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閹割版仁川登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過他們最初的努力所換取的成果,在不久之後就被康采恩認為可能是沒有意義的。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他們迅速的佔據了幾座城池之後,卻發現這裡的人口數量遠遠低於預期,而且城市的面積也都不是很大,沒有哪個看起來像是高句麗的首都平壤城。

更讓人感到吊詭的是,周圍竟然沒有出現一個隋朝的士兵,雖然說隨第一眼光主要是從北邊展開進攻的,但他也不是個傻子,早就派出了來火兒,從海上進攻平壤,稱想要達成釜底抽薪的策略可是現在康采恩並沒有看到來虎爾的軍隊,這和他們之間的約定也不相符。

另外,之所以要尋找這座平壤城和隋朝的軍隊,是因為在原先的計劃當中,康采恩是準備藉助隋朝軍隊的威勢,都城裡的那些貴族們商談一個不平等的條約出來,才好保證他能夠佔據一片土地,並且合理合法的控制者成為他的後勤基地,甚至是在朝鮮半島擴張的基礎。

可是這一切都要建立在他能夠在朝鮮半島站穩腳跟的基礎之上。

而現在的問題則是他是否已經站穩腳跟,如今已經成為了一件非常難以評價的事情,按照現在的態勢來看,周圍的幾座城池早就已經落入了他的手中,士兵們的到來甚至引起了當地百姓的歡迎,這雖然是一件沒有邏輯可以去解釋的事情,畢竟他們與當地人語言不通,一時半會兒之間根本弄不明白對方到底是什麼意思,可是既然得到了支援,那就應該是一件好事才對因此他們對於當地的控制,不能不說是站穩腳跟。

可是剛才總有一種怪怪的感覺,他將所有的將領都召集前來開會,任商討一下是不是應該在這裡立足,並且將建立成他們的軍事基地,將領們認為如今的形勢非常之好,這裡完全可以成為他們的基地。

可是康采恩的心中卻是充滿了隱憂,他甚至將他的俘虜孫武從越國基地當中弄了過來,並且將這邊發生的事情全部告訴了她,所以我沒有想到剛才竟然瘋狂的利用三四個位面的實力集體圍攻這一個小小的半島。在他的心裡已經開始為這個少年的雄心和壯舉感到驚訝和折服,只是這個傢伙的脾氣倔得很,雖然已經產生了幾分好感,但她仍然不肯投降於康,才更不願意為他出謀劃策,因此這個傢伙的到來並沒能在實質上幫助到少年。

於是康采恩又只好自己一個人繼續想下去。後來他最終作出決定,出於兩個方面的考慮,他們可能需要放棄這裡的百姓支援與已經取得的戰略優勢。

這兩個方面具體是這樣的,首先他們之所以會進攻朝鮮半島固然是為了要從這裡攫取一大塊利益,但在名義上仍然是要配合隋朝軍隊與高句麗政權的戰爭。在這方面,剛才和來護兒以及隋帝楊廣都是有協議的,而他慷慨,現在在隋朝境內的處境非常之微妙,本身它就是利用僱傭軍的名義進入到隋朝的,戰鬥序列當中的,而他之前針對農民軍的措施早就已經引發了朝廷的不滿,認為這個傢伙已經出現了尾大不掉的態勢,純粹就是在養寇自重,總之類似的團長早就已經淹沒了隋帝楊廣。只不過楊廣那個剛愎自用的傢伙,沒有輕易彩信罷了。

可是如果這一次他公然違背約定,沒有出現在戰場上的話,來護兒那邊或許還可以交代,但楊廣那邊說不定就會神經發作,忽然想起那些老臣們對他的勸諫,一旦他意識到剛才或許真的已經威脅到了他的同志,那麼康采恩將會面臨這個傢伙的瘋狂反撲。

現在的隋帝國還沒有到34年之後行將就木的那種地步,因此公然挑戰隋帝楊廣的微信,實在是不夠明智的,這種人,越是在瀕臨死亡的時候,越容易在發出最後的瘋狂還是不要得罪他的好。

