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跑偏主題的聯席會議—2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語氣平穩地列舉了一大串數字之後,山貓才愕然之間發現包括郭逵在內的許多首領都對他所說的這些事情反應平平,尤其是從瓦崗寨當中過來的那些個將領們,似乎壓根就不明白他在說什麼。

這讓他只好無奈的看向了康,才是這個傢伙,一直堅持召開這種跨越時空的聯席會議,結果在這會議上幾乎就是各說各的,幾乎聽不懂別人說的。

其實很多康采恩手下的經理人都對其他時空的發展狀況不甚了解,這主要是因為康采恩的保密工作做的實在是太過謹慎,當然這也是發展初期的必然現象,要是在自己力量壯大之前就把自己的秘密洩露了出去,那說不上會遭到多少人的覬覦呢?

至於互相之間的不夠瞭解,那大可以交給時間去解決,反正相知這種事情本來就是需要時間的。因為保密需要而浪費一些,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這個基礎不打好,那恐怕以後客觀條件允許它們相互串聯,並組建起一個個超時空合作關係的時候,他們還要從最初的工作做起,這對於體系的發展來說可不見得是件好事。

有些事情就是需要地運來慢慢醞釀的,所以底蘊的最初投資,即便看上去十分微小,即便看上去可能毫無作用,也要慢慢的進行堆砌。

所以康采恩對於山貓投過來的無奈面容,也只能抱著你鼓勵的微笑,同時向大家說道:“山貓剛才列舉的那些東西,對於我們接下來的戰鬥來說至關重要,無論是運輸士兵的船隻還是他準備的工具、糧食和建設用材,都將是接下來的戰爭不可或缺的東西請伸出你們的雙手,用隆重的掌聲感謝山貓同志近些天來的努力工作,同時我們有請下一位經理發言。”

一陣形式主義的噼裡啪啦之後,關羽訕訕的走到了眾人的面前,有些羞澀的從袖口中掏出一張紙來,念道:“大家好,我們為接下來的戰爭準備好了4萬人的兵力,另外還有8000套盔甲以及更多的弓箭和刀盾。我們的士兵在著甲率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聽到這裡的康采恩忍不住撲哧笑了出來,這位曾經在香江養傷的一代武聖,竟然還學會了著甲率這個詞這玩意兒只是後世的那些軍事愛好者們鼓搗出來的概念,至於是否在古代戰場上有真正的參考意義,還不是取決於他們這些將領的發揮。

不過,關羽這個傢伙越來越注重書面表達了,書面的都有些官僚氣息了,這可不是他康采恩願意看到的。

不過關羽的發言還是相當簡潔有力的,至少那一副標準的白話文,弄的連康采恩都不覺得他是從東漢時期混到這邊來的了。

在關於發言完畢之後,周圍的人也總算對集團的戰鬥力有了個清晰的瞭解。如此以來,他們對集團在宋朝的征戰也有了更強的信心,然而康定國出場之後,這副信心卻突然出現了一絲動搖的情況。

康定國的方言是這樣的:“我們在宋朝採購了大量的糧食以應對水軍陸戰隊在福建的發展和在陝西的征戰,可是無論是福建還是陝西,對我們來說都是相對陌生的地方,現在我們在大宋官場上所熟悉的人當中,並沒有那麼多能夠派得上用場的。要知道宋朝官場的內部鬥爭相當激烈,如果一朝不慎,我們有可能就會成為這種鬥爭的犧牲品,所以我們認為今後發展的重點應該是在福建方向,而不是在陝西方向,甚至,我們應該有意的躲避來自北方的政治漩渦。”

這話說得在場所有人都啞口無言,雖說任何一個朝代的政治鬥爭都相當慘烈,但宋朝的那些文官們似乎特別擅長這個領域廠的送茶人當中大多都是武將,少數是工匠或者間諜之類的行當,幾乎沒有一個文官,所以也就沒人站出來反駁康定國的這番話。

而且他們都有文官也有著相當之多的不滿,因此宋朝文官在其他陌生人的印象當中,便迅速的丟掉了高尚的位置。尤其是李子雄在看到郭逵忍不住連連點頭之後,幾乎是斷定宋朝的文官們應該好好修理一番。

而他身邊的那幾名同樣來自隋朝末年的武將,則早就已經竊竊私語起來,顯而易見的是他們也已經意識到想要在宋朝征戰的話,首先就要搞好與文官之間的關係,他們在戰場上面對的敵人,很有可能不是來自對面的所謂党項人,而是來自身後的文官坑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有了這麼一盆冷水之後,在場的眾人總算是端正了一下對今後戰爭的態度,畢竟這場戰爭在康采恩那裡已經醞釀了好幾個月,所以許多準備工作都進行的卓有成效,因此他們的信心和士氣都相當高漲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落入驕兵必敗的陷阱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康定國顯然已經為他們做好了這方面的防備。

而在他之後的趙思成,原本只是隻身一人在東漢末年混跡而已,既沒有掌握什麼重要的資源,也沒有在手下巨龍什麼人才,按常理來講,他是不可能接下來的這場戰爭有所貢獻的,可是當他站出來的時候卻一下子抖露出了不少宋夏交戰之間的密辛,並且在最後總結道:

“所謂的西夏只不過是一群土匪而已,他們三代歌劇。為的也正是今天想要裂地稱王,如今他們暫時順利,內部便更是涉及高漲,在這個時候與他們正面硬抗,恐怕不是明智之舉,倘若有時間的話,還是應該打到他們內部去,慢慢的在其中分化瓦解他們。”

康采恩對這個建議十分重視,可惜的是如果他們把發展方向定在福建,那麼很多關於陝西的事情就搭不上話了不過在明年的那場大戰之後,陝西也將會很快消停下來,再有什麼重要的故事,恐怕也是四五年之後的事情了然後對於康采恩來說,四五年的時間足夠他做出許多事情了。

(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