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陰溝裡蹦出來的棉花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報紙的火爆,有些出乎朱瞻基的預料。

三十多萬份報紙幾乎在一天之內就全部銷售一空。

除此之外,他還特意讓報社加印了不少出來。

而同時,民間突然升起的參軍熱,也是讓朱瞻基有些始料不及。

也不知道是誰最先發起的“學孔縉”。

讓朱瞻基覺得自己還是有些小瞧了這個時代孔家這位衍聖公在讀書人心目中的地位。

一個孔縉棄筆從戎,一日之間,應天幾乎不下上千讀書人開始紛紛呼朋喚友的準備北上參軍。

自家爺爺更是一夜之間還因此扭轉了一直以來在讀書人眼裡窮兵黷武殘暴弒殺的形象。

朱瞻基聽到這個訊息時也是哭笑不得。

特別是得知一些讀書人居然覺得自己以前誤會了皇上, 還捶胸痛哭,高喊皇上仁慈。

朱瞻基不知道等到這些訊息傳到自家這位爺爺耳朵裡時,這位爺爺臉上的表情會有多精彩?

他這位爺爺可是從來沒有掩飾過自己上位的經過,甚至也從來沒有否定過建文的存在。

甚至他自己也時常拿造反這事兒來自己調侃自己。

就像形容自家傻爹一樣,就經常調侃自己一家子造反出身,卻出了這麼一個大聖人, 就像是陰溝裡蹦出了一個棉花球一樣。

現在這事兒,朱瞻基感覺不比老朱家出了自家傻爹這麼一個棉花球來的更差。

畢竟自家這爺爺殺的讀書人都差不多趕上了太爺爺朱元璋了。

前一刻更是還在謀權篡位的陰溝裡,下一刻就變成了讀書人嘴裡潔白一片的棉花球。

這些讀書人不罵他了不說,還突然讚美起了他?

突然的反轉,估計朱棣整個人都要傻了吧?

這明明是坑孔家的辦法,現在卻成了他仁慈的緣由?

朱瞻基想到這,就有些好笑,自家這爺爺估計這輩子還是第一次被讀書人稱做仁慈吧?

仁慈?

這要是被孔縉這老頭聽到了,估計一張老臉都得黑成煤炭樣。

“你這孩子,也不知道你這是在損你爺爺,還是在誇你爺爺!”

朱高熾自然也在關注著報紙發行後,帶來的影響。

也聽到了自家老爺子在民間讀書人口中那突然變化的形象。

還有那些嚷嚷著北上的讀書人,這一切都讓他有些始料不及。

他把報紙就當做成了一個可以讓讀書人提前瞭解朝廷政策的工具,以後做了官, 也能知道一些治理百姓的辦法。

沒想到這些讀書人倒好,聽到孔縉棄筆從戎後, 竟然紛紛響應。

朱瞻基刊登關於孔縉的事情,他也只是看了一眼, 他原本覺得朱瞻基只是為了削弱孔縉被朱棣強行參軍一事傳播出去後帶來的影響。

哪知道明明是同樣的結果,只是換了一個不一樣的過程,居然會變成這樣子?

這些讀書人居然還誇讚起了自家老爺子仁慈?

這位老爺子都能算仁慈, 估計天下就沒有殘暴了吧?

朱瞻基聽到傻爹的話,笑了下才道:“我覺得這樣子其實也挺好的!”

“什麼挺好的?這事兒我看也就你爺爺會覺得挺好的,他倒是落了個好名聲!”

朱高熾翻了個白眼,表情怪異,然後有些猶豫道:“還有,那些讀書人北上這事兒,你必須得讓人阻止了,一群肩不能抗,手不能提,連殺個雞都不會的讀書人,上了戰場能幹什麼?這不是白給敵人送人頭嗎?”

“沒事!”

朱瞻基搖搖頭,並不同意自家傻爹的話,就道:

“這些讀書人大部分都是一時衝動罷了,真正會北上的人,勢必不會太多,到時候我讓人保護著他們北上便是。”

“另外您說的什麼上了戰場白給,這事兒更是不可能,這些讀書人好歹是去支援爺爺北伐的讀書人, 你覺得爺爺會捨得讓這些讀書人當真上戰場?指不定會把這些人心疼的像什麼寶貝一樣,讀書人裡面支援他北伐的那可太少見了。”

“再說了,這些心裡懷揣熱血的讀書人經歷一些戰陣的場面對他們來說更是一場鍛鍊,未來說不定還能給咱們老朱家培養幾個能征善戰的儒將出來!”

“歪理,滿嘴歪理!”

朱高熾還是覺得讓這些讀書人北上不妥,這些讀書人在他看來,未來都是國家的棟樑,好好培養,那都是治國安邦的人才。

到自己兒子嘴裡就變成了能征善戰的儒將了?

但是偏偏他又不知道該如何去反駁朱瞻基,總不能說不能讓讀書人支援皇帝吧?

朱瞻基看到自家傻爹有些無話可說了,就笑笑道:“爹,第一期報紙已經出了一個樣板了,後面的報紙,你可就自己看著辦了,我最多也就負責一下朝廷時政這塊兒。”

“至於其他的,民生也好還是地方,以及詩詞歌賦這些,都需要您親自負責的!”

