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小刀會結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清軍對上海城郊肆無忌憚的劫掠終於出事了,幾個膽大妄為的清兵甚至跑到美租界搶錢,這一下觸動了美國人的心裡防線。

在楊小山的鼓動下,美國停留在上海港口的軍艦以清軍侮辱、襲擊租界外僑為藉口,向駐於泥城浜的清軍發動炮擊。

清軍不戰而逃,第二天巡撫吉爾杭阿和道臺吳健彰親自出面賠罪。

上海的丟失對清廷影響巨大,因為關稅收不上來,清廷的財政收入受到嚴重影響。朝廷不得不派官員去與英法美協商關稅事宜。

最後吳健彰接受英國領事阿利國的建議,由英、美、法三國領事各指派稅務司一人,組成所謂“關稅管理委員會”控制海關。與三國領事簽訂“上海海關徵稅規則”九條,從而開創了出賣中國海關主權的先例。接著清政府又承認“上海英、美、法租界地皮章程”,充許外國侵略者在租界內建立政權和警察。

在租界地位、海關控制權等問題上獲得了滿意的結果後,英法美三國開始轉向清軍,與清軍聯合起來,在上海城北面建築圍牆,斷絕起義軍的補給線,封鎖上海縣城。

清朝當局和外國人的嚴密封鎖,使城內起義軍困難重重,他們得不到郊區農民的支援,無法補充兵員,同時也不能獲得外部的糧食與彈藥等物資的接濟,形勢變得非常嚴峻。留在城內的居民約有二三萬人,大多數是婦女和兒童,他們忍受著飢餓的折磨。

劉麗川等義軍首領命令起義軍食糜粥、草根,同時以少量糧食供應群眾。存糧越來越少,米價不斷上漲,每斤米竟高達 300文,很快又漲到四五百文。起義軍“殺牛馬以食”,民間將所有的貓、狗都殺光吃光了,又吃草根、樹皮。接著便有人餓死,每天都有8個到10個人餓死。彈藥也消耗得所剩無幾,城內處於彈盡糧絕的境地。

參與封鎖的洋人中法軍最為上心,他們對一切企圖與城中小刀會起義軍往來的人,一律開槍射擊。一天黃昏,一位老太太想把一籃食物送給城裡的一個親戚,法軍見了,開槍射擊,她的大腿受傷,倒在地上,法軍哨兵又用來福槍射擊,在她近旁濺起泥土。最後她的背上又中一槍。可憐的老太太躺在那裡哀號,直到半夜,才被起義軍抬進城裡。法軍為封鎖縣城,每天射殺的無辜群眾數人至數十人不等,其罪行令人髮指。

期間楊小山把胡雪巖在上海的一部分軍糧打算運進縣城,無奈封鎖太嚴,只能夜裡悄悄丟幾袋米過牆,這些糧食對縣城內那麼多饑民是杯水車薪。

這個時候小刀會是突圍的最後機會,但他們內部還是不統一,劉麗川主張向鎮江方向突圍,到南京去投太平軍,陳阿林主張去福建老家繼續抗爭,其他頭目也各有各的主張,會場爭論激烈,未能達成一致意見,在不愉快的氣氛中散場了,最終的結局就是各自找機會突圍。

清軍經過不斷的調集軍隊,並且和法軍達成了一致,聯合在一起對上海縣城發動了最後的總攻。

法軍的軍艦上的大炮對上海縣城進行密集的炮擊。

北面城牆被轟開了兩丈多寬的口子,清軍乘勢猛烈攻城。

好在羅大綱在城牆內側挖了深壕,讓他們不能輕易進入城內。羅大綱帶領數百人用長矛、火箭壓制住清軍的進攻,把他們打了回去,但也損失了不少人手。

但南門的城牆下,清軍的地雷又炸開了一個口子,這一側小刀會起義軍就沒那麼頑強了,被清軍突了進來。

緊接著東門又失守,被清軍從雲梯上翻進城內,他們進入城中到處放火,這個時候上海縣城已經守不住了。

羅大綱只能帶著幾百名弟兄從北門而出,突圍出來。幸好有楊小山的接應,把他們藏在美租界內。

劉麗川帶領數百名弟兄從西門衝出,打算前去鎮江和太平軍匯合,可惜走到虹橋撞見了清軍總兵虎嵩林,雖然起義軍將士拼死一戰,但畢竟敵眾我寡,大部分戰死,只有百龍會幫主飛虎將軍潘起亮帶領少部分人殺到鎮江一帶,最後投了李秀成。

