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忽必烈建立元朝阿里不哥奪位(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18章 忽必烈建立元朝阿里不哥奪位

蒙哥汗死後,忽必烈接替了汗位,執掌了蒙古的政權。那時姚樞和廉希憲等人,正擔當著重要職務,他們都是文武全才,上馬能領兵殺敵,下馬能快速起草通告,忽必烈的文官智囊們就根據大汗的命令起草長篇通告,張貼在城牆和交通要道上,頒佈天下,告訴天下百姓說:

蒙古的文字與漢族的文字不同,在忽必烈當大汗以前,只有元太祖成吉思汗與汪罕的歷史事件,被記載入歷史典籍中,然而文字也很簡略,不符合規範,到現在才開始制定正規的法律文書,因此專門進行重新收錄,以便流傳於世。

我認為祖宗開創了元朝的基業,透過南征北戰,統一了四方,武功和威名都興盛起來了,但是文治的才能卻非常缺乏,五十多年來,一直到現在都是如此。大概是時間有先後,辦事有緩急,建立天下的大事業,並非一個聖明的聖人和一個開明的王朝就能完備的。

前任皇帝在位的初期,曾經雷厲風行,真是大有作為。憂國和愛民的心情和願望,雖然自己本人非常迫切,十分尊重賢才使用有能力的人,儘管如此,還是沒有恰當地任用應當任用的人。剛剛尊重了夔門的賢明老師,卻造成了鼎湖那裡哭泣的有用人才。這樣的用人不當的遺憾,永遠也不會終結。

等到我長大成人,長期率軍征戰,渡過長江以後,我本來想繼續深入宋國,擴大戰果。但是聽說國家中,發生了皇帝死亡的大事,全軍為之憂傷,百姓為之驚駭,誠惶誠恐,朝不保夕,不得安寧。我因此感到非常恐懼,就率領鐵騎歸還故國,處理緊急事件。

到目前為止,危險的局面雖然已經得到了緩解,但是國境之外的敵人還沒有完全被征服,因此我在此召集會議,集思廣益,以便制定出更良好的規範。沒有想到的是,各位皇族和王公大臣,竭力推舉我擔任大汗的職務,管理國家的萬里江山,許多皇族和公王公大臣,沒有聽到召喚就到來的也大有人在,不謀而合推舉大汗,治理國家的也大有人在。

人們常說,國家的君主大權,不能久久地空著,這是上天寄予我們的重任,我們不能讓他出現暫時的空虛。我們尋求今天還存在的太祖的親生子孫中,前任皇帝的母親和弟弟佇列裡,從賢明和年長的角度來衡量,只有我一個人合適。

我雖然在長期的征戰之中,經常都儲存著對軍士和百姓仁愛的念頭,廣泛地施捨和接濟眾生,也確實具備當天下主人的心胸和才能。上天總是幫助那些賢能的人,人力是無法與他相抗衡的,祖宗的遺訓,延續國家權力的典章,都全部存在,我們豈敢不遵從!我們只能聽從上天的安排,受到推選成為繼承大汗的人。

我雖然經過堅決謙讓,反覆多次,但是懇請我的人卻思想越來越堅定,態度越來越誠懇,他們甚至誓死如歸,以死相對,我實在難以推託。這些語句也許過於誇張,並非完全真實。在各位王公大臣的推舉下,我接受了各位的盛情,不很情願地登上了大汗的寶座,擔當了大汗的職務。

其實擔當大汗的職位是沒有多少趣味可言的,現在國家動盪不安,政務非常艱難,我擔任大汗職務後如履薄冰,如臨深淵,若履薄冰,每天都提心吊膽,膽戰心驚,不知所措,非常擔心無法把政務處理好。

我認為當每位帝王在開始臨朝執政的時候,都應該要有遠大的眼光,訂立許多新的法。我們應該不斷變革,國家才能煥發生機,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今天,我們一定對民眾廣施仁政和恩德,而不是一味地空口說大話。現在國家內部雖然保持了較為長久的和平,但是我們不能得過且過,而應該首先考慮發展生產,改善人民生活,讓人民豐衣足食。

哎呀!我們遍觀歷史就可以知道,一切都是上天安排的,我之所以能當大汗,也是上應天命,則皇親貴族對我的重託,列祖列宗的希望和規矩,我怎能忘記?我將永遠牢記在心中。

從現在開始,我將竭盡全力,處理好國家政務,讓人民安居樂業,獲得新生,如果有所想不到和做不到的地方,請各位皇室宗親王公貴族,中外的文武大臣,和我一道同心協力,提出建議,彌補我的過失,竭盡全力幫助我把國家治理得更好!

