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 章 第 99 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元裡還是讓趙營派了兩方人馬出去。一方暗中監視門上系白布的,一方快馬回了汝陽縣,看一看汝陽縣內又有多少門戶上系著白布的人家。

汝陽縣是元裡的大本營,哪裡都能亂,汝陽縣卻不能亂。

他再令趙營給父親元頌傳了話,隱晦地表明這些人家有可能會有異動,讓元頌從農莊調動二曲安置在府中,以防萬一。並讓元頌將香皂坊暫且停了,將風乾好的香皂另找地方藏起。派人隨時待在香皂坊附近,一旦有異動,立馬一把火燒了香皂坊。

元裡有條不紊地一項項命令佈下,原本有些激動的心情也逐漸恢復平靜。

至於楚王府,元裡並不擔心。即便真有起義,洛陽內的起義軍一定會是規模最小、鎮壓最快的一方,況且還有楚賀潮在呢,即便沒有楚賀潮,楚王府這等富貴人家所養的部曲絕對不在少數。

接下來的幾天,元裡表面上不動聲色,暗地裡卻一直在收集訊息。

等真正有了眉頭之後,所有的線索看起來便清晰了很多。元裡越看,越覺得就像是他猜測的那般。

按照元裡原來的計劃,亂世最起碼還得三四年才能到來。結果如今一下提前那麼多,他多少有些沒有準備好。雖然內心深處有著隱秘燃燒著的雄心壯志,但也有諸多擔憂。

元裡整日愁眉苦嘆,嘆得楊氏都強打起精神,握著他的手來勸慰他,“好孩子,你莫要這麼傷心。豐兒打小身體便不好,如今這般也是他的造化。娘不會怪你,你也不要太過責怪自己。”

元裡一聽就知道她誤會了,但也沒法解釋,含糊地應道:“我會的,夫人。”

楊氏輕輕拍了拍他,疲憊地讓丫鬟扶著離開。

元裡也回到了聞道院,在院門前,他見到了曾在楚明豐那裡見過的老奴。

白髮蒼蒼的老奴恭恭敬敬地給元裡行了一個禮,“元公子,我家大人讓我帶兩個人給您。”

元裡一愣,老奴已經讓開,露出了身後的兩個人。

這兩個人一個長得雄壯威武,好似佝僂著脊背的野熊。面相老實,皮膚黝黑,像田地裡最普通的農家漢子。

另外一人倒是笑眯眯得極為和善,眼中時不時閃過精光,長得一副端正又精明的模樣。

兩個人一齊抬手對元裡行禮,“見過元公子。”

元裡回了禮,“二位是?”

面相精明的人率先開口道:“在下劉驥辛,此後仰仗元公子了。”

另一個人也有些不善言辭地道:“在下鄔愷,許昌人士,公子有事儘管吩咐。”

元裡看向了老奴,老奴聲音蒼老道:“鄔愷是許昌襄城縣的人,家世清白,家中只有一個失明老母在。他相貌雖醜陋魁梧,但天生神力,勇武非常,大人覺得他是塊做武將的料子,便讓他跟在大人身邊好保護大人。”

鄔愷自卑地低下了頭。

元裡皺眉,有些不悅地道:“既然是武將的好料子,何必浪費在我身邊當個護衛?英雄不問出處,更何況是樣貌?你把他帶到你二公子那裡去看看吧。”

鄔愷耳朵“蹭”地一下紅了,不安地抬頭看了元裡一眼。

劉驥辛若有所思地念著這句“英雄不問出處”,越琢磨越是覺得這短短六個字讓他頗為熱血沸騰。在北周,察舉制被士人貴族把控的北周,縣令子弟出身都得被叫做一句寒門,資源牢牢被世代承襲的人家把控,誰能說上一句“不論出身”的話,絕對是被士人貴族群起而攻之的程度。

