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你好,李元昊—22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獲得了民富的支援之後,康采恩的下一步計劃便可以順利展開了。

大量的物資開始從他們乘坐的船隻上卸下。然後在民夫的搬運之下,從陸路向豐州寧遠寨前進,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梁某人一直在觀察著民夫每班用的那些物資,只可惜以他的認知能力,完全看不出這些稀奇古怪的材料究竟是做什麼用的?

由於在自家境內前進,而且康采恩的隊伍旗幟鮮明,所以一路上也沒有遇到什麼刁難,其實原本是有那麼幾個睡卡,想要刁難一下他們的,但是當關羽等人魁梧的身材以及鋒利的刀刃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時候,這些念頭自然而然的也就跑到九霄雲外去了。

但是別人雖然不敢給康采恩等人帶來麻煩,但是自己隊伍裡卻出了那麼個么蛾子,畢竟梁適這個傢伙已經與康凱產生了距離,他要是不給康采恩貼點亂子,那可真是對不起他的智商了。

於是當一行人處於林州境內的時候,這個傢伙突然聲稱得了風寒甚至還要求整個隊伍都停下來休整兩天,以免其他人也因為天氣因素而得了相同的病。

原來,自從康采恩特別重視水手們對水溫的適應之後,這個傢伙便稍微打聽了一下,很快便弄清楚,這些水手都來自福建路,出於相同的原理,他認為這些人在北方也是極其容易得病的,畢竟水土不服的情況有很多,而且他們長途跋涉,正是最容易得病的時候。

如果他趁著這個時候一鬧騰,肯定會有不少福建來的漢子也跟著叫喚起來,那樣的話康采恩的隊伍恐怕就要產生一次小小的內部齟齬了。

然而,梁適的小算盤很快就落空了。。

這幫福建路的青蛙們在路上呱呱的叫的歡暢,但他們那來自亞熱帶的體魄,卻沒有因為亞寒帶的氣溫而出現問題。

因為一種叫做羽絨服的東西,已經把這些福建青蛙們裹成了粽子。更何況如今已經不是嚴寒的三九天了,所以這群青蛙們還是能夠歡快的蹦達的。

自從181年跟隨拿破崙出征的某一士兵將雞毛塞進了衣服裡之後,羽絨服這種東西便開始慢慢的在歐洲以及世界範圍內流行起來。

之前,康采恩為了解決禦寒的問題,甚至動用了北海的關係,在大陸內收購棉襖。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如今,邱大海和山貓的海貿跑起來之後,從北歐或者北美進口羽絨服變成了一件極其簡單的事情。

於是這群來自福建路的青蛙們,便穿上了這種足夠把他們裹成粽子的衣服。

對於福建人來說。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沒有見過,尤其是泉州地方。連來自大食的宗教都能夠在當地生根發芽,而且泉州上下儼然就成為大宋朝廷給大食人的一塊落腳之地。

常年和來自中亞西亞的商人打交道,讓當地的百姓根本就不會在乎來自海外的那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因此他談這些聲稱是販賣至海外的羽絨服,之於他們來說也沒什麼難以接受的。

所以這群人穿起來的時候,連一點驚奇的聲音都沒發出來,以至於梁適那個傢伙,對於行軍隊伍的這一變化,竟然絲毫也沒有察覺。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既然他倆某人的聰明思維沒有能和觀察力匹配起來,那他活該算計落空。

而且剛才你早就看他不順眼了,要不是這個傢伙聲稱是從豐州前來接他的,恐怕他早就將這傢伙踹進黃河裡餵魚了。

而現在他聲稱得病之後,其實類似的事情也可以出手了,比如說把他踹在麟州地界兒,讓他病情痊癒之後,再去追趕先行的隊伍。

總之康采恩的意思就是絕對不能因為他這個病號而耽誤了隊伍行進的過程,要知道為了掩飾穿越光門的存在,剛才可是把所有要用的建材全都放在了床上,也就是說,福建路的這些青蛙們,實際上是在押送修築城寨要用的各種建材。

