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4章 朝堂舌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此人是誰,為何莫名的對他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穆延鳳冠心中啞然,自然不知眼前之人正是他一心想要除去的宋將趙範。

然而穆延鳳冠畢竟也不是常人,他稍稍穩定心神,恢復儀態,然後不再理會這些,目光端正,大步向前,最後走到大殿中央。

穆延鳳冠抬眼看去,見坐在上方之人氣宇軒昂,朝氣蓬勃,目光凌厲而又深邃,上位者的氣息盡顯。

穆延鳳冠心中駭然,不由得將趙昀與金國皇帝完顏守緒比較一番,這一比較,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哎,雲泥之別啊。”

心中嘆息一聲,穆延鳳冠對趙昀抬手,一臉傲然,說道:“金國使者穆延鳳冠見過大宋皇帝陛下。”

趙昀看了他一眼,神情從容,道:“穆延鳳冠,朕聽聞你這個名字頗有來歷,乃是當著金國皇帝的面,殺了他的寵妃而得名,你的忠勇朕很欣賞,賜坐。”

隨即便有兩個內侍抬著一把椅子過來,讓穆延鳳冠就坐。

穆延鳳冠抬手致謝,但並沒有入座。

他婉言謝絕,說道:“本使奉命出使大宋,職責在身,重於千金,不敢怠慢分毫,還是站著說話為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既如此,朕也不勉強,說吧,你來我大宋所謂何事?”

穆延鳳冠知道機會難得,已經不敢再咬著趙範的事情不放。

於是穆延鳳冠直入主題,說道:“大宋皇帝陛下,本使此次前來,乃是奉我郎主之命,希望與大宋結盟,一同對抗蒙古。”

聽罷,趙昀嘴角翹起,露出輕蔑笑容。

一切果然盡在意料。

趙昀道:“我大宋地大物博,子民億兆,文臣如雲,猛將如雨,銳士更達百萬之眾,為何還要與你金國結盟?”

趙昀淡淡回應,穆延鳳冠神情一緊,說道:“大宋雖比之往年略強,然蒙古大軍軍容鼎盛,戰力強悍,且野蠻殘忍,一路走來屠城無數,遠的不說便說近的,那夏國已然被其滅亡,軍民屠戮待盡,舉國難尋活口!

如今蒙古對金國造成極大威脅,若金國支撐不住,滅亡了,那麼蒙古將直接與大宋隔河相望,大宋將直接面臨蒙古的威脅。

有道是唇亡齒寒,如今大宋與金國已經形成彼此依存之勢,若不能共同應對來自蒙古的威脅,那麼終有一日,大宋必將敗亡在蒙古的鐵蹄之下。

為今之計,唯有金宋兩國結盟,共抗蒙古,形成古之三國鼎立之勢,方可儲存國祚,延續宗廟社稷,還請大宋皇帝陛下三思。”

“呵呵呵,,,”

趙昀呵笑了幾聲,道:“看來今日你乃是要效仿諸葛入吳,要舌戰群儒啊。”

說完,趙昀目光掃視百官,朗聲道:“既如此,諸位親家也可暢所欲言,來會會這個當世“諸葛”。”

趙昀話音一落,對金國早就不滿的官員便坐不住了,當先發難的便是那學部尚書陳隆之。

只見陳隆之出班對趙昀行禮,而後一臉嚴肅,對穆延鳳冠道:“古時三國鼎立之所以形成,皆乃三國並出一朝,然而今之格局迥然不同,宋金世仇,國仇家恨形如萬里波濤連綿不絕,你讓我大宋軍民如何與你金國並肩奮戰!”

穆延鳳冠反唇相譏,道:“漢人有一言,時移世易,當今格局也與那三國時期大不同,三國同出一朝不假,故而不論何人最終取勝,得到天下,皆不妨礙漢家正統地位的傳承。

然此時蒙古崛起於草原,四方征戰,滅國無數,他可曾標榜自己是漢家的正統傳承?若他最終取勝,得了天下,漢家正統地位還能存在嗎?你們誰能回答本使!”

陳隆之一時語塞,穆延鳳冠佔據上風。

“非也非也。”

曾應龍此時站出來,對穆延鳳冠道:“你之言乃一葉障目爾,我漢家正統地位的傳承,傳的是文化的廣大,傳的是仁義的無雙,所有仰慕我漢家王朝的番邦小國,他們敬仰的也是這一點。

而今是出現了一個蒙古,可那又怎樣,難道我漢家王朝不允許出現他國嗎?難道我漢家王朝現在就要去打他嗎?

試問我漢家千百年來,周邊出現了多少國家,只怕沒有一千,也有八百,難道他們一經出現,我們就要治他們於死地!若我漢家王朝是如此德行,只怕早就亡在窮兵黷武之上,又何來這千百年的傳承?”

“這。”

穆延鳳冠鼓動兩國結盟抗蒙的根基被曾應龍一鏟子挖了,頓時語塞。

趙昀聽了,對曾應龍也是頗有幾分欣賞,這個曾應龍,不愧是中過狀元的人,口才和思路果然了得。

思量一會,穆延鳳冠道:“居安思危,乃亙古不變之真理,蒙古之勢與千百國家迥然不同,這一點相信無人可反駁。若掉以輕心,勢必受到反噬!爾等朝堂袞袞諸公難道不應該警惕,不應該做出應對之策,以保萬全嗎?”

“荒謬。”

三司使程珌出班,對穆延鳳冠指責道:“警惕之心,應對之策,此皆可為,我大宋自是應當如此。然此為,若是要敵國他邦參與,將本國大政大策寄希望於他國身上,此舉,無異於前門拒虎,後門進狼,與苟延殘喘何異?”

“你,,,”

穆延鳳冠被程珌說的一時詞窮。

兵部尚書魏了翁這時說道:“宋金兩國之仇又豈是能化解的?若是擔心自己性命受到威脅,便要與殺父殺母毀家滅族的仇寇為伍,這樣的自保,不要也罷。”

刑部左侍郎蔣重珍也道:“不錯,男兒大丈夫生於世,有所為,有所不為。若為苟且性命,甘與仇寇為伍,那與行屍走肉何異?”

“金國乃我大宋之世代仇敵,我大宋沒有與蒙古合兵滅亡金國,你們便要偷著樂,何來宋金結盟一說?”

“我大宋便是受到威脅,亦自當奮發圖強,銳意進取,又何須與你結盟,辱沒了祖宗,此等偷安之舉,我大宋無人稀罕,更不屑為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