靜肅立著的人和馬,最前排的是騎在馬上的田豐、劉誕、典韋、趙雲、張遼、文聘、魏延、馬超和馬岱。劉範的目光掃過他們時,他們都微微點了點頭,表示所有的準備工作已經完畢,就等著他的命令了。

劉範會意,也點了點頭,扭頭回來吼道:“出發!”

典韋便搖旗,命令傳達到後面西涼鐵騎所有角落。很快,隨著劉範狠狠地用雙腿夾了一下胯下的追風絕地黑雲馬,他後面的西涼鐵騎也像一臺高效率高性能的機器一般,緩緩地而有條不紊地朝東方移動起來。

晚風襲來,溫度不免降低了幾分,同時,也在西涼鐵騎的隊伍中捲起了漫天煙塵。劉範緊了緊身上的披風,望著晦暗的東方,那遠處已經被陰暗席捲吞噬殆盡的一望無際的平原,覺得寂寥沉重不已。再一扭頭,劉範望見身後的諸將也是一臉的沉重。往身後的遠處望去,之間十萬人馬造成煙塵掩蓋了大半邊天,唯一還沒被這煙塵掩蓋住的,唯有姑臧城上那一小輪如血殘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