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到曹婆婆肉餅店去朝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個直徑一米多,閃著藍色光芒的圓圈,忽然出現在康采恩的身邊。他知道這是時光手鐲臨時變化出的穿越之門,於是就向圓圈所在的方向遊了過去,但他才剛剛靠近圓圈,就感到一股吸力籠罩了他,而後將他吸入了圓圈之中。

公元1041年的汴京城中,大部分街道都還在黑暗之中沉睡,只有幾處鬼市子還在閃爍著嬉鬧的燈火。只不過它們中間,突然出現了一個不太合群的存在。一道藍色光芒,瞬間閃耀在朱雀門附近的街道上。那也是一個直徑一米多的圓圈,只不過它的閃耀僅僅持續了數個呼吸,便瞬間消失在了夜色之中。無論是城中巡邏的士兵,還是望火樓上的潛火隊員,都沒有注意到這轉瞬即逝的變化,更沒有注意到這變化帶來的副產物——來自1977年的康采恩。

康采恩腳步一落地,就凍的打了個哆嗦,他剛才還在冰冷的海水裡浸泡著,本想著來到宋朝能過上暖和的日子,卻沒想到這裡和1977年一樣,正處於陽曆年之後的寒冬之中。

話說北宋時期的老百姓,還沒有陽曆年這個概念,就連此時的基督教世界,也沒把元旦當做開年的第一天,他們開始新年新生活的幾點,是紀念基督誕辰的聖誕節。這種狀況,直到16世紀才逐漸開始改變。

把這些無用的知識趕出自己的腦海,蘇寧開始來回踱步,甚至原地跳起了踢踏舞,似乎只有抖動及全身上下的肌肉,才能讓他短暫的找回些許暖意。這也讓他想起了曾經看過的小品暖冬,馮鞏和金玉婷有一句臺詞讓他印象深刻:愛爾蘭人之所以踢踏舞跳得好,那純粹是因為凍的。

如今,他也因為寒冷而跳起了踢踏舞,只可惜他的舞步醜陋而又乖張,無論是用他的標準,還是用北宋當地人的標準都是如此。

所以當拂曉來臨,周圍的百姓們紛紛開始一天的活計之後,就有很多人注意到了這個奇怪的小孩兒。他們圍在康采恩的周圍,對他的舞步指指點點,有的人甚至還丟下了幾枚銅板,似乎是把他當成了路邊賣藝的人物。畢竟他怪異的中山裝,和整齊的平頭,在北宋人看來更像是經過精心裝扮的小丑。

只有一位老婆婆看透了康采恩的心思,緩緩走上前來用自己的柺杖,戳了戳慷慨你身上的衣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吱呀吱呀的聲音,隨後就在眾人的耳擴間迴響,似乎老婆婆的柺杖,剛才觸碰到的是深厚的冰雪,而不是穿在身上的衣服。眾人這才意識到,這孩子的衣裳竟然是浸過水的,天寒地凍之下,衣服當中的水分已經結成了冰,所以才會發出類似冰雪的聲音。

老婆婆嘆了一口氣,對周圍的鄉鄰們說道:"看來又是一個可憐的孩子。"

周圍的眾人嗡嗡的附和著老婆婆的觀點,然後他們開始慨嘆唏噓起來,畢竟大多數人的生活也都不易,即便遇到別人的不幸,也只能謹慎的提供幫助,於是又有幾十枚銅錢接二連三的落到康采恩的周圍,這次不是打賞他"精湛"的踢踏舞表演,而是對他今後生活的些微贊助。

丟下銅板的鄰里街坊們,很快就各自散去了,只留下康采恩和那位老婆婆,依舊站在原地四目相對。

康采恩已經停止了舞蹈。老婆婆的那一管用,像是觸動了康采恩的暫停鍵一樣,讓他立即停止了舞動。而老婆婆的一聲嘆息,卻帶給了康采恩無盡的溫暖,原來這世界上關懷他的人,可不僅僅只有救下自己性命的那位漁民。穿越只是改變了他的時空位置,不變的卻是華夏社會那股默默的溫情。

"孩子,來我的店裡吃幾個餅吧,好歹暖和一下自己。"

婆婆收起了自己的感傷,繼而準備改善一下康采恩的生活窘境。

康采恩有些扭捏,他覺得這樣接受對方的施捨,並不是一件好事,但他的腸胃,早就因為一場劇烈的踢踏舞而哀鳴不已。

因此,他實在沒有什麼底氣,拒絕這位老婆婆的善意。故而他只好跟在老婆婆身後,亦步亦趨的走向老婆婆到店裡。

忽然,走在前面的老婆婆停住了腳步,她的柺棍在地上狠狠的敲打了兩下,對身後的康采恩說道:"孩子,去把地上的銅錢撿回來,那是鄰里鄉親們的善良,不可辜負!"

