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羅凡的顧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兩天後,羅凡接到了雷總的電話。

“羅總,你考慮的怎麼樣了?”雷總開門見山的問道。

“雷總,你能和我具體說說你為什麼要涉足造車行業嗎?”羅凡沒有馬上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先丟擲了自己的問題。

“我的想法很簡單,我認為未來的新能源汽車會代替傳統的燃油車,成為世界的主流。

相較於燃油車來說,新能源汽車有三個非常大的優勢。

首先是加速能力更快,羅總你肯定自己也開過車,應該明白燃油車發動機的扭矩輸出有個攀升的過程,在低轉速時,發動機的進氣量少,無法輸出較強的扭矩。

而電動機在剛起步的時候就可以輸出最大的啟動扭矩,伴隨轉速的逐漸升高扭矩反而是呈衰減的趨勢,所以通常電動機在達到額定功率的時候,輸出扭矩也就不再改變,這是新能源汽車的先天優勢之一。

其次是新能源汽車噪音小,更舒適,電動機在執行中的噪音和振動水平都要遠遠小於傳統內燃機。在怠速和低速情況下,電動汽車的舒適性要遠高於傳統汽車。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新能源汽車更符合未來的趨勢,羅總你信不信最多再有兩年時間,環保這個概念就會成為全世界都繞不過去的議題。

到時候國內外會有很多人來借題發揮,燃油車肯定是首當其衝。

不過這個所謂的環保概念是炒作還是其他什麼的,總之這個概念會對我們產生非常非常大的影響,那時候就是新能源汽車的天下了。

羅總我們現在踏足這行其實已經有些晚了,所以我才會想效彷馬斯克的特斯拉搞自動駕駛技術。

我們憑藉這個技術才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

聽完雷總的話,羅凡基本搞明白了他的想法。

羅凡沉思片刻後說道:“雷總你剛剛說了新能源車的優點,那你有沒有想過缺點呢?

你這裡說的新能源車應該是純電車沒錯吧?”

雷總點了點頭。

“作為純電動汽車不依靠其他能量驅動,首先擺在面前的就是續航里程限制,再加上電量不足時,又需要去尋找充電樁,而且充電也是要比傳統的燃油汽車的加油過程要慢的多,這些都是問題。”

“不,羅總這些並不是問題,話都說到這兒了,我也不藏著掖著了,我得到了內部消息,再過兩年上頭就會開始全面推廣充電樁。

羅總,你老家幷州那邊的計程車已經都是電動車了,充電樁你應該也見過的,類似的東西兩年後就會全國推廣。”

羅凡聞言有些驚訝,他沒想到雷總還真知道一些內幕,前世就是從2019年中旬,上頭開始推廣充電樁的,在此之前大範圍使用充電樁的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城市。

其中就有太原,正如雷總所說,太原的計程車已經全部都是電動車了。

而且還不是2017年才換的,更早以前就完成了更換,是全國最早換上新能源計程車的城市。

雷總那邊見羅凡半天沒說話,繼續開口勸說道:“羅總,別猶豫了,再不下定決心可就連湯都喝不上了。

想想馬斯克,他放著他的火箭回收不搞,轉頭來搞自動駕駛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羅凡聽到雷總提起馬斯克,不由的想起了前世他出差的時候聽過馬斯克的一次演講。

當時馬斯克的一句話讓羅凡印象深刻:“如果16世紀的大航海中的輪船,出發一次就會被毀掉,那麼人類永遠也不可能發現地球的真相。

想真正的瞭解太陽系、瞭解宇宙,那麼可回收式火箭,就是必要的核心。”

這句話毫無疑問是馬斯克對自己的美化,歸根結底他還是個商人,商人是逐利的。

什麼地球的真相,什麼星辰大海都是扯澹。

馬斯克搞火箭回收就是因為一般火箭發射點燃料成本約為幾十萬美元,準備成本也差不多。

如果火箭能夠返回,那麼即使攤上每次的維護成本,可能一次發射也就幾百萬美元,比起動輒報廢數億美元的火箭,簡直就是九牛一毛。

而且火箭其實可以做的非常大,只不過以前都是一次性的,所以各個國家都是造合適的大小。

現在馬斯克正準備對火箭回收進行商業化,如果可回收火箭技術成熟,那麼火箭必然會越來越大,現在的衛星也越來越小,未來一個火箭帶動百顆衛星也不會是什麼難事了。

未來火箭技術成熟了,馬斯克可以向太空發射幾千乃至上萬的衛星,以衛星網覆蓋全球,到時候全球的所有特斯拉汽車、手機、上網訊號都可以由特斯拉提供。

這就是馬斯克想出的,讓特斯拉完成L4的自動駕駛技術突破的方法。

不過想達成這一點並不容易,因為想正面顛覆傳統行業盤踞多年的巨頭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特別是資訊傳播技術這一塊,無數科技巨頭已經研發了幾十年,各家電信公司也已經投入了幾千億美元建造訊號塔,馬斯克再厲害,也不可能鬥得過這些人。

因此即便馬斯克真的完成了這一步,那特斯拉的壽命也不會太長久。

說白了,馬斯克的衛星網絡如果成了,無異於是斷了所有的海底光纜、所有的電信公司的活路,而那些行業巨頭是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的。

所以馬斯克的突破自動駕駛技術L4的方法是絕對行不通的。

怎麼想都是小七更靠譜一些。

小七可以自己編寫更加優秀的自動駕駛技術的程式碼,然後在計算機中進行無數次演算,最後再拿到現實中實驗。

這樣效率高了很多倍不說,還能節省很多資源。

電池技術也是同理。

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兩個技術,星遠都算是優勢,陪雷總來一波倒也不是不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羅凡猶豫的是短時間內他先後拿出了國外的半導體技術,醫療器械技術,現在又整出來了領先世界的自動駕駛技術和固態,半固態鋰電池技術,這樣會不會增加小七暴露的風險?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