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子容子容世無雙—9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蘇頌遲疑著接過那張紙條,先是向對方感激的點了點頭,而後就又疑惑的問道:“剛才的那個孩子我好像在哪裡見過,他是什麼人啊?為什麼跟你拿過一張紙條,就可以讓我們有頓飽飯吃?”

飼養員笑呵呵的看著蘇頌,卻並沒有直接給他答案,只是頗有深意的說道:“年輕人,你或許是個前途無量的天才。像你這種人,與其花費心思去打聽那些幫助你的人,不如去做好你的事情,這樣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跳出來幫助你,雖然他們幫助你並不一定是出於好心,但無非就是出於兩種動機,或許是惜才,或許也是投機。惜才的人,你只需要用你的表現讓他們求仁得仁就夠了,投機的人,你也只需專注於自己的事業,讓你變得更加值得投機,至於他們是否最終有所得,那就要看他們的所求,與天下人的所求,以及你的事業有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絡了?我家先生曾經說過,要把個人的訴求和社會的訴求結合到一起,這樣人生或許才會過得有意義,我琢磨著,這或許就是他為什麼經常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緣故吧。”

一旁的王安石萬萬沒有想到,一個飼養主人家禽的雜役竟然也懂得這樣的道理。這倒更讓他想要拜訪一下我在玉津園裡教書的康定國了。

那位飼養員倒是看出了王安石的想法,他擺了擺手說道:“秀才還是不要打我家先生的主意了。他最近可是忙的不可開交,甚至都抽不出時間來教我們那些有趣的道理了。話說我被這些粗鄙之人此生也算是幸運之極了,竟然能夠遇到先生這種大好人,願意在閒暇的時候教授我們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和實際應用的技巧,這讓我們的人生忽然都變得明確了許多。這或許就是所謂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吧。倒是兩位秀才公,可要在東華門外唱名之後,多多為世間的愚夫愚婦們帶去一些有用的東西,要是孔老夫子的那些之乎者也,我看就不如拿來喂鴕鳥好了,但真正有用的東西,也不是我這個粗鄙之人能夠瞭解的,還希望兩位秀才公能夠孜孜不倦的求學問道,這世間不是沒有真理,而是缺少探求真理的手段。拜託了!”

說著,這位自稱粗鄙的雜役,竟然像士大夫一樣,朝他們二人拱手一禮,然後轉身消失在那鴕鳥群中。

王安石和蘇總呆呆的站在原地,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會在這種地方,收到如此之高的期許,他們兩人也是瞬間感覺到肩膀上的擔子重了許多,好在,他們本來就是以天下為己任的士大夫,雖然從小讀書到大,也沒有如此直白的接觸過別人的期許,但剛才的那一番話已經深深的刻在了他們的腦海之中,將來,恐怕也將會極大的影響他們的人生選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他們現在終究年輕,在緩過勁兒來之後,這些沉重的話題便被他們有意無意的忽略掉了,轉而是那些美味佳餚,似乎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於是,鬆鬆便揮舞著手中的紙條,帶著身後的一群狐朋狗友,準備前往北邊的食堂。

他們的身後,康采恩則出現在了鴕鳥群附近。他的身邊還站著剛才送紙條的那個小孩子。

由於鴕鳥的體型過大,所以康采恩並沒有帶著孩子到裡面去玩耍,實際上動物園裡的鴕鳥大多是可以揹著孩子跑上那麼兩三個來回的,但這裡的鴕鳥並沒有經常和人打交道的際遇——要不然也不會對王安石那個傢伙感興趣——若是勉強讓他們揹著孩子玩耍,說不定會出現什麼意外,在這個防護裝備還沒有被販賣過來的時候,做這種危險的事情很容易就招來一些麻煩。

現在的他可是個小心翼翼的人,好不容易藉助瓊林苑教育集團拉攏起了一批人心,他可不希望學校裡出現什麼意外?那樣的話可就要在坊間大失人心了。

不過孩子們顯然對這些奇珍異獸非常感興趣,甚至他們都不願意看著這些傢伙被吃掉。但是鴕鳥的養殖往往就是建立在各種經濟利益的基礎之上的,要不然,康仔也不會在坐起還冒生意之後,千辛萬苦的弄來這麼一批鴕鳥。

其實他原本是想要養在香江時空的,甚至他都準備去問一問邱德根,看看他有沒有興趣在梨園裡來上這麼兩隻珍禽異獸,但他很快就打消了這個主意,香江本來就是個地狹人愁的地方,根本並不適合養殖業的發展,所以他還是弄到古代去來,傳些古代人的錢好了,真要在香江時空弄出什麼動靜的話,也只需要把銷售環節做在那邊就行了,根本沒有必要把飼養成本也丟在那個基本生活水平都很高的時空去。

而且特種養殖這種事情,還沒有迎來它的產值高峰。就連銷售途徑,康采恩也需要花費足夠的時間才能打聽清楚。

在這些事情做好之前,這些鴕鳥不妨先給本地土著解解饞好了。就連他費盡心機弄來的西門塔爾牛,如今恐怕也已經擺到了八大王的餐桌上,甚至這些牛肉在本地的標價都不是很貴,但如果能夠賣到湘江時空去的話,那無異於將會給康采恩帶來巨大的利益收入。

現金流可是康祥也在那個時空最為看重的東西,可惜要解釋大批量農副產品的突然出現,必然需要康采恩在相關途徑上做一些手腳。可怎麼具體的進行掩飾?他如今還沒有想好該怎麼做。

所以他也沒有著急忙慌的把這些動物的養殖技術擴散出去,雖然已經和很多行團都簽訂了協議,但因為銷售渠道還沒有打通,所以養殖環節也就沒有急著鋪開。

大多數農副產品都是入不得庫的東西,如果出現貨品積壓,那麼帶來的附帶損失一定不小,所以需要準備就緒才能夠大規模鋪開的東西實在是有太多。

不過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生產普及這件事情,他看某人也不能不事先做好準備,剛才的那批士子,似乎在不久之後就會成為朝廷的地方官員,如果有他們幫助的話,那麼……(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