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辛酉政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恭親王和楊小山在安德海的帶領下,化妝成薩滿法師進入承德行宮,面見兩宮太後。

這裡是一間偏房,周圍很少有人經過,在承德行宮的最東角。

不過這偏房好像剛剛打掃過,裡面掛著四盞宮燈,中間隔著簾子,兩邊玉佩玉環銜接而成的掛穗懸掛在半空中,紋絲不動。簾子後面是一把鑲嵌著碧玉的座椅,上面鋪著黃綾坐墊,一位美麗的婦人端坐在這裡,她就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慈禧太后。

慈禧穿了一件絲綢彩袍,披著一件掛滿珍珠的披肩。留著很長指甲的雙手,端放在膝前。旁邊站著好幾位太監,捧著茶具、花露水、香丸伺候在她身旁,身後兩名宮女用長柄孔雀翎扇子,為她扇風納涼。

此時的慈禧雖然只有二十多歲,但卻打扮得很老成,為了保持威嚴故意拉長臉,她透過紗簾,很清楚地看到外面跟著安德海進來兩個人,當他們褪去薩滿面具的時候,一個他認識是恭親王,另外一個很俊美的年輕人卻很面生。

“臣奕?見過太后。”恭親王摘取面具後,想簾子後面的慈禧行禮。

“臣常山見過太后。”楊小山也跟著行禮。

“免禮。”慈禧聲音不大,卻很堅定,一聽就知道是個有主意的人。

“這位就是剛剛新婚的僧家姑爺,常國公吧。”慈禧雖然沒見過楊小山,但她經常幫咸豐處理國事,對他很有印象。楊小山雖然官職並不高,但如此快速的升職速度,也是清廷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正是下官,太后能記得臣,臣倍感榮幸。”楊小山想不到自己在太后那邊也算掛了號,慈禧知道自己。

“常國公幫助臣在北京和洋人周旋,為簽訂《北京條約》出力不少。洋人這麼快退出了京城,常國公當居首功。”恭親王非常積極在慈禧面前推舉楊小山,喉下的意思就是暗示慈禧不要把楊小山當外人,早點開啟今天的話題。

可慈禧卻不主動挑明,反而一臉悲涼道:“先帝駕鶴西去,留下我們孤兒寡母。皇帝還小,才六歲,哀家一想到今後的日子,可不知道如何是好。”

恭親王聽慈禧沒有提肅順,也不敢多言,只能順著話說:“有臣在,定會幫助太后共同輔佐皇帝,還請太后寬心。”

慈禧假意擦了擦眼睛,接著道:“你們都是朝廷的重臣,可惜先帝沒有把你們列為顧命大臣。如果是你們輔佐皇帝,哀家就放心了。”

慈禧還是沒有提肅順,恭親王搞不清她是不是要針對肅順,又不敢貿然開口。

楊小山看出了恭親王的尷尬,這樣的關頭雙方其實都在猜對方的心思,雖然有所瞭解,卻不確定。兩邊都不好第一個開口,這一開口就收不回來了,畢竟這事事關重大。

於是楊小山覺得與其這樣猜來猜去,繞圈子,不如自己挑頭吧,歷史上他們就是達成聯盟的,錯不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肅大人領銜七位大人作為顧命大臣想必也會和臣等一樣,為太后盡心盡力分憂。”楊小山決定打破僵局,點出肅順。

“別提了,那肅大人。。。。。。”慈禧把離京後,肅順對自己的種種不敬抖落開來,“那肅順不僅對我們婦道人家如此,對我們的小皇帝也公然咆哮,小皇帝被他嚇得啼哭不止。”

慈禧話已經說到這裡了,但仍然沒把自己的底牌亮出來,她到底是想把肅順怎麼辦?是要把他免職,還是入獄,還是乾脆殺掉,這話真不好接。

恭親王也在猶豫慈禧太后的分寸在哪,一旦接不好,輕了重了都會為以後共處帶來不快。如果輕了,慈禧會擔憂自己會不會和肅順有什麼關係,如果重了,慈禧會不會疑心自己殺心過重,堤防自己,這話真是非常難接。

楊小山是知道事情結果的,所以替恭親王接了話,“想不到肅順如此對皇帝不敬,對太后不恭,臣認為不殺不足以平民憤,只有殺了這大逆不道之人,方能正朝綱。”

楊小山的話令慈禧另眼相看,想不到這鎮國公和自己想法一樣,而且很有膽色,不自覺流露出欣賞的表情。

恭親王是多麼聰明的人,他也察覺出了慈禧的心思,看來這肅順真的惹怒了太后,於是立即道:“臣贊同常國公的意思,這肅順該殺!”

慈禧看他們兩人都表了態,心裡非常高興,她也恨死了肅順。這肅順在咸豐死之前還進言:“主少母壯,要殺了自己呢。”幸好鹹豐帝心軟,不然自己真是被他拿去陪葬了。

“可這肅順是先帝任命的顧命大臣,萬一搞不好被他反咬一口,那該怎麼辦?”慈禧也很忌憚肅順,肅順能力出眾,心狠手辣,不是那種束手就擒之人。

“臣建議太后帶其他七位顧命大臣先行回京,讓肅順護送靈柩,靈柩是一百一十八人的大嬌走不快。只要太后先行回了京,和恭親王達成一致,昭告群臣控制朝政,宣讀八位顧命大臣的罪狀,下詔書拿下他們。只有這樣先下手為強,肅順再有本事也沒用。”楊小山獻計道。

“不錯,八名顧命大臣裡肅順是拿主意的人,其他人不足為懼,把他們隔開,只要他們不抱團,掀不起多大的風浪。”恭親王贊同道。

其後慈禧和恭親王又敲定了具體細節,一場奪取最高權力的鬥爭由此開始。

兩宮太後帶著小皇帝和七名顧命大臣從小道先行回了京城,一到京城第二天恭親王手捧太后詔書,宣讀了八名顧命大臣的罪狀,當場解除了他們的職位,逮捕了怡親王、鄭親王等七名顧命大臣,並派兵在京郊密雲逮捕了正在護送咸豐棺材的肅順。

緊接著慈禧釋出上諭,下令將肅順斬首,家眷發配寧古塔,怡親王、鄭親王賜白綾自盡,其他五人革職的革職,充軍的充軍。

最後兩宮太後垂簾聽政,把年號“祺祥”改為“同治”,加封恭親王為議政王,軍機處領班大臣,處理軍國大事,楊小山也因擁戴有功,封常郡王,成了僧家的小王爺。

這一年是辛酉年,史稱“辛酉政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