更何況如約出現在戰場上,原本就是康采恩的主動安排,計然想要藉助隋朝軍隊的威勢,取得對高句麗的壓倒優勢,那麼,當然要和隋朝軍隊一起出現才好了。

至於另外一個原因,則來源於現有的基本形式,首先,他們固然可以憑藉自己的軍事力量選擇防守這一代,並將之轉化為自己的根據地,可是康采恩手下的這幾批士兵卻是從4個位面拼湊而成,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可能長時間的聚集在這裡,一旦相對應的位面出現問題,他們就必須撤回去加強當地的軍事力量,如此以來本地的防禦就可能出現問題。

而對面的高句麗政權絕對不會給他抽掉這裡兵力的好機會,在他們應付走了隋帝楊廣之後,很有可能就會轉過手來全力進攻這裡。到時候軍隊數量可能出現變化的康采恩所部將無法應對敵軍的全面反撲,那對於他們來說將會是非常不利的。

既然有這樣的風險,那當然還是選擇和隋朝軍隊一起行動比較好,至於他們用什麼樣的藉口留在這裡,那就非常簡單了,畢竟他們並不是政府的正規武裝,說佩服的船隻也沒有那麼多,所以他們需要一塊地盤進行修整,而且這塊地盤的面積越大越好。總之談判要發生在隋帝楊廣被應付走以後,而且談判的內容主要應該是對領土的要求,而不是簡簡單單的稱臣納貢而已。

計然要達到比隋煬帝楊廣更高的戰略效果,那麼就必須打出比他更精彩的戰爭,要不然無疑威懾高句麗人。可如果要打出高水平的戰爭,就意味著對己方的損失可能會更加無法接受,因此和隋朝軍隊一起作戰才是個明智的選擇總的來講,離開這裡去尋找隋朝的軍隊,才是他們最為有利的選擇。

至於隋朝的軍隊,尤其是來護兒所部將會出現在哪裡,歷史上是有明確記載的,那家夥都已經打到了平壤城下,卻因為隋煬帝楊廣的混蛋命令而不得不選擇了撤軍。

既然如此的話,那剛才你就率領著他的部下前往平壤城下等待就好了。

只是這裡顯然不是什麼,平壤城下周圍幾座城池的面積都不大,這個早就已經偵查出來了,而平壤城好歹也是個首都,怎麼可能會長得這麼小,因此康采恩等人必須放棄這裡,雖然這是個非常艱難的選擇,畢竟這裡的百姓很有可能已經接納了他們,並會表示支援,但他們還是會離開這裡,雖然以後有可能會回來,但現在必須選擇這個讓人無法接受的決定,他的手下們早就已經習慣了康采恩的神機妙算,即便他們無法接受,也只是抱怨了幾句之後便重新登上了艦船,準備沿著海岸線繼續向北前進。

平壤城雖然並不是嚴格意義的沿海城市,但距離海岸線並不遠,因此在到達合適的位置之後便能夠迅速的找到,只不過這並不是輕而易舉能夠做到的,而是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艱苦尋找之後,才會慢慢浮出水面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就算他的手下們因為暈船的緣故而怨聲載道,甚至嚷嚷著要跳下船去游到對面的岸上進行修整,他也沒有靠岸的意思。

當然他心中也非常清楚,那些暈船的傢伙,如果有那麼好的水性,能夠遊到岸上去進行修整,恐怕也就不會被暈船折磨到這種地步了,所以那群混蛋也只是叫囂一下而已,倒是有幾個漁獵手,頗想挑戰一下自己的身體極限,於是縱身一躍跳躍到這大海之中,看看與他們平時活動的江河湖海是不是有什麼區別,結果有那麼幾個人險些就沒能被活著撈回來。

原來這群傢伙也太自負了一些,首先他們在下水之前並沒有進行充分的熱身活動,這讓他們的肌肉仍然處在比較緊縮的狀態之下,再加上朝鮮半島緯度比較高,水溫在9月其實已經降到了比較低的水平,一旦入水之後,如果反應不及時,很有可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緊急狀況,比如像某些人一樣,還沒撲騰幾下就直接抽了勁,要不是他的夥伴們發現的及時處理的迅速,恐怕這個傢伙就永遠的錯過了為集團效力的機會。

