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大唐藍田縣學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他們一行人,安排好人手備好了晚宴,開始吃了起來。

皇宮內,李二安排的一行人,繼續抓緊進行審批。

李二則是把那幾份試卷拿了過來,也開始獨自看了起來。

不得不承認,有些人的文筆才華就是到位,看著這考卷,李二微微一笑。

也有一些人試卷上文筆並不是特別滿意,不過相對來說的話,倒也勉強入了自己的眼睛。

派人把他們這人的資料全部遞交了過來。

每一個人雖說來自不同的地方,但是大致的情況大差不差。

所有人並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育,最多的都是念了那麼一兩年的私塾。

剩下的時間也是自己自學,或者是去其他的富貴人家幫工,在那裡管頓飯,不要錢,希望能夠翻閱裡面的藏書。

反正是各式各樣的情形都有,自學或者是學習的那麼一點點兒的。

如此的條件,竟然做到了這般成績。

也是可以了,若是有了系統的學習,那還不得了?

李二思索了片刻,忽然有一個想法出現。

隨後叫來孔賢,孔夫子把這幾名的考生的卷子遞給了他,讓他檢視了一番。

自己看完,與陛下所謂的孰優孰劣也大致相差不差。

只是,這群人的本事與自己學生本事,還差了一些火候。

只是自己不知道,陛下讓自己看他們的卷子是什麼意思?

聽到孔夫子的詢問,李二把他們這群人的身份背景說了出來。

順勢著把自己的想法也說了出來。

看了他們的身份背景,再看了遞交上來的試卷,孔賢思考了片刻。

一個沒有任何身份背景的,並沒有經過系統學習的,能達到這樣的層次也已經算是相當不錯。

要是能夠經過一番系統的學習,這些人的潛力,不在他的那些學子之下!

“嗯,這些人的文筆才華,定然得不到高中的條件。

但是朕決定給他們這群人一個機會。”

不知陛下這個機會是什麼意思?

“那一日你說要在我那賢弟的莊子旁,搭建一個書院。

朕已經讓長孫無忌前去處理了。

屆時你的書院也將會建成,除了你這個書院之外。

朕想著可以在我長安城外,再建一座書院。

這次這座學院有孔夫子你當院長,把今年落榜的考生,裡面有潛力的,全部安排過去。

讓其進行一番系統的教學。

他們這些人沒有經過系統的教學,都有了如此不錯的成績。

要是經過孔夫子你們,兩年的培訓學習,我相信在接下來的科舉考試中,他們一定能夠獲得不錯的成績。”

這個事情,也經過李二深思熟慮,才決定安排下來的。

這群人沒有任何的身份背景,此次缺少的就是一次這樣的機會。

若是這樣的機會可以給他們這些人,屆時這些人將是我大唐未來的基石。

一個沒有任何的身份,背景,還是有朝堂培養出來的,這樣的人不效忠朝堂,不效忠自己,還想著效忠誰?

當然啦,此事自己計劃,以及能夠籌劃成功,也得益於自己遇到了賢弟。

跟他合作賺了這麼多錢,有了充足的錢財便可以大手一揮,把這學院給籌備起來。

若是籌備此次的學院,要戶部付費,李二知道,定然會遭到那群氏族子弟的極強烈反對。

所以這一次拿出自己錢,想怎麼建就怎麼建,想怎麼弄就怎麼弄。

完全跟其他人沒有任何關係,除此之外接下來還可以在天下範圍內進行篩選。

凡是那些平民家的子弟,有一些基礎的,但是因為家庭原因無法讀書的,都可以把他們安排過來學習。

不需要他們付費,免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看到如今的這種情形,自己倒是也希望能夠把全天下的想要學習的學子,都集中在一起進行教學。

奈何自己目前實力有限,根本就做不到呀,想到這些皺了皺眉頭。

“陛下,若是學院建設,老夫是雙手支援陛下的做法,我們確實可以開設一個學院。

把今年落榜的那些平民家的子弟全部安排過去要其學習。”

李二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這個學院自己決定建設在藍田縣,藍田縣距離長安城,也不過三四十裡的距離。

距離賢弟在的莊子也大差不差,這樣一來,無論是自己還是夫子,無論去哪裡都十分的方便。

安排在長安城太過於扎眼,還是低調的進行吧。

“陛下此舉,定然能為我大唐培養大量的人才,老夫在這提前恭喜陛下了!”

