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關於三個產業的改革終於落下了帷幕,劉範披著袍子,依靠在卓案之上,堅持用已經爆起青筋的右手提筆寫完公文上的最後一筆,終於寫完了!點完最後四點之後,劉範的右手手指便像緊繃繃的彈簧一般彈開,將指間的狼毫筆扔在桌上,任憑它在桌子上暈染出墨韻。侯在劉範身後的賈詡和田豐虎視眈眈地看完劉範寫完最後一個字,然後將公文帶走,教州牧府的小吏們謄抄。劉範舒服得撥出一口氣,和著袍子,愜意地仰躺在地毯上……

幾天之後,改革像一場大風,從姑臧城蒸騰而起,吹遍涼州大地上的所有城郭和村莊,一場產業變革由此開始了。

……

又是幾天後。現今的姑臧城裡,比起以往已經大不一樣了,城東和城西各有一塊區域被劃分為市,被官府稱為東市和西市,變成了姑臧城人口積聚最快的地方。兩市之中往來的人們,摩肩擦踵,人山人海。東市之中,有一個地段十分好的店鋪,店主人是個四十多歲的儒雅的商人,姓盧名義,在幾天前,盧義還是涼州地界上為數不多的豪強大家,因響應州牧府的號召,成為商人,把自家的大部分耕田賣給了官府,不僅價格高,而他自己也優先在東市得到這個店鋪。盧義租的店鋪位於東市的中心,往來的人們大多數願意來他的店裡消費,久而久之,他的櫃子都被倚疊如山的五銖錢堆滿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盧義的店鋪裡經營的是絲綢和陶瓷,本來涼州並不生產這些精巧玩意兒,但隨著改革的訊息傳遍大江南北,陸續有外州商人來涼州經商,盧義眼光獨到,知道涼州缺乏絲綢和陶瓷,於是便收購外州商賈的絲綢陶瓷,在姑臧城轉賣。

正在盧義招呼客人時,一位世家公子進了他的店裡,身後還跟著兩個管家模樣的人,另有幾個精壯的打手綴在後頭。盧義覺得,這人必定是大主顧,於是趕緊迎上去,笑臉相迎,道:“公子,您想要買些什麼東西啊?”

只見那世家公子神儀明秀,豐神俊朗,玉樹臨風,翩翩少年,身上既帶有一絲高貴之氣,又不失幾分武人的高朗,更多幾分文人的清高自持的韻味,頗讓人捉摸不透。盧義也看傻了。那公子打量了一下店中的佈局和選購的客人,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繼而,那公子道:“本公子想買些絲綢,你這裡都有哪些絲綢啊?”

盧義笑眯了眼,道:“公子真是慧眼如炬啊!小店不才,其他商貨賣得不好,只以這絲綢最佳!不論是大漢哪裡的絲綢,幾乎都有!公子,您請看,這匹絲綢啊,是蜀繡!”說著,盧義走到貨架面前,拉下一塊花華美的綢布,展示給那公子看。

那公子看了之後,點點頭,道:“你說全國各地的絲綢都有?”

“有有有!您看,這匹是楚地出產的,這匹是吳地出產的,哦還有,這匹是越地出產的!說句狂妄的話,這些綢布,那都是咱們大漢的精品啊!不僅蠶絲精細,而且刺繡的繡娘,都是挑選自資格老的繡娘來的呢!”盧義如數家珍,興奮得臉紅。

那公子驚訝不已,道:“哦?吳地和越地,在涼州千里之外,竟也能到涼州來經商?”

盧義答道:“公子有所不知啊,州牧大人改革之後,各地的富商蜂擁而至,本來這些絲綢已經運到蜀地,之後蜀地商人得知涼州重商,又轉賣到涼州!”

那公子聽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又道:“店家,不知你在此店經商,可有市易司的官吏行不法之事?或有其他不法之徒擾亂治安?”

盧義不知為何眼前這個公子要問這個,但為了讓他留下,還是耐心地解答道:“這倒是沒有!州牧大人威勢赫赫,並未有官吏敢頂風作案,再說了,這姑臧城,那可是在州牧大人的腳下,誰敢在他眼皮子底下犯事?”

“那我聽說,州牧還鼓勵私人開辦手工作坊,看店家如此精明,應當已經建起手工作坊了吧?”

盧義聽了,得意地笑了笑,他確實建立了一家手工作坊,招募幾十個工匠為他製作陶瓷。盧義道:“公子好眼力!鄙人不才,確實教了一座作坊。您看,這就是鄙人作坊燒造出來的陶瓷!”說著,盧義又抬起一個瓷器,只是普通的白瓷而已。

劉範點點頭,道:“這個瓷器燒的好!光澤不錯,色調也鮮活。這些陶瓷除了在這東市裡賣,還有別的商人來訂購嗎?”

盧義道:“有有有!天南海北的,盡來鄙人的作坊買,然後又倒運回中原去!”

那個公子興趣未減,又繼續提問,道:“聽說州牧大人鼓勵商人去西域互市,店家家資豐厚,可有西行的打算?聽說不少商人都對西域趨之若鶩呢!”

盧義作揖,道:“謝公子指點!不瞞公子,鄙人正想等購置好車馬,招募來一些夥計,就要往西域走一走呢!這東市裡的商戶,大多數都已經去過西域了,聽他們說,和西域各國經商,竟然比在這東市裡經營還要賺錢呢!”

公子點點頭,道:“好!店家,這些東西我全都要了!”說著,他指了指幾排貨架上的絲綢。身後的管家趕緊遞給盧義一手的金塊。盧義拿到了錢,數了數,竟比絲綢的價格還要高,於是抬頭就道:“公子,您給錢給多了!”

那公子卻已經出了店鋪,頭也不回地道:“不必了!那些是賞給你的!”說著,一行人瞬間被街上的人流所吞沒,不見了蹤影那些絲綢也沒有帶走。

典韋替劉範推開前面的人流,賈詡和田豐跟著後面,還是扮作一副管家的模樣。之前那個公子就是劉範。劉範深居州牧府,雖然知道改革應該會給涼州帶來一些好的改變,但他沒有親眼看見,覺得不安心,又想起後世那些大腹便便的地方官員們出行視察調研時,前呼後擁的,威風凜凜,於是便找來了賈詡和田豐,一同到姑臧城的東市去視察一番。

據說東市比西市更勝一籌,一路走來,這個觀點終於得到了印證。東市的所有店鋪只在一天之內就被消息靈通的商人全部搶光,後來的商人只得望市興嘆。東市不僅商鋪多,往來的人也十分地多,甚至比雒陽城還要熱鬧。擠在人流裡,劉範熱了一些,用袖口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兩邊的商鋪不斷有商人扯著嗓子吆喝,口中介紹的商品種類繁多,吆喝的口音也是一個比一個奇怪。劉範感嘆道:“沒想到這東市竟如此繁華熱鬧,雒陽城都沒有這東市擁擠!”

賈詡道:“主公說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姑臧城是主公的心腹,涼州的心腹,又有主公的政策支援,可謂是遍地黃金,商人們豈能不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