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吐蕃人抵達長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聽到陛下說的這番話,下方的大臣小聲的嘀咕了起來。

緊接著有一個大臣直接站了出來,開始說了起來。

“啟奏陛下,微臣覺得我大唐應該以禮教導人,教導百姓向善。

他們這群人雖然死囚,但是此次陛下把他們全部放了,讓他們回鄉探望父母。

若是他們想要進行逃竄,完全可以逃竄的。

然而他們卻是因為受到了朝堂的感化,受到了陛下的感化,因為陛下施展的仁義之心所感化。

哪怕他們知道回來是必死無疑,也全部都趕了回來。

由此可見,是因為陛下之仁義,把他們這群死囚徹底感化。

陛下當以把他們這群人全放了,以此來實行陛下之仁義。

同時也告訴我這天下的百姓,我朝堂之仁義。”

話音剛落,其他的大臣連連點頭。

此話所言極是,所言極是。

如此一來,既能彰顯我朝唐仁義之心,又能讓所有的百姓積極的向善。

相當不錯,相當不錯。

只是聽到他們所言,李二的老臉很是難看。

緊接著又看了其他人一眼,開口詢問。

“諸位愛卿,其他人呢,你們針對此事可有不同的見解?”

“啟奏陛下,臣等也覺得可以把他們給放了。

這樣一來以彰顯我朝堂仁義之心,同時也可以讓百姓積極向善!”

“是呀是呀!”

“陛下萬萬不可,微臣認為此事萬萬不可。

他們這群人本來就已經是死囚,就是因為他們觸犯了我大唐的律法。

而且還是非常嚴重的那種,若是普通的小罪。

我大唐大赦天下,普天同慶,也就把他們這群人放了,讓他們這群人積極向上。

但是這群死囚還請陛下斬立決,來正我大唐的律法之公平公正。”

一時間眾人又開始針對此事,探討了起來。

你說一句,他說一句,李二則是靜靜的坐在了一邊,盯著他們針對此事進行探討。

見到他們這群人,左一句,又一句的探討,李二揮了揮手,開口說道。

“諸位愛卿,你們所探討的這個事情,無非不就是要把他們是要放了,還是不放?

如此的話,這個事情朕就跟諸位好好的說道說道。

關於此事,朕也有自己的定奪。

來人,傳朕的旨意,我大唐以法立國,依法治國。

無論任何人觸犯了律法,都要受到律法的嚴懲。

而不會因為他的身份而解脫,哪怕是朕也不可以。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一邊說著,一邊靜靜的看向了眾人。

“諸位,這群死囚朕給他們留有了一個月的時間回鄉探望父母,已經是朕給予最大的仁慈。

今日午時,把他們這群人全部拉出去砍了。

同時把這個事情告訴我天下百姓,這天下的百姓無論任何人,膽敢犯了我大唐的律令,朕都不會輕饒。”

“諸位愛卿,你們以為朕這樣做如何?”

聽到陛下說的這番話,群臣無不高呼,陛下聖明,陛下聖明。

實則很多人心中則是無奈,很多大臣都知道,也都是小聲的嘀咕了起來。

陛下所說的這句話,也無非不就是忽悠忽悠他們小老百姓罷了。

難不成你還以為真的能夠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包括其他說的那些話,眾人表示聽著就可以啦,你一定要切記,不要當真。

若是當了真,那可真的是信了他們的鬼話。

當然這些事情也只是在嘴裡小聲的嘀咕了幾句。

“諸位,朕此次可沒有跟諸位開玩笑。

也把朕今日說的這番話可都聽清楚了。

再重複一遍,朕在沒有跟你們任何人開這個玩笑,朕也不想跟你們任何人開這個玩笑。

無論是何身份,還是你們家族中人,還是其他的人。

只要犯了我大唐的律法,若是不被朕知道也就罷了。

若是被朕知道了,一律該怎麼懲罰,朕都會依著我大唐律令的安排。

到那時可千萬不要在上朕的面前,向朕求情,我所看的,全是我大唐律令!

爾等可都聽清楚了?”

聽到陛下說的這番話,群臣高呼,臣等領旨,陛下聖明。

“好了,此次處理的事情,就由官府那邊進行處理。

同時通告我天下的百姓,讓老百姓知道我大唐律法之嚴謹,以及我大躺實行法治的態度。

無論任何人,任何身份,只要觸犯了我大唐的律令,將會實行法律的制裁!”

“是陛下,陛下聖明!”

