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除開是一代昏君,身上啥才能也沒有,漢靈帝劉宏其實還是一個性格軟弱的人。十常侍之所以能夠崛起,就是因為劉宏小時候就是讓這十個太監養大的,彼此之間關係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而且漢靈帝劉宏不僅對自己的母親董太後十分孝順,連他的奶媽,他也是極為恭順。

劉宏侍奉董太後極為孝順。劉協出生後不久,他母親王榮王美人就慘遭何皇后的毒害。為了確保劉協的性命安全,劉宏就把劉協交給董太後教養。何皇后見劉協進了董太後的宮後,也沒有機會再對他下手。而劉宏對於他的奶媽,更是一百個信任,甚至默許她負責賣官。起初或許劉宏還不想用十常侍,但十常侍巴結上了他的奶媽,有她在劉宏旁邊說話,劉宏才逐漸逐漸地倚重十常侍。

知道這些歷史的劉範知道,劉宏這麼一個大孝子,雖然沉迷酒色,荒於治國,但受儒家思想浸淫很深,道德觀念很強,必然不會對劉焉和劉虞下手。但劉範想起,除了劉焉和劉虞之外,其他的盧植、蔡邕、黃琬可是和劉宏一點關係都沒有。而且大將軍何進和十常侍都和他們有很深的隔閡,沒有理由會挽留他們。但劉宏還沒有對這三個人下手,這就很值得思考了。

劉範說道:“根矩說的不錯。但我的岳父,表兄和師父和皇帝沒有一絲關係,為何他不對他們下手呢?”

賈詡出班,說道:“主公,屬下認為,朝廷之所以還保留著太公等人的性命,其原因不外乎有二。第一,朝廷忌憚主公。主公實力強盛,遠在朝廷之上。如果起兵造反,軟弱無力的朝廷將無力應對。第二,朝廷這是想用他們作為人質,以此來要挾主公!”

聽了賈詡的分析,眾人包括劉範都十分認同。賈詡又說道:“世上再沒有比太公等五個人在主公心目中的地位更重要的人了。也再沒有比身在雒陽這等龍潭虎穴之地的太公等人更容易握為人質的人了。據屬下分析,朝廷已經知曉主公以及我等屬下共謀之事,早已懷有要除掉我等勢力的狼子野心了。主公,我們決不能讓他們得逞!”

劉範點點頭,說道:“這是自然。朝廷要想對我下手,簡直是天方夜譚。但他們下一步的動作又會是什麼呢?”

賈詡說道:“稟主公,朝廷將太公等人下獄是秘密之事,天下人尚未知曉。這說明,朝廷還不想讓主公也知道此事,當然,他們也絕不敢做這等蠢事。屬下認為,下一步,朝廷必定會派來欽差,見到主公後必定會欺騙主公說,太公等人生了重病,臥床不起,朝廷希望主公能早日去雒陽探病。亦或者,那欽差會對主公說,朝廷中有一個重要的官職出現空缺,朝廷經過商量之後,認為主公最為合適,所以特來請主公前去雒陽就職云云。”

劉範說道:“等我進了雒陽,不僅我會被朝廷處死,屆時因為朝廷沒有了顧忌,連我父親他們也會被害,之後,西涼群龍無首,我的兒子又年幼,不足以承擔大位。朝廷就會派出一名高官接管西涼。屆時,不但西涼軍和西涼的官府會被解散,而且西涼所有人的生活方式都會大變樣。朝廷,雖然腐朽,但還是很聰明的嘛!”

聽了劉範的話,眾人心中懼怕不已。如果朝廷接管西涼,那麼不僅是議事堂上的文武官員的命運將會改變,而且西涼百姓無論是誰,他們又會被籠罩在雒陽朝廷的霧霾之下。對於身為劉範多次改革的既得利益者,除了西涼變天,再沒有其他事更能讓議事堂上的大人物們更覺得心驚膽戰的了。這個很好理解,你過慣了衣食無憂的日子,肯定不會甘心再次過上連溫飽和生命安全的窮苦日子。

想著想著,議事堂上的眾人的心都蒙上了一層陰影。就在這時,門口衛士來報,是皇帝的欽使來了。劉範和賈詡對視一眼,心中暗道:“說曹操,曹操就到!”

劉範便裝模作樣地命人擺好了香案,請欽使進議事堂。那欽使是一名屬於張讓親信的宦官,為了顯示他對張讓的忠誠,原本姓李的他改姓為張。連祖宗給的姓都能改掉,這就如同是認了乾爹了,因為這事,此宦官立即就得到了張讓的信任。所以,到了劉宏要派遣欽使去哄騙劉範的時候,張讓馬上就想起了自己的這個便宜乾兒子。只要這次他這乾兒子能把劉範從西涼地界上騙出來,立了大功,那往後張讓在劉宏心目中的地位就會更加穩固。

張黃門帶著聖旨和幾個職分比他低一級的小黃門進了州牧府。而劉範則是帶著屬下們像往常一樣,列好了隊伍,看著就像要給聖旨磕頭的樣子。張黃門一看劉範一臉的平靜坦然,暗中松了一口氣。他以為劉範還不知道他乾爹要密謀除掉他的事。但張黃門一門心思只放在劉範身上,卻沒有發現站在他後面的百十來號人,無論是身穿錦繡的文官和富商,還是披掛著華美威武的鎧甲的武將,眼裡正有一束火焰在燃燒。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張黃門在劉範面前站定了,正打算叫劉範等人下跪,沒成想,劉範一腳踢翻了香案,氣勢如虹地徑直朝他走來。張黃門看著越來越接近他的劉範都看呆了,還沒反應過來,只感覺手中一空,再一看,聖旨已經被劉範捏在手裡了。

劉範緩緩地把捆著聖旨的絲帶解開。這時候,張黃門意識到不好了,一句話也沒說,扭頭就要往後跑,但卻發現議事堂院子的門已經被關上,還有十幾個衛士平白冒了出來,把他和他的隨從都扭在地上。

劉範也不管他們,把聖旨開啟後,看到的說辭果然是和賈詡的推測無二。原來,在聖旨上,劉宏真的以劉焉等人病重和欲加封劉範為王爵以及驃騎將軍為理由,召劉範速速入京。劉範看完這寫得筆走龍蛇的聖旨就笑了。

劉範笑,並非是因為看破了朝廷的陰謀,而是笑朝廷對付軍閥無何良策。在原本的歷史上,朝廷洞察了董卓的野心,想把他給除掉,也是以給董卓升官為由,召董卓進京。但董卓能成大事又不傻,況且身邊有李儒這樣的智者,很輕易的就看出了朝廷的小九九。董卓於是上書朝廷,以自己留戀家鄉(董卓是涼州人)為由不願進京。朝廷對他這招沒轍,又沒有實力跨越三秦去翦滅董卓,於是只能對董卓放任自流。從此以後,董卓看出了朝廷的軟弱無力,行事越來越肆無忌憚,甚至把騎兵擴充到二十萬之眾,終成壓死大漢王朝這頭雄壯的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待劉範看完這聖旨,他又將這聖旨傳給屬下們觀看。不看也知道,朝廷這是使了一招引蛇出洞之計。至此,劉範終於可以肯定,朝廷接下來要做的是什麼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