我今天在此向國內官員和民眾,向世界各國民眾,鄭重宣告,坦誠說出我的肺腑之言,希望大家充分體諒我的內心,瞭解我的苦心!

忽必烈的這篇通告釋出以後,又仿照中國自夏朝以來建立元年的歷史慣例,確定當年為中統元年,以後以此類推。他對這件事也專門釋出了通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我們蒙古的祖先,以強大的武力平定了四方,以高尚的道德對待各位王公大臣。現在朝廷剛剛創立,很多典章制度都很不完善,還沒有來得及制定和完善,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國家制度必須進行變革,促使國家政治體制不斷完善。我既然獲得了皇位,就應該大展宏圖,研究和繼承歷代聖人的良好傳統,繼承和完善前代已經制訂的制度。

今天我國設立元年,表示新紀年的開始,昭示人們,蒙古的國運長久,蒙古的帝王將永遠傳承下去,直到千世萬世,永不斷絕;我們啟用新紀年的目的,就是為了體現帝王的意志,體現天下太平,同是一家的觀念。

我們建立元年,是根據儒家的經典《春秋》的記載,昭示正宗皇室的開始,體現上天和自然更新的開端,是為了顯示皇族的權威,便於對國家的治理,所以就決定庚申年五月十九日為新元年,即建立為中統元年。

我知道擔當大汗是我國紀元的開始,因此我們必須首先建立健全建立相應的歷史紀錄,因此在朝廷內部必須制定出總括全域性的章程和法規,在朝廷外面設定相應的官職處理各種政務。我們仍然以興建有利於國家的事業,消除危害國家的弊端為第一要務,彌補過去我們不足的方面,讓我們國家逐漸興旺起來,因此特地頒發這道詔令。

哎呀!掌管國家的大權,必須根據時代的不同而建立相應的年號,廣泛地施行仁政,總想與時代不斷地進步和更新。在此我宣佈言辭懇切的通告,以表示竭盡全力治理好國家的心願。我的所有大臣和民眾,都應該體諒我的內心,同心協力,治理國家!

忽必烈建立元年決定下來以後,就命令制定官僚制度。過去成吉思汗從朔方發跡時,各部落都處在野外之中,那時設定的官員非常簡單,最重要的官員叫做斷事官,兼兼任掌管政務和刑罰,統領軍隊的軍官叫做萬戶官,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的官員稱呼。後來又仿照金國的制度在全國設定了行省,以及元帥和宣撫等官員。

到忽必烈當大汗的時候,他命令劉秉忠和許衡等人,制定了朝廷內和朝廷外的官員制度:總理政務的官員叫做中書省,掌握兵權的官員叫做樞密院,考核政績的官員叫做御史臺。

其次還有寺、監、院、司、衛、府等級別。朝廷外的官員有行省、行臺、宣撫、廉訪等名稱,管理民眾的官員,分為路、府、州、縣等級別。

官員都是全職人員,有固定的朝廷工資收入,一般都是大由蒙古人擔任正職官員,漢人和南方人為副職官員,從此元朝的官員規模,就已經建立完備。這敘述好像無關緊要,不過對我們下面繼續敘述各種官職非常有用。

蒙古朝廷正在非常混亂的時候,忽然報告說忽必烈的小弟弟阿里不哥,也居然在和林宣佈自己當了皇帝。原來阿里不哥聽說憲宗已經死亡,就分別派遣心腹人員,更換了軍隊裡的將領,還聯絡了憲宗的幾個兒子,以及定宗察合臺的子弟,召開了庫裡爾泰大會,自己號稱大汗,當上了皇帝。命令部下劉太平和霍魯懷等人,把訊息傳達到燕京。(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