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多謀少斷與謀多而無從斷—3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其實關於現實困難的討論,也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康采恩甚至沒有主動挑起話題,因為他知道,他的父親一定會主動提及。

康定國也的確是這麼做的,其中的緣由其實也非常簡單和自然。

既然辦學方案已經敲定下來,那麼剩下的,就是約定何時到宋朝去執教了。

為了執教方便,康定國準備事先瞭解一下宋朝那邊的具體情況,雖然他對宋朝的歷史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非常熟悉,但是那畢竟是從歷史記載上瞭解到的,而經歷過1000年的時間沖刷之後,原有的歷史記錄是否還能夠客觀的描述當年的歷史,這是很具有爭議的事情。

畢竟那個叫做託託的傢伙,在編纂宋史的時候,就留下了許多的破綻,而北宋中後期所留下的那些筆記小說,及參考意義也就比明清小說高那麼一丟丟而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康定國還是覺得,倘若能夠從康采恩這裡瞭解到更多的宋朝史實,肯定會對自己有所幫助。

所以他開門見山的直接問道:“宋朝究竟是個什麼樣子的?”

康采恩笑了笑,卻沒有急著回答,反而是向遠處的宋朝穿越者們看了一下,然後才回過神來回答道:“沒有想象當中的繁榮,卻比想象當中的複雜。”

“這話怎麼說?”

“畢竟是在古代,即便經濟記錄流光溢彩,也不可能比得上現代的輝煌。可是,宋朝畢竟也是一個官僚制度相當完善的朝代,朝堂內外的各種勢力錯綜複雜,讓我這個剛剛在汴京城裡站穩腳跟的外來客,很是摸不著頭腦。”

康定國聽完了這番話,心中便已經是瞭然。就算是他這個成年人,也只有在象牙塔裡的生活經驗,倘若要突然換成京城裡的繁華場面,恐怕他也應付不來。

越是權力集中的地方,人事關系就會越加複雜。康定國畢竟也是個歷史方向的學者,對這一點還是有著清醒的認識的。

所以,他接下來的詢問,就成功的命中了康采恩的痛處,但也順利的正中康采恩的下懷。

“你在那邊遇到的問題很嚴重嗎?”

“很嚴重!”

康采恩的回答,顯然是有些與事實不符,實際上,在成功的拉攏了將門世家之後,他在汴京城的商業鬥爭當中,已經基本上掌握了主動權,目前為止還沒有站在他這邊的主要勢力,就剩下宗室子弟以及與他們聯姻的財閥了。

而這群人當中,他也並非沒有熟絡的面孔,那兩個曾經在趙六員外的引薦之下,出現在他面前的小孩子,似乎就是一個明顯的訊號,只不過到現在為止,那群宗室子弟們似乎一直拿著架子,並不願意下場來和他談及合作的事情。

不過他們畢竟是宗室子弟,如果不端著點架子的話,那康采恩倒是要懷疑他們如此主動的背後圖謀了。

總不至於他們當中的每一個人,都和八大王與趙六員外一樣,與自己相遇在茶樓酒肆之間,並從此成為布衣之交,建立深厚的革命友誼。

倒是另外存在一種不太讓康采恩滿意的假設,那就是宗室子弟們不但不太可能與他站到一條戰線上,還很可能試遍京城各大行團的幕後老闆,畢竟他們趙家人在汴京城裡經營已久,恐怕早就已經在各大行團裡有了代言人,對於這個假設很有可能是真的。

而且,康采恩已經從趙思成那裡得知,前不久想要向山貓和戚無雙動手的那夥人,正是宗室當中的汝南郡王派來的。

雖然現在還不清楚那位汝南郡王究竟打著怎樣的方法,但不可否認的是,恐怕此人將會成為他的汴京城裡的最大障礙,畢竟對方有著皇室宗親的身份,而且還很可能有著大量的隱藏力量。

至少這種力量能夠讓開封府查不出事情的真相,若非趙思成這位高階間諜看不慣此被的下作手段,而主動離開了大宋王朝,並將這些事實告訴了康采恩,恐怕康采恩這輩子都查不出其中的貓膩。

