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島戰烈焰(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經過三天三夜的肉搏戰,陸戰第四師第二團終於前出到安裡河邊。現在,王懷遠只要向左旋轉,就可以切斷首裡的退路,向右旋轉,就可以包圍沖繩首府那霸市。

王懷遠站在一處山丘上,用望遠鏡望首裡城。首裡籠罩在雨簾和硝煙中。雨聲壓倒了槍聲,風把雨雲吹掃過沖繩,雨水把沖繩變成泥潭。在泥潭中,兩支殺紅了眼的軍隊進行了近兩個月苦戰,大自然和人一起哭泣。

他覺得嘴巴裡有股苦澀的味道。沖繩島上的草是那麼茂盛,風一吹過,就如起伏的波濤,然而這波濤下躺滿了屍體,鮮血早已乾涸。

登陸總指揮範志傑中將沒有算錯,五二高地失陷以後,首裡防線已成一觸即潰之勢。中國海軍陸戰隊從西方包抄首裡;克服了圓錐形高地的中國陸軍四十六步兵師從東方包圍首裡。稍有遲疑,日軍的第二十二軍將被合在鉗口之中。

日軍駐沖繩總司令大田雄中將被迫下達撤軍命令。整個二十二軍軍部、後勤單位和前線部隊殘部,陸續撤向沖繩南端的八重瀨嶽、與座嶽和真榮平村一帶。

這一帶山勢險惡,天然洞穴密佈,溝豁深陡,宜守難攻。大田的軍部退入沖繩南海岸,在摩文仁漁村附近一個巨大的石灰岩洞穴中繼續指揮。

整個撤退均在夜間進行。所有的交通工具都被炮火炸燬了,除了很少地幾匹馬。全軍在泥漿中行軍。在雪亮的照明彈下,海軍的艦炮和陸炮劈頭蓋腦往下砸,大批傷兵、女學生護士倒斃在路旁。

對中隊進攻不利的大雨也同樣影響了日軍撤退速度。女學生扶著纏滿繃帶的傷兵,老兵拄著步槍,軍官一身泥水,垂頭喪氣,每逢炮彈在空中呼嘯,大家就不顧一切地臥倒在泥場裡,景象非常悽慘。

從日軍田園陸軍醫院撤下來的傷兵隊伍很長。護士們在兩個月無止無休的勞累中已經支撐不住了。她們被日本知事強徵來。洗繃帶,上葯,護理,做飯。

每個人都被陰溼的洞穴生活和繁重的勞務折磨得不**樣,她們最初一看到屍體和開腸破肚地傷口就噁心得吃不下飯。現在已經麻木了。

她們往南走,南方會給她們帶來什麼安全呢?南方有山,山後是海,退無可退了。她們被告知一旦被俘。將被**後殺死。這一點她們不敢懷疑。因為日軍正是這麼幹的——天下的烏鴉一般黑。

日軍的重傷員象以前一樣,每人分配了毒葯,到時候請自己動手自決了。測試文字水印7。

輕傷員也沒有任何希望,繃帶、紗布、脫脂棉、消毒葯和一切衛生器材。不是用光,就是拋棄了。他們只是機械地走著,穿過波平、座波、高嶺和真壁,來到摩文仁村。

新的野戰醫院是一個倒懸鐘乳石地大巖洞,人們將在那裡呆到最後。他們每人都清楚守島部隊的最後命運。惡臭瀰漫,傷口壞爛,中隊的炮聲越打越近。同幾個女孩子一起上靖國神社。三十二軍的傷兵們覺得。他們比已經死在太平洋上地幾十萬同胞們強多了。

這就是日本兵們最後所想地事情。

範志傑終於採納了陸正東和王懷遠的建議,把陸戰六師從前線抽出來。做了一次有限度的敵後登陸。

登陸地點選在那霸南方的小碌半島北海岸。

登陸以後,日軍抵抗輕微,陸戰六師師長陸正東少將還以為是一場輕鬆地戰鬥,但隨著陸戰隊的步步深入,日軍的抵抗又漸漸強化起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陸正東將軍投入了他的全部三個團,繞過孤立的抵抗據點奪路前進。

他認為已經鑽透了日軍的防禦硬殼,就儘可能地推進,殺人,焚燬敵人軍用物資。小碌半島的平坦地形終於走完了。陸戰六師地第四團遇到了小碌村南方地堅固防線。

陸正東靈機一動,讓四團向左後方旋轉,一下子把小碌村包圍住了。日本海軍沖繩部隊司令部就駐紮在小碌村,等日軍少將接到了要他向八重瀨嶽轉移的命令,小碌村已經被圍得鐵桶一般了。

沖決日軍防線地堤壩以後,範志傑中將靈感如泉湧。他將陸戰一師和陸四師王懷遠團投入缺口,一路向前掃蕩,一直衝擊到國吉高地和真榮理。

第七步兵師截斷知念半島,第十七師和第四十六師進逼八重瀨嶽和與座嶽的日軍防線。

這三個師用了整整兩個月才陸續登陸集結完畢,雖然有的師的先頭團已經折損過半了。

整個攻勢摧枯拉朽,日軍紛紛自殺。

到七月十七日日落時分,日軍只能困守在海邊一塊長九公里、寬八公裡的狹小地盤中。

日軍的後衛部隊為掩護主力撤退,進行了決死作戰。

那霸、首裡、小碌、喜屋武等城鎮裡進行著激烈的巷戰。

首裡的市中心有一座中國式的牌坊,它是一座精美的木結構建築。門楣上書“守禮之邦”,揭示了琉球文明的淵源。

它已經有四百年歷史,斗拱飛簷,氣勢雄渾。使得陸戰四師和陸戰六師的許多官兵竟然有了思鄉之情,他們竭力避免炮火對它的損傷,最終它成為這場戰爭中儲存最為完好的一座牌坊。