下方的大臣再次高呼,李二看了所有人一眼,暗自點頭。

果不其然,按照賢弟所說的這樣,這事情處理起來倒是很方便。

這一次自己一定要把皇族那邊處理一下,在訓誡一番,哪怕是我皇族中人,無論任何人也都不允許觸碰朝堂的律法。

別到時候,他們這群人給自己掉鏈子。

“諸位愛卿,可還有其他的事情?”

“群臣互相看了看,紛紛搖了搖頭。

如今也沒有了其他的事情。

李二擺了擺手,若是無事,諸位,就先行退朝。

隨著退朝的命令下達,群臣高呼,恭送陛下。

李二離開了此地,一眾大臣也陸陸續續的離開了朝堂。

回到了太極殿,又開始進行忙碌。

而另一邊天牢,官府那邊得到陛下的命令,親自進行監管,安排人手,中午時分全部斬立決。。

與此同時,朝堂那邊也傳來訊息。

透過文書的方式,傳遍了整個長安城內外。

聽到這文書上的內容,所有人員小聲的嘀咕了起來。

真的假的呀?朝堂那邊真的要這麼做,真的假的呀?

誰知道呢,希望是真的吧,天子犯法怎麼可能會與我們這群老百姓同罪呢?

所有人看著朝堂下發的文書,小聲的嘀咕了起來。

畢竟這句話眾人也只是聽過,也只是透過這樣的方式告知所有人。

同時又新生質疑。

作為一個合格的帝王,不但要理解百姓心中所想,所以允許百姓言論自由,允許百姓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就像這一次,百姓議論紛紛,傳到自己的耳朵裡。

對於李二來講,百姓這樣的議論再正常不過。

為君者就應該賞罰分明,知道百姓心中所想,這樣一來才能制定好相對應的策略方式,以應對突發的事情。

同時這個事情的傳出,讓李二聞言,感覺自己的賢弟說的話真是太到位了。

這老百姓真的是什麼都不懂,你跟他解釋那些事情,完全就是在浪費口舌。

所以對於百姓來說,更重要的一點是讓大家夥能夠看得見,摸得著。

只有看得見摸得著的,對於眾人來講才是真真切切的。

又開始派人進行傳話,要整個大唐所有的皇室貴族,全部收斂一下,都不允許讓他們觸犯律法。

想怎麼吃喝玩樂,自己絕不會去搭理他們,若是觸犯了大唐律法,哪怕是自己的兒子,該怎麼懲罰就怎麼懲罰。

對於此刻的李二來說,這項律法的實施,不單單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要鎮壓。

希望不要有人觸碰到自己的手上呀,如若不然!

反觀另一邊,那一眾氏族子弟回到了家中,齊聚在一起,又開始進行研究了起來。

主要是今日朝堂那邊說的這些話,讓眾人感覺這皇帝老兒,是在點他們。

但是也並沒有直接點名的那種。

不過此事倒也無妨,就算是被針對了又能如何?

有些事情,大家夥還是心裡清楚的很。

也沒必要把事情特別直白的說出來。

要是簡單粗暴的就說出來了,我就問你們,還想不想當朋友愉快的玩耍了?

你們不會是真的以為所謂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吧?

若是這句話你們都相信了,也就意味著自己腦袋出現了問題。

當然了,也有的人非常的謹慎,當聽到這個事情之後,小聲的嘀咕了起來。

還是儘量從現在開始,安排家族中的子弟收斂一些。

不要隨隨便便地在搞事情,不然的話,若真是出了事情?

“哎,諸位放心,既然他皇帝老兒不是喜歡搞這些事情嗎?

如此的話,咱們主動出擊,把這個事情給搞起來不就得了?”

那些皇族的皇親國戚,我就問你,每個人手上乾淨嗎?

只要他們手上不乾淨,這處理起來不就特別簡單?

來人,傳我的命令,把人安排下去。

主要就是派人,前去那些皇族的地盤,搜查證據。

大家夥就先把這個事情牢牢的把控著。

這樣一來,哪怕是他們氏族子弟真的出現了朝堂那邊說的。

到那個時候,有你皇族在前面硬扛著,我就想看看你這個皇帝,該如何處理這件事情?