康采恩咽了口唾沫,默默轉身,回去將那些銅錢全部撿了回來。他本想將那些錢交給老婆婆,就當它為接下來要吃到的肉餅付費了,但老婆婆卻沒有收下,反而是將那些錢退了回來,並且意味深長的對他說道:"我的餅不收你的錢,他們的善良也不收錢。只希望你能夠好好活著,活出個樣子來,也好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伸手相助。婆婆我這一生,經歷過太多的無奈。年輕時我像男兒一樣熱血澎湃,可惜本事不濟,不能幫助想幫助的人。等到老了,雖然積攢了些許錢財,但想幫助的人早已不在。只能做些好事積點陰德,希望你們十幾年後,不要像婆婆年輕時那樣無助。"

康采恩又一次咽了口吐沫。婆婆的這番話,可謂說到了他的心底裡。當年他如果有本事,你也不會讓心中的那個她陷入悲劇之中。如今從頭來過,自然應該像婆婆所希望的那樣,但十幾年之後不要那麼無助。

"嗯!"一聲沉重的應答,從老婆婆的身後傳到她的耳中。年邁的老婦人滿意的點點頭,繼續帶著路邊撿回來的這個小鬼,向自己家店裡走去。

康采恩一邊走,一邊抬頭看向那家店的招牌,當"曹婆婆肉餅"幾個大字映入眼簾的時候,他不禁開始為自己的運氣而驚駭莫名。

這家店曾經出現在多部穿越神作之中,其中包括新宋和一品江山,尤其是阿越對這家店的描寫,甚至讓很多年輕人都想穿越過來飽餐一頓。康采恩沒有想到,自己竟然完成了年輕人們的夢想,出現在了這個北宋第一小吃店的門外。他的心中,竟然莫名的產生了一種類似朝聖的心理。

當然,沒過多久之後,這個門外就變成了門裡。而聞名穿越圈的曹婆婆肉餅,不久之後也就出現在了自己的面前。

麵餅和碗筷,是一個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夥計端上來的,那小夥子顯得十分熱忱,不光主夫康采恩要慢慢吃,小心噎著,還告訴他稍等片刻,便會有一碗熱騰騰的湯端上來。

端湯的是一位中年大叔,看上去好像是婆婆的兒子,但那個年輕的夥計,卻稱他為哥哥。兩人的年齡差距,實在是太大了些。他們和婆婆放在一起,怎麼看都像是祖孫三代的樣子。

不過康采恩並沒有將自己的疑惑問出口,一來,打聽別人家的家事,實在不是什麼禮貌的行為!二來,他那飢腸轆轆的肚子,需要他及時補充食物,否則根本沒有足夠的ATP,讓他在這北宋盛世問東問西。

於是他張開自己的血盆...小口,狠狠的咬在了面前的肉餅上,只聽到滋溜一聲,肉餅中澆灌的湯汁,轉瞬之間就充滿了他的口腔。這種類似灌湯包的感覺,讓他想起了父親那個山東知青的手藝。

不過那老家夥每次做灌湯包,都會囑咐自己一聲要就著湯才好吃。

於是,康采恩將面前的肉餅,撕碎了丟進湯裡,而後連吃帶喝的消滅起來。

他沒有注意到,剛才端湯的那位大叔,正在後廚門口與婆婆竊竊私語:"娘,那廝定然是個會吃的,往昔裡也只有老主顧,才會知道咱家的肉餅要與湯一起吃才最美味。"

老婆婆點點頭:"只嘗了一口,便知道怎樣吃才最美味?恐怕就是吃慣了山珍海味的世家子,也不見得有這樣踢出的心思,看來,這孩子是有些家學淵源的,不如我們把她收下當個廚子,你看可好?"

中年人會心的一笑,答:"娘,這麼多年來,您還是一副菩薩心腸。孩兒當年也是狼狽如此,要不是娘您搭救,並且傳我這製作肉餅的手藝,我恐怕早就餓死街頭。這麼多年來,咱們收留的孤兒,早已不知凡幾,也不在乎多他這一個。孩兒自當母親母親安排。"

婆婆緩緩的點點頭,讚許道:"你這大哥當得還真不賴!"

中年人摸著自己腦門,憨憨的笑了起來。可是他的笑聲還沒有維持多久,就見康采恩端著個大碗,晃晃悠悠的走向後出來,有些不好意思的問道:"湯,還有嗎?"

中年人先是一愣,繼而又朗聲笑道:"當然還有,只要你不怕撐著,肉餅和熱湯就管夠。"

說著,他便招呼後廚當中忙碌的夥計,為康采恩再盛上一碗湯。

康采恩這才注意到,原來在後廚之中忙碌的夥計,遠遠不止一兩人。看來這家鋪面不大的肉餅店,其中還暗藏著不少的乾坤,這倒是一下子引起了他的興趣,或許從這裡開始自己的征程,將會收到意外的驚喜。(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