為了不在路上出意外,他們不能在任何地方有所耽擱,畢竟這裡是邊境地區,敵人隨時有可能發動進攻。

可惜他們的行程最終還是被耽擱下來了,但不是因為梁適這個傢伙,而是因為當地麟州知州苗繼宣。

康彩恩進入麟州地震的時候,並沒有和苗繼宣打招呼,但苗繼宣和高繼宣不同,常年在邊境駐守的他,對周圍地方的動靜特別在意。

更何況是一隻穿著如此特殊的隊伍,而且他們押運的東西,也是斥候們從不曾見過的。

所以,苗繼宣不得不把他們攔下來詢問一番。

只是這個過程進行的比較有趣。

先是,為了將梁適這個傢伙踹進麟州城裡,不知道麟州城具體位置的康采恩只能向路人打聽,可是如今戰事連連,道路上並沒有多少行人,所以他們只得在路過一處草棚時,停下來進去詢問了一番。

只是進去打探情況的康采恩和關羽萬萬沒有想到,這座簡陋且四處透風的草棚之中竟然住著一個十幾歲的少年。

這個少年雖然氣宇軒昂,但看上去表情失落,雖然不是面有菜色,但也是瘦骨嶙峋。這對康采恩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孩子應該是個孤兒。

但更加熟悉古代民俗的關羽,卻知道這個孩子為什麼在這裡結廬而居。

“在下路經此地,有事相詢,卻不知先翁已逝,有所唐突之處,還望小郎君多多海涵,多多海涵。”

康采恩這才知道,原來這位少年結廬在此是為了給父親守喪。

因此,他也立即表達了對自己唐突行為的歉意。

不過那位小郎君卻只是清了清嗓子,繼續頂著那張憔悴的面龐,揮揮手說道:“客人有什麼要問的,開口便是。”

“在下想打聽一下麟州城的去處,因為隊伍之中有個叫做梁適的傢伙病了。”

“梁適?”少年人的眉毛微微抬了抬,但卻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問道,“不知兩位何許人也?”

聞聽此言,關羽習慣般的抱拳行禮,口稱:“在下河東解縣……”

但是他話還沒說完,就被一旁的康采恩打斷道:“小郎君不必驚慌,我等不是壞人,因奉有陛下聖旨,所以送了一些建材,招了些工匠,前去豐州幫著修一下寧遠寨,哦對了,在下叫康采恩,籍貫在京東路沂州,不過後來遷居到廣南西路,在欽州的山溝溝裡隱居,只是前些天海外遊玩的時候……”

說到這裡,康采恩的話語卻戛然而止,因為那個少年的眸子已經倏地睜開,顯然是聽到了什麼讓他感到震撼的訊息。

“原來是海外當面,小子久居偏僻之地,不識海外面目,還請多多見諒。”

“不敢,不敢,是我等唐突在先,哪裡能怪的小郎君?”

那少年微微一笑:“既然是海外奉旨行事,那我等自然也應助上一臂之力,麟州城離這裡不遠,海外稍等片刻,我自會派遣家人在海外前去。”

“多謝小郎君美意!”

“區區小事何足掛齒,哦,對了,我這裡還有一些薑湯,不知道那位病倒的梁某人,需不需要喝上兩口?”

康采恩聽他對梁適殊無敬意,不由得心中暗喜,看來有些人的人品太差,早就已經引起了眾怒。

不過給那家夥灌上兩口薑湯也好,總不能讓人說他康采恩無情無義,對這個錢去黃河渡口迎接自己的朝廷重臣,不管不顧,任憑他在這嚴寒當中忍受著疾病的煎熬。

於是康采恩當即答應了這位少年的建議。

三人便一同出了這草廬,迅速的向停在外面的隊伍行去。

只是康采恩沒有注意到,在這個行進過程當中,少年一直用餘光打量著隊伍的人員構成和貨品種類。

不久之後,他便把自己看到的這些東西與之前聽到的關於康采恩的傳聞關聯在了一起。

差不多也就是這個時候,梁適終於咕咚咕咚的喝完了那碗薑湯。

這傢伙早就已經感動的不知所以。非要詢問那位小郎君的名姓,說是以後要報答於他,可是那位少年卻只是在嘴角處掛上了一絲冷笑,並不回答他的詢問。

康采恩見這幅場景,甚至都懷疑這位少年在薑湯之中中,給梁適加了些特殊的佐料。

不過他們後來又一想,既然少年在此處為先人守墓,應該也不會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否則梁適這種卑鄙小人要是報復起來,說不定還有可能會殃及先人墳冢。

