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教庭來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劉菲給陳小冷帶來一個小公主,這個訊息給南明國所有人帶來了狂歡。

就連遠在非洲大草原上的聖女妮娜,都透過風暴角定遠城電報局發來了賀電,不過,她還是沒有從大草原裡出來。

不是所有人都關心南明國的皇帝是否多了一個兒子或者女兒。

起碼,此刻正在前往歐洲的船上,卡拉尼心裡揣著一肚子的擔心。

他不知道這次前行,能否得到自己想要的。

他自以為,侍奉了一輩子的主,到了今天才發現,原來這一切都只是個笑話。

天使是有的,他也看到了,那個張開翅膀飛上天的天使,可是他不是活在古代的歐洲,如果是,那他一定會撲上去親吻那位天使的鞋子以示恭敬。

畢竟,一個人能長了翅膀在開上飛翔,這除了神靈,還有別的原因麼。

在那個年代,死亡很近,也許出門下地幹農活,不小心讓鐮刀劃了一下都有可能會破傷風死掉。

身上有個傷口化膿了,只好拿一塊燒紅的木炭或者烙鐵把那糜爛的傷口腐肉燒掉。

突然出現一個能在天上飛,並且使用無堅不催的光劍,你讓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人除了崇拜,還能再幹什麼?

可悲哀的是,自己是活在了現代,活在一個雖然不是能橫穿星空,但也算是知識大爆炸的年代裡,對於那張開翅膀可以飛上天的,特別是那兩個翅膀還是在鎧甲上延伸出來的。

在科學家們分析,那可能會是一種領先於現代科技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一種反重力科技,而那能伸出收回的鎧甲,也不過是領先了人類現代幾十年到一百年左右的記憶金屬類科技。

其實,這並不難,像人類科技,只是怕沒有方向,如果真的找到了確實可行的方向,那麼想要研究出來也就是很容易的事。

就像是中國古代的火藥,古代的人得到火藥後,沒有找對方向,他們把火藥用於煙花,絢爛而美麗,可是卻找錯了方向。

而西方人得到了火藥,他們並沒有忘記,祖先是如何才能在這片大地上生存,唯有殺戮。

所以,他們把火藥用在殺戮的方向,結果,後來也是他們用火藥終結了東方文明領先於世界的時代。

向華夏的司南,在華夏,司南被製作成羅盤,用於看風水定宅向,可到了西方人手裡,卻成了用於海上遠航的指向工具。

就如華夏的武術,現在越來越像是舞術了,好看啊!跟耍雜技似的,還一個勁的求動作好看,高難度,到現在能在世界擂臺上佔一席之位的拳術很少,哪怕是把傳統拳裡的踢打摔拿單獨拿出來精練,也很難在世界擂臺上佔上一席之位。

可是,當一些外國人來到華夏學拳,學完回去後,卻變得非常能打,甚至還有一個上臺拿世界搏擊冠軍,這是為什麼?

也是一個方向問題,人家外國人學拳是為了打架的,而華夏人學拳是為了好看的,努力的方向不一樣,得到的結果也就不一樣了。

在這裡還插上一句,其實武術在華夏越來越沒有市場了,因為華夏人如果在選擇學不學武術的時候都會說上一句,學那玩意幹嘛?現在都用槍的。

多麼可笑!

要知道在世界上很多國家,槍都是被禁的,包括在北美的某一些州,而大多數受到傷害的並不是槍傷,而是刀或者棍棒,再或者磚頭。

遇到這些的時候,有武術傍身和沒有武術傍身是不一樣的。

還有一個,現代的華夏人的身高越來越糟糕了,就連日本人,都比華夏人的平均身高要高了,這是個什麼情況!都說是營養攝入的問題,不愛運動的人營養攝入量是比不過一些經常運動的人。

這也是曾經為什麼日本被老美禁止練武後又千辛萬苦地爭取到可以開劍道館,空手道館的權利,難道他們不知道那空手道比不過槍嗎?難道他們會認為劍道能擋子彈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是,武術一方面能強身健體,一方面可以培養人的性格,一個能把武術練好的人,性格絕對不可能會是那種容易妥協和放棄的人,如果有一個目標,他們會向著目標堅定的走下去。

武能練魂!

這也是一個方向。

當華夏人全盤否定自己祖傳下來的東西,可卻被別人當成了寶,比如華夏的中醫,在南朝鮮被當成了寶,在日本被當成了寶,可在華夏,卻一度被當成了偽科學。

當華夏人否定了自己的文化,想把西方文明全搬過來的時候,卻沒有想過,所有的現代人,都是站在祖輩的肩膀上跟人家比身高。

而自己卻把自己祖輩墊下的巨石全扔掉了,推翻了,再去把西方人的地基搬過來建自己的房屋,你怎麼拼得過他們。

題扯遠了,那麼回到正題。

卡拉尼是一個神父,沒錯!他就是一個神父,曾經他都以能一生虔誠侍奉至高無上的主而為榮,可是當他看到那些天使時,他發現,自己以為已經虔誠得堅如磐石的信仰,竟然有了裂痕。

而這個裂痕,也讓他接受了一個人對自己的邀請,並接受了他給的任務,而報酬就是親自來到這個世界,去到這個世界的梵帝崗,面見這個時代的教宗,也可以說是教皇。

他來,是來解迷的,他來,是想來找尋自己的方向,他來,是想看看自己的信仰還在不在。

一個個人穿著素淨的衣物走向教堂,因為現在是禱告時間,每天這個時候教堂裡的空間都不太夠,所以一般禱告會被放在教堂外的廣場上。

可是,有一個三十來歲的白人並沒有跟著眾人祈禱,他只是看著眼前的那些虔誠的信徒,眼裡流露出迷茫。

所有人都在低頭,這是在懺悔,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罪,所以每天都要為自己懺悔,為自己做過的,或者沒做過的,事情。

只有一人靜靜地站著,他沒有低頭,也沒有懺悔,甚至沒有動一下。

所以,主教大人看到了他,也看到了他的迷茫。

主教大人走過來,把手放在迷茫人的肩膀上,溫聲說道:“我的孩子,主感受到了你的迷茫,如那迷失了方向的羔羊,為什麼不抬起你的頭,看看太陽,也許你能找到回家的路。”(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