如果這樣也好,反正汝南郡王現在還不知道他的圖謀已經在這邊被徹底的揭露出來,那麼都要康采恩不去聲張,就可以在暗中慢慢謀劃復仇的事情。

比如說現在,就是一個和父親暗中謀劃的絕佳時機。

於是康采恩將過去一個月,他在宋朝的遭遇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將自己目前所掌握的力量,以及構想當中的各種組織,也都據實相告,至於那些主要的競爭對手和潛在敵人,更是這番介紹當中的重中之重。

沒過多久,康定國的眼神就開始變得鄭重起來,沒想到這個十歲的兒子竟然在大宋王朝有這麼一番奇遇,不但讓一位老婆婆出手相助,還認識了大宋王朝的幾位宗室,並且與掌握兵權的將門世家,有了非同一般的聯絡。

不過他面對的麻煩的確不少。各大行團幾乎就是辛迪加壟斷組織的代名詞,他們內部充斥著大商人對小商人的壓榨,而對外他們都攜手想消費者索要壟斷力,同時在供貨方向上,他們也會協調一致,壓制供貨商的價格。

這樣的對手,惹上一加就足夠麻煩了,況且康采恩還一下子把所有行團都得罪了個遍,如此一來,倘若不在開封城裡耍,弄出什麼驚天動地的新花樣,恐怕很難取得關鍵的勝利。

當然,如果非得應聘的話,康采恩也是可以取勝的,因為他的背後是整個近現代的工業體系,只要大規模的進行販賣,就不怕打不垮那些古代的商品,但這裡面有兩個風險,一個是當地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和購買習慣,而另外一個就是康采恩的資金周轉能力。

好商品自然是會在古代受到歡迎的,但問題是好商品的價格也相對較高,所以當地的普通消費者,恐怕一時半會兒之間還無法完全接受,就算,康采恩能夠將那些貴族拉攏到自己的消費圈子裡,恐怕他們的金錢也無法一直讓康采恩賺個夠。畢竟他們也需要有來錢的門路才行。

所以康采恩選擇與他們當中的大多數合作是件非常明智的舉動半仙兒遇見的事,這種程度的拉攏,不可能將所有人都拽到自己周圍,因為牟取利益也是有相應的習慣的。

第二個問題其實也是相當嚴峻的,畢竟兩個時代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生產力差異,哪怕是古代的茶葉和瓷器這樣的拳頭還冒產品恐怕在一九七七年的時空也無法賣出好價格。

相反,用這個時空的加工工藝弄出來的瓷器,恐怕就連宋朝官窯裡的那些工匠沒見了,也要拍手稱道。如此一來,反倒是1977時空的陶瓷工業品能夠在大宋王朝暢銷。

至於茶葉,雖然說味道會各有特色,但不可否認的是相應的茶文化,尤其是茶具的發明發展,肯定已經是宋朝望塵莫及的了。

如此說來,由於生產力的差距,現在的工業品和農副產品,恐怕都在宋朝具有著相當的競爭力。

但是這種競爭力越是明顯,就越意味著當地時空拿不出像樣的商品來,在1977年到市場上換取足夠豐厚的利潤。

這樣一來,康采恩在1977年的時空當中,就會缺少足夠的現金流。一旦現金流斷裂,就意味著他無法還繼續購物沒這裡的廉價工業品到宋朝去販賣,屆時整個時空貿易都將因此而停止。

康定國將自己的分析說給了兒子聽,沒想到兒子立刻嘩嘩的拍起了手掌,並且大聲的稱讚了起來:“不愧是著名高等學府的教授啊,你剛才關於現金流的分析,其實已經出現過了。”

於是康采恩便把自己如何利用文學作品和販賣黃金等手段,在1977時空換取現金的事情,和康定國說了一遍。並且他還順著這個話頭詢問道:“按照你的這個分析,我們是不方便和他們直接應聘的,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康定國沒有回答,因為在他和兒子剛才的交流當中,他無意之間注意到,兒子其實是有能力對付一些危機的,所以這次他想看一看,兒子是不是已經準備好了一些應對策略。

於是他就說道:“你別光問我呀,想要讓我的主意不管用,就得把你現在遇到的狀況,更加詳細的描述給我聽。如果你已經有了一些對策,那也不妨說出來給我聽聽,說不定我還能舉一反三,為你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呢。”

康采恩心想也是,反正接下來的這個計劃還需要康定國提供幫助,所以他就乾脆將自己去謀已久的本本計劃,和盤托出告訴了康定國。

這個計劃是這樣的。

“其實生產力的差距。帶給我們的不光只有煩惱,還有一個重大的歷史機遇。”

康定國聞言之後,好奇的問道:“你從中看到什麼巨大的機遇了?”

