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論功行賞,陶應執掌琅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雖然對臧霸等人投降不是很在乎,但呂布也不是傻子,他們投降了,泰山軍就更好接管,親自為他們鬆綁做做姿態,這點呂布還是懂的。

吩咐手下派人繼續暫時看押降卒,並接管莒縣縣衙及各個部門後,呂布率諸將領和臧霸等人一同向城中縣衙走去。

臧霸之前清點的物資名冊已經造好,呈了上來。

呂布接過後直接遞給陳宮,這種東西,他看得頭大,所以看都不看。

陳宮領著手下一應幕僚前去清點物資不提。

縣衙堂前,呂布坐在正中間,張遼高順分列左右首位,然後是侯成、魏續、宋憲,陶應也坐了一把交椅。

臧霸孫觀等人則站在大廳中間,沒有落座,等候發落。

他們幾個剛剛投降,自然低人一等,這點自覺還是有的。

只是他們看著陶應,心中就有些不是滋味。

上午的時候陶應跟他們一起議事時還陪坐末位,到了傍晚,就成了呂布的座上賓,他們卻成了階下囚。

世事難料,不外如是。

早知道,他們也直接投降算了,何必自取其辱。

臧霸他們到現在還以為陶應是在守東城時,果斷投降才得到現在的待遇。

除了心情難言之外,對於陶應敢於在呂布面前仗義執言,勸說呂布打消殺念,心中也很是感激。

換做他們剛剛投降,沒有得到呂布的信任之前,是不會輕易說些什麼,尤其是涉及到敵方的事情。

萬一遇到個多疑的主,懷疑你這個降將和敵軍勾結,有所圖謀,把你也一塊砍了,豈不是大大的冤枉?

因此,臧霸孫觀等人面對陶應,感覺是欠了人情。

呂布高坐正中,開始考慮如何處置大廳上的降將及他們的士卒。

想了想,有些頭疼,乾脆直接照著陶應的說法辦得了,反正陳宮也認可了陶應的辦法。

這些武將,既然降了,那肯定是要用的,如今徐州正風雨飄搖,正值用人之際,肯定不能讓他們長期賦閒在家。

具體怎麼用,還要看情況。現在嘛,剛剛投降,帶兵現在肯定是不能帶了,官職給他們留著安他們的心,再讓他們和家眷一起遷到下邳,住一陣子再說。

嗯,陶應說的沒錯,有需要的時候再讓他們出來帶兵打仗。反正現在不能讓他們繼續帶本部兵馬,不然等我回去了他們找到靠山後再次反叛怎麼辦?

先把他們的軍權先剝奪了,然後再拆分他們的軍隊,往自己嫡系各將領塞一部分,再往他們的軍隊裡塞一些骨幹,摻點沙子,能夠隨時把握他們軍隊的動向。

還別說,陶應這年輕人不錯。

年齡雖然不大,腦袋瓜子轉的倒不慢,而且還出自名門,比他這個土包子強多了。就是武道修為太差了些,不然的話,倒是我那閨女的良配。

呂布搖了搖頭,想到自己那個天天舞刀弄槍的閨女就頭大,給她介紹下邳的青年才俊,不知道被她打跑了多少。

武道修為比她高的,年齡太大!

年齡和她差相彷彿的,又打不過她!

簡直愁死呂布和他夫人了,生怕閨女嫁不出去,都怪當爹的武道天賦太好!

呂布把閨女從腦海中趕出去,開始宣佈對泰山軍上下的處置。

第一,臧霸孫觀等都尉以上的將領全部攜家眷遷居下邳。

第二,取消泰山軍稱號,另立鎮北軍,屯琅琊。鎮北軍暫由張遼負責掌管,兵額兩萬人,張遼自從其原嫡系部隊抽調兩千骨幹填充其中。原張遼麾下部隊剩餘兵員和剩下的一萬餘泰山軍,由其餘各將領帶走。

臧霸等人雖然有些不甘心,但也不敢發出異議。

有命在就不錯了,至於兵權,徐州這四戰之地,總會有機會。

在聽到自己等人的處置後,他們的心才算是真正的落了地。向呂布行禮之後,臧霸等人暫且告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後面是論功行賞的環節,戴罪之身的他們,自然沒份。

陳宮還沒有核對完戰利品,對於自己部下的獎賞,現在還定不下來,呂布先放到一邊。

此刻,唯一需要進行論功行賞的,就是此戰的大功臣,也是坐在這裡的唯一非呂布嫡系,陶應!

提供文書情報是為其一。

協助高順拿下城門是為其二。

勸呂布招降臧霸等人是為其三。

可以說,沒有陶應,就沒有今天這場大豐收!沒有陶應,降服泰山軍也不會如此順利!沒有陶應,呂布麾下不會多出這麼多將領,而是會多出幾個人頭!

陶應,是此戰的首功!

當然,要較真的話,呂布才是真正的首功,畢竟是他一人幹翻了臧霸所有人,然而,這怎麼說?難道要自己說,呂布是此戰的首功,讓我們讚美他?

呂布沒有這麼厚的臉皮。

所以,首功自然落到了陶應的身上。

因此,呂布給的獎賞也是大方,毫不吝嗇。

要官有官!要錢有錢!要人有人!

官!

軍銜由騎都尉升為虎賁校尉,封琅琊相!

虎賁校尉,可以名正言順的率領五千兵馬。

琅琊相,原是在城外慘死的蕭建的官職,正好空出來了,賞給了陶應。

漢末三國初期,將軍之職還未氾濫,校尉軍銜已然不低,在呂布這邊已經僅此於張遼的中郎將。

而國相一職,則是和郡平級的行政長官,位同太守,當然,實際上,在郡一級,太守才是真正的軍政一把手。之前的蕭建,就被臧霸架空了,為了養手下的兵,不得不打野谷。

此時,琅琊太守還是臧霸,但他要客居下邳,因此,實際上琅琊的一把手從現在開始,是琅琊相陶應!

錢!

莒縣所得錢糧的十分之一賞給陶應,作為治理琅琊的啟動資金!

這已經很大方了,沒有哪個老闆會這麼給分紅的!

人!

從泰山軍中拉四千人走,給陶應湊齊五千人!

陶應得知獎賞如此豐厚時,都驚呆了,後人都說劉備寬厚大方,能有此刻的呂布大方嗎?陶應想了想……

哦,還是有的,畢竟,劉備可是能說出‘汝可取而代之’這樣的話來。

不過,這樣豐厚的獎賞,讓陶應感到頗為不好意思,畢竟,他只是在其中做了一點微小的貢獻。

更何況,城外還有數百玩家正悄咪咪的做著見不得光的事情……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