陳阿林的隊伍也是從西門衝出,不過他是打算南下去福建,依舊遭到了清軍的阻擊。他們且戰且退,損失了不少人,只有少部分人衝了出來。陳阿林和隊伍走散,只帶了幾個兄弟逃到美租界,也虧得楊小山出手,才沒被清軍抓走,和羅大綱等人一起藏在了藥材店。

其餘小頭領,徐耀率領160餘名起義軍由小東門、北門衝去,全部被清軍捕獲,最後都慘遭殺害。還有蔡三冬、周龍林等300多名起義軍將士出城以後,不及隱蔽,被清軍及團練逮捕,審訊之後,分別被凌遲處死。

絕大部分起義軍將士都與清軍英勇作戰到了最後時刻,只有極少數人朱月峰、沈紹昌在城破時舉白旗投降。

小刀會雖然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失敗了,但他們敢於提著腦袋和清廷幹一仗,彰顯了漢子們的血性,最後孤立無援中謝幕也是歷史的無奈。

楊小山知道美租界藏不了多少日子,這麼多人必定會被發現,所以連忙聯絡了船隻打算把羅大綱、陳阿林他們送出上海。

“我們打算去南洋。”陳阿林的手下死的死,散的散,他有點心灰意冷,打算去南洋在找出路。

楊小山點點頭,“這是一點小小的心意。”楊小山送了陳阿林六百兩銀子作為路費。

“大恩不言謝,以後如果遇到福建幫的人,報我的名字,至少還管點用。”陳阿林一生都很強硬,難得向人致謝,面對楊小山無私的幫助,再逞強的他還是說出了謝謝。

送走了陳阿林,羅大綱和羅美鶯走了過來。

看到羅美鶯消瘦的臉,楊小山忍不住道:“美鶯,你瘦多了。”

楊小山招呼他們倆吃飯,但看得出他們心裡很難受,起義失敗了,又死了那麼多兄弟,心情實在是好不了。

“大綱,你下一步準備怎麼辦?”楊小山給他夾了一塊肉問道。

“只能回香港了。”羅大綱說得很難受,其實他寧願戰死沙場都不願意回香港苟且偷生。

“這清廷氣數還未盡,你們不要氣餒,要不我給你們支個招。”楊小山看得出羅大綱還是想和清廷扳扳手腕,不甘心就這麼結束。

羅大綱眼睛一亮,抬起頭道:“什麼招?”

“去臺灣吧,那裡清廷的防衛力量有限,憑你的實力應該能闖出一片新天地來。”楊小山想來想去,也只有臺灣適合羅大綱發展,畢竟他是水軍出身,臺灣再適合他不過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是一個小島吧,能有多大發展?”羅大綱還有點看不起臺灣的意思。

“可不能這樣說,現在是海洋的時代了。島嶼方便貿易,反而佔優勢,信我的話,如果你能發展出一支洋人一樣的艦隊,到時候你還不是想打哪就打哪?”楊小山提示道。

羅大綱是聰明人,他見過洋人炮艦的厲害,他一拍大腿道:“行,就聽你的。好兄弟,如果咱在臺灣發展起來了,你如果看得起我,就來找我一起幹。你來做頭把交椅,我給你做二把手。”

“不用客氣,我這裡還有一萬兩銀子還有五萬石糧食,都送羅兄去臺灣打天下。”楊小山對羅大綱信心十足,兩人的關係太鐵了,從廣西就一直是戰友,彼此對對方都特別信賴。

雖然羅美鶯還有點依依不捨,但楊小山還是送走了他們。他雖然也想去臺灣,但現在還不是時候,自己必須幫助太平天國,不能丟下他們不管。畢竟這個時候,最有希望推翻清廷的,還是太平天國。

但幾天後,楊小山終於看到了他最不願意看到的一幕,長江上遊飄來無數的屍體,這些屍體穿著黃衣黃褂,還被捆綁著。

楊小山從裝飾上一眼認出這是東王的手下,頓時心如死灰:“完了,天京事變還是發生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