想起這些,所有人都大笑了起來。

想要挖坑,到了最後發現這坑挖的有點太深了,讓所有人都扛不住了。

也就只能乖乖的把那些事情透過這些手段進行解決。

“好了諸位,先把人安排下去。

把他們那些人收集他們犯錯誤的證據,只有朝堂那邊不搞事情了,大家依舊平安無事。

若是朝堂那邊搞事情,等待著他們的也有相對應的方法。”

“駕駕駕。”

就在這邊所有的事情照計劃發展之時,臨近中午時分,長安城外,一支百人的隊伍抵達到了此地。

眾人紛紛停下了腳步,抬頭望去。

周圍的百姓紛紛停在一遍就這樣靜靜的看著。

這些人是大唐的將士,而隨行的這些人,透過他們的衣著長相,能夠看得出來,並不是唐人像是周邊異族。

所有人抬頭,看到這長安城,看著這碩大的城池,心中再次一陣感慨。

為何他們大唐的城池這麼高大?

比他們一路向東,路過的各個城池都要高大。

這樣的城池,在他們吐蕃,可從來沒有見過。

一時間,所有人的心又開始氾濫了起來。

是不是若是能夠把這座城池給攻佔,豈不就意味著,他們也可以在這繁華的城池生活了嗎?

好東西誰都能夠看得出來。

這些好東西,可比在他們吐蕃生活的環境要好的不下百倍。

只是沒有大相的命令,所有人也只是在心中這樣小聲的思考,可不敢亂講。

畢竟這是已經入了大唐的地盤,第1次跟這群唐人打交道,還不清楚這唐人的實力到底有多強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就如同一隻猛虎第一次見到一頭驢,不會迅速的進攻一樣,也得探查一下這頭驢子真正的實力。

“報報報,啟奏陛下,長安城外傳來訊息,吐蕃一行人已經抵達到我長安城外。

如今在城外靜靜的等待,還請陛下定奪!”

“真是沒想到,他們這群人這麼快就來了,這速度還是蠻快的嘛。

來人傳朕的旨意,先讓這群人去鴻臚寺稍作歇息。

明日時分,帶著他們入朝堂見朕!”

“是陛下。”

祿東贊靜靜的看著眼前的一切,不為所動。

因為來到人家的地盤兒,他們明白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

片刻城內一眾護衛匆匆的趕了出來,抬頭看看他們開口說道。

“諸位就是吐蕃使臣吧?

我等奉了陛下命令,帶著一眾使臣前去鴻臚寺休息。

諸位使臣,跟我我們來吧。”

等待明日,諸位使臣前去皇宮面見我大唐陛下!

“有勞了諸位大人。”

“進城!”

隨著進城命令的下達,所有人開始進了城池,向著鴻臚寺的方向前去。

再趕往鴻臚寺的路上,肉眼望去有很多百姓,向著一邊的方向快速的趕去。

見到這一幕祿東贊心生疑惑,開口進行詢問。

“諸位大人,這前方的百姓,這是去看什麼熱鬧了嗎?”

聽到吐蕃使臣的詢問,鴻臚寺的官員把事情說了出來。

今天中午,朝堂那邊要把死囚全部斬首。

斬殺死囚?

緊接著那人把前因後果說了出來。

我大唐把那北方的突厥人全部鎮壓,我大唐陛下大赦天下。

陛下仁義,本來這些死囚,應該是在秋末斬首示眾。

但是陛下給了他們一個月的時間,允許他們回鄉探望父母。

在30日內回到長安城即可。

這不30日的時間剛過,這300個死囚已經全部趕了回來。

只是今日也是諸位使臣抵達到長安城,也就讓諸位看到了今日之事。

聽到大唐的官員說的這番話,祿東贊點了點頭。

只是心中的卻有一種怪怪的感覺。

這怎麼他們時間押的這麼準,感覺像是要給他們吐蕃人一個下馬威來著?

“真是沒想到,大唐的陛下竟然如此仁義。

大唐的百姓也如此的重信用。”

若是這個事情放在吐蕃,祿東贊感覺既然是死囚,要麼直接斬殺,要麼就把他們放走。

給了他們30日回鄉探望的機會,讓他們30之後繼續回來執行死刑。

他感覺他們的淘寶,也許會有一部分的死囚真的會回來。

但是絕大多數的,肯定逃跑了。

畢竟誰都不想死,只要能活下去,誰都不想著回來送死呀?

“哈哈哈哈,這一切得益於我大唐律法的嚴謹,我大唐律法的公平,公正。

我大唐不會冤枉任何一個好人,同時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壞人,哈哈哈哈。

好了,諸位時辰,我們走吧。”

“殺得好,殺得好。

陛下聖明,陛下聖明。”

從始至終都不乏有一些看熱鬧的,站在一邊靜靜的觀看。

而朝堂那邊的政令也傳了過來,傳到眾人的耳朵裡,所有人無不歡呼雀躍。

高喊著,殺得好,殺得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