“廉價的勞動力!”康采恩一針見血的指出,“宋朝固然不能為我們提供足夠優質的產品,但它卻能為我們提供足夠數量的廉價工業品,只要我們把那些相對簡單的製造技術,以及配套的裝置和生產線運送到宋朝去,並且在那裡展開簡單的員工培訓,就能夠在短暫的時間裡獲得一大批具有高效生產能力的工廠。而且最為關鍵的是,生產力的相對優勢越明顯,對於我們來說的宋朝勞動力成本就越低。因為我們可以將廉價工業品賣出高價,然後用相對低廉的價格僱傭當地的老百姓從事生產,然後把那些輕工業品帶到1977年來進行銷售,如此以來,我們在1977年也就有了能夠出手的商品,這樣現金流匱乏的問題,就可以得到極大的緩解。”

“著啊!這樣的好主意,你是怎麼想到的!”

康采恩微微一笑,然後向北邊的方向看了一眼。40年之後,那個強大的世界第二經濟體,就是用這種方式悄然崛起的。

人口紅利能夠帶給一個國家的,絕對不僅僅是同等教育效率之下,產出的更多人才,因為他還有另外一個到後來讓官府都不忍心放棄的巨大好處,它的名字叫做人口紅利。

可惜現在的康采恩並不方便將40年之後的變化告訴他的父親。所以他也只好有些牽強附會的解釋道:“你還記得小時候給我們講過的殖民地歷史嗎?”

“這怎麼可能忘呢,我們腳下的香江,現在還是不列顛的殖民地呢,不過話又說回來,古代的那些政權,恐怕不能稱之為殖民地吧。”

“他們當然不是殖民地,畢竟殖民地說的是原料和銷售市場,而他們只有連人工都提供了,我們所提供的只有技術而已,但我們也擁有殖民者們所望塵莫及的另外一項優勢,那就是時空造成的生產力的巨大差距。這種差距並不是一兩次工業革命的結果,而是將過往的三次工業革命的效果進行疊加。畢竟,不列顛和它的殖民地,同屬於一個時空,而那些殖民地也不可能全然沒有學習新技術的意識,但是古代的那些朝廷,即便有這樣的意識,也需要面對我們這家壟斷技術的企業,更何況他們的工業底子實在太差,差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所以就算學習起來,恐怕也先要從教育抓起。等到小有成效的那一天,恐怕都是十年之後的事情了,而這十年裡,我們肯定能夠穩住在香江的陣腳。”

“所以,你準備照搬那種類似殖民地的經營策略。”

“是的,這是沒有殘酷的壓迫而已,畢竟我們還需要更好的物質條件去吸引他們,信奉我們所信奉的東西,這對於我們來說,恐怕要比掙幾個錢更重要。”

康定國點點頭,他就知道兒子還是有這份仁心的,只不過他所熟悉的那些歷史與知識,並不能將某些概念很好的區分,於是他提點一樣的說道:“其實當你準備把技術帶過去的時候,就已經與殖民者們不同了。”

康采恩微微一笑:“我知道,我反正不準備害他們,反而還需要極力的拉攏他們,以便今後成就更大的事情。”

康定國不知道這更大的事情說的是什麼?所以他只是調侃道:“沒想到你的志向還不小啊。”

康采恩笑而不語,他依舊不準備將實情全盤托出,反而轉過身來問道:“那麼,你在聽了我的計劃之後,覺得還有什麼改進的餘地嗎?”

康定國短暫的驚訝了片刻,他倒是把這一茬給忘了,不過,兒子的這句話倒是的確給了他不少啟發。

於是他輕輕地咳了兩下,然後說道:“那我就來跟你說道說道,還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用,拿出你的小本本吧孩子,或許寫在你那個小本本上的計劃,以後足夠能改變大宋王朝的命運。”(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