不過康采恩並沒有把他的迅速宣之於口,反而是積極的鼓勵著他的這些心腹部下們踴躍的在海水當中嘗試,因為他知道在接下來的登陸戰當中免不了要派遣這群傢伙到登陸口岸附近去慢慢的偵查一番,要是他們連這裡的水文環境都適應不了的話,那乾脆取消登陸行動算了。

而事實上他的這個英明決策將為整個集團帶來一場巨大的勝利。不過這場勝利並不像想象當中那樣的輕鬆到手,而是在他另一個決策出現效果之前,一直臣服於毫無徵兆的準備當中,相反那些在陸地上呆了太久的士兵們十分看不起這些在海水裡撲騰的傢伙,認為他們狼狽而又愚蠢,當然這些話是不會說出來傷人面子的,畢竟中國人都知道給別人留下三分情面。也好以後給自己減少一些困難,省得不知不覺就得罪了人,也不知不覺的死掉。

但是中國人是最不缺少交際經驗和交際手段的,因此即便他們表面上不說什麼,但那種鄙視的神情和態度還是很容易被觀察到的,因此來自山寨當中的那些漁獵手們便開始對這群人不滿起來,甚至公然攻擊這群人的厚顏無恥。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在更加嚴重的衝突爆發之前,康采恩迅速的找到了他們應該登陸的地點,這就是之前曾經提到過的另外一個更加重要的計劃,那就是尋找一個合適的登陸地點,他們之所以在發現朝鮮半島之後,便是準備將這次登陸的進攻優勢發揮到最大化。

而沒有這個地方是比在這裡登陸更好的地方了,因為在這裡曾經發生過一次大規模的登陸作戰,甚至在整個現代戰爭史上都是屈指可數的。雖然那次登陸的戰略目的和當時的戰術背景並不與現在相同,但康采恩還是選擇了在這裡登陸。

仁川,對於但凡有一些軍事知識的人來說,這個名字就不應該顯得陌生。甚至有一些體育迷還記得在仁川舉行的某些大型賽事。剛才和他的部下們既然來到這裡,這就證明這裡不再屬於和平的歡慶。

唯一讓康采恩感到有些不滿的是,當他和麥克阿瑟一樣發起仁川登陸的時候,他手下並沒有什麼像樣的兩棲登陸專家,要知道在麥克阿瑟的指揮之下,詹姆斯-貝斯特那樣的人物簡直就像是尖刀一樣出現在了仁川的登陸戰場之上。

貝斯特曾經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的許多兩棲登陸行動,包括雷伊泰島戰役以及諾曼底登陸,因此由他指揮的先遣小艦隊擁有著不容忽視的戰鬥能力,然而剛才在這一點上只能藉助那些在淡水生活當中慢慢長大的漁獵手們。

不過值得感謝上天的是朝鮮半島上的政權這一次也沒能帶來太多的阻擋,高溝離人並沒能在這一帶組織起有效的防禦,因此當這些漁獵手們踏上岸邊的時候,他們立刻發現周圍並沒有什麼值得他們在意的危險。

一顆包裹在六層牛啤,這裡的煙花彈騰空而起,這是進攻的號角。康采恩立刻命令部下準備登陸,好在這個時候傍晚剛剛結束,夜幕已經降臨,仁川地區也迎來了他們的漲潮時間,於是即便是吃水比較深的大型艦船,也可以試圖靠近旁邊的天然港口,士兵們更是踴躍的跳進了水裡。瘋狂的衝上了海岸。

對於他們當中的許多人來說,逃離這該死的船隻簡直就是一種自我救贖,不過他們最終所要面對的艱難困苦,此時才剛剛開始。在迅速佔領了灘頭地區之後,後勤補給的船隻也迅速靠岸,並開始裝卸大量的後勤補給物資。

他們準備就在這裡安營紮寨,等待著來護兒的到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