而是性侵是與他想象的別無二致,少年只是將這些天來積攢在身上的頭皮屑,灑了一些在那碗薑湯裡而已。

不過關於梁適的事情,絕對不可能成為康采恩關注的焦點。

他關注的焦點是,為什麼那位指派來給他們帶路的下人,要在他們出發之前再接受一次少年的特別叮囑呢?

看他們說話的情景樣子,康采恩便知道這個所謂的家人絕對不是僕役那麼簡單。

可他們只是需要一名嚮導而已,並不需要什麼重量級的人物出場吧。

少年雖然在這裡結廬手上,但周圍並不缺少僕役,顯然他也是一位小有身份的人物。要不然這位小郎君,也不會有薑湯喝。

顯然,他的家人是把他照顧得很好。

所以這裡也應該不缺人手才對。那就不必派出什麼重量級人物了。

不過剛才後來才想明白,臨行之前的這次竊竊私語,並不是因為小郎君看中他的身份而格外叮囑家人要小心應對。

雖然出場的的確是個重量級人物,至少相對於他們這個家庭來說是的,但是,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藉助老家人的經驗,在康采恩面前應付自如。而是一開始就用老家人的身份,向此行要見的另外一個人傳達某些特殊的資訊。

這個老家人歲數不小了,看上去得有60多歲,據稱附近的府州、豐州都是他常去的地方,因此由他帶路,即便是要到西夏去遛彎,也不用太過擔心。

在這一點上,小郎君顯然是不屑於撒謊的。沒過多久之後就看到了一座並不算雄偉的城池。

其實就是在城外,也有驛館之類的地方,能夠讓梁適這位朝廷命官休息,只不過他現在身染疾病,最好還是進城裡找個郎中醫治一番。

康采恩等人在這方面倒是多花費了一些時間,不過梁適此行也是帶了隨身僕役的,所以照應他的生活起居,倒不需要康采恩額外費心。

然而就在他們要離開的時候,一行車架卻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關羽和單雄信的人立刻拿起自己的隨身兵器,衝上前去,擺出防禦陣勢。

但那一行車駕當中卻走出了一位身披鎧甲,有些虛胖的中年男人。

分批開展倒是容易理解,畢竟這裡是邊境地區,哪怕你是文官,也得把自己裹進鐵皮罐頭裡。

可是,就算是文官,也不至於挑選這麼一個笨重難看的傢伙吧。要知道邊境帥臣的形象,對於士兵的事情都是有一定影響的。

然而剛才的疑惑還沒有得到解釋,旁邊的黃君漢卻低聲驚叫了一聲。

“是他!”

“是誰?”

康凱也驚疑不定的問道,然而當他順著黃金漢的目光看過去的時候,卻驚訝的發現那位少年派來的老家人,竟然就躲在那名官員的身後,而且此時他還正朝著康采恩一行人指指點點。

那個虛胖的中年人,一邊聽著老家人的解釋,一邊點頭不已,顯然是覺得對方說的相當有道理。

但這幅告密者的姿態卻讓康采恩變得更加不安起來,她本能的覺得自己很有可能是被出賣了,現在留給他的選擇或許只剩下揮舞兵器突圍而出了。

可是這裡終究是大宋的地盤,而且那位少年也知道自己的身份,恐怕斷然不會輕易陷害一名身背皇帝的朝廷官員,畢竟他連那個叫做梁適的傢伙也不敢收拾,更何況在陛下那裡掛著名字的自己。

但是他們擺出這幅陣仗,又是為了什麼呢?(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