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乾綱獨斷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漫長的酷暑終於走到了尾聲,一場連綿數日的細雨將人間洗刷的更外清爽。午夜時分雨水滴滴答答的從屋簷落下到青石板上,彷彿一曲催眠曲,助得蒼生好夢。

即使是內閣那四位長年喜歡琢磨事的老人精,這兩天都睡得更外安神,更別提本就沒心沒肺的小八了。

不過楚牧卻睡得不好,坐在御書房裡昏昏欲睡,要不是張淵凌厲的眼神和高光義不時的嘆息,他早就找周公去了。

這段時間晚上隔三差五紫露就拿著美酒找他夜聊,人間最為熬煎大概便是漫漫長夜美人並肩,卻只能幹聊,無數次的說道情深意切之處,怕死的楚牧只能幹一杯苦酒壓一壓……

或許更煎熬的是小八,本來就是出去上個茅房,一回來發現皇帝跟別人在屋裡美酒佳人了,回不去的他只能在細雨中瑟瑟發抖……

本來楚牧想小朝結束後便回去補個覺,更不想一向早早等候自己開會的內閣諸公今日少了一個,還偏偏是首輔大人,他要是不來小朝還真沒法開始。

張淵也是過來人,一看楚牧那狀態便知昨晚上陛下大概是愉悅過度了。雖然之前因為楚牧變成預言之子,又妙計平定南黎讓張淵對其大為改觀,這一段時間他也鮮少開炮。但張淵註定是張淵,在楚牧打了第十一次哈欠後,他終於忍不住了。

“哼!豈有此理!”張淵忽然大聲一喝,別說把楚牧嚇了一跳,連正要喝茶的高光義也被嚇得一抖,茶水撒了一地。

“堂堂內閣首輔竟然無故遲到,御書房議事何其重要,他竇鼎之也敢如此怠慢!真是豈有此理!哼!最近一段時間我就看出他整日無精打采,印堂發黑,想來是整夜與小妾嬉戲所致!”張淵不悅的說道。

楚牧耷拉著臉,你瞪著我說幹什麼?是生怕我沒明白你是在內涵我麼?

張淵怕皇帝沒聽明白,又道:“哼!正所謂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他竇鼎之竟然不懂這個道理!嗚呼,政精於勤而荒於嬉啊!”

喂喂,你老祭酒傷身了吧!還嗚呼上了!竇鼎之多大年紀跟少之時有毛線關係啊!你內涵的用力過勐了!不用瞪著朕還挑眉了,朕聽明白了!

“哎,閣老也不要誤會,我以為首輔並非那樣的人,戒之在色我都牢記在心,首輔又豈會不知!”楚牧笑著說道。

這時殿外傳來一聲“首輔竇大人到了!”

竇鼎之說著就走入了御書房,斜眼瞟了一眼張淵,顯然他聽到了剛才的話。

不過張淵也不是慫人,你遲到了還不興我拿你舉例勸諫一下皇帝啊!

“首輔何故遲來!”都不等楚牧發話,張淵便質問上了。

“反正不是因為荒於嬉!”竇鼎之不悅的轉身拱手道:“陛下,因重要政務處理,臣才晚至,望陛下明察!”

“哦!一大早的出了什麼事麼?”楚牧問道。

竇鼎之深呼吸了一口,才緩緩道來:“是臨淵城來的急報!”

張淵大驚:“是西原偷襲臨淵城了麼?”

楚牧也皺起了眉頭,心想你怎麼當眾談這事了,關於西原不得咱倆私下先通氣麼?難不成真是西原偷襲了?

竇鼎之卻一派輕鬆的道:“陛下勿憂,並非西原奇襲!而是西原派人送了一封國書前來,請求與我大文議和!”

西原的文書是直接快馬送給了竇鼎之,不過竇鼎之不能讓私下議和的事曝光才說是送到了臨淵城再轉送而來。

“西原乞和?”

“怎麼這麼突然,為什麼?”

“會不會是什麼陰謀!”

另外三個內閣大臣都感到什麼驚訝,楚牧卻如釋重負。

竇鼎之沒有回答他們的疑問,而是將文書直接呈給了楚牧。

楚牧看著文書,簡直不敢相信,西原竟然爽快的答應了議和,也沒有附加什麼條件,甚至還同意了在大文舉行朝覲的時候前來簽署最後的合約。不過……

“明律聖卿?”楚牧疑惑的問道。

竇鼎之明白楚牧的疑惑,他剛看到時也很驚訝,之前他跟諾切強調過,達成議和必須得有聖卿級別的人出席,但他原以為會是弘法聖卿,畢竟這幾年都是和他在聯絡,不曾想西原派出的代表竟然是一向主戰的明律聖卿!