“我知道!”

朱高熾還在想著讀書人北上的事情,想著有沒有辦法去勸勸這些人,

畢竟這些個讀書人出發點其實都是挺好的,有報效國家的心思,將來做了官,只要保持本心,即使做不出什麼政績,也至少不會是個禍害,所以聽到兒子的話,就很是敷衍的點了點頭。

朱瞻基見此,也不以為意,道:“另外的話,我覺得這報社這事兒吧,我看了下,還是需要再完善一下,首先各個部分的職能,還有人手都必須安排齊全了,不能事事都您一個人看著。”

“那你的意思是?”

朱高熾聽到兒子提到完善報社的事情,這才認真了起來。

他對報紙的事情還是很關心的,特別是見識到了報紙對於讀書人的影響力後,就更加關心起來。

只不過報紙這東西,是自家這個兒子提出來的,他對這裡面的彎彎繞繞完全是一知半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有些東西相比自家兒子知道的還是太少了,所以對於兒子提出來的意見還是十分看重的。

朱瞻基看了一眼傻爹,解釋道:“我的意思是現在的報社結構有些太過於鬆散,這樣一來,第一肯定是不利於管理的,第二也會造成一些職責混亂不清,就連文章的來源也不穩定,這樣子顯然不是長久之計。”

“所以我打算把報社的人員規劃一下,設總編一人,由您親自擔任,負責統帥整個報社,下面再根據各個板塊的情況,每個板塊設定一個主編,以及兩個副主編,每個主編或者副主編手下再掛三到四個責編,”

“責編的任務任務就是初步稽核稿子,篩選掉一些完全沒用的稿子,然後將初步稽核合格的稿子交給各自主編,而主編的任務是二次稽核,找出優秀的稿子,然後將優秀的稿子再交給您,由您親自定稿,決定選擇哪些刊登。”

“這樣子一來,也能減輕您的一些負擔不說,還能更快速選出合適的稿子。”

“還有投稿一事,您這邊也需要安排一些專門的人手寫文章才行,咱們家現在也不差錢,你可以給他們一些錢,讓他們去大明各個地方尋找靈感什麼的,反正只要每個月按時交上一定數量的合格文章就成。”

朱高熾聽著兒子的話,陷入沉思,思考著這裡面的優劣。

過了半響,這才點點頭道:“主編和副主編以及這個責編的安排很好,編撰稿件,職責清晰,把文章經過層層篩選,再到我手裡時的稿子,定然都是極好的,只不過這個………”

說著,沉凝了一下,朱高熾皺起了眉頭道:“這個安排專門的人手寫文章,這件事,我覺得不妥,文章一事本就是妙手偶得,如果只是一味求量,未免會降低質量!”

朱瞻基聞言搖了搖頭道:“不用要求質量,我把這種的人叫做記者,就是記錄事件之人,他們的主要文章都是記錄自己到各地的所見所聞,比如去到民間調查,調查地方上,像是官員是否在履行朝廷的各項政策,還有百姓對於政策的接受情況,嗯就像上次我讓你暗中安排人去民間詢問百姓一樣,他們的文章不需要有多麼高深,好看,只要文字流暢,事件清楚就成。”

“記者嗎?這稱呼倒是十分恰當。”

朱高熾聽到不是寫詩詞歌賦的人,也就點了點頭。

朱瞻基笑道:“其他的事情也沒什麼了,報社這些主編責編還有記者的事兒,就交給爹您了啊。”

朱高熾聞言,忍不住笑罵道:“就知道給您爹找事情!”

“能者多勞嘛!”

朱瞻基笑笑,拍了個馬屁。

說著,朱瞻基又想起了什麼有趣的事情似的,突然笑道:“對了,爹,前些天,我讓張懋給您找的狗找到了,是一條白毛小狗,據說是從奴兒干都司的北邊傳過來的,稀罕的很,長得甚是乖巧,您看看什麼時候給您送過來?”

“狗嗎?”

朱高熾聞言愣了下,隨即才想起來自己確實讓兒子給自己弄一條狗來。

不過他也只是隨口一說,並沒有當真,聽到兒子真給他弄來了一條,頓時有些哭笑不得道:“你怎麼還真給我弄來了一條?伱看看我現在像是有那個時間養狗的嗎?”

“那沒事兒,您沒時間可以學娘嘛,安排兩個小太監伺候著。”

朱瞻基不以為意的笑笑,貓主子都安排了兩個漂亮的小宮女,這汪星人怎麼著也不能掉了檔次不是?

朱高熾想想也就點了點頭,宮裡最不差的就是太監宮女了,安排兩個照顧狗,倒也沒問題,於是就道:“你自己看著辦吧,什麼時候送過來都成,嗯,對了!”

朱高熾說著又是一頓,然後問道:“我聽宮裡的宮女說,你上次種在那個溫棚裡的種子,都已經發芽了,我去看了,綠油油一片,這法子確實不錯,如果推廣開來了,能讓百姓們在冬天也能種上一些糧食便更好了,如此一來一年即可收穫兩季,相當於提高了兩倍的產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