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你好,涇原路—33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楊阿若和張秀都是自視甚高的人物,雖然他們仍然年少,距離武功大成也需要再歷磨練。但外面的那些敵人們,卻根本無法讓他們感到緊張。

倒是一直寡言少語的閆行,非常慎重的看待這一件事情,但他的結論卻讓康采恩感到震驚,這群像鮮卑人一樣的蠻族,其實並不像想象當中的那樣難以對付。

他認為如果以涼州精銳作為先鋒的話,突圍並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而且這群人在戰爭上,並沒有什麼噪音,打穿他們的外圍防線根本不成問題。至少也不太可能被他們的士兵糾纏住,這樣順利脫身就變得容易了。

面對楊阿若和張繡的魯莽衝動,剛才還有的是理由說服自己不聽從他們的建議,但面對閆行閆彥明的這一番說辭,他根本沒辦法讓自己冷靜下來,比起對冷兵器時代的瞭解,他比這個小夥子差了很多。

當然這個小夥子也面臨著一個重大的考驗,那就是東漢末年的戰爭形態與隋朝末年的戰爭形態還有著巨大的區別,雖然這種區別並沒有本質上的差異,最多也就是在鐵製兵器和盔甲的普及方面有了量的提升,但是這依然需要他慢慢的去適應。至少鐵汁甲冑的普及率提升,有力的幫助了士兵們抵抗弓箭的襲擊,因此,距離的弓箭格殺早就已經不再是威力無窮的方法。

隋唐時期的滷雞也比漢朝時期有了一定的進步,相比起一百五六十步的射程來說,隋唐以及兩宋時期的路線都有了數百步不止的射程,甚至有人認為兩宋時期的弓弩可以射到1500步之遙。

這對於漢朝的將領來說,尤其需要防範的,當然高句麗並不一定擁有這樣的武器,但跨越時空的戰爭最為要緊的一點就是瞭解這個時空的戰爭特點。

所以一般來講,如果讓宋朝的軍隊來打這個世界的戰爭,說不定還是能夠取得一些勝利的。但隋唐註定是屬於英雄們的時代,因此如果不讓那些草們出現在這片舞臺上,很難說這個時期的歷史會不會出現偏差,因此單雄信的人還是應該出現在這裡的。至於宋朝的軍隊。他們的組織能力在基層上還有所保留,但在戰略層級的指揮上早就開始依賴文官,因此。他們在這裡的戰略作用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同時期的文官都不能夠打敗西夏人,更何況是,之前就驍勇善戰的隋末時期的各路英雄。

但比起英雄來,東漢三國時期的人物永遠都是不遑多讓的,即便拿來和隋唐時期的相提並論,也是這般道理,那個時期的甲冑防御能力嚴重提高了士兵和將領的死亡率,因此在那個時期能夠殺出一些名堂的更多的是依賴將領們的勇武。

因此除了遠距離打擊武器和近戰格鬥當中的武器質量差異之外,這些人在膽量、武力和其他許多方面,都遠遠超過了隋朝時期的敵人。

所以既然他們說可以脫口而出,那自然是可以的。

於是第2天夜裡,他們越開始緊張的準備起來,等到啟明星差不多升起的時候,一隻1500人的精銳隊伍便在營中集結起來,康采恩,裹在厚厚的盔甲之中,在黃君漢和關羽的看護之下,翻身爬到了駱駝的背上之所以會用駱駝,是因為他們準備就這駝峰用木頭搭起個簡單的巍瀾,以防止工件對康采恩的上海畢竟12歲的康采恩才並不高大,還是比較容易躲藏起來的,而這種簡單的搭建技術並不困難,心下人都能夠把拋石機架在上面,難道宋朝的工匠們就是吃幹飯的嗎?

不過如果只有一匹駱駝的話,那未免也太顯眼了一些微詞,一群來自涼州的士兵也騎上了駱駝,雖然他們並不習慣在駱駝的背上作戰,而且駱駝奔跑的持久力也難以保障,走的話可以走很久,但跑就不一定,因此他們也覺得這是一次非常危險的旅途。

不過後來發生的一切讓他們都感到慶幸,因為在最初進攻的時候,楊阿若和張秀便瘋狂的衝向了敵人為數不多的斥候當中,而他們突圍的方向上並沒有駐紮敵軍,因此只要趕走這群斥候便可以順利的突圍。

就連康采恩也沒有想到,對方竟然沒有嚴密的將他們圍困起來,或許是因為剛剛安營紮寨就遭到突襲的緣故,高句麗的軍隊完全還沒能反應過來,除了少數盡忠職守的斥候以外,張凱在沿途並沒有碰到太多的抵抗。而那些斥候們能夠給康采恩帶來的危險,其實也少得可憐。

在突圍的過程當中,剛才發現楊阿若的劍法的確不錯,依照他那淺顯的理解,這傢伙的劍法擁有著典型的剛柔並濟的特點或許是因為在涼州那個平凡而又艱苦的地方長大,讓這個孩子在性格當中,既擁有著剛毅果決的一面,也擁有著狡黠陰暗的一面。

但不管怎麼說,康采恩顯然發現了一個非常不錯的好苗子,如果能夠順利的跟隨著他學習一番建樹,將來在戰場上自保將不再是問題。

順利突圍之後,他們找了個無人的山崗暫時休息,同時剛才開啟穿越光門,回到了越國基地,並且將那裡的宋朝士兵和他們訓練的當地人,全部招募起來,組成了一支2萬人的大軍。

當穿越光門再次開啟的時候,一支兩萬人的大軍奔騰而出,瞬間撲向了地方剛剛初具規模的營壘。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高句麗的軍隊顯然沒有想到,敵人竟然會從他們的背後下來猝不及防之下,他們只能丟下武器狼狽而逃,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無論是敵人堡壘當中的守軍還是這只背後偷襲的軍隊,都沒有追擊他們的意思,不久之後堡壘當中的守軍緩緩開出,奔向東南方向的想想似乎那裡有什麼重要的目標一般,而這支2萬人的大軍在完成這次奔襲之後,倉促的回到了那個避風的山崗,並在一陣淡藍色的光芒之後,迅速的消失無蹤。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