不過另外三個人精看著呢,竇鼎之只能道:“回陛下,根據西邊的訊息,如今西原實際掌權的便是這明律聖卿,他願意在朝覲之時親自前來,想來西原是真心願意修好!”

竇鼎之已經足夠小心,用字遣詞都透露著這是西原主動,西原認慫了,就怕引起另外三人的反對,畢竟處理和西原的關係十分敏感。

不過即使說成了這樣,張淵依舊跳了起來。

“陛下,不可輕信西原人的話,那是一個不講信義的蠻夷之邦,多年來我大文一直不曾欺凌與他,他們當年卻背信棄義偷襲我大文!還企圖奪取臨淵城,狼子野心之輩不可相信!”

高光義看了一下楚牧的反應,感覺皇帝似乎並不反對此事,便站了出來:“張閣老不要這麼激動麼!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如今西原主動乞和,我看也不是不能商量的麼!”

“高大人湖塗!西原多次犯我邊境,幸賴武宗神勇英王用命,才守住了祖宗江山!如今卻和他們議和,豈能對得起武宗和那些死去的將士!”張淵轉身拱手道:“陛下,您是夢過五千年的,趙宋與外夷媾和殷鑑在前,不可不慎啊!”

竇鼎之自然是想到了張淵會反對,只是沒想到袁復也站了出來:“陛下,臣想西原之人貪婪異常,是不是提出了別的什麼條件!”

這話一說,竇鼎之的臉不禁嚴肅了起來,張淵看見馬上走了過去:“我可有言在先,若是有人敢提給西原歲幣,我就是磕死在這也不會同意!天下人也不會同意!”

楚牧看著張淵如此激動,終於理解之前永平帝和竇鼎之對於議和的謹慎了。他畢竟是後來才來到這個世上,並沒有對西原特別的看法,所以可以理性的看待同西原的關係。而這個世上並不是所有事都可以靠理性來處理,就像對西原,大文人的恨是根深蒂固的。

“誰說要給歲幣了!西原敢提這個要求,不用張閣老您說話,老夫第一個就會把西原的國書給撕了!”竇鼎之嚴肅的說道。

“這麼說來夷狄是一點條件沒開了?”張淵絕不相信西原會無緣無故的來乞和,一定有所圖。

“西原並未有過分之求,只是……”

都不等竇鼎之話說完,張淵馬上打斷:“且慢!過分之求?這麼說西原還真有條件了!”

楚牧皺起了眉頭,重開貿易本就是修好之後應當做的,其實都不算條件。剛才他還沒覺得西原提條件,可看張淵這麼激動,忽然覺得西原提的幾個小要求或許都是問題。

在物質上西原確實沒有要求什麼,不過他們認為明律聖卿已經讓步願意赴大文,但大文也應該給個臺階,要向天下昭告是大文邀請明律前來。而且明律要求停留臨淵城一天,祭奠過去再次犧牲的西原將士。

果然張淵一聽就炸了:“什麼?西原乞和還要我們發出邀情,憑什麼!祭奠將士,那些都是該死的敵寇,死有餘辜!”

或許是早就料到了張淵的反對,竇鼎之緩緩的道:“此事重大,張閣老的反應也是自然。不過這事要從面子和裡子兩方面來看,從面上看,西原主動請和已經算是低頭了,更願在朝覲之時前來更是表現了誠意!人家要我們公開邀請,既是要面子,無非也是要一個保證,畢竟他們要是偷偷摸摸來,也擔心半路上除了什麼意外,公開邀請也是讓他們能安心!從裡子看,如今國庫什麼情況不用我多說了,西原想和難道和對我們沒好處麼?朝廷一年在西境花多少銀子,在座的都知道,陛下登基咱們都不敢減免賦稅,此乃我等之過,如今因陛下聖明,西原望著而畏主動乞和,要是修好每年能剩下不少銀子,拿這些錢用於賑災用於興修水利不好麼?你說呢張大人!”

竇鼎之的話在理,可張淵一時還是轉不過彎來,畢竟對西原的怨恨累積了多年。

“首輔的話我能聽進去,也說得是事實!可天下人不見得聽得進去,畢竟背信棄義在先的是他們!西原要面子,我們大文更要是非,我以為接受西原乞和可以,不過得想讓他們公開為當年背信犯我大文道歉恕罪!而且這件事也不能和稀泥,西原那個什麼聖卿要來,是以什麼身份?西原和我大文又是什麼關係!誰尊誰卑是不是也得說清楚?”張淵嚴肅的道。

竇鼎之沉默了,張淵說的並不是氣話,相反是很現實的問題!道理他們幾個能明白,天下人能明白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同樣的,趙宋議和保證了百年太平,民生才得以發展,但是人們依舊鄙夷之。諸葛亮北伐勞民傷財,西蜀民生凋敝,可百姓還是讚許之。

竇鼎之也知道此事的複雜,正所謂欲速則不達,他也沒打算今天就能完全說服諸公,便拱手道:“陛下,張閣老所言在理,此事甚大可多加考慮再來商定!”