這話從元裡嘴裡說出來實在令人感到匪夷所思,但聽起來卻讓人心中豪氣油然而生,乃至對這位元公子都升起了不少好感。

劉驥辛看到鄔愷惴惴不安的模樣,看在以後會是同僚的份上,好心為他解釋:“放心吧。二公子是北周戰神,響噹噹的名將。元公子不是嫌棄你,是想給你找一份更好的出路。”

鄔愷松了口氣,默默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老奴倒是笑了,慈祥地看著元裡,“大人便料到元公子會這麼說。大人說,正是因為他是個武將的好料子,才要將他放在元公子身邊。”

元裡一愣,隨即細細思索起來。

楚明豐不會說廢話,他既然這麼說一定有他的理由。元裡只能想到,楚明豐是希望他能夠訓練鄔愷,將鄔愷調教成一名合格的武將。

但問題來了。

元裡眼皮一跳。

楚明豐怎麼知道他會訓練人。

“那你便留在我身邊吧。”元裡最後道。

他又看向了劉驥辛,“這位先生也是要跟在我身邊的嗎?”

老奴道:“這個劉驥辛是洛陽本地的人,曾先後做過少府侍中、京兆尹府的謀士。此人足智多謀,能說會道,不過刁滑奸詐,有兩次背主之嫌,由元公子決定是否將他留在身邊。”

哪怕被人當著面說自己刁滑奸詐,劉驥辛也是笑眯眯毫無動氣的模樣,不緊不慢地道:“哎,張伯何必這麼說我?”

他朝著元裡又行了一禮,道:“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我只是為了找到更好的賢主而已,不曾說過舊主的一二閒話,哪裡算得上背主之嫌?”

元裡扶起了他,哭笑不得地道:“所以你就找到了楚明豐?”

“並不,”劉驥辛順著他的力道起身,“元公子,我找的是你。”

元裡露出驚訝的表情。

老奴在旁道:“這兩人雖是大人派來要交給您的人。但大人結交他們時,特意說過是為您所收攬,他們既然還同意前來,自然是奔著您而來。”

元裡不由好奇了。

他雖在洛陽有了些名聲,但不過是從汝陽傳過來的孝順之名,以及託了楚王府與老師歐陽廷得來的名氣。一個小小的汝陽縣令之子,哪裡來的能力能吸引到別人投奔呢?

劉驥辛似乎看出了他在想什麼,開口道:“能讓歐陽大人迫不及待收為弟子,又讓太尉大人與京兆尹大人也滿口稱讚的人,屬實讓劉某極為好奇。今日一見公子,劉某更是折服在公子風采之下。還請元公子莫要拒絕劉某,容劉某待在您的身邊吧。”

元裡自認為自己尚未揚名,沒有足夠嶄露頭角的表現。卻不知在無數人眼裡,他已經小有名氣了。

尤其是他拜訪太尉大人時反而被歐陽大人收為弟子的事情,更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劉驥辛做過京兆尹詹啟波的謀士,那日詹啟波回府後不斷感嘆著什麼“後生可畏……沙盤……三路分擊”,或是“千里饋糧,護送隊伍人數幾何,馬匹幾何”,這些話都讓劉驥辛升起了深深的興趣。等他聽到太尉大人毫不吝嗇地在大庭廣眾之下對元裡公開讚揚時,這股好奇便立刻轉化為了行動力,當即找了門路搭上了楚明豐的線。

元裡心道果然,這人是因為他老師才來投靠他的。

他在心裡嘆了口氣,不過還是歡迎人才的投奔,笑著道:“能得兩位相助,是我之幸事。”

見元裡收下了這兩個人,老奴才道:“元公子,將軍不日便要回邊疆了。屆時,府中便拜託您了。”

元裡立刻轉身看向他,“楚賀潮要回去了?”

老奴點頭應是。

元裡的表情變得微妙。

楚賀潮連泥地裡的一個銅板都要撿起來,因為懷疑他和那批貨有關硬是跟了他好幾天。結果現在連糧都沒要到,就準備走了?

這裡面說沒古怪他都不信。

這更加讓他確定,亂世即將到來了,所以楚賀潮才要在徹底混亂之前離開洛陽這個大染缸。

他不動聲色地問:“將軍已經將軍餉要回來了嗎?”