然而守禮門東的玉御陵、西邊的印度式佛塔、東北的園比屋武德殿和中國式的圓覺寺、弁財天堂都被燒燬了。

這多少讓王懷遠有些鬱郁,然而這就是戰爭。

破壞、毀滅一切。

整座城市都變成瓦礫。然而日軍還在瓦礫堆中抵抗。

那霸市也一樣。巨大的那霸港口上堆著破軍艦和建築材料。這些軍艦有地被拖拽到修理塢。有的半沉半浮的漂在滿是垃圾油汙的海面上,而那些建築材料也來不及用在工事上。

中隊一條街道、一間房屋,一個墳丘地進攻。那霸市眾多的石砌建築和龜甲墓都成了日本狙擊兵的理想陣地。

範志傑的作戰命令非常明確。

中隊見人就殺,遇房就燒,逢牆就炸,終於攻下了那霸和首裡。日軍的防禦已經失去了重心,他們沒有任何希望了。

但他們還要堅持下去。

小林實的部隊被包圍在一塊寬一公里、長約兩公裡地袋形陣地中。通訊聯絡暢通,可是人已經被封鎖在一條人工開鑿的大坑道裡。

五十四歲的小林實少將是千葉縣長生郡人,矮胖。結實,性格粗魯,是劍道八段高手。他還善唱和歌,自命儒將。小林不是一名艦艇人員,他一貫在海軍省和內閣任職。大田曾參加過早年攻擊臺灣的登陸部隊和在朝鮮的登陸部隊。可惜從未嚐到勝利地滋味。

他同中村一樣,半年前接替了島田少將,代人在沖繩受罪。他本想利用他的八千名海軍部隊打一場漂亮仗。不料六月四日的反攻中,中村借走了他的四個精銳營。半月後又借走另外四個營。當然都有借無還。

等他被包圍地時候,手中僅剩下了一千餘人。他向部下釋出訓令:

“自從敵軍進攻沖繩以來,各部隊連日發揚了肉彈特攻地敢鬥精神。本職十分欣慰,我們取得了遠超過預料的大戰果。當此最後決戰階段,諸君繼續進行堅韌的戰鬥,迫使敵人付出高品的鮮血代價。我們在小碌地區發揚帝國海軍地傳統精神,希望在七四高地取得更大的戰果。”

中國海軍陸戰隊和陸軍已經在沖繩最後的地盤上劃分了界限。除了陸戰六師和陸戰四師二團參加最後的圍殲戰外,給陸戰二師只留了小碌一個袋形陣地。

陸戰二師師長封貴行少將發動了最後的攻擊,他和他的師來的比陸戰六師晚,只撈到最後地一點殘渣剩飯。這讓他多少有些不爽。

不久。封貴行就截收到了小林實發出地明碼電報:

“我軍和陸軍密切配合,全力以赴抗敵血戰二月餘。海軍根據地部隊將四個精銳大隊和全部大口徑火炮交與陸軍。使本軍戰力深受影響,竟致衰減。敵寇裝備遠優於我,卑將無法完成守島衛國之重任。謹向天皇陛下致以深切歉意。”

“我軍遵循了帝國海軍的悠久傳統,英勇搏戰。雖敵寇猛烈炮火使沖繩河山為之改容,然而絲毫無損我們報皇效國地意志…懇請天皇陛下賜與犧牲將士遺族以慰問。我同全體官兵在此地高呼萬歲,從容赴死,並祈禱皇國的彌榮。我等身骸雖朽爛於沖繩島,魂魄卻永系於大和祖國。”

封貴行將軍知道敵軍抵抗力已近衰竭,嚴令部下乘勝攻擊,不讓小林有喘息之機。大批坦克掩護陸戰隊員衝上七四高地,以陸戰隊對陸戰隊的敢死精神死打強攻。

不久,封貴行少將又截收到另一封小林的明碼電報,沖繩日軍的通訊系統承受了最嚴重的考驗,居然沒有損壞。這一點讓封貴行吃驚之餘,更有些納悶。

“大田司令官:敵坦克群正在攻擊我的洞穴司令部,根據地部隊陣地於今十一日十一時三十分被敵人突破。感謝以往的深厚情誼。祈祝陸軍部隊奮勇健鬥。日本海軍部隊又作了一次垂死的掙扎。他們奮力反擊,身負地雷,炸燬了陸戰二師的十餘輛坦克和兩棲車。以致於封貴行手中幾乎連一個完整的坦克連也不復存在了。

經過這一番掙扎,日本海軍部隊的血流光了。

兩天後,小林實少將意識到生命的旅程已經走完。他在一張紙上寫下了“大英雄在天地間活得痛快死得剛烈。”一紙絕命辭。

晚八時後,小林實向東方遙拜,舉槍自決。

在海軍隧道地下作戰室北側的幹部室中,繼司令官自殺之後,參謀山田少佐和其他四名軍官,也三呼萬歲,同時自戕。

日本在小碌地區有組織的抵抗,在七月二十三日夜間終於平息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