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心裡發苦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三江沒有離開,從他來到這片大陸後沒有想過離開,因為他不敢!

特別是在知道這些水軍也是一個叫大明的國家所有後,他就更不敢離開了。

做為一個在大明朝出來的人,做為一個還算是有學識的人,如果不是家族需要他出來管這一攤子事,他甚至可以去當個不小的官。

哪怕是現在,他也是家族裡能獨當一面的人才,所以,這樣的人,會是一個笨蛋嗎?

如果真是一個笨蛋,那麼他和家族裡的船隊,早就讓倭寇和南洋海盜給吃得骨頭都不剩了。

而做為一個聰明人,看到那掛著大明樣式的旗幟,雖然那明字旗上多了條金龍,但也正是那條金龍,堅定了他的猜想。

也正是那條金龍,讓他不敢提出離開這個要求,甚至,他還非常懊惱,為什麼當初要跟來,為什麼自己好奇心這麼重。

現在他已經走不了了,因為,他知道得太多了。

每個月都有一艘大船運送滿滿一船的生活物資來到這個港口,這個時候他才注意到,這碼頭上停的船,不就是傳說中圖紙已經被朝中老大人一把火燒掉的,鄭和寶船!

我滴個老天爺爺!這裡面的事太多了吧!

這個船隊裡有很多工匠,他們挖了一個一個的窯子,把石頭還有別的東西扔進去,燒出來一些粉末,再用水把這些粉末和石頭沙子混在一起倒進了一個一個的模子裡,幹了之後就成了一塊塊厚重的磚。

李三江拿了個大鐵錘往那磚狠狠砸了一下,以他可以手拿三十斤大刀舞上半個時辰的力氣,居然只能讓錘子在上面留下一個白印。

老天爺爺!石頭也沒有這麼硬吧!

一些粉末加水加小碎石頭加沙子,居然能變成一大塊石頭。

看著這一大塊一大塊的百多斤的石頭被一個很奇怪很簡單卻很有用的東西吊起來,放到一個房屋的地基上,只用半天時間,他們就砌好了一間三層的大瓦房。

看著工匠們用裝在河裡的水車帶動的巨大的鋼鋸切割著那些用來做板材的巨大木頭,用那個會冒煙會發出轟轟聲的叫油鋸的工具分割著那些用來做房梁的小點的一抱粗的木頭,居然用不到三五息的時間。

這些都把他震驚了,特別是這裡雖然有一些黑髮黑眼的中土人,可是也有一些黑黑的昆侖奴,還有一些紅黃頭發綠眼睛的看上去跟鬼似的人。

看著這些自稱也叫大明,不過全稱是南瞻部洲大明國的工匠們用一個月的時間,把一片居民區給建了起來,再用一個月的時間把皇宮建了起來,然後再用一個月的時間把市場和學校和通往遠處的碼頭的那條公路給修好。

他整個人都不好了!

因為他發現了,如果這些工程放到大明朝,那得發動上萬人,耗時起碼一年才能修好的一個城市,在這裡居然只用了三個月。

特別是那一圈把整個新生的城市都圍進去的厚厚的城牆,居然只用了一個月時間就修建好了。

老天爺爺啊!什麼時候修建個城牆也能這麼快了,要知道這可是圍著一個大城市的城牆啊!就算是南京城,也只是這麼大點而已啊!

突然,愣了一下,想起了南京城,他看了看這個城市的佈局,就站在城牆上傻住了。

因為他看到的,這裡的佈局跟南京城裡的佈局沒多大區別!

特別是那新修建好的皇宮,那新的不能再新的皇宮,就跟南京城裡一樣。

這當然是一樣的,因為這個城池的建造圖紙就是系統給出來的,要求建得跟圖紙上一樣才算數,而那個圖紙,經過幾個專家的鑑定,確定了那就是明朝南京城的佈局圖。

只不過,就是民居和皇宮的比例放大了一些,要是南京城裡,哪來的三層大瓦房,都是一層的好不好!

皇宮也比那南京城的要高大得多,反正是用水泥磚砌的,龍門吊一上,幾百斤重的水泥磚很快地壘成了一堵牆,哪怕是皇宮再比南京城的高上一倍,也多不了多少工作量。

李三江看得越多,心裡就越苦,他聽說過當年的三寶太監七下西洋的故事,作為一個家族裡重點培養用來獨當一面的人才。

他不可能像那些無知老百姓以為的那樣,三寶太監下西洋是宣揚國威去了。

屁!那是皇帝派他去找那不見了蹤跡的建文皇帝去的。

只是後來有訊息說三寶太監找到了,並且已經成功地把建文皇帝弄死了,可是眼前這些人,怎麼解釋?

他現在的心裡苦,不是擔心自己的小命了。

眼前這些人,還有海上那幾艘鉅艦,還有那一個月來一回的運送補給的巨船。

都讓他知道,這些人,不會怕自己把這裡的訊息送出去了。

因為他自己也知道,大明不是幾十年前的大明了,現在的大明已經沒有能力再組建起當初下西洋的那般巨大的艦隊了。

也就是說,就算自己把訊息帶回去了,大明的手也伸不到這裡,而是,眼前的這些人,卻可以隨時把這碼頭上停靠的鉅艦開到大明的沿海,而大明卻無力反抗。

那麼,在這些人的後面,究竟還有多少人,還有多少船,還有多少軍隊?

會不會讓大明動盪?會不會危及到大明的統治?會不會讓現在的大明滅國?

李三江不是一個忠君的人,其實大明朝沒有幾個人是忠君的,哪怕是當官的,哪怕是官至執宰,有幾個是忠於紫禁城裡的皇帝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沒有!

他們只忠於自己,忠於自己的家族,忠於自己的利益。

而現在,他們可以左右現在的皇帝,可以從現在的皇帝手裡大把大把的撈錢,可以在現在的皇帝手裡為家族裡的年輕人撈官位。

可以在忽悠了皇帝開海禁之後再讓自己的親族帶上船隊來往於各國賺取暴利。

可是如果,眼前的這些人回到大明朝,把紫禁城中的那位皇帝趕下臺,再換一個皇帝的話,當年那些跟著永樂皇帝造反的家族,有幾個會有好下場?

而李三江知道,自己的家族,當年就是永樂皇帝馬前的卒子,如果讓建文皇帝的後人回到大明,倒黴的人當中肯定會有自己家族的一份。

所以,他心裡在發苦!(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