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簡在帝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哼,簡直是不可理喻。”

陳隆之見此,知道與他們多說無益,於是甩袖欲走,但是他被一群太學生團團圍住,如何走的了。

一個要走,一群人不讓他走,於是兩邊就動起了手,撕打起來,一時間,太學院是板凳橫飛,筆墨紙硯四散,亂作一團。

打架的太學生超過十人,這可是一件不小的事情,太學院學士知院柯林無法處置,於是將之報給了政事堂,請求喬行簡這個代理丞相處置。

喬行簡依據太學院規制,欲將這些學生全部革除學籍,趕出太學院。

宋英桂等人豈會接受這樣的結果,他們大聲斥責喬行簡處事不公,黑白不分,甚至還有的太學生指責喬行簡也是和陳隆之一般,都是金國收買的細作,賣國賊。

他們紛紛要求面見官家,向官家當面檢舉喬行簡。

喬行簡一把年紀,還是第一次被人指責是賣國賊,且這些人還都是士林學子,一旦他們的指責被傳揚出去,即便自己清清白白,可名聲也要毀了。

喬行簡嚇得不輕,不敢擅自做主,於是便把這件事情稟報給了趙昀,讓趙昀來做決斷。

趙昀聽完事情的來龍去脈,抬眼看向喬行簡,驚訝道:“什麼,十幾個太學生打陳隆之一個人,陳隆之沒事吧?殘了還是死了?”

喬行簡更驚訝,沒想到趙昀對陳隆之如此看重,著重提他。“沒事沒事,陛下放心,陳隆之無事。”

趙昀稍稍放心,又問道:“那陳隆之如何說?對革除學籍一事可有抗辯?”

喬行簡道:“回陛下,陳隆之沒有抗辯,言一切以朝廷決定為準,他無不服。”

趙昀滿意的點點頭,這還真是君子坦蕩蕩,榮辱不驚。

“那好,朕便看看這些太學生是何模樣,竟敢在太學院打鬥。”

說完,趙昀傳旨,在福寧殿接見所有參與鬥毆的太學生,很快,他們便被一一帶來,而那學士知院柯林,此時卻是一臉羞愧,不敢面對趙昀的目光。

太學生群體鬥毆,這在太學院歷史上可不多見,現在在他的任內發生,他自然是臉上無光。

十幾個太學生紛紛對趙昀抬手行禮,樣子極其虔誠敬畏,趙昀一一打量,見他們身上,臉上,或多或少都是有傷,青一塊,紫一塊,唯獨只有一人面容完好,氣宇軒昂,趙昀不由得目光在他身上多打量了幾眼。

不錯,這個被趙昀打量的太學生,正是陳隆之。

得知他就是陳隆之,趙昀好奇,問道:“你就是陳隆之?朕聽說他們十幾人打你一人,為何你沒事啊?”

陳隆之走出兩步,抬手道:“回陛下,學生自幼體弱,家父請來一道家師傅傳授強身健體之功,故而略懂皮毛,粗通拳腳。”

“呵呵呵,,,”

趙昀高興的笑了幾聲,又看了一眼那些被打的太學生,道:“朕看你不是略懂,而是精通啊。”

而後,趙昀看向宋英桂等人,道:“你們可知罪?”

宋英桂等人不服,欲開口爭辯連金是對是錯,這玩意事關國策,趙昀如何會輕易與他們說明。

趙昀壓手制止了他們,道:“今日朕不與你們說連金是對是錯,朕只說在太學院打架鬥毆之事你們知不知罪?”

宋英桂等人自是不認為自己有罪,宋英桂道:“陛下,我等太學生皆是為國抱不平,這才出手毆打陳隆之,此事事出有因,還請陛下明鑑。”

趙昀目光看向他們,語氣不善,道:“儒家講的那句話,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勇恭廉,你們昨日在太學院以十幾人毆打一人,合乎聖人教誨嗎?

太學院是什麼地方,你們打架也不挑地方,聖人體統還要不要了?上官裁決,你們沒有一句反省自身的話,俱是在推卸責任,甚至於還要壞上官的名聲,十年寒窗苦讀,你們學了什麼?”

趙昀的幾句話一問出來,宋英桂等人一個個的都是找不到理由,無法抗辯,最後悻悻然的,他們不得不接受了喬行簡做出的革除學籍的處罰決定。

自今日起,他們便再也不是太學生了,失去了這個身份,他們人生就少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光環,這對於他們來說,前途已經算毀了。

而對於陳隆之,趙昀則親下口御,認為其受人刁難,非主動挑起事端,且對待上官態度恭敬,故保留其學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但如此,趙昀對他還十分的欣賞,言談間每每都是透著關心,這讓陳隆之很是感動。

而陳隆之難得見到趙昀,見其他人都已經退下,他便道:“陛下,不知您是否看到臣的奏摺?”

趙昀嘴角露出笑容,“看到了。”

“不知陛下是否認同臣的觀點?”

“一半認同,一半不認同。”

陳隆之驚訝,卻不知趙昀這話是什麼意思,趙昀起身,走下御階,來到陳隆之面前,道:“這裡悶得慌,陪朕去外面走走。”

陳隆之受寵若驚,心臟幾乎都要從嗓子眼跳出來了,能夠陪天子散步,這是何等的恩寵。

走在福寧殿外面的長廊,趙昀在前,陳隆之落後半個身子,再後面,便是高實等人。

趙昀邊走邊道:“抗蒙是對的,自成吉思汗崛起以來,長久的戰無不勝,讓他們成為了神話,現在他們的胃口很大,他們一直都在對外征戰,若是有哪塊土地是他們沒有征服的,他們會感到如鯁在喉,會感到這是對他們的羞辱,更何況我大宋相較於蠻夷之地是如此的繁華,他們的腳步自然是不會在大宋面前停止。”

陳隆之對趙昀的分析很是佩服,這也一直是他擔心的。而這時,他也猜到了趙昀說的那句話,一半對,一半錯,這是什麼意思了。

他道:“陛下說的一半錯,是不是指連金是錯的?”

趙昀點點頭,從容自信的說道:“金國其實和蒙古人是一樣的,他們的胃口也很大,可以說他們無時無刻不想著吞併大宋,只是做不到罷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