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殺鰲拜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見到鰲拜已經答應下來,康熙吩咐外面侍衛們下去休息,不聽傳呼,不用進來伺候。

鰲拜見他這麼準備,頓時哈哈一笑。

康熙低聲道:“鰲少保,你勸我別讀漢人的書,我想你的話很對,咱們還是在書房裡摔跤玩兒的好,不過別讓人聽到了。要是給皇太后知道了,可又要逼我讀書啦。”

鰲拜大喜,連聲道:“對,對,對!皇上這主意挺高明,漢人的書本兒,讀了有什麼用?”

又看向康熙身邊的那名年輕侍衛,莫名地打量兩眼,感覺這侍衛跟平時縮頭縮尾的其他侍衛截然不同。

尤其是皇上身邊的侍衛,自己哪個不眼熟?

這人怎麼沒見過,哪裡來的?

康熙見他打量海昆,暗罵一聲這奸賊倒是機警,笑道:“鰲少保既然已經答應,那就開始吧。”

“小太監們,先十二個人分成六對,打來瞧瞧。”

十二名小太監捲袖束帶,分成六對,開始摔跤。

鰲拜也是被吸引了注意力,笑吟吟地觀看,見這些小太監功夫平平,笑著搖了搖頭。

康熙拿起茶盞喝了一口,笑道:“鰲少保,小孩兒們本事還使得嗎?”

鰲拜笑道:“將就著瞧瞧,也過得去!”

康熙笑道:“跟你鰲少保比,那自然不成!”

說完話,把茶盞砸在地上:“還請鰲少保指點指點他們吧。”

鰲拜一怔,說道:“皇上……”

兩個字剛出口,身後十二名小太監已一齊撲了上來,扳手攀臂,抱腰扯腿,同時進攻。

鰲拜見這情形,也是哈哈一笑,雙臂用力一甩,直接把四名小太監甩了出去。

這時候他還沒用全力,一條手臂就能甩出去兩個人,果然滿州第一勇士,天生神力不是吹的。

他還不敢使力太過,生怕傷了眾小監。

左腿輕掃,又掃倒了兩名,隨即哈哈大笑。

十二個小太監因為被康熙提前下了死命令,這時候出盡了吃奶的力氣,牢牢抱住他腰腿。

鰲拜漸漸不耐煩起來,一用力氣便要推開小太監們的糾纏,

小太監們抱腰的抱腰,拉腿的拉腿,摔脫了幾名,餘下的又撲將上來。

鰲拜看向皇帝,微微皺眉,心道:“陪這些小孩子玩玩就行了,怎麼還不停手?”

康熙則是看向海昆:出手啊!

母后給安排的高手,這時候怎麼還不出手?

海昆已經衡量出來鰲拜的大概力量,對尋常人來說的確很勐。

不過說到底,也不過是那種頂尖大力士級別的,再加上多年戰陣廝殺的經驗,屬於是沙場廝殺的勐將,縱橫無敵。

若說他的個人武力,天地會青木堂眾人裡面能夠擊殺鰲拜的,至少能找出五六個。

但是,武功高,不代表有機會擊殺。

正如同陳近南不可能直入皇宮擊殺滿清皇帝一樣,青木堂眾人也是想盡辦法破不開鰲拜的侍衛保護。

真要殺鰲拜,海昆甚至也不用精神控制。

鰲拜是沒有內力的人類頂尖,他海昆早就是超越了人類極限的力量、速度,只不過在都市的世界中極少全力爆發。

“皇上,這人要死還是活?”

海昆問道。

康熙驚喜:“鰲少保如此神威,你也有把握嗎?”

“自然有把握。”海昆說道。

“不可欺君!”康熙又問了一句,得到確認後,又笑著看向鰲拜,迷惑他,“鰲少保,我這侍衛不知道天高地厚,一開口就說可以把你拿下。”

“你們倆試試吧?”

鰲拜此時心中已經忍不住警惕,聽到康熙這麼說後,更是忍不住惱火:“臣倒是要看看,這人怎麼把臣拿下!”