高光義一看風向,也道:“哎,此事確實真大,首輔說得對,當多加考慮不要這麼快做決定!”

袁復也站出來附和。

似乎隱隱之間四位大臣已經達成一致,這件事要從長計議。可楚牧一向不太喜歡急於表態的楚牧,卻沒有如往常那般點頭同意!

楚牧有一個特點,如果他沒有下決心,那他便會考慮很久,遲遲不做決定,這也是他以往小朝很少表態的原因。可一旦他做出了決定,就不會拖泥帶水,必然是堅定的去做!

就像這次和西原的議和,從他知道開始已經想了很久,無論怎麼想這件事辦成都是對大文有利的,所以他支援竇鼎之私下議和!既然如今西原給出了他認為還算善意的回應,那就不要再浪費時間了!

面子固然重要,但面子不能凌駕於裡子之上,只要是對大文好的事,就該去做!就如當年太祖會力排眾議把臨淵城交給戕人一樣,不要想著時間能解決一切!那是屁話!

多少事情都是指望時間來化解,結果都拖成了死結!如今就四個人的內閣還不能搞定,等這事上了大朝,事情只會更加麻煩!

四位閣老很是奇怪,楚牧並沒有像往常那樣點頭,而是端起茶杯來抿了一口。

“諸位知道大明是怎麼亡的麼?”楚牧忽然說道。

他並沒有站起來直接乾綱獨斷,那不是他的風格,也無法真的讓諸公信服,那便用自己最熟悉的五千年來解決吧!

竇鼎之等人不明白楚牧的意思,當然他們也不知道明清那幾百年的事。

“在明朝後期,盤踞在東北的滿人已經實力壯大,明朝數次討伐皆難勝之,眼看邊患日盛,朝廷便加大了稅收,百姓的生活又陷入水火!結果邊患沒有除掉,又引發了各地的起義!”楚牧自顧自的說了起來,顯然他要用他的明清獨家解釋權來對付這群不好對付的人精。

“眼看遍地烽火,當時的皇帝崇禎便起了和滿人議和的心思,因為怕朝堂諸公反對,便讓當時的兵部尚書去私下聯絡,滿人大了多年也是疲敝也有意議和。可不想崇禎還沒下決定,議和之事意外洩露,一時間袞袞諸公紛紛以趙宋議和之鑑反對,崇禎便退縮了從此不再提議和之事!不過數年之後,京師淪陷,崇禎自盡於煤山之上,整個京城血流成河,繼而天下大亂億萬黎民死於戰亂,萬里錦繡河山淪為人間煉獄……”楚牧作勢捂著雙眼,又道:“在夢中,我看見死去的孩童被野狗吞噬,受辱的婦人為了貞潔而自戕,千里無雞鳴之聲萬里遍地骸骨,哎!張閣老,你覺得這一切是誰造成的?是崇禎皇帝?還是那些為了國家體面的大忠臣?還是一開始就憎恨滿人的普通百姓?”

張淵愣住了,支支吾吾:“這……大廈將傾,原因種種,難以三言兩語說清!”

“可朕說的清!因為朕夢中看到了,崇禎並非無志之主,他素有中興之願!奈何他不該做的事剛愎自用,該做的事畏首畏尾!就如那議和,身為天下主,當為天下計,擔心大臣質疑畏懼百姓唾罵,便退了!朕不想退,和西原議和,朕以為是好事,大大的好事!我知道你怕同意了,會有損你清流領袖的英明,也覺得最該考慮的是國家的面子!但朕考慮的是國家的裡子,或許會有官員不理解,百姓不支援,那便讓他們衝我來吧!與西原議和之事,朕決定了!昭告天下邀請西原聖卿前來!放心,朕會讓國史館寫的一清二楚,此事是朕乾綱獨斷,與諸公無關!”

被皇帝這麼一說,四位閣老都愣在了原地,誰也沒想到今日皇帝會把話說的這麼硬。

“怎麼著,沒人去擬旨麼?還是說諸位想用朕給予你們的權力來否了朕的決定?”楚牧起身質問道。

袁復趕緊跪下:“臣不敢!臣願擬旨!”

高光義嘆了口氣,也道:“臣也願擬旨!”

楚牧望向了張淵,張淵並沒有跪下,而是拱手道:“請陛下讓國史館註明,臣曾反對此事!”

我去,我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你還反對!楚牧不得不佩服這位當世清流第一人!

“但是,經過陛下一番良言,臣幡然醒悟,贊同陛下的決定!”張淵堅定的說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