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約個日子,前去拜見大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聽到那孔夫子說的這句話,這一次李二是徹底怒了。

若是之前他說的那些,所針對的事情也不過是天下的災民。

李二是一個仁慈的君主,不會因為有人說百姓這個事情而暴躁。

但是這一次,這匹夫,千不該萬不該,不該認為自己什麼東西都明白。

竟然以自己的想法,議論朝堂用兵之事。

“夫子慎言,我大唐對突厥用兵,那是國之大事。”

站在身邊的幾人聽到孔夫子竟然這麼說,直接勸阻。

雖然大唐用兵征戰這些事情,陛下並沒有跟他們群臣進行商議,直接把事情安排了下去。

但是事後陛下也解釋了一番,也明白陛下這樣做的目的。

陛下所做的這些,可都是為了天下的百姓,只不過方式不一樣罷了。

這怎麼到了他的嘴裡,陛下這樣做,單單是自己的雄心霸業,不是為了這天下百姓?

別的不說,此次關於征戰一事,就連魏徵他們這些言官,知道了之後,也都是舉雙手贊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沒有人認為陛下做的這些不對,而此次征戰,大唐百姓呼聲也非常高。

如此天時地利人和,到了他這裡,陛下竟然成了昏君?

還說出了這些個話,這讓陛下如何不憤怒?

“陛下,孔夫子他也是無心之言,是啊,陛下還請陛下息怒。”

一些大臣站了出來,想要進行勸阻,只見李二用力的拍了一下桌子怒斥。

“你個匹夫,剛剛你說朕是昏君,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好朕都忍了,不跟你一般計較。

但是你千不該萬不該,不該議論朝政。

竟然說出了要我大唐與突厥和平,以及進獻糧食的話。”

然而李二剛把這句話說出來,那孔夫子反倒是面帶不屑。

“怎麼?難不成我說的實話讓陛下惱羞成怒了?

若是如此,我倒是想要看一看,這是何道理?”

“是何道理,難道你們孔家的道理,就是拿著我大唐百姓的東西,進獻給周邊異族,來謀求所謂的和平?

我大唐每年有多少錢糧,要白白的贈予突厥。

我大唐邊關百姓,他突厥每到秋季便會南下擄掠。

在你眼中,其他的百姓皆是百姓,難道我邊關的百姓就不是百姓了嗎?

難道我大唐百姓一年辛辛苦苦種植的糧食,繳納的賦稅,就得有一半兒交給那突厥人?

如今這天時地利人和,我大唐出兵征戰突厥,把突厥徹底的消滅,讓我大唐北部再無敵手。

自此,我大唐再也不需要看他突厥人的臉色。

我大唐北部邊關的百姓也得以安寧。

果然只是個匹夫,成不了什麼大氣候。”

“那有何偏偏今年前去征戰突厥?

若是等到明年,風調雨順,我大唐在前去爭戰突厥也是可以。”

李二一聽,本來很是氣憤,但是這一次愣是自己想要笑。

“你可知道,戰爭就是需要知天時地利人和?”

“老夫只知我天下百姓都快餓死了。”

此刻真的是應對了那句話,你跟他講道理,他跟你耍流氓。

你跟他耍流氓,他又開始給你拿起法律。

流氓不可怕,就怕這流氓還有文化,愣是把李二氣的青筋暴起,確實拿他沒有任何辦法。

“好了,退朝。”

說了一聲退朝,李二也懶得跟他再費口舌。

乾脆直接離開了大殿,回到了太極殿。

而朝堂當中,其他的人員,有的得則是暗自竊喜。

這樣做就對了,就讓給皇帝老兒搞一些事情才好呢。

只是可惜,他皇帝老兒竟然如此羞辱,孔夫子也是安然無恙?

也有的大臣,很是不悅的看了他一眼,冷哼一聲,紛紛離開。

有的大臣離開朝堂幾人小聲的說道。

“這夫子說的可真的不地道,陛下也是非常的不容易。

陛下也有陛下的苦衷,再說了,陛下那樣做也有陛下的道理。

誰知道人家這麼不給面子,若是陛下是昏君的話,就憑他那樣辱罵,就已經派人將其斬首示眾了。

還能讓你活著走出大殿?”

眾人也只不過都是幾人小聲的嘀咕了幾句兒話,沒有大聲說出來。

誰知道這孔夫子。會不會再把炮火瞄準了他們一般猛烈的輸出?

罷了罷了,這些事情,跟他們並沒有任何關係,所有人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全當是看不見。

話說另一邊,李二回到了太極殿,整個人都充滿了憤怒。

孔家一行人簡直是不把自己放在眼中,自己真想直接下了命令,把他們全部斬首。

或者把他們直接投入天牢,狠狠的治他們的罪。

“陛下,稍安勿躁,孔家的人,也不過就是一個匹夫罷了。

豈能知道陛下對突厥他們的戰爭是何意?