“那你就看看吧。”說話之間,海昆走到鰲拜身邊。

鰲拜連踢帶橫掃,將十二個小太監扔到一旁,悶喝一聲朝著海昆打來。

這一拳勢大力沉,海昆卻是抬手接下,身體晃都沒晃。

康熙見此情形,悄悄繞到鰲拜背後,拔出匕首,一刀插入了他背心。

鰲拜勐覺背心上微痛,立即背肌一收,康熙這一刀便刺得偏了,未中要害。

鰲拜轉過身來,眼前一個少年,正是皇帝。

他大叫一聲,終於明白皇帝要取自己性命,揮拳便向康熙打來。

海昆抓住他手臂,把他往後一扯,與此同時,十二名小太監又湧上來要抓鰲拜。

海昆一看小太監們十分積極,連自己出手都不方便了,也就鬆手讓他們上。

這一次鰲拜可是不留手了,猶如虎入群羊,一伸手抓住兩名小大監,將他們腦袋對腦袋的一撞,二人登時頭骨破裂。

他跟著左手一拳,直打進一名小監的胸膛。

右腳連踢,將四名小監踢得撞上牆壁,一個個筋折骨斷,哼也沒哼一聲,便已死去,接著左足踹在一名抱住他右腿的小監肚上,那小監立時肚破腸裂。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霎時之間,鰲拜連殺八人,勇勐無比,餘下四名小監都嚇得呆了,不知如何是好。

康熙也是嚇得額頭直冒冷汗,又看向海昆。

只見海昆依舊不急不忙,走向鰲拜。

鰲拜怒吼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今日咱們就一起死吧!”

竟是要和康熙同歸於盡。

海昆這一次又上前,伸手接住鰲拜拳頭。

鰲拜大怒,另一只手臂又揮過來,又被海昆接住。

雙手全都被抓住,鰲拜怒吼連連,昂起頭來朝著海昆腦袋發起碰撞。

海昆冷笑一聲,手掌用力,鰲拜兩條手臂頓時如同甘蔗一般發出脆響,扭曲折斷,明顯是不能用了。

這一下子,本來正準備用頭槌攻擊海昆的鰲拜便疼痛難忍,慘叫一聲。

海昆又是一腳重重踢出,鰲拜右腿被直接踢斷,跪倒在地。

眼看鰲拜撲倒在地,口中慘叫不斷,已經沒有反抗能力,康熙大喜,叫道:“海侍衛,你做的好極了!”

他連忙從書桌抽屜中取出牛筋繩索出來,讓四個驚魂未定的小太監把鰲拜手足都綁住。

鰲拜停下慘叫,對康熙大叫:“我是忠臣,我無罪!這般陰謀害我,我死也不服!”

康熙對這話也不理會,從喜悅之中漸漸平靜之後,才狐疑地看了一眼海昆。

這個海侍衛,對自己也不太恭敬,做事情也不太積極,甚至也沒跪下磕頭,口稱奴才,這是什麼情況?

今日也幸好有他,要不然非要出事不可。

康熙讓小太監宣旨,召康親王傑書和索額圖二人進宮。

四名小太監領命出去。

鰲拜兀自大叫:“皇上親手殺我顧命大臣,還是背後捅我一刀!”

康熙臉色沉了下來,看向海昆:“海侍衛,想個辦法,叫他不能胡說!”

海昆笑道:“那就乾脆殺了他吧。”

“那倒是不行,我畢竟要名正言順——”康熙說道。

海昆笑了笑:“你名正言順了,我怎麼辦?還是我把鰲拜殺了吧。”

這話說的極端無禮,康熙頓時駭然看向海昆:“你是什麼意思?你是何人?竟敢這樣對朕無禮說話?”

就連口中叫喊的鰲拜也吃驚看向海昆。

隨後,鰲拜才哈哈大笑:“小皇帝,你自找死路!”

“今日咱們倆都要死了!這人是漢人的刺客!”

“此時此刻,侍衛都被你安排在外,僅有四個太監也被你派出去宣旨,不止我要死,你也要死了!”

康熙警惕無比地盯著海昆,心中真是驚懼無比。

沒想到剛剛收拾了餓狼,居然又來了一頭勐虎!

海昆卻是微微一笑,對康熙刷了一發精神控制:“把你手中匕首給我,我得殺了鰲拜。”

康熙畢竟只是個少年,又沒什麼內功,頂多身體算是強健。

當然,自從腎經被傷,現在尿血沒停,連身體強健這一條也算不上。

在鰲拜不能理解的目光中,康熙把匕首交給了海昆。

“啊?”

小皇帝是傻子嗎?

這刺客跟他要刀子,他就給?