老奴道:“北疆有急情傳來,將軍準備提前回去。至於軍餉,將軍已經求來了一部分。”

楚明豐一死,楚賀潮便再次上書問天子要糧。天子應當也對楚明豐的死感到滿意,也或許還有幾分可惜,這一次給糧給得分外痛快。但因為朝廷財政的問題,這一批糧最多只能撐三個月。天子似乎準備秋收後收上賦稅再給北疆下半年的糧食。

楚賀潮沒說什麼,帶著糧就準備走人。

元裡不得不贊上一句這兩兄弟夠狠。

表面看上去,朝廷只給了三個月的糧打發楚賀潮,楚賀潮著實太過委屈。但實則亂世將至,一旦天下亂起來,各地都會擁兵自重,拼命屯糧留作己用。朝廷本身就已貧困,到時候自顧不暇不說,他們回頭一看,發現還把僅剩的糧都給了楚賀潮,這不就是損自己之糧,補他人之庫嗎?

那個時候,建原帝恐怕要後悔死了,他別說再去關注幽州與邊疆了,只怕連中央軍五大營中的這一萬多人都養不起了。

元裡忍不住悶聲笑了。

夠壞,他喜歡。

這麼一看,楚賀潮還是現在走了好。亂世之前將糧食運回北疆,到時候哪怕建原帝後悔了想要將糧食要回來,也無能為力了。

元裡心中有些豔羨。ωWW.166xs.cc

如果可以,元裡也想要儘早脫身。亂世將臨,找個遠離京都的地方屯兵屯糧才是正道。俗話說得好,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

但他身為楚明豐的“妻子”,在楚明豐剛死之後是怎麼也無法拍拍屁股就跟著小叔子離開的。更何況元裡還未立冠,還未出仕。對天下人來說,他元裡屁都不是。沒個正兒八經的舉孝廉出身,還想要和各位群雄在亂世並肩而立?

說笑呢吧。

元裡需要做的,就是留在洛陽穩住後方,斂財屯糧,等待兩年後立冠出仕,正兒八經地站在政治大舞臺之上。

想到這裡,元裡也不再可惜。他笑著點頭,“那我便去給將軍準備準備送行的東西吧。”

元裡將鄔愷與劉驥辛安排在了聞道院,吩咐林田好好照顧他們之後,就去準備給楚賀潮的東西。

很快,就到了楚賀潮出行的那一天。

騎兵和大軍糧食已運到洛陽城外。楚賀潮和楊忠發又穿上了他們來時穿的那身風塵僕僕的盔甲,他們坐在高頭大馬之上,經過一個月的休養生息,這一匹匹戰馬洗去了血跡和塵土,蠢蠢欲動地刨著地面,想撒開蹄子就跑。

冷色的盔甲刀槍閃著鋒利的寒光,楚賀潮穿上盔甲之後更顯高大冷厲,威勢駭人。他牢牢牽住韁繩,繩子在他手掌之中纏繞了幾圈,殷紅的披風託在馬背之上,楚賀潮側身看著王府門前的眾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太陽從東邊冒頭,讓這一群人斜斜投下肅殺的影子。

剛剛送走了一子,又要送走二子。楊氏低頭擦著眼角,強撐著露出笑顏,“辭野,你要多加小心,一路平安。”

楚辭野低頭看著她眼角的皺紋和鬢角的白髮,薄唇緊抿,忽然俯下身子,陰影投下,凝視著楊氏低聲道:“母親,不如您和父親跟我一同回到幽州。”

楊氏毫不猶豫地道:“不,豐兒死在這裡,我怎可拋下他去往幽州……”

這句話說完,楊氏才反應過來,眼神閃躲地避開了楚辭野的視線。

楚賀潮一動不動。

在元裡以為他被楊氏的話傷透了心時,楚賀潮才緩緩直起了身,面上的神色變也未變,平靜地朝元裡看來。

眼神古井深潭般幽靜。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