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遠方的客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其實就連更北方的諸侯,也已經聽聞了康采恩的大名。

畢竟他出現之後給越國帶來的改變實在是太多太多,而且其中的大多數都帶有著神秘的成分,因此很多諸侯都對他產生了興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只不過康采恩還不知道這一點,要不然他就應該評估一下是否要和這些諸侯們建立更廣泛的聯絡,並且有意無意透露一些沒用的訊息給他們了,要不然的話,這群傢伙會像蜜蜂一樣不斷的打探康采恩身邊的各種情報。

可惜。相對於創業者來說,各國諸侯們早就在這個時空裡混了足夠長的時間,因此這檔事到外國打探情報,他們也比康采恩更具優勢,所以。康采恩並沒能及時的瞭解到諸侯們的最新態度,這倒是為她後來幾年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負擔。

但是現在赫赫聲威打出去之後,各種紅利倒是紛至沓來,尤其是一些位高權重的傢伙在聽說了他的威名之後,便開始想方設法的前來拜訪他。

只是這其中並沒有幾個是康采恩主動想見的人,他那偉大的計劃開啟之後,倒也沒能夠及時的收穫足夠數量的大魚本來這個時空當中的重要人物就不多,何況在這個國際秩序根本無處可談的是,跨國遊玩對於大部分政治上有權勢的人來說,並不是件容易實現的事情,離開自己的權力圈子,他們的身上就會迅速的貶值,不要說可能遭到殺身之禍了,就連各種各樣的鄙視和白眼也不見得是他們願意接受的。

不過在這其中好像並不包括某些喜歡求知的人,比如說在魯國的一名前任倉庫管理員的家中,各種行囊就被積極的收拾起來。因為這位倉庫管理員要前往南方的越國去拜訪一下這位神奇的越國封君。

此人是宋國貴族後裔,子姓,名丘,字仲尼。

如果剛才你聽到這個名字,還不知道會做出怎樣的反應呢,不過他的弟子們在聽說他前去拜訪康采恩之後,倒是露出了10分不解的神情。

越國一般被認為是邊遠之地,蠻夷之邦,那裡能夠有什麼好學問呢?

事實上孔子也只不過是好奇那裡突然出現了各種新奇事物而已,比如說。在商販的傳遞之下流傳到魯國境內的報紙,雖然他現在還沒有看到精彩的照片。但也已經聽說了那種神奇的繪圖技術。所以他才準備要到那裡去看一看,這是北方,甚至更加遙遠的西陲諸國之中,都有人想去做的事情。

但是親戚和求職在許多人看來根本就不是同一件事情,因此,不認為孔子應該走上這麼一趟,而實際上許多對近些天來發生的事情比較瞭解的人,也都在猜測孔子行,是不是為了故意躲開陽虎?

陽虎是魯國的權臣,在某種程度上,孔子自從懂事之後,便基本上生活在他的陰影之下。差不多20年前,有一次孔子去參加宴會,就被這位陽虎給生生的擋在了門外之後,這個傢伙更是慢慢的掌控了魯國的國政。孔子也因此而恨得牙根癢癢,於是後世人也就知道了一個很著名的說法,陪臣執國政。

如果一個國家國軍無能的話,那大權的確有可能旁落到陳子手中,但是翻遍中外世界5000年的歷史,恐怕也不曾出現過臣子的臣子把持國政的情況是的沒錯,魯國的國政長時間處於三桓的控制之中,所謂的三桓就是魯桓公的三支後代,他們以公主的身份參與到朝政之後,慢慢的控制了魯國的國政。然而,公族執政者身上的問題,就是傾向於向國軍一樣治理國家,再加上春秋時期的制度,本身就允許他們擁有大量的家臣,因此國政也就間接的交給了家臣們去打理。也就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某些人看似出類拔萃,實則飛揚跋扈的家臣慢慢的竊取了國家的政權。

就此也形成了陪臣執國政的局面。

臣子的臣子成為一個國家事實上的主宰,這樣的事情,怎麼說也都是夠奇葩的。

雖然說後世人在看到春秋歷史的時候,能夠感受到的奇葩事物實在太多太多,畢竟他們印象當中的歷史,基本上都來源於封建制度成熟之後的時期,因此在春秋和戰國時期發生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往往充斥著新鮮感和奇怪的氣息,可是。志國正這件事情卻與這些事情有所不同,不僅僅是後世人覺得奇怪,就連當時的魯國人也看不慣。

孔子就是這其中第一個看不慣的。在出現這樣的情況之後,他認為自己的祖國已經沒救了。因此他乾脆放棄了出仕做官的念頭,老老實實窩在了家裡。前些天的時候,那個叫做陽虎的傢伙,還準備來拜訪他,可是他卻不願意,因而隨便找了個藉口婉言謝絕了,不過不湊巧的是,後來的某一天裡,他們兩個人竟然在街頭上相遇了,弄得孔子好不尷尬,不過。卻只是抓住那個機會,勸說他要積極出仕,一起打魯國的國政,然而孔子勸沒有表達出明確的態度。

毫無疑問的是,這個傢伙在追兇一一種圓滑的處世態度,如果答應陽虎的話,那毫無疑問就意味著投降,但如果拒絕的話,則有可能遭到陽虎的報復,所以他選擇了悶聲不吭,回到家裡繼續發呆。不過就在這個時候,來自越國的新機傳聞,開始越來越密集的出現在她的耳朵旁邊,因此他便心生一計,想著要藉助這個機會,乾脆躲開陽虎的是是非非。

於是他便開始收拾各種各樣的行李,準備南下去看一看那個叫做康采恩的傢伙,聽說他也貼出了招賢榜,要給自己創辦的學校請一些有水平的老師來孔子自認為別無所長,精武會教學生,所以他也不覺得那裡不是一個好去處。

只是他在魯國的這些學生,實在有些不解他的做法,陽虎雖然是魯國權臣但不答應他出去做官又不會被吃掉,何必躲到越國那麼遠的地方去呢?

再者說了,老是跑到那麼遠的地方去,學生們又該怎麼辦呢?是跟著一起去呢?還是等著他回來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