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7章 禮部有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百官散朝,柴望回到太學院,許多太學生聽說了柴望在朝中發表的言論,得知柴望壓了孟共這個武將一頭,紛紛把柴望當作是偶像一般對待,圍著柴望不停的詢問,一副虔誠謙卑的求教模樣。

柴望對這一切都是很澹薄,表現出了和他年紀很不相符的沉穩和灑脫。

柴望只對眾人澹澹道:“你等當前應以學問為主,朝堂之事雖可參與,但不能沒有主次之分,望你們多加學習。”

說完,柴望便抬手離開。

這時,高實前來,對柴望道:“使君,官家召見,還請使君隨咱家來。”

柴望有些意外,但很快就反應過來,他點點頭,坦然的抬手說道:“是,還請公公帶路,有勞公公了。”

見到趙昀,柴望不卑不亢,對趙昀抬手道:“臣見過陛下,不知陛下召見臣,有何要事?”

趙昀微微一笑,對柴望和藹說道:“卿家正直,不卑不亢,有古之賢臣風範,朕著實是看的心裡喜歡。

正好前幾日政事堂對朕奏言,說夏地雖然已經滅亡,但其李氏割據夏地兩百年,已然在那裡形成了獨特的文化。

文化形成不易,若是不加以儲存和記載,只怕再過百年,這夏地文化便要徹底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朕感覺有理,今日見到卿家,感覺卿家正是合適人選,希望卿家不要推辭。”

柴望聽了,頓時只感到一股巨大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他鄭重對趙昀抬手說道:“還請陛下放心,臣便是此生不眠不休,也要將夏地文化一一記錄,絕不使其文化消失。

臣相信文化乃是造福萬民之物,今日這夏地文化雖與我大宋無關,但他日必定將發揮作用,使我大宋無數百姓受益。”

趙昀滿意的點頭,對他這種不怕苦不怕累的性格還是由衷的欣賞。

趙昀道:“不錯,卿家之言甚合朕的心意,那卿家便趕緊去辦吧,十萬夏地百姓在餘介的主持下落戶川蜀,只怕卿家得去川蜀走一遭了。”

“那是自然,時間緊迫,陛下若是沒有其他的吩咐,那臣便告辭了。”

“嗯,卿家去吧。”

看著柴望激動離去的背影,趙昀不由得也是有些感慨,心說自己不會無心插柳,意外造就一個西夏文化大家吧。

想起歷史上有關於西夏這段歷史幾乎就是一片空白,留存下來的風土人情可謂是少只有少,趙昀也是感到可惜。

文化是寶貴的,若是柴望能夠成為這方面的大家,減少歷史的遺憾,那趙昀也是樂見其成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感慨過後,趙昀便也不再去管他,而是繼續批改奏摺。

這時,禮部尚書曾應龍求見,趙昀見了他。

“臣見過陛下。”

“卿家你可是稀客啊,坐吧。”

趙昀比較務實,故而各個部堂高官也極少熘須拍馬,大家都是一門心思辦事,所以沒哪個人沒事就往趙昀這邊跑,這曾應龍不喜攀附,就來的更少了。

曾應龍高舉手中一封文書,而後說道:“陛下,而今我大宋伐自杞國大勝,且陛下又喜得龍子,可喜可賀。禮部官員依照慣例,認為值此兩件大喜事,明年的年號可以改一改,以收普天同慶,感謝上蒼之效。

此為禮部官員草擬的三個年號名稱,還請陛下御覽。”

趙昀微微一笑,擺手道:“不需要,朕說過,以前歷代皇帝的年號換的太頻繁了,遇到個什麼事就改年號,甚至枯井出水也改年號,搞得年號也太兒戲了,很多老百姓還沒記住上一個年號,下一個年號就又來了,這是何必?

朕的年號這輩子就是這一個,再也不改了,免得老百姓記來記去的麻煩。”

曾應龍愣了愣,但也不好多說什麼。

而後緊接著曾應龍又換了一封文書,說道:“陛下,您的龍子還沒有取名字,為了江山社稷穩固,臣等也是為陛下草擬了三個意義吉祥的名字,還請陛下過目。”

趙昀點頭,這個倒是要的,自己的第一個兒子,名字不能馬虎,自己正為這事頭疼呢。

高實碎步上前,接過曾應龍的文書,將之呈交到趙昀的手中。

趙昀翻開文書一看,只見上面有三個備選名字,分別是趙維,趙德,趙靖。

這三個字自然是比較的有吉祥意義,但趙昀依然不是很滿意。

趙昀想了一會,而後想到自杞國,於是頓時心中有了主意。

趙昀提筆寫下了“趙杞”二字,趙昀道:“我大宋剛剛在自杞國大勝,大揚我天朝威風,用“杞”字來命名,最是意義不凡。”

說完,趙昀豪氣幹雲,朗聲說道:“希望以後朕的每一個兒子出生的時候,都能有一個國家臣服在朕的腳下,這樣的話,朕的兒子名字才更響亮,更具有意義,這才是正確的取名字的方法。”

曾應龍聽趙昀這樣感慨,不由得是下意識的勸諫,他說道:“陛下,刀兵總歸是要流血犧牲的,我華夏漢家歷來更注重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而不是無休無止的征伐,還請陛下多加體恤民力,莫要重蹈隋末的教訓。”

隋朝在隋文帝時期那是何等的富強,但是隋煬帝楊廣登基後,短短十幾年,不停的大興土木,不停的大興征伐,天下很快就糜爛的不成樣子。

可以說只要隋煬帝不折騰,哪怕是他一點正事也不幹,就這樣碌碌無為,那隋朝的底子也還能再傳一兩百年。

可是隋煬帝很快就把強大的隋朝折騰的天下大亂,這也成為後世臣子勸諫君王最常用的例子,隋煬帝也就這樣成為了反面的典型。

趙昀微微一笑,點頭道:“卿家說的有理,朕也只是因為自杞國大勝而心中激動,這才感慨了一句而已,其實朕的心裡那是熱愛和平,致力於與周邊各國睦鄰友好的,這一點是沒有疑問的。”

“如此,臣便放心了。”

曾應龍恪盡職守,及時勸諫了趙昀,得到滿意的答覆,最後無事,便告辭而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