鰲拜一臉懵然,滿腔疑問還來不及問,就被海昆割下腦袋。

海昆用一件衣服包裹了鰲拜腦袋,放到書房屏風後面藏起來。

之後又對康熙交代幾句,康熙全都點頭聽從。

等了好一會,四名小監宣召康親王和索額圖進來。

二人一進書房,眼見死屍狼藉,遍地血汙,這一驚實是非同小可,立即跪下連連磕頭,齊聲道:“皇上萬福金安。”

康熙道:“今日有刺客,自稱是天地會海先生,刺殺了鰲少保,又殺了朕這麼多太監。”

“這事情如何善後,你們看怎麼辦才好。”

康親王和索額圖向來和鰲拜不睦,受其排擠已久,陡見宮中生此大變,又驚又喜,暗道鰲拜“好死”。

再向皇帝請安,自陳疏於防範,罪過重大,幸得皇帝洪福齊天,百神呵護。

康熙微微點頭:“天地會反賊行刺,罪大惡極,立刻全天下通緝此人。”

“另外,鰲拜雖然被刺殺身死,卻也早已罪不容誅,不必敘他有什麼功勞。”

康親王和索額圖都磕頭道:“是,是!”

兩人心下著實大喜:鰲拜這廝不僅好死,連護駕功勞都沒有,正是天大好事!

不過,這宮廷之中,鰲拜被殺,到底是天地會反賊,還是皇上他……這中間定然另有別情。

二人巴不得重重處分鰲拜,有什麼內情不必多問,何況皇帝這麼說,又有誰膽敢多問一句?

康熙令兩人起身,海昆走上前去,跟兩人一人一發精神控制。

今天的精神控制就算是結束了。

這三人也沒什麼武功,對將來反清倒是很有幫助。

接下來三人商議處置鰲拜黨羽,給死去的鰲拜議罪,海昆倒是頗有興致地聽這種細節。

跟原著不同,鰲拜被扣上刺殺的罪名,給他議罪收拾他,死理所當然,而且威名赫赫都被康熙拿了,天下都知道小皇帝擒拿鰲拜,親政了。

現在鰲拜是前腳被刺殺,小皇帝後腳議罪,收拾他黨羽,可以說是相當不仁不義,吃相難看。

天地會海先生刺殺鰲拜成功,轟傳天下;再加上兩江殺官的事情,足以讓海先生成為江湖頂流聲望的人物,不亞於陳近南了。

陳近南不是有一個稱呼,叫做“平生不見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海昆恰好也有一個稱呼,已經在江湖上傳播開來,叫做“昂首千丘遠,遍尋敵手共論劍”。

康熙、索額圖、康親王三人商議以後,開始行動。

索額圖清理宮中侍衛,康親王去抓宮外鰲拜黨羽,又通緝天地會反賊海先生。

大半日之後,兩人回來覆命,鰲拜這件事算是定下了。

海昆讓康親王明日上朝的時候,把自己家的四十二章經給帶來。

當天回到宮中,讓毛東珠去聯絡瘦頭陀,讓瘦頭陀去偵查神龍教行動——自從鄧炳春把順治皇帝藏在五臺山的訊息告知神龍教,神龍教應該也快有行動了吧?

瘦頭陀還是要去看看,才能放心下來。

第二天,康熙讓朝臣們給死去的鰲拜議罪。

朝臣們提議把鰲拜滿門抄斬,康熙倒是沒同意,只是派人去吵架。

領到這個差事的,是索額圖和海昆。

事情也比較簡單,海昆早知道鰲拜府上有什麼東西,索額圖和康熙都被海昆控制,自然是他隨意行動。

刀槍不入的背心,無堅不摧的匕首一把,兩本四十二章經。

海昆直接拿了。

抄家二百三十五萬兩白銀,上交五十萬兩湖弄臉面,其餘的全都被海昆派人轉移,留待以後的抗清所用。

回到宮中之後,海昆手中已經有六本四十二章經,只差順治皇帝手中一本,吳三桂手中一本。

瑞棟也從外面回來了,請示海昆,是不是去找皇帝稟報情報。

海昆應下之後,瑞棟便去拜見康熙。

康熙得知順治還在世上,還被紅衣和尚、神龍教等人威脅,先是驚喜,後是震怒。

又問了海昆,是不是應該調兵。

海昆同意後,康熙便下令山陝總督莫洛,發滿洲兵節制,催一萬綠營兵,拱衛五臺山。

海昆心道,清廷連年征戰,勞民傷財,這才是個開始。

自己在皇宮內打好了基礎,也可以放心離去,把天地會的勢力接手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