就連我等在一開始都沒有看明白,還是多虧了陛下為我等進行講解。

我們才知道其中的事情,那種匹夫之人,陛下在乎他說的那些做什麼?

若不是因為他們出生在孔家,若不是因為他們身份是孔家之人。

像他們這種匹夫,我等連搭理都不想搭理。”

長孫無忌對陛下安慰了一句,李二倒是很滿意的點了點頭。

“是啊,是啊,輔機還是你能夠懂我的心思。”

“是呀陛下,這大旱已經持續了這麼長時間。

再過一段時間就要進入秋季,我就不相信到了秋季還是如此?”

是啊,李二思考了片刻,這時間過得可真是夠快的。

只是過了一段時間,想必用不了多久,這天下就好起來了。

只是我那賢弟說了,這旱災過後,將會有蝗災,這又當如何?

一時間長孫無忌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只得繼續勸解了一句陛下。

“陛下,確實那趙公子說了蝗災一事。

但是他也並沒有說,這蝗災一事,會有多嚴重?

若是僅限於長安城的周邊呢?

所以陛下,微臣覺得,我們倒是不必要太過於擔心。”

李二小聲的嘀咕了一句兒。

賢弟真的沒有說過蝗災的大小嗎?

長孫無忌思考了片刻,搖了搖頭。

“陛下,趙公子好像沒有說過。”

話說另一邊,那孔夫子在朝堂批完李二之後,便離開了皇宮,回到了客棧,休息了起來。

不多時,國子監的那幾個夫子,來到了此地想要詢問一下。

朝堂發生了事情,他們也已經知道了。

誰知道自己的大哥這暴脾氣一上來,竟然說了這麼多?

“什麼?難不成你們也認為我說錯了?”

大哥這暴脾氣上來,高低誰也不懼,與其如此還不如順著他說幾句話,這個事情就這樣處理吧。

“哼,這個皇帝老兒,在朝堂上被老夫說的啞口無言。

到了最後只能離開,不然的話我定然還是要跟他,再好好的說道說道。”

“大哥,其實吧,那些事情我們都已經聽說了。

我們覺得,陛下說的也不無道理。

那突厥小兒早在隋朝時候,就傷害我中原無數的百姓。

在到現在大唐,那突厥小兒數次來到大唐侵犯。

陛下此次征戰,那是民心所向,只要把那北方的突厥鎮壓。

我大唐北部邊關,再無戰事。

那突厥人,更是再也不敢侵犯我大唐,我大唐的邊關百姓,也不用擔驚受怕。

在到明年我大唐開始休養生息,永無戰事。”

“你們?”

“大哥只是你與陛下的理念不同罷了。”

“是啊大哥,事情就像我們所說的這樣。

其實我們來到長安,瞭解陛下,陛下可謂是兢兢業業,任勞任怨。

你這一路上,可有遇到哪個城池有貪官汙吏,沒有為百姓做事。”

這一路上走來,路過了很多城池,遇到了很多官員,平心而論自己還真沒有遇到貪官。

因為此次關於賑災,當今聖上可是下了死命令。

還派遣了大量的人手,在天下巡查,若是遇到貪官汙吏,等待他們只有死路一條。

聽到他們那麼一說,那孔夫子暗自嘆息。

說到底終究我大唐的這些百姓,確實受災了,糧食確實沒有到。

“大哥,其實按道理,我大唐的糧食,哪怕是供應再多的百姓,也是能夠消耗得起的。

但是這天下你又不是不知道,氏族門閥根深蒂固。

大哥之前不也說了嗎?

你路過了那各個城池,那些氏族富商,他們每一個人的家中糧食遍地。

若是他們能夠開倉放糧,災難直接解決。

哪怕他們不開倉放糧,若是販賣,朝堂也買得起。

只是他們做的事情,太過分了。

此次旱災也不會鬧成這般田地,歸根結底,氏族門閥才是禍害。”

被自己的同族胞弟聊了這麼多,孔賢的心情也漸漸的平復。

“而陛下更是聖賢之君,此次科舉一事,大哥應該已經知道了吧?”

聞言,孔賢點了點頭。

關於科舉制的事情,自己還是很讚賞的。

關於科舉制的事情,自己還是很讚賞的。

雖說在朝堂上怒懟當朝皇帝,這對於他自己來講公私分明。

他皇帝老兒因為征戰北方突厥導致天下糧食不足,賑濟災民一事安排的不到位,所以自己在朝堂上怒懟,皆是為了天下百姓。

但是這個科舉制,相當不錯。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