哈哈哈哈。

李二大笑開來,擺了擺手。

這些想法啊,朕也是看到夫子在我那賢弟旁邊建設了個書院想到的。

說到底此事還多虧了你們呀,到時候還得需要安排大量的人員前去教學。

還得麻煩孔夫子你呀。

孔賢搖了搖頭。

“陛下此言差矣,我先輩說過有教無類。

老夫平生最大的願望,也是希望能夠把這一生學術傳授出去。

如今有了一個學院,我這計劃也能夠實施了。”

“如此,就有勞夫子了。”

孔夫子走後,李二又叫來其他的大臣,把這個事情安排了下去。

關於前去藍田縣修建一事,錢財這方面自己解決。

若是他們缺錢,來自己這邊即可,自己將會前去調撥。

如今的自己,啥都缺,唯獨不缺錢兒。

想到這,李二忍不住笑開了花。

此次學習實行的是兩年免費制,這兩年由自己親自出資,讓他們可以無憂無慮的進行學習。

參加接下來的兩次科舉考試。

若是這兩次科舉考試成功,便給他們安排各自的職位。

要是這兩年科舉考試全部失敗,定然不是讀書的那塊料,乾脆就回老家種地去吧。

真的希望有朝一日,在整個大唐凡是平民的學子,無論身份都可以入學堂。

奈何,唉。

罷了罷了,那些事情自己現在考慮著實有點傷感,等到科舉考試正式結束再說吧。

隨著所有人焦急的等待,時間一天天過去。

那邊所有的試卷全部被審批完,以優秀,一般,非常差,分成了3,6,9等。

李二親自檢視了一番,這些優秀的試卷,看到上面再作答,確實相當的不錯,很是滿意的笑了。

在看了這寫的一般的,這才華與之相比確實欠妥。

再看到那些最差的,真想罵人,狗屁不通。

若不是這一次科舉考試剛進行,自己沒法進行人才的初次篩選。

像這種狗屁不通的,絕對不會讓他們入朝堂進行科舉,真的丟人。

為了此次科舉的公平公正,次日早晨,在朝堂上,把之前的卷子全部取了過來,在所有人的注視下,張開了試卷進行羅列比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由一旁的人員進行登記在冊,錄入。

一個一個人名全部說了出來,聽到那些熟悉的人名,那一旁的氏族子弟微微一笑。

看看,這就是科舉考試,雖說並沒有透過舉薦制度,把人才舉薦上來。

但是在科舉考試這方面,自己的人,就能把所有人全部碾壓。

而那些人是什麼樣的身份,透過他們的名字,李二也能夠知道。

此次科考,共計1000餘人,在裡面選擇出100餘人上榜。

這100餘人中,每一個人的姓名,籍貫都叫人重新說了一遍。

李二是越聽,自己的心越發的慘淡。

100餘人,他們氏族子弟佔據了80多個,只有20個是平民弟子。

而這20個平民弟子中,又有大半數,是在中原地區。

這些人雖說是平民百姓,但是每一個人因為家境的原因,倒是都經受過良好的教育。

而剩下的那兩三個,並沒有任何的身份背景,完全是自學成才。

同時,在這100個人中,氏族門閥子弟位列榜首。

那20個人,基本上在這100人中是墊底的存在。

得到這樣的結果,李二雖說並不滿意,但是自己卻無可奈何。

畢竟此次科舉一事,從選拔人才,以及到最後科舉結束進行審批,嚴格按照最強的一套流程進行。

根本就沒有任何人與之作弊,雖然想要得到的結果,並不是特別滿意。

但說到底,自己也安排上來20多人。

若是沒有此次的科舉制,想必這20多個人,此生都不會有進入朝堂的機會。

而自己確實給了他們這樣的機會,這些人便是李二招募出來的基石。

有了他們這些人,他相信等到明年的科舉制,還有大量的人才會為自己所用。

“諸位愛卿,若是有人對此次科舉結果的判定,有任何異議,可以上前自行翻閱試卷,親自檢視即可。

若是沒有任何人有異議,來人傳朕的旨意,安排人員統計一番。

把此次科考摘抄的副本一同貼在長安城外,供所有人檢視。”

“是陛下。”

若是有事兒繼續啟奏,若是無事退朝。

如今已經沒有了任何的事宜,隨著李二身邊的貼身內官一聲退朝,群臣高呼,恭送陛下。

李二起身離開了朝堂,來到了太極殿。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