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我康采恩又回來了—6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一發現就在康采恩告別宗齊客等人的第二天。

一大清早,賈憲便帶著他的學生們前來拜訪康采恩。之所以如此著急,正是因為賈憲對於康定國的教育方式,尤其是關於小學生分科的方法問題,與其有著巨大的分歧。為此他們曾經爭論過很長一段時間,但無奈主張分齋法的胡瑗與康定國志同道合,甚至還認為他完善了自己的教學方法。所以他堅定地與賈憲站在了對立面,致使每一次爭論都以賈憲的失敗而告終。

有了這一番苦惱之後,賈憲便急迫的需要一支能夠支援他的力量,於是當他得知康采恩歸來之後,便在第一時間找了過來。

三言五句之間,賈憲也把自己的用意跟康采恩說了個清楚,這在最初的時候也加劇了康采恩的疑惑。

好在,跟隨在賈憲身後的十幾個學生,都是康定國新式教育方法的產物。所以康采恩也可以在第一時間從他們身上影院看一下現有教育制度的成果。

可是就在他提出這一要求的時候,賈憲的臉色卻變得極為難看起來。

康采恩不知道此中的情由,但他也沒敢輕易發問。

不過賈憲也勉強算是半個官場上的人,自然知道此中的清油應該與他分說清楚。

於是他便收拾情懷,跟康采恩說道:“原本按照大宋朝的規矩,自己的學生當然想怎麼教就怎麼教。但是在入職集團裡的學校時,我們便曾經簽下協議,無論是否與自己的想法相同,都應該遵循學校的規定,採用學校的方法進行教育。所以我的這些學生,雖然跟隨我多時,也不得不學了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我是不願意他們在那些事情上浪費時間,但我又無力阻止,所以才會覺得心中難受。”

康采恩點點頭,他理解賈憲的心情,誰還沒有點信仰。而且不管這信仰是對是錯,只要不能按照它來教育自己的學生,總會覺得自己的良心難安,畢竟信仰這種東西是決定是非價值的標準,與之而產生矛盾的事情,必然會與他的良知產生矛盾。

但這只不過是他個人的微觀感受而已,對於每一個方**而言,一個樣本的成績好壞,不能決定他的是非評價,這對於它來說是不公的。對於文明的發展來說,也是不公的,因為被更多的人所接受的方**,才是更好的方**。

所以他還是要看看這群學生,才能更好的予以評價。好在他現在的年齡也不大,正好能夠跟這群孩子們玩到一起去,再加上這群孩子當中。還有那麼一兩個他比較熟悉的面孔,所以交流起來就更加沒有障礙,比如說那個在玉津園之中表現出彩的李憲,就是個非常不錯的交流物件,話說這個傢伙還曾經幫助過康采恩收集到第二個時光手鐲。兩人的緣分說不定才剛剛開始。

這月康采恩要用的辦法,其實也是非常老土的一種,那就是天天和這群孩子們做同樣的事情。

當他們去求學的時候,湯彩英便混雜在他們中間,當他們到街頭上玩耍的時候,康采恩也不落人後,當他們鼓搗一些稀奇古怪的時候,康采恩也緊隨其中,當他們受到老師責罰的時候,這傢伙也厚著臉皮與孩子們同進同退。

這一幕倒是讓熟悉他的人感到好奇,尤其是那些擅長製造八卦的汴京市民們。自他們的角度看來,這位自幼不凡的康小郎君,可是個聰明過人的存在。前幾個月的時候,還曾經在街道上教過那些同齡的孩子們,怎麼現在又和他們一起,晃晃悠悠的走進了學堂呢?

難道說,他之前教授給童子們的本事,都不是他的真實本領嗎?

可這讓汴京城的百姓們如何接受呢?要知道他們早就已經把康采恩當作神童,如果新豐鎮一座神聖的寶塔,那對他們的內心世界來說,無異於遭受了一場地震。

但是他們的疑惑和議論,都沒有被康采恩當回事兒。

事實上,依照他們現在課程的緊密程度來看,也沒有多少時間留給他去在意別人的想法,尤其是在愛滿滿的實踐課程出現在課表上之後,他才知道,康定國究竟為這個時代的孩子們帶來了怎樣的教育。

在他上輩子的瞭解當中,0世紀末期的中國孩子們是沒有這麼多的實踐課程的,一來是條件不夠允許。二來,他們的教育也慢慢的走向了理論和空泛。

但他們幾乎在每個下午,都會在一堂簡單的理論課之後,踏上他們極具特色的實踐之旅。

其中有一節課甚至是跟隨伙房裡的大師傅們到街市上去買菜,而且這群孩子們要負責和那些商販們討價還價,並計算最終的結算錢數。

湯臣雖然對討價還價的過程實在不行,因為這並不利於培養樸實無華的民風,並且在他的周圍也時刻環繞著一群老夫子們,對於孩子們的這一行徑品頭論足,但孩子們卻像是沒有聽見一樣,老老實實的完成了老師們的教導,甚至還把課本上總結出來的技巧一一實踐了下來。

不過這樣的小孩子可不是討人喜歡的,已經有不止一兩個家長向學校提出了反對意見,尤其是在一次商販與學生們的衝突之後,提出類似反對意見的聲音就變得更加多了起來。

但康采恩卻愈發覺得,教會一個孩子們怎樣生活,似乎比教會他們怎麼工作更為重要。愚民教育對於一個落後的朝代來說,是斷然不可取的,不過這方面的爭論,與他要解決的疑惑並不相干,因為,他從賈憲那裡得到的疑惑是,究竟怎樣的教學方式才能提高一個國家的發展潛力。而發展潛力這個詞是由民間百姓的生活方式和科學精英的學術能力共同決定的。至於更側重於哪一方,更側重於什麼樣的哪一方,現在都不在他的考量範圍之內,因為這個問題實在太過複雜,雖然那才是問題的本質,但現在的康采恩只需要一個宏觀而又籠統的答案就足夠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就現在的情況來看,能夠繼續引領新風尚的生活方式,就是方便他向大宋的黎民百姓灌輸新理念的好方式。哪怕這個方式有一些錯誤,也在基本的容錯範圍之內。

現在他知道,康定國所做的事情,對於他的事業來說是總體有利的。

但也僅僅是總體有利而已。(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